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电子版习题123_第1页
机械设计电子版习题123_第2页
机械设计电子版习题123_第3页
机械设计电子版习题12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设计总论应力值相等。三、填空题1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零件尺寸及几何形状变化、加工质量、及 强化因素 2静应力由静载荷产生,变应力可由 静载荷 和 变载荷 产生。3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机械零件,不仅可以产生 静应力 应力,也可能产生 交变应力 应力。4机械零件的表面破坏形式主要有 腐蚀、磨损、接触疲劳 。5产品设计中的“三化”是指 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6在静应力工况下,机械零件的强度失效是 断裂 或 塑性变形 。7钢制零件的疲劳曲线(-N曲线)中,当N<N0时为 有限寿命 区;而当NN0时为 无限寿命 区。8提高零件表面接触强度的主要措施有 采用强度高的材料、零件有足够的

2、截面尺寸、合理设计零件的截面形状等 9对于在规律性的不稳定性变应力作用下的零件,进行疲劳强度计算的基本理论是 疲劳损伤累积假说 ,其数学表达式为。10按摩擦状态不同,摩擦可分为 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混合摩擦 11按建立压力油膜的原理不同,流体润滑主要有 流体动压润滑 及流体静压润滑 12在 流体 润滑状态下,磨损可以避免,而在 边界 润滑及 混合 润滑状态下,磨损则不可避免。13磨损按破坏机理不同,可分为 粘附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冲蚀磨损 四种基本类型。14边界润滑时,可能形成的边界膜有 物理吸附膜、化学吸附膜反应膜 及 反应膜 三种。15选择滑动轴承润滑用油时,对液体摩擦轴承主

3、要考虑油的 粘度、油性(润滑性)和 ;对非液体摩擦轴承主要考虑油的 极压性 。16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粘度、油性、极压性 ;润滑脂的只要性能指标是;润滑脂的只要性能指标是 针入度、滴点。17机械零件受载时,在 零件结构形状和尺寸的突变 处产生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的程度通常随擦料强度的增大而 增大 。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三.填空题1.常用螺纹按牙型分为 矩形、三角形、梯形、锯齿形、。其中,联接螺纹用三角形普通螺纹、 管螺纹 牙型。2.螺栓总拉力为F2的紧螺栓联接,螺栓的强度条件式为ca=打不出来,式中系数“1.3”的意义是 考虑拧紧螺母或螺栓在工作载荷作用下需补充拧紧螺母时,拧紧力矩对螺栓强度的

4、影响系数。3.螺栓组联接承受倾覆力矩或转矩作用时,为了减小螺栓的受力,螺栓布置应 尽量远离倾转轴线 。4.螺纹联接防松的本质是防止 螺母和螺纹杆的螺旋副、运动关系 的相对转动。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 摩擦防松、机械防松、破坏螺旋副 。5.按防松原理,螺纹联接的防松方法可分为 摩擦防松、机械防松、破坏螺旋副运动关系、。可拆的防松装置中 机械防松 类工作可靠。6.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处于 拉应力状态下,应该按 抗拉强度准则 进行应力计算。7.螺纹联接防松的基本原理有 摩擦防松、机械防松、破坏螺旋副运动关系、,其具体的防松方法和装置如: 对顶螺母、开口销、铆合(各举一例)。8.螺纹联接预

5、紧的目的在于 提高联接的紧密性、防止联接松动、提高联接件强度 。9.受轴向变载荷(0F)的紧螺栓联接,在残余预紧力不变的要求下,要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可以 增大预紧力、减小螺栓刚度、增大被联接件刚度 。10.有一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所受的预紧力F0=6000N,工作时所受轴向工作载荷F=3000N,螺栓的相对刚度Cb/(Cb+Cm)=0.2,则该螺栓所受的总拉力F2= 6600 , 残余预紧力F1= 3600 。11.被联接件受横向载荷作用时,若采用普通螺栓联接时,则螺栓受 拉伸、载荷作用,可能发生的失效形式为 断裂 。12.传动用螺纹的牙侧角比联接螺纹的牙侧角小,这主要是为了 提高传动效

6、率 。13.被联接件受横向载荷作用时,如果采用普通螺栓联接,则螺栓可能失效形式为 拉伸、断裂 ;如果要用铰制孔用螺栓联接,则螺栓可能的失效形式为 螺栓杆被剪断、螺栓杆与孔壁贴合面压溃 。14.螺栓组联接中,螺栓的排列应有合理的间距和边距,以保证 扳手所需活动空间 。15.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指的是螺纹的 大 径,计算螺纹摩擦力矩时使用的是螺纹的 中 径,计算螺纹危险截面积时使用的是螺纹的 小 径。16.在承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中,当预紧力F0和轴向工作载荷F一定时,若降低螺栓的刚度Cb,则螺栓中的总拉力将 减小 。17.在螺纹联接中,当两个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时,往往可以采用 双头螺

7、柱联接 联接或 螺钉联接 联接。轴毂连接)二、填空题1弹性滑动将引起:1)从动轮的线速度 低于主动轮线速度 ;2) 降低了 传动效率;3)增加了 带的磨损 ;4)带的温度 升高 。2带传动的特点有:1)能 降低 载荷冲击;2)具有过载 保护 作用;3)有 弹性滑动 和打滑两种现象;4)带的寿命 较低 。3在V带传动中,带的型号是由和两个参数决定的。4带传动不工作时,带两边的拉力 相等 ;工作时,有效拉力为Fe=F1-F2,也等于。5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打滑 和 疲劳破坏 ,因此,带传动的设计准则为 在保证不打滑的条件下,带传动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三填空题1对于高速重载的滚子链传动,

8、应选用节距 小 的 多 排链;对于低速重载荷的滚子链传动,应选用节距 大 的链传动。2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承载能力 高 ,传动效率 高 ,作用在轴上的径向压力 小 。3在一般情况下,链传动的 平均 传动比为常数, 瞬时 传动比不为常数。4链轮的转速 低 ,节距 小 ,齿数 多 ,则链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小。5在设计图上注明某链条的标记为 “08-1*86 GB1243.1-83”.其中“08A”代表 链号 ,1代表 链排数 ,“86”代表 链节数 。6链传动中,链轮齿数少,会使传动_的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增大 链轮齿数过多,则容易发生_脱链 7与齿轮传动相比较,链传动优点是_适于远距离传动、成本低

9、_8.链传动的多边效应,随节距增大而_增大_,随链轮齿数增大而_减小_。9,链传动常见的四种失效形式是 铰链磨损、疲劳破坏、铰链胶合、静力拉断 链传动的链节数一般取_偶_数,链轮齿数一般取_奇_数。齿轮传动、蜗杆传动二填空题1.实现两交叉(或相交)轴间的传动可以采用 螺旋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 等传动形式。2.称为蜗杆的直径系数。3.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有 轮齿折断 和齿面损伤。齿面损伤又有 磨损,点蚀,胶合等。4.齿轮齿面塑性流动在主动轮节线附近形成 凹坑(沟槽),在从动轮节线附近形成 凸脊(脊棱)。5.蜗杆传动中要进行热平衡计算是考虑到 蜗杆传动效率低,工作时发热量大 。6.多头蜗杆

10、主要用于传动比 低(小) 的场合,要求自锁的蜗杆传动必须用于 单头 蜗杆7.在齿轮传动中,齿向载荷系数K是考虑 载荷沿接触线分布不均的 现象。8.齿轮采用正变位后,可以提高齿轮的 弯曲疲劳 强度。9.开式齿轮传动易产生的失效形式是 磨损 。10.在设计齿轮传动时,小齿轮的齿面硬度一般应 高于 大齿轮。11.在一般情况下,蜗杆传动的失效总是发生在 涡轮 上。12.齿面胶合通常在 高速重载 时发生。13.在蜗杆传动变位中, 蜗杆 的尺寸保持不变, 涡轮 的节圆永远与分度圆重合。三填空题1.典型的滚动轴承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2.向心推力类轴承由于 接触角 ,因而在径向载荷作用下会产

11、生轴向力。3.滚动轴承最常见的失效形式是疲劳点蚀、塑性变形4.当Cr/Pr=1时,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为106转,当Cr/Pr=2时,该轴承的额定寿命为原来的倍。5.寿命等于(106r),可靠度为(90%)时的滚动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为额定动载荷。6.代号为6310的滚动轴承,类型是 深沟球轴承 ,内径是 50 mm,直径系列为 中 系列,公差等级是 P0 级。7.滚动轴承轴向固定的结构型式中,双支承单向固定(两端单向固定)适用于 工作温度高; 场合,而单支承双向固定(一端双向固定、一端游动)则适用于 轴较长,温差较大的 场合。8.代号为7208C/P5的滚动轴承,类型是角接触的球轴承,内径是

12、40mm,直径系列为轻系列,公差等级是P5等级9.代号为30207的滚动轴承,类型是圆锥滚子轴承,内径是35mm;直径系列为轻系列,公差等级是P0。三.填空题1.根据轴所受的载荷性质,转轴受 扭矩和弯矩 作用,传动轴受 扭矩 作用,心轴受 弯矩 作用.2.轴的弯扭合成强度计算中,公式Mca=中的含义是 为了考虑轴的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循环特性不同的影响而引入的折合系数 3.初步确定转轴的直径时由于不能决定 载荷 的大小和分部情况,所以通常是按 扭转强度 条件来初步确定轴的直径,并作为轴的 最小 直径.4.轴的工作转速不能和临界转速重合或接近,否则将会发生 共振 5.单向转动的轴上作用有方向不变的径向载荷时,轴的弯曲应力为 对称、 .循环应变力,扭转切应力通常被视为 脉动循环应变力(考虑到启动,停机及运转中的不均匀性).6.为防止轴上零件在轴上移动,需要 轴向 固定;为传递转矩,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