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课件必修3【热点考向】【热点考向】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 过程、特点及相关实验探究过程、特点及相关实验探究2.反射弧的组成及完整性分析反射弧的组成及完整性分析3.动物激素的生理功能及相关实验设计与分析动物激素的生理功能及相关实验设计与分析4.血糖平衡调节过程血糖平衡调节过程5.体温和水分的调节过程体温和水分的调节过程6.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及相互关系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及相互关系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反射:反射:指在指在 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
2、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包括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包括 反射反射(先天性先天性)两种。两种。2结构基础:结构基础: ,由,由 、传入神经、传入神经、 、 传出神经和传出神经和 组成。反射活动需要有组成。反射活动需要有 才能实才能实现。现。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后天性后天性)和非条件和非条件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感受器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效应器效应器完整的反射弧完整的反射弧二、兴奋的传导与传递二、兴奋的传导与传递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传导形式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 的形式传导的。的形式传导的。(2)膜电位膜电位
3、静息状态时膜电位是静息状态时膜电位是 ,而兴奋时是,而兴奋时是 。(3)传导过程传导过程 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形成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形成 。(4)传导方向:传导方向: 。电信号电信号内负外正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正外负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双向传导双向传导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结构结构 突触突触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前膜:轴突末端 的膜的膜,突触间隙:突触间隙: 与与 之间存在的间隙之间存在的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的另一个神经元的 膜或树突膜膜或树突膜突触小体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后膜胞体胞体(2)
4、传导过程传导过程 兴奋兴奋 突触小体突触小体 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后膜(3)传递特点传递特点 单向传递,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单向传递,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 内,只能由内,只能由 释放,然后作用于释放,然后作用于 。突触前膜的突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1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 中枢中枢下丘脑:有下丘脑:有 中枢、中枢、 中枢,还中枢,还与与 等的控制
5、有关等的控制有关小脑:有维持小脑:有维持 的中枢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 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最高级体温调节体温调节水平衡的调节水平衡的调节生物节律生物节律身体平衡身体平衡呼吸中枢呼吸中枢低级中枢低级中枢2人脑的高级功能人脑的高级功能 可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具可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具 有有 等方面的高级功能。等方面的高级功能。(1)大脑皮层言语区大脑皮层言语区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W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V区:此区发生障碍,
6、不能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S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H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看懂文字讲话讲话听懂话听懂话W区区(视运动性(视运动性语言中枢语言中枢)S区区(运动性(运动性语言中枢语言中枢)(写)(写)(说)(说)V区区(视觉性(视觉性语言中枢语言中枢)(读)(读)H区区(听觉性(听觉性语言中枢语言中枢)(听)(听)(2)学习和记忆学习和记忆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 类类 的合成。的合成。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 有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
7、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长期记忆:可能与长期记忆:可能与 的建立有关。的建立有关。蛋白质蛋白质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新突触新突触1.反射反射 反射是指在反射是指在 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 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传导兴奋传导反射弧反射弧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特点特点功能功能结构破坏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对功能的影响影响感受器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效应器感受器感受器感觉神感觉
8、神经末梢经末梢部分部分将内外界刺激的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信息转变为神经兴奋兴奋既无感觉既无感觉又无效应又无效应传入传入神经神经感觉神感觉神经元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中枢既无感觉既无感觉又无效应又无效应2反射弧反射弧兴奋传导兴奋传导反射弧反射弧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特点特点功能功能结构破坏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对功能的影响影响感受器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效应器神经神经中枢中枢调节某调节某一特定一特定生理功生理功能的神能的神经元群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行分析与综合既无感觉既无感觉又无效应又无效应传出神传出神经经
9、运动神运动神经元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出至效应器枢传出至效应器只有感觉只有感觉无效应无效应兴奋传导兴奋传导反射弧反射弧结构结构结构结构特点特点功能功能结构破坏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对功能的影响影响感受器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效应器效应器效应器运动神经末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配的肌肉或腺体腺体对内外界刺对内外界刺激发生相应激发生相应的活动的活动只有感觉只有感觉无效应无效应相互相互联系联系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只有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方可完成反射活只有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
10、性方可完成反射活动动 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关键在于引起反射的刺激不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关键在于引起反射的刺激不同,反射所处的中枢不同;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是具体事物同,反射所处的中枢不同;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是具体事物本身即直接刺激,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是间接刺激;条件反射本身即直接刺激,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是间接刺激;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皮层以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皮层以下的中枢;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联系是下的中枢;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联
11、系是固定的、永久性的,条件反射是后天性反射,其神经联系是暂固定的、永久性的,条件反射是后天性反射,其神经联系是暂时的时的(若不强化可能消退若不强化可能消退)例例1(2009广东高考广东高考)现象现象: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选项选项比较项目比较项目现象现象现象现象A反射弧的完整性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不完整完整完整B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是否需要大脑
12、皮层参与可以不要可以不要一定需要一定需要C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多少少D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多多少少课堂笔记课堂笔记选选 现象现象、现象、现象的缩手反应都能够完的缩手反应都能够完成,这说明参与现象成,这说明参与现象和现象和现象的反射弧完整,反射弧只的反射弧完整,反射弧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反射活动,所以有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反射活动,所以A错。现象错。现象是可是可以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低级反射,现象以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低级反射,现象,拿别人物品,拿别人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现象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现象参与参与反射的神
13、经数量少;现象反射的神经数量少;现象参与反射的神经数量多。缩手参与反射的神经数量多。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两个现象应当一样多。相关肌细胞数量两个现象应当一样多。B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应包括两个神经元:传入神经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应包括两个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反射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数量越多。元和传出神经元;反射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数量越多。一切一切“有意识有意识”的支配活动,全需大脑皮层参与,属条件的支配活动,全需大脑皮层参与,属条件反射。反射。归纳:归纳:1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 到损伤,而其他部位正常,感受器受
14、到刺激后,将表到损伤,而其他部位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 现为现为 () A有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有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 B失去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失去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有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失去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随堂练习随堂练习解析:解析: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其他部位正常,感受器受到刺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其他部位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可以上传至大脑皮层形成感觉,但是不能激后,产生的兴奋可以上传至大脑皮层形成感觉,但是不能将兴奋传到肌肉,故肌肉无收缩反应。将兴奋传到肌肉,故肌肉无收缩反应。答案:答案:C1.神经元的基本结
15、构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细胞体细胞体突起突起轴突:一条、较长、分支较少轴突:一条、较长、分支较少树突:数条、较短、分支较多树突:数条、较短、分支较多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电传导(1)传导过程传导过程(2)传导特点)传导特点1生理完整性生理完整性 神经纤维必须保持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的完整才能传导冲动。神经纤维神经纤维必须保持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的完整才能传导冲动。神经纤维被切断后,破坏了结构上的完整性,冲动就不能传导。如果结扎或在麻醉被切断后,破坏了结构上的完整性,冲动就不能传导。如果结扎或在麻醉药、低温等作用下,使神经纤维机能发生改变,破坏了生理功能的完整性,药、低温等作
16、用下,使神经纤维机能发生改变,破坏了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冲动传导也将发生阻滞。冲动传导也将发生阻滞。2绝缘性绝缘性 一条神经内有许多神经纤维,其中包含有传入和传出纤维,各条纤维上一条神经内有许多神经纤维,其中包含有传入和传出纤维,各条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准确地实现各自的功能,这种特点叫做绝缘传导的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准确地实现各自的功能,这种特点叫做绝缘性传导。性传导。3双向传导性双向传导性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兴奋就从刺激的部位开始沿着纤维向两端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兴奋就从刺激的部位开始沿着纤维向两端传导,叫做传导的双向性。传导,叫做传导的双向性。4不衰减性不衰减性 神经
17、纤维在传导冲动时,不论传导距离多长,其冲动的大小,频率和速神经纤维在传导冲动时,不论传导距离多长,其冲动的大小,频率和速度始终不变,这一特点称为传导的不衰减性。这对于保证及时、迅速和准度始终不变,这一特点称为传导的不衰减性。这对于保证及时、迅速和准确地完成正常的神经调节功能十分重要。确地完成正常的神经调节功能十分重要。5相对不疲劳性相对不疲劳性 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50100次的电刺激连续刺激蛙的神经次的电刺激连续刺激蛙的神经912,神经纤维仍保持传导冲动的能力,这说明神经纤维是不容易发生疲劳的。神经纤维仍保持传导冲动的能力,这说明神经纤维是不容易发生疲劳的。3兴奋在突触处
18、的传递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电信号(1)突触的常见类型突触的常见类型从结构上来看:从结构上来看:A轴突轴突胞体,胞体,B轴突轴突树突。树突。从功能上来看: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从功能上来看: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电信号通过突触传递,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突触前神经元电信号通过突触传递,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活动,使突触后膜发生兴奋的突触称兴奋性突触,使的活动,使突触后膜发生兴奋的突触称兴奋性突触,使突触后膜发生抑制的称抑制性突触。突触的兴奋或抑制,突触后膜发生抑制的称抑制性突触。突触的兴奋或抑制,不仅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其受
19、体不仅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其受体的类型。的类型。(2)兴奋在突触中传递过程兴奋在突触中传递过程突突触触突触突触前膜前膜突触突触间隙间隙突触突触后膜后膜突触小体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特异受体特异受体信号在神经元间传递转化过程:信号在神经元间传递转化过程:a.突触的结构突触的结构 b.兴奋在神经元间传导的过程兴奋在神经元间传导的过程电信号电信号化学化学信号信号电信号电信号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与特异性受体结合 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氨基酸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氨基酸 类物质等。类物
20、质等。 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突触突触 后膜。后膜。 信号转换:电信号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电信号。(3)特点:特点:单向传递单向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 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而不能逆向传递。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而不能逆向传递。突触延搁突触延搁(1)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信使物质,对有相应受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信使物质,对有相应受 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兴奋或抑制),递质的释,递质的释 放应属胞吐作用并不是跨膜运输。放应
21、属胞吐作用并不是跨膜运输。(2)同一神经元的末梢只能释放一种神经递质,或者是兴奋同一神经元的末梢只能释放一种神经递质,或者是兴奋 性的,或者是抑制性的。性的,或者是抑制性的。(3)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 迅速停止作用。迅速停止作用。4、兴奋的传递方向、兴奋的传递方向例例2(2009宁夏高考宁夏高考)右图是神经元网右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
22、细胞一样,肌肉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1)给神经元一个适宜刺激,在给神经元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记录到膜电位的变 化。这是因为刺激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兴奋,使神经元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_进入进入_,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_结合,导致神经结合,导致神经元产生兴奋。元产生兴奋。(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若
23、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处_(能、不能能、不能)记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3)若在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处_(能、不能能、不能) 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 _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特异性受体特异性受体不能不能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能能兴奋从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再传到神经元,故在处传到神经元,再传到神经元,故在C处能测到膜电处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位的变化课堂笔记课堂笔记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是前一神经元兴奋在神经
24、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是前一神经元的轴突末端的轴突末端(突触前膜突触前膜)释放递质,递质与下一神经元的树释放递质,递质与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的膜突或胞体的膜(突触后膜突触后膜)结合,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结合,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方向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方向传递。答案答案(1)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特异性受体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特异性受体(2)不能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不能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传递(3)能兴奋从能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再传到神经元,故在处传到神经元,再传到神经元,故在C处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处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兴
25、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在神经纤维上在神经纤维上刺激刺激a点,点,b点先兴奋,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刺激c点点(bccd),b点和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不发生偏转。归纳:归纳:(2)在神经元之间在神经元之间 刺激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 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点先兴奋,d点点 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刺激刺
26、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点不兴奋,d点点 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例例3(0909上海)上海)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上图所示,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上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记录仪记录A A、B 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侧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侧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 A、B 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C C 例例4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
27、当刺激时,受刺激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1 1)图中)图中a a线段表示线段表示 _电位;电位;b 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 ,此时,此时NaNa+ + (内、外)流。(内、外)流。(2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在动物体内,
28、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向 。(3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响了神经递质与 _ _的结合。的结合。静息电位静息电位零零内内神经末梢神经末梢特定的受体特定的受体 例例5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的沉默之迷。此前发现,此
29、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被称为“沉默突触沉默突触”。请你推测科。请你推测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D信息获取信息获取分析推理分析推理 例例6(0808宁夏卷)宁夏卷)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当给予某种
30、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这是由于该药物 A.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B2.(2010潍坊质检潍坊质检)右图表示三个右图表示三个 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 ” 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表示
31、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 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偏转B图中共有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个完整的突触C在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并在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在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解析:解析:在同一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不同神在同一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不同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
32、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当在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当在a点给予一点给予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都偏转定的电流刺激,甲、乙都偏转2次;图中共有次;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个完整的突触;在触;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点施加一强刺激,d点可测到电位的变化。点可测到电位的变化。答案:答案:C瞻望瞻望考向考向神经调节在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占主导地位,神经调节在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占主导地位,相关内容不仅是中学生物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也是相关内容不仅是中学生物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多年以来高考的重点、热点与难点所在。题目分值
33、多年以来高考的重点、热点与难点所在。题目分值重,难度相对大,区分度较高,可充分体现高考的重,难度相对大,区分度较高,可充分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命题角度大多集中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选拔功能,命题角度大多集中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在突触处的传递,题型多以选择题和实验的传导及在突触处的传递,题型多以选择题和实验设计题为主,复习过程中应特别强化相关实验探究设计题为主,复习过程中应特别强化相关实验探究题的针对性训练。题的针对性训练。命题设计命题设计 如图所示,铁钉刺入某人的脚底,随即她产生如图所示,铁钉刺入某人的脚底,随即她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请回答问题。了一系列的反应。请回答问题。 (1)当铁钉刺入
34、皮肤时,痛觉感受器可产生传向中枢的当铁钉刺入皮肤时,痛觉感受器可产生传向中枢的_。此人还未感觉到刺痛之前就有了抬脚缩腿反应,。此人还未感觉到刺痛之前就有了抬脚缩腿反应,调节该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部位调节该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部位_(;)。 (2)图中此人的反应是一系列神经调节的结果,参与此图中此人的反应是一系列神经调节的结果,参与此过程调节的神经中枢有多个,包括过程调节的神经中枢有多个,包括_ _ 及及下丘脑。下丘脑。兴奋兴奋大脑皮层、脊髓、脑干、小脑大脑皮层、脊髓、脑干、小脑 (3)图中此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同时下丘脑的图中此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同时下丘脑的_分泌量也增加,使垂体的分泌量也增加,
35、使垂体的_分泌增多,从而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协同调节血糖、血压以应对该紧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协同调节血糖、血压以应对该紧急情况。急情况。 (4)此人脚底受伤后出现了红肿,医生担心她感染破伤风此人脚底受伤后出现了红肿,医生担心她感染破伤风杆菌,立刻给她注射杆菌,立刻给她注射_ 进行应进行应急免疫治疗。该方法属于急免疫治疗。该方法属于_(A.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B.特异特异性免疫性免疫)。促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破伤风抗毒血清破伤风抗毒血清(抗破伤风杆菌抗体或抗破伤风杆菌抗体或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B 【解析指导解析指导
36、】 (1)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沿着传入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未感觉到刺痛之前产生的抬脚缩腿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未感觉到刺痛之前产生的抬脚缩腿反应为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为脊髓。反应为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为脊髓。(2)图中此人产生图中此人产生的反应有痛觉,参与的神经中枢有大脑皮层、脊髓与下丘的反应有痛觉,参与的神经中枢有大脑皮层、脊髓与下丘脑等。脑等。(3)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为促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为促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激素为促激素。的激素为促激素。(4)应急免疫治疗需要通过注射相应抗体应急免疫治疗需要通过注射相应抗体来实现,抗体参与特异性免
37、疫。来实现,抗体参与特异性免疫。【答案答案】 (1)兴奋兴奋(2)大脑皮层、脊髓、脑干、小脑大脑皮层、脊髓、脑干、小脑(3)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4)破伤风抗毒血清破伤风抗毒血清(抗破伤风杆菌抗体或破伤风抗毒素抗破伤风杆菌抗体或破伤风抗毒素)B兴奋的传导方向及特点的分析判断与相关实验计兴奋的传导方向及特点的分析判断与相关实验计 1.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判断与分析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判断与分析 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 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
38、经传入,传出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 神经传出。具体判断方法如下:神经传出。具体判断方法如下:理论指导理论指导(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 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 单向的,突触结构简图:单向的,突触结构简图: ,兴奋传递方向:,兴奋传递方向:。2.兴奋传导特点的设计验证兴奋传导特点的设
39、计验证(1)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法设计:方法设计:结果分析:结果分析:电激上图中处,观察电激上图中处,观察A的的变化,同时测量处的电位变化,同时测量处的电位有无变化。有无变化。若若A有反应,且有反应,且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 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有反应而处无电位变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2)验证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验证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设计:方法设计:结果分析:结果分析:先电激图先电激图处,测量处,测量处电位变化
40、;处电位变化;再电激再电激处,测量处,测量处的电位变化。处的电位变化。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2009重庆高考重庆高考)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
41、,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命题设计命题设计(1)用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属属 于或不属于于或不属于)反射。反射。(2)用用b刺激骨骼肌,刺激骨骼肌,(能或不能能或不能)在在c处记录到电位。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 受损时,用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 完成下列判断实验: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不属于
42、不属于不能不能 如果如果 , 表明传出神经受损。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如如果果 , 表明骨骼肌受损。表明骨骼肌受损。 如果如果 , 表明部位表明部位d受损。受损。用用a刺激神经,在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处不能记录到电位用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用用a刺激神经,在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 【解析指导解析指导】(1)用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因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肌引起的收缩因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
43、反射。(2)因兴奋在经过突触传递时具有单向性,故用因兴奋在经过突触传递时具有单向性,故用b刺激骨骼肌不刺激骨骼肌不能在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处记录到电位。(3)用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可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可能是传出神经受损,也可能是骨骼肌或部位能是传出神经受损,也可能是骨骼肌或部位d受损。要证明受损。要证明传出神经受损,只需用传出神经受损,只需用a刺激神经,在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处不能记录到电位;要证明骨骼肌受损,只需用要证明骨骼肌受损,只需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要证明部位要证明部位d受损,只需用受损,只需用a刺激神经,在刺激神经,在
44、c处记录到电位,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而用骨骼肌不收缩,而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 【答案答案】(1)不属于不属于(2)不能不能 (3)用用a刺激神经,在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处不能记录到电位 用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 用用a刺激神经,在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1.(2009江苏高考江苏高考)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
45、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随堂练习随堂练习解析:解析: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仍有离子进出,但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仍有离子进出,但不改变细胞膜内外的电位。组织液中不改变细胞膜内外的电位。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增大。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刺激突触后经元的静息电位增大。突触
46、间隙中的神经递质刺激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完成兴奋的传递。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膜上的受体完成兴奋的传递。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以化学信号形式在神奋以电信号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以化学信号形式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经元之间传递。答案:答案:D2.(2010巢湖模拟巢湖模拟)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 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 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关兴奋
47、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 B.突触小体可完成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电信号”的转变的转变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 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解析:解析:存在于突触中的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如多巴胺),以小泡形式,以小泡形式运输到突触前膜,再以胞吐形式运出细胞,在此过程中需运输到突触前膜,再以胞吐形式运出细
48、胞,在此过程中需要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突触小体是轴突末端膨大的要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突触小体是轴突末端膨大的部分,只能实现部分,只能实现“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的转变。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实现化学信号向电信号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实现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化。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的转化。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答案:答案:A3.(2010济南质检济南质检)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 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
49、位置是位置是() A.a和和b处处 B.a、b和和c处处C.b、c、d和和e处处 D.a、b、c、d和和e处处解析:解析: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双向传递,在突触处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双向传递,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只能单向传递。b、c与刺激部位在同一神经元上,神与刺激部位在同一神经元上,神经冲动能通过突触传至经冲动能通过突触传至d和和e,因此在,因此在b、c、d和和e处都处都能测到动作电位。能测到动作电位。答案:答案:C4.(2010广州调研广州调研)右图为某反射弧的右图为某反射弧的 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 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50、双选) ()Aa端与感受器相连接,端与感受器相连接,b端与效应器相连接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C刺激刺激d点,在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的传递是单方向的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处,刺激e点,点,d处没有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处没有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解析:解析:a端与感受器相连接,端与感受器相连接,b端与效应器相连接。端与效应器相连接。c为突为突触间隙,触间隙,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递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递质的扩散,从而影响兴奋的传递。把某药物放在质的扩散,从而影响兴奋的传递。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处,刺激激e点,点,d处没有电位变化,不能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处没有电位变化,不能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即使没有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即使没有c处的药物作用,由处的药物作用,由于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于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d处也没有电位变化。处也没有电位变化。答案:答案:AB5.如图所示,神经纤维如图所示,神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京牌购车合同范例
- 全球及中国挤出头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全球及中国在线转录工具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全球及中国卷式退火(RA)铜箔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全球及中国供应链风险管理方案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全球及中国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孢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全球及中国IT外包解决方案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医院保安业务合同标准文本
- 中国黄原酸盐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高中学校后勤服务外包管理方案
- DB4206-T 41-2021 程河柳编加工技术规程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机构资质申请表
- 直销成功八步培训课程课件讲义
- 北京重点高中入学签约个人简历科技特长生模板
- 消保审查实施细则(2023年版)
- GB/T 2000-2000焦化固体类产品取样方法
- 功能材料概论-课件
- XX单线铁路隧道施工设计
- 叶曼讲《道德经》讲义第1~10章
- 地下车库地坪施工工艺工法标准
- 生物化学工程基础(第三章代谢作用与发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