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类群及其生活史特点植物分类基础知识生物_第1页
植物的类群及其生活史特点植物分类基础知识生物_第2页
植物的类群及其生活史特点植物分类基础知识生物_第3页
植物的类群及其生活史特点植物分类基础知识生物_第4页
植物的类群及其生活史特点植物分类基础知识生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植物的类群及其生活史特点第一节植物分类基础知识一、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形式、层次和联合体的多样化,包括基因、细胞、组织、器官、居群/种群、物种、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等。二、分类基本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1、种物种的简称。是指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能进行交配产生能育的后代、有一定地理分布区的居群/种群。是植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2、品种是指人们生产实践中,经过培育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变异的种。(并非植物分类单位,不存在野生植物中)三、植物学名双名法林奈首倡使用的,用两个拉丁文单词作为一种植物的学名,第一个单词是属名、名词、其第一个字

2、母大写,第二个单词是种名、形容词,后面加上命名人的姓名或者姓氏缩写、其第一个字母大写。四、植物界基本类群1、低等植物起源早、在进化系统上比较低级、植物体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分化,生殖结构由单细胞构成,生活史中不出现胚,植物体构成有单细胞的、细胞群体的(细胞间没有明显联系、没有胞间连丝、没有功能上的明确分工)、多细胞的(丝状体或者叶状体的),生长于水中或者潮湿的环境中。包括藻类、菌类、地衣三大类群。2、高等植物起源晚、在进化系统上比较高级、植物体结构复杂,一般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结构由多细胞构成、一般称为生殖器官,生活史中出现胚,绝大多数为陆生。包括苔葬植物、蕨类植物、

3、种子植物三大类群。第二节低等植物一、藻类植物是一类含有光合色素的低等自养植物,分布广泛、主要生长于水中,但潮湿的岩石、墙壁、树干、土壤中也有分布。1、主要名词术语(1)抱子和配子抱子是一种特化的进行无性生殖的生殖细胞;配子是一种特化的进行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2)抱子囊和配子囊产生抱子的母细胞或器官称为抱子囊;产生配子的母细胞或器官称为配子囊。(3)抱子体和配子体在植物无性世代中产生抱子且具有二倍体染色体的植物体称为抱子体;在植物有性世代中产生配子且具有单倍体染色体的植物体称为配子体。(4)植物生活史植物个体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全过程。(5)世代交替和核相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无性世代和有性

4、世代互相交替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其中二倍体核相和单倍体核相交替则称为核相交替。(6)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在植物生活史中,由合子发育成长为抱子体,到抱子体产生抱子母细胞为止的时期称为无性世代,又称为抱子体世代,属于二倍体染色体时期;在植物生活史中,由抱子发育成长为配子体,到配子体产生两性配子为止的时期称为有性世代,又称为配子体世代,属于单倍体染色体时期。(7)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以植物体的片段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营养繁殖;由抱子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由两个配子彼此融合形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8)赤潮和水华海水受到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在

5、一定条件下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引起海水颜色变化的现象称为赤潮;淡水受到污染,在一定条件下某些藻类大量繁殖,在水面漂浮一层有异味和颜色的浮沫的现象称为水华。2、各藻类植物门(主要介绍4个)(1)蓝藻植物门主要特征起源最古老、进化程度最简单,一般分布于温暖、有机物丰富的淡水中。植物体是单细胞的、群体的、丝状体的。细胞一般没有细胞核和叶绿体的分化,属于原核生物,原生质体分为中央质和周质两部分,主要含有叶绿色a和藻蓝素,植物体一般呈现蓝绿色。有营养繁殖和无性生殖,没有发现有性生殖过程。代表植物地木耳、螺旋藻。(2)绿藻植物门主要特征在植物界系统发育中居于主导地位,和高等植物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具有载色体,

6、而且与叶绿体结构相似,主要色素也相同,光合产物是淀粉,有鞭毛类型是尾鞭型),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其是高等植物的祖先,主要分布于淡水中、少数分布于海水中。植物体形态多样,有单细胞的、细胞群体的、丝状体的、叶状体的等。细胞具有细胞壁,主要色素为叶绿色以及一些叶黄色,运动细胞具有2或4条鞭毛。三种繁殖方式均有。代表植物水绵、衣藻、盘藻、松藻、石藤等。(3)褐藻植物门 主要特征是一群古老的植物,绝大部分生活在海水中,植物体一般为多细胞的,可分为3类:分枝丝状体的;由分枝丝状体结合形成假薄壁组织的;比较高级的类型具有组织分化。细胞具有细胞壁,载色体含叶绿色a和c,(3胡萝卜色素以及墨角藻素等叶黄素,使植物

7、体呈现褐色。精子和游动细胞有两条不等长的鞭毛,1条为茸鞭型(向前伸出)、1条为尾鞭型(向后伸出)。三种繁殖方式均有。 代表植物海带、萱藻等。(4)红藻植物门是一群古老的植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植物体多数是多细胞的,少数是单细胞的。多数植物体中有简单的丝状体、也有形成假薄壁组织的叶状体或者枝状体的。有细胞壁,叶绿色a、b、(3胡萝卜色素以及几种叶黄素,还有不溶于水的藻红素,植物体呈现红色,抱子没有鞭毛。三种繁殖方式均有。代表植物紫菜、海人草、石花菜等。二、菌类植物是一群不含光合色素的低等异养植物,它们在结构上并不一致。包括细菌门、黏菌门、真菌门。1、细菌门(1)一般特征单细胞植物,没有细胞核

8、,属于原核生物。分布广泛一一水、土壤、大气、生物体内外均有分布。主要有3种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采用简单的分裂繁殖(营养繁殖)。(2)代表植物硫细菌、铁细菌、放线菌等。2、黏菌门(1)一般特征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一类生物,其生活史中,一段是动物性的、一段是植物性的。营养体是一团裸露的原生质体、不含叶绿素,但能吞食固体食物、似动物;生殖时,能产生具有纤维素细胞壁的抱子,似植物。一般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2)代表植物发网菌、黏菌等。3、真菌门(1)一般特征分布极其广泛,水、土壤、大气、生物体内外均有分布,植物体形态多样,仅少数原始种类(酵母菌等)是单细胞的,大多数为分枝或不分枝的丝状体。有细胞

9、壁、没有叶绿素,三种繁殖方式均有。以无性繁殖最为发达。(2)主要名词术语菌丝和菌丝体组成真菌丝状体的每一条丝称为菌丝,许多菌丝组成的营养体称为菌丝体。 子实体真菌中的高级种类能产生有性抱子的组织体结构,由能育菌丝和营养菌丝组成,其质地、大小、形状、颜色因种而异 代表种类蘑菇、黑根霉/面包霉等。三、地衣植物仅地衣植物门。1、一般特征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植物。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供给真菌,真菌吸收水分、无机盐供给藻类。适应能力广、分布广泛。包括壳状地衣、叶状地衣、枝状地衣三种形态。主要繁殖方式为营养繁殖、有性生殖由真菌独立进行。2、代表植物石蕊、松萝等。第三节高等植物一、苔葬植物一一苔葬植

10、物门1、一般特征一般生长于阴湿的地方,是植物从水生到陆生过渡形式的代表。其中低级种类植物体/配子体为扁平的叶状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高级种类植物体/配子体有拟茎叶的分化,由假根担负吸收水分、无机盐以及固着功能,没有维管组织。生活史中出现颈卵器、胚,配子体占优势,抱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2、主要名词术语(1)中轴和中肋在苔葬植物体上,由位于拟茎中央的厚璧细胞群构成、主要担负机械支持作用的结构;位于拟叶中部、由一群厚璧细胞组成的狭长的结构称为中肋。(2)精子器和颈卵器苔葬、蕨类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称为精子器,外璧由1层不孕细胞构成,内部具有多数精子细胞;苔葬、蕨类植物以及绝大多数裸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

11、称为颈卵器,外形似瓶状,上部细狭、称为颈部,下部膨大、称为腹部,腹部具有1枚大型卵细胞。3、代表植物(1)地钱苔葬植物中低级种类苔类植物的代表种类,生长于阴湿地方。配子体为叉状分支的扁平叶状体,生长点位于分叉凹陷处,有背腹之分,没有拟茎叶的分化,背部具有气孔,腹部具有多细胞的鳞片和单细胞的假根。抱子体构造简单,分为基足、葫柄、抱萌3部分,抱葫无葫齿、具有弹丝。繁殖方式主要是营养繁殖,具有两种方式:一是在配子体背面产生胞芽杯,内有胞芽,胞芽成熟后落入土壤可以直接发育为新的配子体,是主要的繁殖方式;另一种是配子体在生活史后期逐渐死亡是,分叉的先端可以形成两个新的配子体。也可行有性繁殖,是雌雄异株植

12、物,雄配子体上产生精子器、雌配子体上产生颈卵器。精子具有两条鞭毛,可以在水中游动在颈卵器中与卵细胞融合为合子,合子发育为胚,再由胚发育为抱子体具体生活史过程如下:(见下页图表)(2)葫芦酬苔葬植物中高级种类卦类植物的代表种类,一般生长于阴湿的泥地、林下或树干上。配子体无背腹之分,而有拟茎叶的分化,具有单列细胞构成的假根,叶具有中肋、茎具有中轴、辐射对称。抱子体也分为基足、葫柄、抱萌3部分,但稍为复杂,其中抱萌可明显分为葫盖、葫壶、葫台三部分,葫盖与葫壶交接处具有环带和葫齿,葫齿分为内外两轮、共32枚、能进行伸缩运动,把成熟的抱子弹出抱葫外。生活史与地钱类似,但为雌雄同株植物,两性生殖器官分别生

13、于不同的配子枝上,一般雄枝先形成、顶端叶形较大、似一朵小花,称为雄器苞,含有多数精子器;雌枝后形成、顶部似被子植物的顶芽、具有多个颈卵器。减雄配子枝一精子器一精子、数/合子一包子体“抱子一原丝体_胆子体(受精作用W裂/雌配子枝_标卵器-卵细胞/2n抱子体世代/无性世代n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葫芦薛生活史2n抱子体世代/无性世代n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地钱生活史二、蕨类植物一一蕨类植物门1、一般特征抱子体明显占优势,具有根茎叶分化,分化出了维管组织,无性生殖产生抱子,是最进化的抱子植物。有性生殖器官为精子器和颈卵器,配子体能独立生活,但时间极短。维管束没有形成层,属于有限维管束,木质部主要成分是管胞

14、,韧皮部主要成分是筛胞。2、主要名词术语(1)小型叶和大型叶蕨类植物中,没有叶隙和叶柄,仅具有一条不分支叶脉的叶称为小型叶;有叶柄,叶隙有或者没有,叶脉具有分支的叶称为大型叶。(2)抱子叶和营养叶蕨类植物中,能产生抱子囊和抱子进行无性生殖的叶称为抱子叶,也称为能育叶;不能产生抱子囊和抱子、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称为营养叶,也称为不育叶。(3)同型叶和异型叶蕨类植物中,同一植物体上的叶在形态、结构、功能上相同,既可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产生抱子囊和抱子进行无性生殖的叶称为同型叶;具有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不相同,能明显区分为抱子叶和营养叶的则称为异型叶,也称为二型叶或者叶二型。3、代表植物蕨,多年生草本的

15、真蕨类植物,陆生,多生于林下、山野、溪旁。通常所见到的是它的抱子体,高可达1米以上,根状茎向上生长出许多大型2-3回羽状复叶,幼时拳卷状,成长中渐次展开。叶的背面具有抱子囊群、圆肾形。配子体为叶状,腹面有假根、假根丛中有众多的精子器,颈卵器生于顶端凹陷处。其生活史如下:三、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一)裸子植物门1、一般特征(1)抱子体发达,一般为常绿、多年生木本植物,维管系统中具有形成层、能进行次生生长。木质部以管胞为主、韧皮部以筛胞为主。(2)胚珠和种子裸露,胚珠外没有心皮包被、种子外没有果实包被。(3)具有颈卵器,配子体退化、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于抱子体上,胚囊形成时、近珠

16、孔端产生颈卵器、埋藏于胚囊中,构造简单、仅2-4个颈璧细胞外露,内含1个卵细胞和1个腹沟细胞,无颈沟细胞。(4)传粉时,花粉直达胚珠,形成花粉管,受精作用不受水的限制。(5)具有多胚现象,一是简单多胚现象:由1个雌配子体上的几个颈卵器的卵细胞分别受精,各自发育为1个胚,因此而形成多胚;另一种是裂生多胚现象:由1个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原胚细胞分裂形成几个胚的现象。(6)抱子叶聚生成球花。2、主要名词术语(1)种鳞松柏纲植物中,传粉受精后,由大抱子叶(珠鳞)发育形成的硬质器官。(2)球果松柏纲植物中,由大抱子叶球发育形成的球状结构,由多数种鳞、苞鳞、种子组成。(3)孑遗植物曾经繁盛于某一地质时期,

17、现代则衰退,仅有少数个体生存于个别地区、并有灭绝危险的植物称为孑遗植物。孑遗植物常有大量化石存在,一般把现存的孑遗植物称为活化石。(4)叶簇生叶序的一种,两枚或两枚以上的叶着生于极度缩短的短枝上。3、代表植物松属植物(Pinus)日长所见的高达松树是松属植物的抱子体,枝系和根系发达,具有强烈的次生生长。枝有长短之分,长枝上生有螺旋状排列的鳞片叶,在鳞片叶的腋部生一短枝、短枝极短小、顶端生有成束的2-5条针形叶,针形叶一般在第二年以后才随短枝逐渐脱落。雌雄同株。雄球花生于当年新枝的基部;雌球花着生于当年新枝的顶端,第二年晚春时期,球果方能形成,胚乳为单倍体的。生活史如下:花子子子/叶囊母/细抱/胞子体大胚大花子子叶母分子配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