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练习】《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物理沪科八年级全一册)_第1页
【基础练习】《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物理沪科八年级全一册)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基础练习1 1.图中的四个透镜实物图,属于凹透镜的是()B B.A A.2 2.酒精是香水的主要成分之一。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它们的透明玻璃瓶盖形 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发生 爆炸”的是()c c.C C.3 3.下列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B B.D D.A A .凹面镜B B .平面镜C C.凹透镜D D .凸透镜4 4.如图,小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他得到以下结论,rxA A 蜡烛置于 c c 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放大的像B B 蜡烛置于 b b 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 C.蜡烛从 a a 点向 b b 点移动,光屏

2、上的像逐渐变大D D蜡烛从 b b 点向左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5 5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 A 甲、乙均不能成像B B 甲、乙均不能看到像C C 甲、乙都能成像且均能看到像D D 只有甲既能成像也能看到像6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及它们之间 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此时光屏上的像跟照相机成像原理相似B B 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像的大小和形状都不变C.C. 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10cm10cmv

3、f fv15cm15cm你认为正确的是()D.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7.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加UJ亦 3IH|BI |i 1 ii lira ip | | p m |! in i in qimvn l|l 1JO50W9ft词、kA A .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15cm15cmB B .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用在了投影仪上C.C. 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蜡烛,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D.D. 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成放大清

4、晰的烛焰的像8.8._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 _ 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 _ 透镜。9.9.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10cm 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 _,它是光的_ 现象造成的。10.10. 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选填 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11.11. 含章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如图所示把光具座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把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到 _。(同一水平高度上” 同一直线上”或不用调节直接实验”1

5、2.12._ 兴趣小组想用小灯泡和凸透镜制造平行光源, 小灯泡应在透镜的 _ 处13.13. 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幕上形成_14.14. 完成如图中的光路图1515小亮在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经历了以下过程(1 1)在阳光下测定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所示。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cm。(2 2) 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 _ ,目的是(3 3) 在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10cm10cm 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应该 _ ,将观察到蜡烛正立、放大

6、的虚像。(4 4)_ 实验中某同学用黑纸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贝 U U 所成的像 _A A上半部分消失B B 下半部分消失C C 是完整的,但亮度变暗D D 成像效果不受影响。答案和解析1 1 图中的四个透镜实物图,属于凹透镜的是()所给的条件灵活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判断。2 2酒精是香水的主要成分之一。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它们的透明玻璃瓶盖形 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发生 爆炸”的是()【分析】 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 透镜和凹透镜定义进行判断。【解答】解:A A 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故选项B.B. 透镜中间比边缘薄是凹透镜,故选项C.C. 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故选项D.D

7、.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故选项 故选:B Bo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 根据凸A A 不符合题意;B B 符合题意;C C 不符合题意;D D 不符合题意。根【点评】判断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有多种方法:(1 1)根据定义判断;(2 2) 据成像情况进行判断;(3 3)根据对光线的作用进行判断。同学们要根据题目B B.C C.【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解答】解: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BDBD 瓶盖相当于凹透镜,A A 瓶盖相当于玻璃砖,只有 C C 瓶的玻璃瓶盖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故选:C C

8、。【点评】只要是透明材料制成的凸透镜, 无论是什么材料,都有对光线的会聚作 用。3 3 下列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 A 凹面镜B B 平面镜C C.凹透镜D D 凸透镜【分析】(1 1)对光线会聚的光学元件有:凸透镜、凹面镜;(2 2)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光学元件有:凸面镜、凹透镜;(3 3)平面镜对光线既不发散也不会聚。【解答】解:A A、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应用于太阳灶等,不合题意;B B、 平面镜对光线既不发散也不会聚,不合题意;C C、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符合题意;D D、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故选:C Co【点评】此题考查了各种光学元件的光学性质,

9、 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是解 决此类识记性的基础题的关键。4 4如图,小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他得到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 A 蜡烛置于 c c 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放大的像B B 蜡烛置于 b b 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 C.蜡烛从 a a 点向 b b 点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D D蜡烛从 b b 点向左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来分析,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距大 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解答】解:A A、 蜡烛置于 c c 点时,物距小于焦距,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10、故A A 错误;B B、 蜡烛置于 b b 点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视 线,故 B B错误;C C、 蜡烛从 a a 点向 b b 点移动,由于此时的物距都大于焦距,成实像,物距减小, 像距变大,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故 C C 正确;D D、 蜡烛从 b b 点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小,故 D D 错 误。故选:C Co【点评】此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一定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 距之间的关系。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分析实际问题。5 5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 分别把一个不透明 的木板放在如图甲、

11、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 A 甲、乙均不能成像B B 甲、乙均不能看到像C C 甲、乙都能成像且均能看到像D D 只有甲既能成像也能看到像【分析】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会 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解答】解: 因为虚像是光的反射延长线相交得到的,光屏不能承接虚像,因此凸透镜和平面镜所成的虚像都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在图中放置一光屏对成虚像不产生影响,所以烛焰的像不会发生变化,故 C C 正确。故选:C 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掌握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6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

12、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及它们之间 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此时光屏上的像跟照相机成像原理相似B B 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像的大小和形状都不变C.C. 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10cm10cmvf fv15cm15cmD.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分析】(1 1)凸透镜成像时,u2u2f 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物体由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 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所以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 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

13、聚成像。(3)由图知,凸透镜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像,应有物距 u u2f2f,像距 v v: f fvv vv2f2f, 求解不等式即可。(4)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远像近像变小的特点。【解答】解:A A、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蜡烛应该在距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此原理应用于照相机,故A A 正确;B B、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 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变化,因此光屏上所成的 像仍然是完整的,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故 B B 正确;C C、 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应有:n

14、,解之得,此凸透镜的f70cm-50cD2ff70cm-50cD2f焦距范围是:10cm10cm2f2f、f fv v U U f f 时,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V V 2f2f,这种情况应用于幻灯机。倒立的像与幻灯片比较,上下颠倒而且左右 颠倒。【解答】解:幻灯片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此时凸透镜成的是一 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倒着放,观众 就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像。故答案为:倒着;放大。【点评】透镜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很多光学仪器的元件都是透镜,如眼镜 的镜片、照相机、望远镜和显微镜等都要用到它。我们用它就是因为它对光 线有会聚或发散

15、作用以及它能够成像的特点。11.11.含章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如图所示把光具座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把 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到 同一水平高度上 。(同一水平高度上”同一直线上”或不用调节直接实验”._U丿I |rmrm屮HITm卩川 *1II111 Iff 11| 11WIIIR jirnrirni lll川川pilliinr|finllffbFOG IHIm .w io =0 win wIWRA【分析】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 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解答】解:探究凸透镜

16、成像的实验时,把光具座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点燃的蜡 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把烛焰、凸透 镜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同一水平高度上,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故答案为:同一水平高度上。【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器材的操作,常见题目。12.12. 兴趣小组想用小灯泡和凸透镜制造平行光源, 小灯泡应在透镜的 焦点 处【分析】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解答】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要得到平行光,需要将小灯泡放在凸透 镜的焦点位置,此时由小灯泡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射出,成为平行光。故答案为:焦点。【点评】明确平行光

17、源的构造是解决此此题的前提。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小 灯泡(小电珠),称为聚光灯,它的前端就是一个小凸透镜,其灯丝就在该凸 透镜的焦点上。13.13.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分析】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解答】解: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 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如图所示:【点评】凹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 指向另一侧焦 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 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1414 完

18、成如图中的光路图【分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入射光线的特点, 然后再根据 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 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点评】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1515.小亮在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经历了以下过程(1)在阳光下测定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所示。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 会 聚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212 cmcm。(2)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 目的是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 在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 10cm10cm 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应该人眼在光屏和透镜之间,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将观察到蜡烛正立、放大的虚像。(4)实验中某同学用黑纸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贝 U U 所成的像C CA A上半部分消失B B 下半部分消失C C.是完整的,但亮度变暗D D 成像效果不受影响。【分析】(1 1)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凸透镜在地面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光 斑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2)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应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