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必修中国古代经济试题_第1页
高三历史必修中国古代经济试题_第2页
高三历史必修中国古代经济试题_第3页
高三历史必修中国古代经济试题_第4页
高三历史必修中国古代经济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历史必修2中国古代经济试题(2) 命题人李卫兵 审题人李卫兵 2013-09-041、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A与农业相结合有较强的技术竞争力 B生产方式落后使生产效率较低C不以营利为目的使产品远离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可以自给自足2、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善织屦(麻织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   当时

2、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   风俗成为当时手工业扩大生产的根本障碍A  B      C     D3、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4、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

3、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5、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将国内所有的矿产、冶炼、铸造等行业收归国有,由政府经营,商人不得参与。汉武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稳定统治秩序,增强中央政府实力B保证生产所需铁制工具的供应C进一步拓展官营手工业的经营范围D保障武器生产以满足战争需要6、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7、宋代词人

4、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手工艺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C宋代区域经济的发展 D太原、苏州成为著名的商业都会8、古罗马普林尼在其自然史中写道:“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材料反映出A当时中国与罗马有直接贸易往来 B云锦是当时丝织业的主要产品C中国的丝织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当时罗马朝廷生活奢侈腐化9、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从材料可以得到的准确历史信息是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 冶铁业发展

5、带动人口聚居情况的出现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是一家采用了雇工经营的新式企业A B C D10、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民族融合的加强 丝绸之路的畅通 文化政策的开放  古代商帮的推动A B C D11、阅读下列表格:年代唐元和初年北宋治平年间南宋初年元朝中统四年明朝永乐初年铁年产量207万斤8241万斤2162144斤5844000斤19575026斤表格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B中国冶铁业在产量和技术上长期领先C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D中国古代王朝对冶铁业的重视和大

6、力扶植12、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赋。”下列描述与材料不相符的是A农户植棉日益普遍 B农民负担沉重的债务和赋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家庭手工业是自然经济的基础13.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主要反映出清代(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B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C铁农具与犁耕技术开始流行 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14.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

7、,其中错误的是A农民生活艰辛 B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C农民被迫弃农经商 D生产模式体现耕织结合的特点15.中世纪中国财产继承主要实行均分制,据记载“今(南朝宋时)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入家而五矣”,“至清代大江南北其子有余财而不养父,弟有余财而不养兄者比比也”,上述材料主要反映当时中国家庭A家庭结构比较复杂 B一度严重缺乏道德责任感C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限 D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16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从本质上是为了( )

8、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17.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18.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9、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19.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20、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到:宝玉的荔枝色哆罗呢箭袖,宝玉的俄罗斯国出品的雀金裘氅衣凤姐的大红洋

10、绉裙冯紫英拿来推销的鲛绡帐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洋呢、哔叽、姑绒、天鹅绒等呢料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中期A外国商品普遍进入市民家庭 B官宦人家使用外国奢侈商品C进入中国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 D外国商品丰富了中国民众的生活21、史书记载:盛唐时期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说明盛唐时期 A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B政府向全国推销白瓷产品C邢窑白瓷的生产规模较大 D邢窑制瓷技术推广到全国22、中国古代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但仍然经常出现资财雄厚的大商人,商品经济仍然发展繁荣。这是因为 A商人反对重农抑商政策 B政府对重农抑商政策的执行不力C整个社会生产不断进步 D重农抑商政策不合国情无法推行23、明朝

11、时期江浙地区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这些市镇与战国时期的城市相比其主要特点有多为工商业中心个别市镇出现新的生产方式呈现专业化特色兼有政治、商业中心双重功能 A B C D24、乾隆时江南县之.木棉谣:“大妇弓弹中妇织,绿鬟小妇当窗织。莫辞劳,吴中贾来价更高。”此谣反应出的社会现象不包括A. 江南纺织业的发展 B. 封建地主剥削的沉重C. 商品经济有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5、清代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是 A普遍流行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B地主、商人积极投资田地 C经济作物增长超过粮食作物 D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26、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而这时的中国对正在扩展的工业革

12、命豪无反应,最直接的原因是A科技落后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制度腐朽27、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前期江南的农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其相同原因是 A北方大量人口的南迁,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B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C统治者的重农政策,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D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28、唐朝的商品经济比前代更为发达,其中最能反映其发达程度的是 A开元通宝成为通用货币 B政府官员管理物价和税收 C交易场所中有许多邸店 D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29、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

13、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文学记载侧面反映 考古发掘 史书记载 民间传说ABCD30、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引自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31、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A肯定人们

14、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轻商32、我国古代封建王朝进行对外贸易时,普遍表现为政治动机大于经济动机。导致这-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本身物产丰富  B统治者好大喜功  C当时交通不便  D封建经济的独立性33、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34、“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句话反映了专业市镇发展 

15、 区域分工加强 经济重心南移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 B C D35、右图是从印尼爪哇出土的铜钱,对这些文物的评价正确的是 A明代与东南亚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比较频繁B明代有许多东南亚国家的使节来到中国定居C郑和下西洋主要以贸易为主,故沿途有货币出土D从明朝开始,有许多华人到东南亚定居,故那些地区有这些 文物出土高三历史必修2中国古代经济试题(2)答案1-5 DDDCA 6-10 CBCAC 1115ADBCD1620ADBDB 2125CCADD 2630 BCDAA 3135BDCAA1-5 DDDCA 6-10 CBCAC 1115ADBCD1620ADBDB 2125CCADD 2630 BCDAA 3135BDCAA1-5 DDDCA 6-10 CBCAC 1115ADBCD1620ADBDB 2125CCADD 2630 BCDAA 3135BDCAA1-5 DDDCA 6-10 CBCAC 1115ADBCD1620ADBDB 2125CCADD 2630 BCDAA 3135BDCAA1-5 DDDCA 6-10 CBCAC 1115ADBCD1620ADBDB 2125CCADD 2630 BCDAA 3135BDCAA1-5 DDDCA 6-10 CBCAC 1115AD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