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阶段考试试题本套试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中国历史上的东西南北中李凭在摆脱野蛮进入文明阶段后,中华先民就一直是活跃发展的。各地先民创造出绚丽的文化,随后从西到东、从南到北传播,进而汇聚在中原;又从中原散发到东、西、南、北各方 位。正是这种持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明不断丰富,从而在文化上表现为多样性,经济 上表现为不平衡性,政治上则表现为追求统一性。中原西部的渭水流域是中华古人类与古文化的发祥地,但作为发祥地,它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早
2、的,因为还可以列举出元谋猿人、北京人及其文化等。可见,中华大地上的文化, 最早并不是在被后人视为中心的中原出现和扩散开来的。不过,由于气候、物产相对适宜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更由于地理位置的适中,黄河中游逐渐成为文化交汇的中间地带。于是, 黄河中游的文明程度逐渐突显,为后世所谓中原文化至尊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黄河中游地区,原本也存在多种不同的文化。传说中关于黄帝与炎帝、蚩尤、三苗等 部落的联合与战争,正是不同文化交流与冲突的集中反映。依靠军事胜利的推动与政治管理的成功,以黄帝部落为中心的政治形式出现了。当然,这仅仅是黄河中游政治中心的雏形; 后来从中华地域的中部、 东部和西部分别发展起来的夏、
3、商、周等王朝,就都以中原为根据地向周边拓展。由于统治范围与实力的限制,夏、商、周等王朝的政治中心具有局限性。中原以外地区 发展的势头强劲起来的时候,西周的政治中心地位日益丧失,春秋争霸与战国争雄的局面随之形成。不过,春秋争霸的实质是政治势力的逐步归并。秦国在西方,代表中华大地西部的文化。其势力向东推进,陆续消灭六国,从而一统天下。这样的统一,是中华大地西部文明 与东部文明碰撞、融汇的过程。中华大地的经济重心早先位于中原,隋唐之后南移至江南。在南北朝分裂时期,江南的经济确实得到了长足发展; 而在隋唐之后的北方, 虽然中原经济因战乱频仍而破政,但仍然有一个值得重视的经济发展区域,那就是由黄河与太行
4、山围拢成的河北地区。当然,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未必是一致的。如隋唐时期,经济重心虽然已经向东北、东南转移,但政治中心仍在长安、洛阳一线。为了解决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的分离问题,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被凿通了。在隋唐、北宋时期,大运河是途经开封的, 这种状况有别于后来元明清时期的大运河。 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的脱离,其弊在于运输物资要增加巨大成本;但是也有其利,那就是迫使政治中心必须与经济重心密切联络,从而有利于时全局的掌控。随着东西南北中的演变, 政治中心就不断发生位移。 古代中华民族的发展, 主要面临的 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不平衡的经济会不断引发政治之争, 因此就需要寻求平衡, 而寻求平 衡的过程会消
5、耗巨大的社会成本。(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古人类与古文化的发祥地看多个,渭水流域只是其一,元谋猿人、北京人所出 现的地方也可看作是其发祥地。B.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黄河中游的文明程度日渐突出,为后世所谓中原文 化为尊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古代的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两者有时会重合,有时又会分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当时运输物资需要巨大成本。D.中国古代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可义总想寻求平衡,导致在寻求经济平衡的过程中消耗了巨大的社会成本。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食.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各地中华先
6、民都创造了绚丽的文化,但由于中原地区地理位置适中,各地文化最后 都汇聚于中原,再经此地向各地散发。B.传说中关于黄帝与炎帝、蚩尤、三苗等部落在黄河中游地区的联合与战争,表现出 这一地区的不同文化得到了交流、产生了冲突。C.西周的政治中心地位日益丧失之后,春秋争霸与战国争雄的局面随之出现,而此时,中原以外地区发展的势头程强劲。D.隋唐时期的大运河是为了解决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的分离问题而凿通的,流过的地 区与元明清时期的大运河并不完全相同。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文明不断丰富,在文化上表现为多样性,这得益于我国古代东、西、南、北、 中各地区持续地进行文化交流。
7、B.依靠军事胜利的推动与政治管理的成功,出现了以黄帝部落为中心的政治形式,形 成了黄河中游政治中心的雏形。C.秦国在中华大地的西部,其势力向东推进,陆续消灭六国,最终一统天下,这是西 部文明战胜东部文明的结果。D.隋唐之后,中华大地的经济重心由中原南移至江南,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的北方地 区没有值得重视的经济发展区域。(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金润泉的金融世界曹涵金润泉幼时家境贫寒,14岁时,被迫辍学,到染坊厂做帮工。后经人介绍,到杭州乾 泰钱庄当学徒,至此进入金融领域。1909年经汤寿潜、陈静斋举荐,金润泉出任大清银行浙江分行经理,因经营有道,被 清政府封为
8、三品官衔,成为浙江省继胡雪岩之后的第二个红顶商人。辛亥革命后,金润泉被任命为中国银行浙江分行总经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风云变幻,头顶国字号的中国银行自是常被各势力所觊觎和 拉拢,金润泉采用“四面结好,各不得罪”的周旋手法,广交诸路来者,竭力为中国银行浙 江分行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金润泉在钱庄多年,深谙钱业之道为合作共赢,他借助拥有官办银行职位的有利条件, 同浙江各地钱庄建立密切关系,通过其开展浙江分行的相关业务。金润泉这种银行与钱庄捆绑式共生的做法,屡次在紧急关头让中国银行浙江分行化险为夷。1924年9月,盘踞在福建的军阀孙传芳直趋杭州,声称要洗劫杭州城三日。 消息传来,全城震惊,头面人
9、物紧急磋商但仍束手无策。金润泉言,孙是为钱而来,断不会轻易退去, 唯有稍微满足其要求, 方可避开兵祸。众人一致赞同,并当场报出出款项目。 经金润泉斡旋, 孙传芳收回了 “大索三日”之成命,杭州免去一场浩劫。在蒋介石建立政权后,金润泉的“四面结好”为中国银行浙江分行赢得了愈发宽松的社会环境。在诸多关系中,金润泉与“当朝国舅”宋子文的结交笃深。1935年宋子文出任中国银行董事长,赴上海视事摸清了浙江分行的业务状况后,深为金润泉的为人处世和统筹谋划能力所折服,回上海后给金润泉写了一封感谢信,言辞非常谦逊客气,这在宋的一生中可谓罕见。正因如此,他被人称为“上达高官,下联平民”,换言之,就是说金润泉能够
10、超 然于政治派别之上,专心致志于银行业务,这在战火不断、政治时局复杂的年代,实属难能可贵。然而,虽广泛结交,但金润泉亦有原则和底线,有两类人他是决计不肯相交的:其一, 是卖国投敌的汉奸;其二,是侵略中国的日军。因为在浙江政商两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号 召力,金润泉早就成了日军关注的对象。1938年,攻占杭州的日军多次派人登门拜访,许以优厚条件,竭力拉拢金润泉出任浙江省伪省长,金润泉严辞拒绝并声言:“我决不当汉奸!”日军恼羞成怒,先斩后奏在报上发布了聘请金润泉担任浙江省省长的消息。金润泉获悉后,连夜离开,避走香港。在事关民生的领域,金润泉开辟了许多投资新路,修建杭江铁路和建造钱塘江大桥就是其中的义
11、举。当时浙江的交通运输多依赖水路,行程缓慢犹如蜗牛爬行。金润泉敏锐地抓住了浙江全省人民的核心诉求,他于1930年联合浙江各大银行成立“银团”,为修建杭江铁路筹集资金,先后发放了八次共计两千九百五十万元的建设贷款。最难的是在钱塘江上建造大桥。富可敌国的胡雪岩早年也曾想在钱塘江建造一座大桥,但终因难度太大和“烧钱” 太多而放弃,不曾想竟被金润泉做到了。在当时国弱民穷的国情下, 没有足够大的决心和勇气,是万万做不出来的。抗战期间金润泉还先后在商贸、电力、教育、基础设施等多个行业投入大量的资金, 最大限度地改善了浙江人民的衣食住行。金润泉的这种“成为服务社会的银行家”的思想,以及其造福一方百姓的追求,
12、成为 那个时代独有的鲜明特色。(节选自金润泉的金融世界有删改)【相关链接】我一生服务本省,因而和社会各界均有极深的关系,各种团体,几乎无不参加,就大概的说,例如浙江全省商会联合会、杭州银行公会,推而至于慈善团体,如世界红十字会, 以及救火总会等,大都被推为支持人,所以每天自早至晚,会客开会,几无片刻之暇,地方 人士以本人尚能为地方做事,谬加推许。(金润泉自述)1949年5月3日,金润泉与准备逃离的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周能通电话。“听说你准备炸钱塘江大桥,我劝你还是积点功德,不要做对不起杭州人的事。”周佯为允诺,但 提出要一笔遣散费。金润泉答应了周的条件,由中国银行垫款,保下钱塘江大桥。(节选自
13、申俭金融巨子金润泉)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经人举荐,金润泉任大清银行浙江分行经理,进入金融领域,后被封三品官衔,成为浙江省继胡雪岩后的又一红顶商人。B.对于孙传芳的威胁, 金润泉认为孙是为钱财而来,只有稍微满足其要求, 方可避开兵祸,这说明金润泉也有懦弱的一面。C.胡雪岩早年也曾想在钱塘江建造一座大桥,但最终因难度太大、 资金不足而不得不放弃,而金润泉却难以置信地做到了。D.金润泉出身草根,却有睿智认知、民生意识和民族大义, 很好地践行了有别于旧时代 钱庄掌柜的新式银行家的社会责任。5 .结合文本,概述金润泉的“服务社会”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4、6 .作为银行家,金润泉“四面结好,各不得罪”,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金润泉这种做 法的看法。(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灯火 陈夫 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写道,思乡往往可以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只是我的乡思没有落脚在河湾、小树或苍苔,而是无数个乡村的灯火。灯火,是一个个村落最为亮堂的眼睛,黑暗中的无声对话者。晚曦殆尽,乡野渐渐被黑幔吞噬,这时一村落的某个人家便会亮起第一盏灯火,于是另一家也亮了,另一村落也亮了,一盏再一盏,全亮了。它们相互欣赏着,相互安抚着,相互守护着,直到一个小村落安然眠 睡,直到一个大村落高枕无忧。子夜的乡村常是万籁俱寂,
15、 很容易就被一声突兀的狗吠刺破天地,刺破酣卧在天地的村落。 一盏灯火赫然醒来,在狗吠中也赫然有了起床声,赫然有了开门声,一个村落苏醒了;透过门窗的灯火穿过黑色热烈地奔向远方,于是又一盏灯火醒来,又一个村落醒来。透过门窗的万家灯火穿过黑色依旧热烈地奔向远方,一个接连着一个,大大小小左邻右舍的村落齐刷刷的全醒了。村落与村落似乎真的很近,近的只要这有意无意的一盏灯火,整个乡村便在注目; 却又好像真的很远,远的让乡人们循了灯火总要趟着黑走上个千折百回,完结一个焦虑一个心事,收获一次喜悦一次乡情。在我的乡思里,不断演绎着这样一幕幕播种和颂传乡情的美丽记忆: 黑夜一来,一两户人家的小村落的孩子便寂寞无聊起
16、来,只有白天那销魂的“游击”还意犹未尽,一屁股落在大门槛上饥渴地胡乱向嘴里扒着饭,眼珠一动不动死瞅着远方大村落那蛊惑人心的蔚然灯火,仿佛那儿战事正酣。女人见了,一阵骂。孩子便不情愿地站起身靠着门 框叉着腿撅着屁股继续死瞅,女人又是一阵骂。正在喝酒的男人白了一眼女人和孩子,猛地将一杯老白烧倒进肚里, 微醺着走出门,孩子会意地屁颠颠的紧撵过去。女人捧着碗追出门,正要开骂,发现一弯新月站在东屋角像自己孩子一样正死瞅着自己,她犹豫了。女人看了看走在阡陌上披着一身月辉的男人与孩子,又看了看远方大村落那确实令人禁不住要去消遣一番耳舌的蛊惑灯火,忽然也鬼使神差般朝着眼前一高一低两个人影默默撵去。男人听出女人
17、的脚步声,便扭头摆了摆手,示意女人回去看家。女人误以为男人在赶跟上来的看门狗,便也掉身向看门狗一边跺脚一边轰着。狗站住了,嘴里不情愿的嗫嚅着; 女人便拾起土块向狗扔去,狗一跳又站住了;女人于是折了树枝向狗猛追了几步,口中不停威胁和命令着:“死狗,回家看门! ”狗不见了,女人傻傻地向男人咯咯地笑了笑,男人则哈哈大笑起来。笑声 传到远方,隐隐约约地,远处的灯火也不禁颤了颤腰板。大村落也记挂着小村落,今天这一户明天那一家,趟着夜辗转在千折百回的阡陌上,做客在小村落热情洋溢的灯火里。男人可能依旧微醺,小孩可能依旧贪玩,女人可能依旧可爱。 然而,就在大村落谒访小村落的路上总会冷不丁的生出一段诙谐的小插曲
18、来。由于大村落一向“广纳宾朋,熬夜应酬”,时间上多多少少就没有了概念,于是便如出一辙的发生着接下 来的一幕:抬头,灯火还在小村落的地平线上亮着,再一抬头,灯火眼睁睁的消失了。好在 是,要去串门的乡人在稍微的一个思索后,便会迅速意识到时间已经有些晚。这一刻,失去目的地的乡人也总会心平气和地转过身去,好似在说:“没关系,睡吧,我明晚再来。”次日夜晚,在通往小村落的阡陌上早早的便活跃着几个黑点,果然,正是他一家。是的,乡人 们总会为仅仅一次面对面的笑谈,一次无关痛痒的寒暄而热衷而折腾而不罢休,他们的手总能自然而然地彼此握紧,心总能平平淡淡地相互靠近。千百年来,人们会时时固执地承传家乡历来的衣钵,或迈
19、着沾满水露春色的脚,或持着濡满霜色寒意的脸,用最原始的方式缔结友谊;习惯私隐与重复各自阡陌上那段土味十足却 版本相仿的经久演绎,匆匆在灯火两端,用背后最虔诚的努力称兄道弟。以告慰世代的焦虑世代的心事,丰收又一辈子孙的喜悦又一辈子孙的乡情。在那方古老而朝气的乡土上,一盏灯火便是一个兄弟, 一盏灯火便是一个姐妹。 他们穿过黑色相安在广袤的苍野里,一代一代守望,一代一代对话,从未疲惫。(选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7 .下面对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 “灯火,是一个个村落最为亮堂的眼睛;不难看出,在作者心目中,灯火的存在让 一个个村落变得灵动而富有生气。B.深夜狗吠,村
20、落熄灭的灯火再次燃起,一家唤起另一家,最终万家灯火穿过黑色热烈地奔向远方,说明了村民们警惕性都很高。C.在灯火的诱惑下,男人、女人、孩子与狗由于夜访而发生的一幕让人莞尔。在灯火与 月辉的映衬下,这个质朴而又美感十足的画面令人神驰。D.村落夜晚生活单调乏味,乡民们在夜晚串门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排遣无聊。这时,灯火犹如信号,向客人表示着欢迎。E.灯火亮在村落,亮在村民眼里和心中,亮在乡情弥漫的东方那方古老而朝气的土地上, 亮在历史长河中。它展示着温情,告慰着一代又一代的世人。8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诠释了 “灯火”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4分)9 .文章写灯火,但作者却花了大量篇幅写乡民
21、夜晚串门的场景,对此你如何理解?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题。张行简,字敬甫,莒州日照人。颖悟力学,淹贯经史。大定十九年中词赋科第一,除 应奉翰林 文字。丁母忧,杜门读书。服除复任。章宗即位,摄.太常博士,累迁.礼部郎中;章宗将下诏以示四方, 行简奏曰:“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 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自此以后,饥岁流离道路,人不肯收养,肆为捐瘠,饿死沟 中。伏见近代御灾诏书,皆曰以后不得复取,今乞依此施行。”上题其言,诏中书省行 之。泰和二年,为宋主生日副使。上召生日使完颜增戒之曰:“卿过界勿饮酒,
22、每事听于行简。”谓行简曰:“宋人行礼,好事末节,苟有非是,皆须正之。"上复曰:“颇闻前奉 使者过淮,每至中流,即以分界争渡船,此殊非礼。卿自戒,且语宋使曰两国和好久矣, 不宜争细故伤大体。丁宁谕之,使悉此意也。”四年,诏曰:“每奏事之际,须令张行简 常在左右。”五年,群臣复请上尊号,上不许,诏行简作批答,因问行简宋范祖禹作唐鉴论尊号 事。行简对曰:“司马光亦尝谏尊号事,不若祖禹之词深至,以谓臣子生谥君父,颇似惨切。” 上日:“卿用祖禹意答之。”其文深雅,甚得代言之体。改顺天军节度使。上谓行简曰:“卿 未更治民,今至保州,民之情伪,卒难臆度,如之何?”对曰:“臣奉行法令,不敢违失, 狱
23、讼之事,以情察之,铃制公吏,禁抑豪猾,以镇静为务。”上曰:“在任一年,所得利害 上之。”贞祐三年七月,朝廷备防秋兵械,令内外职官不以丁忧、致仕,皆纳弓箭。行简上书曰:“弓箭非通有之物,其清贫之家、丁忧、致仕,安有所谓如法军器。.今绳以军期,补弊 修坏以求应命而已,与仓促制造何以异哉?”是议也,丁忧、致仕竟得免。是岁,卒,赠金.紫荣禄大夫,谥文正。行简端意慎密,为人所知。自初入翰林,至太常、礼部,典贡举终身: 鎏期以为无。(选自金史卷106 列传第四十四张行简) 【注】大定,是金世宗完颜雍年号。章宗,金主完颜璟。泰和,是金章宗完颜璟的年号。贞祐,是金宣宗完颜瑁年号。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
24、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 亦断与之B.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 断与之C.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 亦断与之D.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 亦断与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除,本意是台阶,还有免去官职,清除的意思;摄,代理。表代理官职的还有行、 署等;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B.翰林院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始为具有艺能人士
25、供职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 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C.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从唐代开始,为了神化皇权,皇帝在世之时便开始有群臣上请。D. 丁忧,即官员家中有丧事要回家奔丧、居丧的意思。到后来,丁忧特指父母之丧。 致仕,就是退休,意为“还禄位于君”,也就是辞官在家闲居。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行简知识渊博且在经史上能融会贯通;大定年间考取进士第一名。章宗对他很是 信任和依赖。B.张行简任宋主生日副使出使宋朝,章宗告诫他,宋人行礼注重细枝末节,如果他们 不对,都要指正。C.当群臣请求为章
26、宗上尊号的时候,章宗不答应并诏命张行简依据范祖禹的意思予以 拒绝。D.张行简一向端正诚实谨慎周密,为人所了解。从一开始做翰林到太常、礼部,终身 掌管贡举。13 .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1)卿未更治民,今至保州,民之情伪,卒难臆度,如之何? (5分)(2)今绳以军期,补弊修坏以求应命而已,与仓促制造何以异哉?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题。罢郡归洛阳寄友人刘禹锡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门闲故吏去,室静老僧期。不见蜘蛛集,频为佝偻欺。颖微囊未出,寒甚谷难吹。澧落唯心在,平生有己知。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注】此诗为作者被免职而重归敞地洛阳后所作。蜘
27、蛛集:古人认为蜘蛛聚集,寓示着 喜事临门。谷:指谷风,即东风。澧落:沦落失意的样子。商歌:春秋时宁戚高唱商 歌,以引起路过的齐桓公注意,后得到赏识并成就大业。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第一、二句,以“远谪”对.“初山”,远谪时的年轻人,归来时已变成了鬓发苍苍 的老人,反映诗人这些年来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悲辛。B.第三、四句,描写了故吏离去、门庭冷落与内室宁静、邀约老僧两个情景,反映诗 人因世情冷漠而心灰意冷,便借学禅问佛来寻求寄托。C.第五句以“不见”写出诗人一直难遇好事的失意,第六句以“欺”字写出诗人身形 佝偻、行动不便的窘况,两句表现诗人的落魄、衰老。D
28、.第七句反用毛遂自荐的典故,说自己才学疏浅、未能“脱颖而出”,这是自卑、自 责之语:第八句用难以吹走的严寒,暗示内心的悲凉。E.全诗紧扣题目展开,先由“罢郡归洛阳”之事起笔,接着写自己归来后的真实境况 和切身感受以“寄友人”,于娓娓倾诉中贯注了真情。15 .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 句的是:, 。(2)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 还要多的两句是:, 。(3)赤壁赋中客人把自
29、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岫胪千里,旌旗蔽空”, 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当时是“醐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在眼球效应时代,为了提高关注度,.“微信拉票”成为屡试不爽.的法宝,成了一些商家提高知名度的不二之选。 这场比赛谁成为最后的优胜者?作为评委的他心照不宣.,不肯透露一点信息,让迫切 想知道结果的我无可奈何。中场休息时,只见双方教练赶紧召集队员,抓住队员们擦汗喝水的间隙,对队员们耳 提面命,希望他们下半场能有更佳的表现。 2016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房价的涨幅大大超过金融产品
30、回报率的平均水平,房地产 市场的火爆让金融市场只能望其项背.。在为老人提供经济赡养之后,子女更要重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使他们能够好好享受生活,拥有美好的桑榆晚景.。家住河北区大江里社区的师健英是一位收藏爱好者,今年53岁,收藏钱币却已有 40年,多达近万件,记者跟他聊起这近万件收藏币,他就如数家珍.。A.B.C.D.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据调查,2016年我国总生育率为1. 05%此数据让人震惊,因为不仅它低,而且低于世界银行统计表中所有其他199个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B.经过智能化改造升级, 企业生产效率将提高 30艰上,运营成本降低约22%不良品 率降低
31、逾20%A上,交付周期缩短一半,保证了企业产品的高品质。C.梦想的声音节目从开播到现在,不断涌现出一大批深受观众喜爱的平民歌手,创下了两位数收视率,成功实现了收视冠军。D.交互式是互联网络显著的技术特点之一,充分发挥这一特点,一方面可以加快信息 发布和沟通,将政府与群众紧密联结起来;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有效治理。1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人们普遍认为生物认证技术的安全系数很高。. 事实并非如此。例如,人脸识别 看起来很先进,已经被一些不法分子破解并用来“盗刷”。目前生物认证技术还不够成熟, 其实 适合于门禁等不联网的本地化应用。 在互联网环境下,大量
32、的生物特征数据 被盗,带来的风险要比“盗刷”严重得多。这 是生物认证方式的真正“痛点”。A.然而虽然却更一旦B.不过即使也更一旦C.但是虽然却只万一D.可是即使也只万一才就就才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5分)声调是指发音时贯穿于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不同的声调分别具有或升或降、或平或曲的变化特点,。同一个人的不同的音高变化, c 声带越紧,声调越高;声带越松,声调越低。声带先松后紧,声音就由低变高;声带先紧后 松, 。控制声带的松紧可以形成不同的音高,从而构成不同的声调。21 .下面是某学校团委组织的“情暖
33、环卫天使”活动的构思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6分)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食不言,寝不语”,这句流传两千多年的古训,在中山一所学校得到了实践。中山 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推出了 “无声食堂”,倡导就餐过程中,学生安静文明用餐,以微笑、 眼神以及统一的手势语与老师沟通,从而达到集体安静、有序就餐。校方表示,倡导“无声 食堂”,不是说绝对的不讲话,如确需沟通,要尽量做到轻声细语,不对周围人造成干扰。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可以改变中国人的不亮就餐习惯,对此大加称颂;也有人认为把几 千年前孔子的“食不
34、言寝不语”的标准奉为圭皋并不合适,对此加以批评。那么推行“无声 食堂”是否可取,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阶段考试试题答案1. c (“原因是当时运输物资需要巨大成本”错。“运输物资需要巨大成本”是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的结果)2. A (“但由于中原地区地理位置适中,各地文化最后都汇聚于中原”说法不当。“地理位置适中”只是原因之一)3. C (“西部文明战胜东部文明的结果”理解不当。文明有碰撞、交流、融汇等,没有战胜 之说)4、D解析:A.金润泉进入金融领域应是“到杭州乾泰钱庄当学徒”的时候。
35、B. “表现了金润泉的懦弱”有误,应是表现了他的明智(或“睿智” )。C. “资金不足”错误,原文说胡雪岩富可敌国,但是因“烧钱”太多而放弃,“烧钱”太多,准确理解应为花费巨大。5、重视建设,开辟投资新路,修建杭江铁路和建造钱塘江大桥;投入资金,改善民生, 大量投资于商贸、电力、教育、基础设施;热心慈善,服务社会,积极参加多个社会团体, 尽力为地方做事;阻止破坏,保卫家园,满足周四的要求,阻止其炸钱塘江大桥。(1点1分,4点4分,先概述,再列举。如只列举无概述,该点不得分。考生若有其它答案,如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看法: 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看法态度,1分)这是在特殊年代里金润泉的特殊
36、做法。(原因背景,1分)他这种做法也有原则和底线,他决不结交卖国投敌的汉奸和侵略中 国的日军。(原则底线,1分)这种做法体现了金润泉务实、睿智的处世与经营之道和爱国 思想。(性质评价,1分)这种做法对金润泉的银行事业的发展和他服务社会理念的实施起 到了很好的作用。(意义效果,1分)考生若有其它答案,如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7. B D (B.灯火深夜点燃,不是说明村民的警惕性高,而是突出村落的宁静与和美。D.乡民们在夜晚串门不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排遣无聊,更多是交流感情。)(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4分)8. 灯火是村落的眼睛,让村落变得灵动而富有生气;灯火是作者乡思的寄托所在; 灯火是村落在黑暗
37、中的对话手段,是村落人情的联系纽带; 灯火是华夏大地质朴乡情延续的载体。(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9. 乡民夜晚串门与灯火息息相关,灯火寓示着人家,正是由于远方人家灯火的吸引使得乡民夜晚串门成了一种习惯。 灯火是文章的主体意象, 寄托着美好而质朴的乡情, 村民夜 晚串门则是这一乡情的具体表现。 因此,作者花大量篇幅写乡民夜晚串门场景, 不仅没有 对文章造成不利影响,反而让文章有关乡情这一主题展示得具体可感,想象丰满。(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10. A11. A (除:任命,授职。)12. B (“如果他们不对,都要指正”错,应该是“如果有不适合他们礼节的地方,都要更 正”。)13. (1)您
38、没有治理老百姓的经历,现在到保州,民情的真伪短时间难以猜测,该怎么治理? (“更、卒、度、如之何”各 1分,句意1分,句意重点落在“情伪”上)(2)现在用期限来约束(他们),(只能)修补破的坏的,来应对上级的命令,这跟仓促制造有什么不同呢?(“绳、弊坏、应、何以"各1分,句意1分,句意重点落在“以”上)【参考译文】张行简,字敬甫,是莒州日照县人。聪颖体悟好学,知识渊博且在经史上能融会贯通。大定(金世宗完颜雍年号)十九年(1179年)考取进士第一名,被授予应奉翰林文字(一职)。遭遇母亲去世守丧,谢绝交往闭门读书。服丧期满,恢复任职。章宗(金主完颜璟)即位,张行简代理太常博士,多次升迁为
39、礼部郎中。章宗将要下发诏令来昭示天下,张行简上书奏道:“往年饥民抛弃孩子, 有的乞求送人,这之后有诏令说官府出钱为他们收回、赎回孩子;有的孩子父母衣食稍微充裕点,就要把孩子认回来,官府也会断给他们。从那以后,饥荒年灾民流转离散, 人家都不肯收留,(小孩) 任意被抛弃,瘦弱损伤而饿死(在)沟中。我看到近代的抗灾诏书,都说(孩子送出)以 后不得再要回来,现在乞求按照这个规定施行。”章宗认为他说的对,下诏中书省按此施 行。泰和二年,张行简担任宋主生日祝贺副使。章宗召见正使完颜增告诫他说:“你过界后不要饮酒,凡事要听张行简的。”对张行简说:“宋人在施行礼节方面,喜好注重细枝末节,(你们)如果有不适合他
40、们礼节的地方,都要更正。”章宗又说:“听说先前的奉使者过淮海,到了中流时,就因分界的事与人发生争执,这样做非常无礼,你要自己避免(与他们起冲突)并对宋使说两国和好很久了,不应该争小事而伤了大体。叮咛告诫他们,是使他们详悉 这个意思。”泰和四年(公元 1204年),章宗下诏说:“在奏事的时候,必须让张行简常 在左右O ”秦和五年,群臣又请为章宗上尊号,章宗没答应。诏命张行简批答,(章宗)于是问到大宋的范祖禹作唐鉴论尊号的事。行简回答说:“司马光也曾经进谏过尊号的事,不如范祖禹的言辞深透,认为臣子活着就给君父定谥号,好像很惨切。”章宗说:“你用范祖禹的意思回答他们。”张行简的批复文字深刻典雅,非常
41、符合代言的语体。(张行简)改做顺天军节度使。章宗对张行简说:“您没有治理老百姓的经历,现在到保州,民情的真伪短时间难以猜测,该怎么治理?”行简回答说:“臣奉命行使法令, 不敢违反和失误,案件诉讼的事, 就按实情调查。约束公吏,管制豪强奸徒,把安定当作要务。”章宗说:“你在任一年,把 所知道的好坏情况都报上来。”贞祐(金宣宗完颜瑁年号)三年七月,朝廷预防准备秋兵军器械, 命含当时朝内朝外官员, 不论是守丧的还是退休的,都要缴纳弓箭。张行简上书说:“弓箭并非通有之物,那些清贫之家、丁忧的和退休的,哪有所说的规定的军用器械。现在用期限来约束(他们),(只能)修补破的坏的,来应对上级的命令,这跟仓促制
42、造有什么不同呢?”这个提议,使得那些丁忧的和退休的最终得以免除 (缴纳弓箭)。这一年,(张行简)去世,被追赠为金紫荣禄大夫。 谥号文正。张行简,一向端正诚实谨慎周密,为人所了解。从一开始做翰林到太常、礼部, 终身掌管贡举,缙绅们引以为荣。14.BD (B项,诗人虽然心境有所变化,但并未“心灰意冷”,从后文夜深高唱“商歌”的 情景也可以推知。D项,不是自卑、自责之语,而是怀才不遇,故作愤激之语。)(选对 1 项得2分,选对2项得5分,多选不得分。)15 .(1)被贬后的失意。(结合“澧落” 一词注释简析。)(2)失意却初心不改的坚持。(结合“澧落唯心在”简析。)(3)有知己的安慰。(结合“平生有
43、己知”简析。)(4)对施展才华的渴望。(结合“商歌夜深后,听者竞为谁?”简析。)(5)无人赏识的惆怅、遗憾和忧愤之情。(结合“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简析。)简析示例:如第 (2)点,结合“澧 落唯心在”简析:诗人沦落失意却不改初心,努力保持澹定、豁达的心境;如第(3)点,结合“平生有己知”简析:诗人沦落失意却不改初心,以人生幸得知己来宽慰自己,表达了对 友人的感谢之情和内心的安慰之情;如第(4)点结合“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简析:诗人在深夜时高唱商歌,却无人倾听,表明他既渴望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如第(5)点结合“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简析:诗人在深夜时高唱商歌,却无人倾听,表达了诗人
44、难遇良 主无人常识的惆怅、遗憾和忧愤之情。(答(2)(3)点,有归纳和简析,每点得2分;答(4)(5) 点,有归纳和简析,每点得 3分;意思相近即可,共 6分。)16 .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3)举匏尊以相属17 . B (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使用正确。“心照不宣”,指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与这里的语境相矛盾。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向他讲。 形容严厉而又恳切的教导。使用正确。望其项背:项,脖子的后部。背,脊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一般用在否定 句中。这里可用“望尘莫及”。“
45、桑榆晚景”也作“桑榆暮景”,指照在桑树、榆树梢上 的落日余晖,比喻人晚年的时光。正确。如数家珍: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一样,形容对 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这些钱币本身就是自己珍藏的,语境不当。)18 .D (A项语序不当。“不仅”要放在“它”之后。B项不合逻辑,“逾 20蛆上”语意不合逻辑。C项成分残缺,“冠军”后加上“目标”)19 .A (转折语气明显,用 “然而”或“但是”。不属于假设,不能用“即使”,要用“虽然”。根据前面,用“却”。用“更”更符合实际,用“只”过于绝对。用“一旦”, 表示有可能,符合语境;而“万一”则常用于主观认为发生的可能性极小的非常态事件。 用“才”,表示在
46、前面“盗刷”的基础进一步强调“真正的风险”。)20 .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音高。或:这种变化主要是看音高的变化(2分)(“变化”“音高”都涉及给1分,答及两者关系“取决于”或“主要”给 1分)是由控制声带 的松紧决定的。或:和控制声带的松紧有关。(2分)(“声带” “松紧”各 1分)声音就由高变低。(1分)解析:根据空格前面的关键词“变化”和空格后面“音高” 一词以及文段最后一句所总述的三者关系“从而构成”的提示,第一处可填“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音高”或“这种变化主要是看音高的变化”;根据空格后“声带越紧,声调越高”、“声带越松,声调越低” 的规律,第二处可填“是由控制声带的松紧决定的”或“和控制
47、声带的松紧有关”;根据空 格前“声带先松后紧,声音就由低变高”句式,结合照应关系,第三处可填“声音就由高变 低”。21 .本次活动由团委组织, 要求服务性社团和文艺性社团参加, 服务性社团在与环卫工人进 行角色换位后召开心得座谈会;文艺性社团在活动期间跟踪摄影、 照相,然后组织主题展示。22 .作文参考立意:(1)不赞成的角度学校此举是矫枉过正、不近人情;学校此举禁锢了学生活泼爱动的天性,戕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无声食堂”的做法太过死板、苛刻,压抑了孩子的个性;管理和培养学生,不止是在表面上做文章,而是应该注重细节处的完善和落实 ,真正让教育 理念得到学生的认同。(2)赞成的角度“无声食堂”涧
48、物无声,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无声食堂是很好的文明礼仪课;无声食堂帮助孩子学会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个人形象;“无声食堂”是一个文明的示范,对家长、社会也是一种文明教化;在多数学校强调分数、成绩的背景下,学校这种做人做事的教育更显得难能可贵。范文一:“无声食堂”不该禁锢孩子本真“食不言寝不语”,这句流传两千多年的古训,在中山一所学校得到了实践。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推出了 “无声食堂”,倡导就餐过程中,学生安静文明用餐,以微笑、眼神 以及统一的手势语与老师沟通,从而达到集体安静、有序就餐。校方表示,倡导“无声食堂”, 不是说绝对的不讲话,如确需沟通,要尽量做到轻声细语,不对周围人造成干扰。应
49、该说,学校的出发点确实不错,目的正是在于通过“无声食堂”的开设,培养孩子养 成文明有序的习惯。而且,“无声食堂”还形成了一种常态,学生们夹菜添饭都需要用手势, 并没有嘈杂的说话声。不过,对于“无声食堂”而言,并不只是具有优点和长处,也存在一 定的弊端和不足,值得校方进一步反思。众所周知,作为学生,他们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是必不可少。在课堂上,学生们往往要遵守课堂秩序、认真听讲,同学之间不会进行随意的沟通和 交流。在下课时间,时间非常短促,学生们还要上厕所、做体操等等,也缺少沟通的时间保 障。那么,对于学生们来说,午餐必然是最理想的沟通时刻。在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一边吃 饭,一边畅谈学习、生活,释放学业中的压力,岂不好哉?其实,学生们就餐时的“无声”,并不代表他们内心中秉持认同理念。在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都原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美容技术研发合作合同样本
- 2025年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务重组与咨询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创意办公租赁合同(含多功能会议室及设备租赁)
- 2025年度全国性金融机构房贷代理权授权委托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能网络安全设备采购及知识产权授权合同
- 2025年度高效农用车与先进农机具综合技术支持与服务合同
- 2025年高品质住宅区商铺翻新及配套设施升级合同
- 2025年绿色环保型办公室装修设计施工节能合同
- 2025年度金融行业客户信息保密与数据安全协议
- 6G多维度切片QoS保障-洞察及研究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安徽国控集团所属企业招聘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仓库盘盈盘亏处理方案(3篇)
- 2025年海南省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协议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
- 2025年医学检验在编考试题库
- 特色食品卖场建设方案(3篇)
- 2025年书法级考试题及答案
- 子宫癌肉瘤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