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语文版_第1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语文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语文版教学设想:1、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在预习中通过阅读自己提出问题,经归类整理后由学生在课堂上自(2回答(或布豐为作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 就感,并通过阅读指导教会学生怎样提出恰肖的问题从而最终提高阅读能力。2、锤炼学生的语言敏感力: 通过揣摩语句、 反复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文本的内涵, 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3、学以致用,不为学习而学习。教学要以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提高认识为 终极目标,对于课文既要让学生做深入细致的揣摩和研读,又要让他们远离文本本身做 客观的审视(从形式到内容)从而获得启发。教学目标

2、:1. 知识教学:了解课文中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记叙方法:卓握训诫、耸立、蓬 乱、攀、颤抖、瘦肯瞬峋、蹲、心惊肉跳、凝视、嘲笑、头晕目眩、啜泣、纳罕、疲乏、 小心翼翼、屡次等字词。2. 能力训练: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情爭论理及其详略安排,注意学习和运 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3. 情感、态度教育:感受“我”终于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一步 一个脚印来沉着应付的心理从而得到人生的启迪。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本文思想感情,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整体感知课文,掌握详 略得当的写作技巧。教学难点:记叙文中如何以实寓虚,即文章如何借爭论理:详略得肖的写作技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

3、一课时预习指导:提前一天阅读课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问题,如:词语的音、形、意:文章的结 构;语句的理解等等,以组为单位归纳整理由课代表上交。(注意:自己的问题要做好 答案)导入: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爭” o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难免会碰到许多困难。它就如同一座座高山挡在我们的面前, 而对它,有些人灰心丧气,束手无策终与成功无缘:冇的人则亳不畏惧知难而上,终于 看到了希望的海,也正因为这样,世界上才就有了弱者与强者之分。然而,弱者和强者 并没冇天然的不同,只是他们面对“高山”时,眼中所见到的景物不同而己。今天就让 美国作家莫顿亨特领着我们回到他的童年,和他一同回味那次让他终生受益

4、的际遇,来领悟他面对k山时眼中看到了什么。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 4分钟,教师投影学生预习时所提问题并提醒学生在默读时对问 题加以注意。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故爭发生在什么地方?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哪两个?孩子为什么要爬悬崖?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我眼中的悬崖有多高?孩子们是否爬上了悬崖?情况如何? “我”的情况如何?故爭的结局如何?作者通过这个故爭要告诉我们什么?2、 教师组织学生抢答(可以采取男女生分组加分的奖励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组织学生复述并由教师指导总结叙爭要注意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爭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师要根据 抢答阶段的内容加以总结

5、并投影六个要素,引导学生全面复述)自主探究:1、写攀越悬崖的过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叮能有哪些内容不写?(由学生评价同学复述的情况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内容的主次、详略)明确:本文写作上详略得当。开头介绍时间、地点相故事的起因是略写,攀爬悬崖和爬 F 悬崖的回忆是详写:在写攀爬悬崖过程中,详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英他小朋友 的活动则略写;写“我”爬悬崖的过程详写好友杰利回家领父亲来的过程则略去不写: 以后则详写“我”怎样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悬崖,详写“我”的行动与心理,父亲的指 导则略写。2、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材料?(学生讨论,回答)文章通过一次攀爬悬崖的过程,揭示了怎样去对待困难和克

6、服困难的道理。“我” 攀爬悬崖的过稅和心理足叙事的重心,因而详写,其他则略写,这样安排,文章才能重 点突出,主次分明。(1 )、起因玩厌游戏(2 )、经过其他孩子:(3 )、结果朋友求援(4入蕴涵走一步顺利攀越,别出花样父亲解困再走一步3.从表达手段看,全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从表达手段看,本文前面主要侧重记叙(叙爭),最后一段是议论,作者用亲身经历的一件小爭来揭示人生道理, 这是一种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写法体验反思:让学生联系口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口己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让口 C难以忘怀的事 情,它给了自己什么启发?布豐作业:1、读文章中记叙举爬悬崖经过的部分并划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

7、不同 人物的不同语气。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让自己难以忘怀的爭情, 它给了自己什么启发?将之写成一段话3.搜集三、五条对待困难的名言、警句并谈谈自己的认识板书设计:知识积累1、字音字形2、多音字辨析3、形似字辨析4、词语解释训诫 ji 耸立 s ng峭壁qio啜泣 chu纳罕 n头晕目眩 y n xu小心翼翼 y弹 (dnn弹琴)颤(ch n 颤抖)(zh n 颤栗)晕(y n晕倒)(yn晕车)翼 y(机(山崖)啜冀 j (希冀)涯 y(天涯)缀 zhu (点缀)训诫:告戒.教导迂回:回旋.纳罕:惊奇,耸立:高高地直立凝视:聚精峭壁:陡直的山崖蓬乱(草,屡次:一次

8、又一次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瘦骨堆峋: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恵临头.头晕目眩:头发晕,眼睛昏花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亳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 灰心丧气:(因遭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 第二课时阅读交流:学生交流自己在课 I、划出的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并说明其表现了人物什么样 的心理活动。研读赏析:1、教师引导学生揣摩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并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 动。第二部分:写开始攀爬时“我一时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为卜文的“遇险”埋 下了伏笔“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未爬先怯):写“我”被弃于悬崖上 时,文章用了 “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面

9、卜卜乱跳”、 “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把一 个从未冒险、极度恐惧的童年形彖刻训得纤亳毕现)、“我从石架向卜望,感到头晕冃 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到摔死的”、“啜泣”、“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 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自己啜泣自己却不知道.乍看不合爭理.细想却发现作者 的匠心:它正表现了 “我”紧张.害怕得不知所措)等人量词句刻画主人公处于险境中 的心理状态。这里有委屈、羞辱、迷惘、悔意,以及强烈的恐惧感。第三部分:写孩子在父亲的指点下,终于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 “我”的 心理变化:最初是“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卜去,我会摔

10、死的! ”(胆小 怕帕毫无信心人继而是“我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文章用“探” 而不是“踩”更准确传神.表明我小心翼翼地试探、寻找那块岩石更符合暮色苍茫时 爬卜悬崖的情景)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萌发信心):随后是 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信心大增),这使“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 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 “一种巨大的成就感”。2、作者除了精心刻画“我”的心理活动外,文章中对其他人物的描写也很精彩, 尤其是对其他人物的语言描写很传神,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來,并反复朗读体会。对其他孩子的描写:“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人笑起来。“如果

11、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对父亲的描写:(对父亲的描写主要是语言描写,父亲话语亲切、平静,与母亲的 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可以试着比较父亲、母亲的做法有何异同)“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3.让两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要分别读出父亲平静的宽慰的.“我”惊 恐的和叙述者从容的不同语调来。(学生朗读,教师评点)要求学生概括出爬卞悬崖过 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最初“我下不来. 我会挥死的。” 亳无信心继而“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信心萌发随后“我能办得到的”信心犬增最后巨大成就感整个变化过程有层次而令人信服。4、文章中作考描写“我”时,

12、前后用了两次“啜泣” 一词,找出来并提出其在文 中的意思是否一样。明确:不一样。表面都是哭泣,其实截然两样: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 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种全新的感觉一一 “我觉得 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5、 作者说这次经历是“永远忘不了”为什么什么?齐读第四部分。思考: (1) 作者从中学到了什么经验, 请用文屮语句回答并说说自 C的认识。 (2)“屡次”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评点)明确:“经验”的意思:“不要想着远在 I、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这

13、也就是告诉读者:在人生的道路 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加后就能 战胜最大的困难。当然,觅要的在于走好每一步,要一步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屡次”意思是一次又一次。课文中用“屡次发现”强调这“经验”的普遍意义。拓展延伸:交流搜集来的名言警句并谈谈自己的认识总结感悟:先让学生谈谈这篇课文对自己的启发,引导学生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文章蕴含的撫 理是什么呢?即在人生的道路 II,不管而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闲 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飙得胜利)和形式(文章的结 构,详略安排、文章的语言等)来谈。锻后由教师总结,重点是让学

14、生了解本文这种用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揭示人生道理 的记叙方法是一种以小见犬,以实寓虚的写法,提醒学生借鉴这种写法去写文章;让学 生认识到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出* 人就会聪明起来:明白文章 内容的详略安排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阅读写人记书散文时要注意分析人物描写(心 理、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二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知识:1、 理解、积累“啜泣、纳罕、迂回、训诫、瘦骨瞬峋、小心魏翼“等词语。2、 能够复述莫顿享特小时候的一次脱险经历。方法与能力:3、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表达的能力,把握人物心理和性格待征

15、。情感:4、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重点:诵读课文,复述故事,悟出走一步,再走一步”所蕴含的人生裤理。学习难点: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表达能力,把握人物心理和性格特征。课型:读写结合课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设置情景,激情导入:在我们生长的过程中,会留下许多难忘的经历,有些经历 甚至会影响-个人的一生。就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由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板书走一步,再走一步并简介作者。二、阅读课文,自主探究1、 生默读课文。注直:课文下方的字词,老师指导。读完幻灯片上的字词,町以让学生根据 字词写一片段。2、 生再次默读课文。师出示幻灯片:故

16、爭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事情的经过、结果。指导学生复述课文。三、小组合作,目标探究1、 通过复述师引导学生说出文中的两件爭情:遇险、脱险。并出示问题:(1)遇险部分经历了儿个阶段?画出描写我不同阶段的心理、行为的词语。分析我当时的 心情。(2)脱险部分经历了几个阶段?画出描写我不同阶段的心理、行为的词语。分析我当时的心情。2、小组合作,师指导。四、训练检测,拓展探究1、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哪个?为什么?2、 父亲救我可以用几种方法?他的办法有什么普遍意义?作业布置:请学生发挥想彖,为故事设计一个新的结局。挖掘思维潜力,张扬思维个性,续写故事。 例如:杰利找到的是“我”的母亲杰利没有找到“我”的任何亲人杰利在途中劝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