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平衡的移动A 组专项基础达标(建议用时:30 分钟)1 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充满 NQ 气体并分别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烧杯内 有水)中:在中加入 CaQ 在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质, 在中加入 NHCI 晶体,发现 中红棕色变深,(3)中红棕色变浅。已知反应 2NQ(红棕色)20(无色)占頑 * 跖占r、c、- JU)加氧化钙(2室锐水(3)加氯化幘品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37742203】A.2NQN2C4是放热反应B. NHCI 溶于水时放出热量C. 烧瓶(1)中平衡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D. 烧瓶(3)中气体的压强增大A 加 CaQ 放热,力口 NHCI 吸热,温度
2、高颜色深,说明 2NQNbQ 的 K0。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cC(g) +dD(g),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 的浓度为原平衡浓度的1.8 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 的转化率变大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 的体积分数变大D. avc+dD 将气体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即增大压强),若平衡不移动,则 D 的浓度应为原来的 2 倍;再次达到平衡时,D 的浓度为原来的 1.8 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avc+d, D 正确。3.(2017 衡水模拟)某温度下,反应 2A(g) B(g) H0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c Ac A平衡
3、后c=a,若改变某一条件,足够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B.在该温度恒压条件下再充入少量B 气体,则a=b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abB A 项,充入 B 后平衡时压强变大,正向程度变大,C变小,即ab; B 项,充C Dcdcd入B,新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等效,c不变,即a=b; C 项,升温,平衡右移,c变c A小,即ab; D 项,相当于减压,平衡左移,变大,即ab。c D4. (2017 西安模拟)一定温度下,某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 +2B(g) C(g) + 2D(s),反应过程中测得的部分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minn
4、(A)/moln(B)/moln(C)/moln(D)/mol01.001.200050.50100.20F 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37742204】A.前 5 min 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v(B) = 0.050 mol L_1 min一1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少量物质 D,正反应速率加快C. 其他条件不变,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D. 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时,反应平衡常数减小D 选项 A,由表中数据和题给反应方程式推知,5 min 时物质 B 减少 1.0 mol,故前 5min 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B) = 0.10 molL1 min一1, A 错
5、误。选项 B,物质 D 是固体, 分离出少量物质 D,对平衡的移动无影响,B 错误。选项 C,加压使平衡正向移动,C 错误。选项 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D 正确。5.工业上可利用如下反应合成甲醇:CO(g) + 2f(g)CHOH(g),该反应在不同温度时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C)250300350K2.0410.2700.012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300C时在某一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某时A.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B 气体,则ab3刻测得三种气体的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K,说明平衡
6、逆向进行,贝 yv(正)0A 2X(g) + Y(g) Z(g)起始(mol) 110转化(mol) 0.6 0.30.3平衡(mol) 0.40.70.30.6 mol_v(X) = 0.001 molL_s_, A 项正确;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 ,化学平10 LX60 s1衡逆向移动,Z 的平衡浓度小于原来的 2,B 项不正确;若增大压强,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物质 Y 的转化率增大,C 项不正确;若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H0,D 项不正确。7. (2017 潍坊一模)温度为 T)时,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7、(g) +Y(g) Z(g)(未配平),4 min 时达到平衡,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a 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温度分别为 、T2时发生反应,Z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b 所示。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5图 b6A.发生反应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v(X) =v(Y) = 2v(Z)B.图 a 中反应达到平衡时,Y 的转化率为 37.5%C.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33.3D.该反应正反应的反应热 HT2, T2T,温度升高,c(Z)增大,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H0, D 项错误。&将 4.0 mol PCl3和 2.0 mol Cl2充入体积
8、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b(g) + Cl2(g)PCl5(g)。达到平衡时,PCls为 0.80 mol,如果此时移走 2.0 molPCI3和 1.0 mol 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s的物质的量是()【导学号:37742205】A. 0.8 molC 已知:N2(g)H= 1 200 kJ mol1。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O 和 NQ, NQ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B. 0.4 molC.小于 0.4 molD.大于 0.4 mol,小于 0.8 mol阿 54 嗣VL9.汽车尾气中的CO NO
9、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4CO(g) + 2NO(g)4CO(g) +迟到平衡4 0 molPCL2.0 mnl710 11tJmin8(1) 010 min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CO) =_ ,从 11 min 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容积变为 1 L ,贝 Un(NQ)的变化曲线可能为图中的 _(填字母)。(2) 恒温恒容条件下,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 (填字母)。A. 容器内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B. 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C. 2v逆(NO2) =v正(N2)D. 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3)_ 对于该反应,温度不同(T)、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像表示正确的是 _
10、(填序号)。-min-1。从 11 min 起压缩容器容积,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n(NQ)应逐渐减小直至达到新的平衡。(2)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可以说明达到平衡,A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相等,因此压强保持不变,可以说明达到平衡, B 对;v逆(NQ) =2v正(N2)才能说明达到平衡,C 错;反应体系中物质全部为气体,密度始终保持不变,不 能说明达到平衡,D 错。(3)甲,温度升高,v正、v逆应该均出现突增,错误;乙,温度升高, 平衡逆向移动,NO 的转化率应该降低,正确;丙,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平衡时 CO 的体积分数应该减小,错误。一11答
11、案(1)0.03 molL min d (2)CD(3)乙10. (2015 山东高考节选)合金贮氢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放氢性能,在配合氢能的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1) 一定温度下,某贮氢合金(M)的贮氢过程如图所示,纵轴为平衡时氢气的压强(p),横轴表示固相中氢原子与金属原子的个数比(H/M)。解析(1)0 10 min内v(CO) = 2v(NQ)=-2 LX10 minx2=0.039段,MH 与氢气发生氢化反应生成氢化物MH,氢化反应方程式为:zMH(s) + Ha(g)zMH(s)H(I);在 B 点,氢化反应结束,进一步增大氢气压强,H/M 几乎不变。反应(I)中z=_ (用含x和y的
12、代数式表示)。温度为T时,2 g 某合金 4 min 内吸收氢气 240 mL, 吸氢速率v= _ mLg一1- min-1。反应(I)的焓变 H(I)_0(填“”“ = ”或“ ”)。(2)n表示单位质量贮氢合金在氢化反应阶段的最大吸氢量占其总吸氢量的比例,则温度为Ti、T2时,n(Ti)_n(T0(填“”或“ ”)。当反应(I)处于图中 a 点时,保持温度不变,向恒容体系中通入少量氢气, 达平衡后反应(I)可能处于图中的 _点(填“ b” “ c”或“ d”),该贮氢合金可通过 _ 或_ 的方式释放氢气。解析(1)在反应(I)中,zMH(s) + Hk(g)zMH(s),由方程式两边氢原子
13、个数守2恒得zx+ 2 =zy,z=yx;温度为T1时,2 g 某合金 4 min 内吸收氢气 240 mL,吸氢速率yx240 mL1v= 30 mLg- min。因为 TKT2,温度升高,H2的压强增大,由平衡移动原2 g 只 4 min理知,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反应(I)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H(I)n(T2);当反应处于图中 a 点时,保持温度不变,向恒容体系中 通入少量 H2,H2 压强增大,H/M 逐渐增大,由图像可知,气体压强在B 点以前是不改变的,故反应(I)可能处于图中的 c 点;该贮氢合金要释放氢气,应该使反应(I)左移,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以通过升高
14、温度或减小压强的方式使反应向左移动。B 组专项能力提升H/M 逐渐增大;在 AB2答案三30c 加热减压在OA段,氢溶解于10(建议用时:15 分钟)11.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均发生反应:C(s) + 2fO(g)CO(g) + 2f(g)H0,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1容器1|I11客积/L 1 漏度严 C|1II|1起始 S/mchl平衝 S/mol 达到平衡1平衙: 常数11C(S) p2O(g)1所需时间 Finin_ _ 1_甲21 1243,23.5乙1121.23s iF 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37742206】A.Ti2n(H2)乙,说明丁2,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
15、温度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A 项错误;乙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C(H20)1=0.8 molL、c(CQ)=0.6 molL反应正向进行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C 项错误;乙容器中,3 min 内 H2O 减少了 1.2 mol ,而前 1.5 min 内反应速率大于后1.5 min 内反应速率,故前 1.5 min 内 HO 的物质的量减小得快,反应进行到 1.5 min 时,n(出0)1.4 mol , D 项错误。12. (2015 北京高考)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 2Fe3+ 2I2Fe2+ 12”反应中 Fe3+和 Fe4+的相互转化。实验如下:【导学号:37742207】3 mb 0.01 mu卜U、KIffiS A3 mL 0.005 molL-1d-Fea棕黄也潘粧 I 井成三解彷厂ttWOuOl noi-L-Fe2+;而实验n中,还原性 Fe2+1一。将 和、(5)作对 比,得出的结论是第(4) 小题是证明c(I)减小,其还原性减弱, 若做一个对比实验, 可选择增大c(Fe2), 使其还原性增强,或减小c(Fe3) ,使其氧化性减弱。(6)实验 i 中减小c(l), I的还原性减弱;实验 ii 中,增大c(Fe2+) , Fe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纳实务网课试题及答案
- 初级财务考试题库及答案
- 动态广告设计的创作试题及答案
- 全面掌握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原则
- 餐饮hr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考试挑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助理广告师考试细节注意试题及答案
- 2024广告设计师考试常见误区分析试题及答案
- 安全监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 商业美术设计师创意资源利用试题及答案
- 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核心理念
- 译林版三年级上册英语书单词表
- 康复科并发症二次残疾
- (新版)拖拉机驾驶证科目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物理学与社会发展 专项练习
- DL∕T 526-2013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技术条件
- 2024年北京大兴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题和答案
- 食品生物化学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2024年江苏国信新丰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学术交流英语(学术写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国家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