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分子的一、分子的 基本性质基本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2.分子不断运动分子不断运动3.分子间有间隔分子间有间隔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中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不同中分子化学性质不同1.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现象盛酒精、汽油的瓶子为什么要塞紧瓶塞?盛酒精、汽油的瓶子为什么要塞紧瓶塞?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 为什么?为什么?湿衣服晾在日光下容易干,为什么?湿衣服晾在日光下容易干,为什么?复习练习题:复习练习题:答:有太阳晒着的地方温度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答:有太阳晒着的
2、地方温度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水分子很快脱离衣服的表面。快,水分子很快脱离衣服的表面。答:酒精、汽油的分子由于运动而扩散到空气中,答:酒精、汽油的分子由于运动而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损失,且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造成损失,且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答:气体中分子间的间隙比较大,受压时分子间的答:气体中分子间的间隙比较大,受压时分子间的间隙缩小,所以体积缩小。间隙缩小,所以体积缩小。如右图所示,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如右图所示,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支容易推压?为什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支容易推压?为什么?
3、么?答:吸入空气的注答:吸入空气的注射器容易推压。空气射器容易推压。空气中分子间的间隙比水中分子间的间隙比水中的分子间隙大。中的分子间隙大。 3.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食物变质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B.汽油挥发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热胀冷缩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分子作扩散运动B 2. 2.下图所示的事实不能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着的下图所示的事实不能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着的是(是( )A A炒菜时闻到香味炒菜时闻到香味 B B压缩空
4、气压缩空气 C C酚酞溶液从无色变为红色酚酞溶液从无色变为红色 DD湿衣服晾干湿衣服晾干 4 .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A.打气筒将气体压缩打气筒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海绵能吸水D 5 .乒乓球被踩瘪后,放到热水中又会重新鼓起来。其原因乒乓球被踩瘪后,放到热水中又会重新鼓起来。其原因是(是( ) A.球内气体中微粒体积增大球内气体中微粒体积增大 B.球内气体中微粒间空隙增大球内气体中微粒间空隙增大C.球内气体中微粒质量
5、增大球内气体中微粒质量增大 D.球内气体中微粒分解成更多微粒球内气体中微粒分解成更多微粒B 6. 下列实验操作能预期目的的是下列实验操作能预期目的的是( )A用用10mL的量筒量取的量筒量取9.0mL水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氧气C用托盘天平称取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食盐粉末食盐粉末D用用150mL酒精和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水精确配制200mL医用消毒酒精医用消毒酒精A 二、分子的构成:二、分子的构成:如:如:1 1个水分子个水分子(H(H2 2) )由由1 1个氧原子和个氧原子和2 2个氢个氢(H)(H)原子构成;原子构成;1 1个氧分子个氧分子( (
6、2 2) )由由2 2个氧原子个氧原子(O)(O)构成;构成;1 1个氢分子个氢分子(H(H2 2) )由由2 2个氢原子个氢原子( (H)H)构成。构成。几种分子的模型几种分子的模型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重新重新组合组合OHHOHH 水分子(水分子(H2O)氧分子氧分子(O2)氢分子氢分子(H2)O OHHHHOOHH通电通电HH分为氢原子分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和氧原子例:电解水例:电解水化学变化的本质:原来的分子破裂成原子,化学变化的本质:原来的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HHOH 水分子水分子(H2O)
7、O O氧分子氧分子(O2)氢分子氢分子(H2)O OO OOHHOHHHHHHH2H2O2O22H2三、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三、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和纯净物. .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不同?1.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答:水的蒸发只是分子间的间隙变大,由答:水的蒸发只是分子间的间隙变大,由液体变成气体,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保持液体变成气体,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保持不变。而水的分解是水分子先分裂变成氢原子不变。而水的分解是水分子先分裂
8、变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个氢原子构成个氢分子,和氧原子,然后每个氢原子构成个氢分子,每个氧原子构成个氧分子,分子本身发生每个氧原子构成个氧分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如下图)。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如下图)。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水的分解等化学变化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水的分解等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答: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不是原子。答: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不是原子。原子原
9、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H2+Cl2 2HCl=点燃点燃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 宏观宏观 微观微观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了其他物质生成了其他物质分子没有改变,分分子没有改变,分子间的间隔改变子间的间隔改变分子本身改变,变成分子本身改变,变成其他分子或原子其他分子或原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比较: 分子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改变分子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改变2.2.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 (或分子或分子) )混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没有发生反应,合而成的,这
10、些物质相互没有发生反应,各物质各物质( (或分子或分子) )都保持原来的性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纯净物:由一种物质( (或分子或分子) )组成的。组成的。 混合物混合物 纯净物纯净物宏观宏观 微观微观 性质性质 例如例如不同种物质组成不同种物质组成一种物质组成一种物质组成不同种分子构成不同种分子构成同种分子构成同种分子构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各没有固定的组成,各组分保持各自的化学组分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没有固定的熔性质。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点和沸点。具有固定的组成,具具有固定的组成,具有固定的熔点、沸点;有固定的熔点、沸点;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空气是混合物,
11、由氧空气是混合物,由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气、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含有等组成,含有N N2 2、OO2 2、COCO2 2、HH2 2OO等不同种等不同种分子。分子。水是纯净物,由水水是纯净物,由水(H(H2 2O)O)分子构成;氧气分子构成;氧气是纯净物,由氧是纯净物,由氧(O(O2 2) )分分子构成。子构成。四、分子、原子的概念四、分子、原子的概念 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氢分子和氯分子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时,氢分子和氯分子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氯化氢分子,氢
12、气和氯气的性质也不再保持。氯化氢分子,氢气和氯气的性质也不再保持。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例如氧原子无论在水中、氧没有发生变化。例如氧原子无论在水中、氧气中,还是在氧化汞中始终是氧原子。可见气中,还是在氧化汞中始终是氧原子。可见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因此,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分 子子 原原 子子概念概念构成构成相同点相同点不同点不同点关系关系分子和原子的比较:分子和
13、原子的比较: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的最小粒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最小粒子由同种原子或不同种由同种原子或不同种原子构成原子构成由质子、中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电子构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有间隔;不断运动。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有间隔;不断运动。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合形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不可再分。原子原子分子分子
14、物质物质直接构成直接构成离子(如氯化钠)离子(如氯化钠)稀有气体和金属,还有磷、硫、碳等稀有气体和金属,还有磷、硫、碳等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1、分子大,原子小。、分子大,原子小。2、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则先、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则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3、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要大。、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要大。4、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5、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可分。试列举生活中或自然界中哪些物试列举生活中或自然界中哪些
15、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哪些物质是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由原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水和大多数气体(除稀由分子构成的:水和大多数气体(除稀有气体)等,如:有气体)等,如:H2O,H2,O2,N2,NH3,CO2,SO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稀有气体和非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稀有气体和非金属固体,如:金属固体,如:Mg,Fe,Cu,He,Ne,Ar,P,S,C,Si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物、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纯净物、化合物纯净物、化合物纯净物、单质纯净物、单质混合物混合物纯净物、单质纯净物、单质(1)(1
16、)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原原子子原子核原子核核外电子核外电子质子质子中子中子五、原子的构成五、原子的构成(一个原子只有一个一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原子核核) (2) (2) 核外电子占核外电子占 据据 原原 子子 的的 绝绝 大大 部部 分分 体体 积积.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不带电不带电原子构成的规律:原子构成的规律: 、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 = 质子数质子数 = =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 (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为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原子不显电性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中不一定含
17、有中子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 、不种类的原子,质子数和电子数都不相同不种类的原子,质子数和电子数都不相同。( P70表表4-1)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粒子粒子种类种类电性电性质量质量质子质子1 1个单位正电荷个单位正电荷1.672610-27kg中子中子不带电不带电1.674910-27kg电子电子1 1个单位负电荷个单位负电荷质子质量的质子质量的1/1836?从上表你能得出哪些结论?从上表你能得出哪些结论?B幻灯片 15 (1) (1) mm质子质子=mm中子中子 =1836Xmm电电子子 ( (约等约等) )(2)(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质
18、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种类原子种类原子质量原子质量(kg) 氢氢1.67X10-27 氧氧2.657X10-26 碳碳1.993X10-26 铁铁9.288X10-26说明说明:由于原子的质量数值太小由于原子的质量数值太小,书写书写使用不方便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kg实际质量实际质量若是以每粒大米的质量为标准标准,其他豆类的质量与该标准比较,得出的比作为这种豆的相对质量可得:每粒大米约每粒大米约.千克千克每粒蚕豆每粒蚕豆约约.千克千克每粒黄豆约每粒黄豆约.千克千克每粒大米每粒大米每粒蚕豆每粒蚕豆相对质量相对质量每粒黄豆每粒黄豆1 1.定定 义:义:以一种碳原
19、子的质量的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1/12(约(约1.661.661010-27-27kgkg)作为)作为标准标准,其他原,其他原子子 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比比值,就是这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六、六、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2.定义定义式式: :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该一个该原子的实际质量原子的实际质量(kg) = 一个一个碳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的实际质量 (kg) 1/12 注意: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不是 实际质量实际质量. . b. b.国际单位制为国际单位制为1.1.练习题
20、练习题1氢原子的质量= 1.672610- 27 kg求: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碳碳12的十二分的十二分之一的质量之一的质量1.672610- 27 kg 1.6610- 27 kg 1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 1.993X10-26 kg思考:质子和中子的近似相对质量是多大?找规律: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找规律: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中子数的关系原子种类原子种类 质子数质子数 中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氢氢 1 0 1 1碳碳 6 6 6 12氧氧 8 8 8 16钠钠 11 12 11 23氯氯 17 18 17 3
21、5铁铁 26 30 26 56规律规律:近似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的质量是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的相对原子的质量是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的练习练习2:填表:填表: 原子名原子名 称称原原 子子 核核核核 外外 电子电子数数相对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碳碳66氧氧88钠钠1123硫硫1632镁镁121266128816111211161616121224下面以硫原子为例,下面以硫原子为例,1、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2、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3、为什么整个硫原子不显
22、电性?、为什么整个硫原子不显电性?三种,质子、中子和三种,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核外电子。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核外电子围绕围绕原子核,原子核,在核外很大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在核外很大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构成原子。,构成原子。因为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因为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核外电子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但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在原子中,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练习3 七、核外电子的排布(又叫分层运动)七、核外电子的排布(又叫分层运动)1、电子
23、能量的高低与离核远、近的关系:、电子能量的高低与离核远、近的关系:1 二二 三三 四四 五五 六六 七七K L M N O P Q 电子层电子层 离核远近离核远近 能量高低能量高低近 远低 高 2 2、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氧原子为例):(以氧原子为例)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氧原子结构示意图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原子核电子层电子层?该电子层上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画法:画圆圈,标核电,弧线呈线性,数画法:画圆圈,标核电,弧线呈线性,数 字一条线。字一条线。第一层最多容纳第一层最多容纳_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_个电子。个电子
24、。2 2 (2)(2)最外层不超过最外层不超过 个电子。个电子。8 8 8 8 电子电子先先排满能量排满能量 的电子层,然后的电子层,然后再再排能量排能量 稍稍 的电子层。的电子层。低低 高高 练习练习1 1 : 1 1、请画出钠原子、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画出钠原子、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 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第二层电子、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第二层电子数是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的数是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的2 2倍,则该元倍,则该元素是什么元素?素是什么元素?解:设第三层电子数为解:设第三层电子数为x.x.8 = 2 8 = 2 ( 2 + X) ( 2 + X)X
25、 = 2X = 21 1+11+118 82 2质子数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12Mg7 7+17+178 82 23 3、以下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以下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4 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的核,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电荷数为 个,核外有个,核外有 个电子层,第二层上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有 个电子,最外电子层上有个电子,最外电子层上有 个电子,该元素个电子,该元素为为 元素。元素。D D13133 38 83 3AlAl 元素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元素种类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26、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稀有气体稀有气体8个(个(He为为2个)个)比较稳定比较稳定 元素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元素的种类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金金 属属一般少于一般少于4个个易失电子易失电子 元素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元素种类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非金属非金属一般大于或等于一般大于或等于4个个易得电子易得电子 小 结3 3、元素分类、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元素分类、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元素分类元素分类最外层电数最外层电数结构的稳性结构的稳性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稳定结构不稳定结构不稳定结构不稳定结构稳定
27、结构稳定结构易易失失去最去最外层电子外层电子易易得得到电子到电子一般不参加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金属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稀有气体一般少于一般少于4个个一般多于一般多于或等于或等于4个个(He为为2个)个)8个电子个电子元素元素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 决定。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核电荷数(或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218+11失去失去1个电子个电子+112 8钠原子(钠原子(Na)钠离子(钠离子( Na+ )278+17得到得到1个电子个电子288+17氯原子(氯原子(Cl )氯离子
28、(氯离子( Cl- )阳离子阳离子阴离子阴离子218+11Na278+17Cl+112 8 Na+失去失去1电子电子82 8+17Cl-Na+Cl-228+12镁原子(镁原子(Mg)失去失去2个电子个电子+122 8镁离子(镁离子(Mg2+ )阳离子阳离子268+16硫原子(硫原子(S)得到得到2个电子个电子288+16阴离子阴离子硫离子(硫离子( S2- )八、离子八、离子 1 1、概念: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概念: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离子带的离子带的电荷数电荷数等于该原子(或原子团)等于该原子(或原子团)失失去或去或得得到到电子电子的数目。的数目。 2 2、离子的形成、离子的形成
29、原子原子得电子得电子阴离子阴离子( - )( - )失电子失电子阳离子阳离子( + )( + )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82+11Na+离子符号离子符号8 8+17+178 82 2Cl-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数值前符号在后,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数值前符号在后,1可以省略不写。可以省略不写。 如:如:Na Mg2 Cl- O2- (离子符号歪歪帽先写数字后写号)(离子符号歪歪帽先写数字后写号) 原子中:原子中: 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阳离子: 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阴离子: 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 = = = =82+118 8+17+178 82 26 6+16+168 82 28 82 2+8+8练习:练习:判断下列是原子结构图、离子结构图?判断下列是原子结构图、离子结构图?1 1+11+118 82 28 82 2+10+10S SNaNaClCl- -OO2-2-NeNeNaNa+ + 3 3、离子符号的意义、离子符号的意义2 2MgMg2+2+表示表示2 2个镁离子个镁离子表示每个镁离子带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 2个单位的正电荷个单位的正电荷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地籍测量员技能鉴定高级面试重点题
- 2025年环保安全生态保护题集答案
- 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预测题
- 2025年美容美发技能大师挑战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育心理学家专业能力评估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文字的处理
- 2025年建筑师注册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钢结构工程安全监理员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环境治理工程师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财务分析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课件
- 高中主题班会 《铭记历史强国有我》课件-高一上学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 2025至2030年土壤检测仪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标准预防及安全注射
- 儿童体适能教学 课件 (20期)
- 本质安全的概念和意义
- 《玉米病虫害及防治》课件
- 临床医疗胃食管反流病指南
- 《铁路工务维修现场实战技巧》课件 任务3.12 钢轨钻孔作业
- 白酒合作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