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愚公移山学案一、注释、句子翻译1 1、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_2 2、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_3 3、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_4 4、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也。_5 5、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_6 6、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7 7、 杂然相许. _ 8 8_ 、其妻献疑曰 _9 9、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1010、且焉置土石_111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_121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_1313、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141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 .,跳往助之。_1515、寒暑易节.,始
2、一反焉。_16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_仃、甚矣,汝之不惠.!_1818、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_1919、北山愚公长息曰 _2020、汝心之固,固不可彻_2121、曾不若孀妻弱子 _222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_ _232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2424、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_2525、河曲智叟亡以应_2626、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_2727、告之于帝,帝感其诚。_2828、命夸娥氏二子负 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_2929、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 焉。_二、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下面有个
3、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 都要绕远,集合全家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边。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 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的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 次。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说:”你太不聪明了 !就凭你残余的岁月,
4、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 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冀州的 南部,汉水的南岸,再没有山冈阻隔了。鱼我所欲也学案鱼, ,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只
5、好舍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只好舍弃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我所喜爱的有超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 我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东西,所以有的灾难我不躲避。假如人们所喜爱的没有超过生命的东西,那 么凡是可以求得生存的,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假如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躲 避灾难的,什么办法不可用呢 ?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求得生存,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灾难,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 由此看来,他们所喜爱的有超过生命的东西(那就是“义”) ;他们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
6、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也不会 接受;用脚踢着给他,乞丐因轻视而不肯接受。(可是有的人)高位厚禄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
7、?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鱼我所欲也检测1 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2 2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 3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_4 4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_5 5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_6 6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7 7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_ _8 8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9 9 非独贤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 勿丧耳。 _ _ _1010 一箪食,一豆
8、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_ _1111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_ _ _1212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_1313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 于我何加焉! _1414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 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1515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_1616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_仃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_1818 是亦不可以 已乎?此之谓失其 本心。_ _曹刿论战复习学案一解释重点字词,翻译句子1.1.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间:参与2.2. 肉食者
9、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什么作战?以:凭、靠3.3.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个人专有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她分给别人对:回答4.4.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牺牲:指猪、牛、羊等。帛:丝织品 力口:虚报信:实情小信未孚:(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为人所信服福:赐福,保佑5.5. 公曰:“小大之狱,虽丕能察丄、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狱:案件虽:即使察:明察情:(以
10、)实情判断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一战: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辙:车轮轧出的痕迹登轼:登上车前的横木轼: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逐:追赶、追击8.8.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既克:战胜齐军后。既:已经 故:原因,缘故 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 作:振作 再:第二次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9.9.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
11、逐之。 测:推测,估计伏:埋伏靡:倒下二.课文翻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军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他的同乡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会谋划这件事, 你又何必参与呢?” 曹刿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进宫庭拜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 )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 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 “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等,不敢虚报,一定要做到诚实守信。”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得。”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
12、一明察,一定以实情判断。 ”曹刿回答说: “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 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如果作战, 就请允许 我跟随着去。 ”)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庄公将要击鼓进军。曹刿说:“不可以。”齐军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曹刿说:“可以了。”齐军大败。庄公将要驱车追赶。曹刿说:“不可以。”下车察看齐军的车印, 登上车前的横木瞭望齐军的队形,说:“可以了。”于是追赶齐军。)战胜了齐军后,庄公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枯竭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枯竭,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齐 国是大国,难以推测(他的情况
13、),害怕有埋伏。我看见他们的车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 追赶齐军。)曹刿论战检测一解释重点字词并翻译句子1.1.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_2.2.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_3.3.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_6.6.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之:指曹操 鼓:击鼓进军7.7.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败绩:大败驰:驱车(追赶)4.4.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的规劝。纳:接受。)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14、?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5.5.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6.6.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7.7.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8.8.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9.9.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0.10.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11.11.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_12.12.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_13.13.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
15、逐齐师。_1414 既克,公问其故。_1515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再而衰,三而竭。 _16.16._ 彼竭我盈,故克之。17.17._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18.18._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逐之。(翻译: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早晨穿戴好衣帽,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 就又问他的妾: 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明日,徐公来,
16、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 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 有求于我也。”(翻译: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 远不如。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 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 矣!”(翻译: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
17、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 里的妃子、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有 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 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翻译:齐威王说: 好!”就下了命令: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 奖赏;上书
18、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不时有偶然进谏的;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邹忌讽齐王纳谏检测1 1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_2 2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_3 3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 _4 4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5 5 忌不自信,而复可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_ _6 6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_7 7 旦日,客
19、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_8 8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_9 9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_ _1010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_ _1111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_1212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_1313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_14.14.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_1515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1616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_1717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0、;_1818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_1919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_2020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_2121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_ _2222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_ _2323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_4 4、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使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6 6、城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城:城墙池:护城河 兵:兵器 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意思是弃城而逃8 8 故曰: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故:所以、因此域:这里是限制
21、的意思。固:巩固。以:凭、靠9 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者:的人寡:少1010、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之:到至:极点畔:通叛背叛、叛乱1111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1212、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1313、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三.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围起来攻打它,一定 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 有利
22、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不是不充足,弃城 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 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 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 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支持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案.、* 亠,、人八r/,、t本文选自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二.原文及注释。1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人和:作
23、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加筑的一道城墙3 3、环而攻之而不胜。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环:围。郭:外城,城外5 5、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者:的原因是:这7 7、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委:放弃去:离开委而去之: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支持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 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兄弟骨肉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文学常识:本文选自 孟子告子下,标题是编者加的原文及注释: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于:从,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筑:捣土用的杵。举于士: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士:狱官。6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数学实践2024年试题及答案
- 网络服务的级别试题及答案分析
- 企业竞争策略与风险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考设计师备考情绪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农民土地流转合同范本
- 2025企业租赁合同标准范文
- 棉业公司范本章程
- 法学概论研究的国际视野与试题与答案
- 班级获奖经验的总结与反思计划
- 组织文件档案的秘书工作计划
-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图形的运动》市级公开课教案
- DB62∕T 3176-2019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WDM网络规划与设计指南
- 电子商务客户服务5套综合测试题带答案
-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二章(高鸿业)
- 医院科室6S管理制度
-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12021病历书写规范试题.doc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年度进展报告》
- 电厂保安人员管理制度
- ge核磁共振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技术要求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个别差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