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学考复习必修三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_第1页
2020年学考复习必修三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1 1.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2 2 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 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三角还包括香港和澳门。知识点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区位因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2)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3)(3) 良好的区位条件:位

2、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5)(5)水陆交通便利2 2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阶段城市化进程形成原因城市化进程特点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 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 性,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产业 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2020 世纪 9090 年代中期以后区域中心城市( (广州、深圳) )的 辐射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迅速以核心城市( (广州) )为中心的 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咼度密集 的城市群体系3.3.工业化对珠江三角

3、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1)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2020 世纪 8080 年代以来为夯实基础阶段( (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 );2020 世纪 9090 年代以后为稳步发展阶段( (结构优化调整,注重 质量和效益) )。(2 2)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 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知识点三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与对策1 1问题: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 比重不高,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城镇和 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2 2对策: 推

4、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 完善城镇体系,优化 城乡空间结构; 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 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 环境;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知识点四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升级改革开放以来, 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第一次始于改革开放 初期,香港传统制造业(服装、纺织、电子元件等 )大量向 “珠三角 ”地区转移,这 次产业转移一方面加快了 “珠三角 ”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使 “珠三角 ”地区环境污染加重。 第二次产业转移始于 2020 世纪 9090 年代, 大量劳动密 集型产业、 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广东欠发达地区、 甚至

5、 “泛珠三角 ”地区转移, 而“珠 三角 ”地区则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 步优化产业结构。“珠三角 ”经过 2020 多年的长足发展,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珠三角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面临 着许多困境, 突出表现在政策支持的削弱、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压力、 珠三角经 济体本身存在的缺陷 (地理空间有限、资源约束越来越严重、可持续发展后劲不 足)等。因此珠三角地区必须调整并优化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全面提高产业整体 素质,着力优化提高第二产业,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拓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的空间,有步骤地

6、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进行产业转移。一、单选题近年来, 美国多家高新技术的特效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移入中国北京等地, 与此同时美国多家领先的特效企业宣告破产。 一方欣欣向荣与一方难以为继的背后预示的是一次从美国到中国的 3D3D 产业大迁徙。回答下列小题。1 1美国 3D3D 产业难以为继而中国欣欣向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A.劳动力B B.人才技术C.C.政策D D.市场2 2 美国多家特效企业移入,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填补 3D3D 产业空白有效缓解“民工荒”问题提高娱乐服务业的集聚程度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下列

7、各题。3 3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20012001 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B.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C.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1993 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D.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4 4. 2020 世纪 9090 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A.产业基础良好 B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C.C.腹地范围广阔 D D.技术水平高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5 5 .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8、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A A.B B.C.C.D D.城血比水* 11企It水半B.B.阶段i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n快c.c.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D D.阶段川,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6 6 .阶段川,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镇化模式趋向多元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 7.与我国其他区域相比, 珠江三角洲“外向型城镇化”模式形成的主要优势条件是8 8 推动珠江三角洲形成“知识源导向”城镇化模式的措施是(9 9.影响近几年广州市区的钢铁、 化工、造纸、皮革等企业向周边农村转移的主要因素是(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请根据右图,回答问题。1010.下图

9、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A A.B B.C.D D.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第二产业、人口与土地,但城镇化的“要素推动”作用下降明显,“外向型城镇化”模式逐渐减弱,“知识源导向”城镇化模式正在形成,A.A.劳动力廉价B.B. 土地租金低C.地理位置优越D D.人口素质高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城市土地供给建设智慧城市A A.B.B.C.D.D.A A.环境B B.内部交易成本C.市场D D.劳动力1111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

10、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 B.较高的科技水平 C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D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 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全部和惠州、荤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 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1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B 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C.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D.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13.13.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11、的特定国内背景是A A.良好的区位条件B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 D.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14.14.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是以旅游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以出口加工业为主以金融、服务业为主A A.B B.C.C.D D.设城市化水平为 U,U,工业化水平为 I I,用 I/UI/U 的比值和 0.50.5 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 化的关系 (滞后/ /协调/ /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下面小题。A A.B B.C.C.D D.年份I9601934LS921993200020041(%)50.0241.1444 4845.4947.16

12、49.6956. 32UW9.4712. 2616. 32抚.2乩9436 2543.5I/U5. 283. 362.73LSI1.1. 35351.371.2915.15.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B 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呈现缩小的趋势C.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D.D.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很低16.16.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是()A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B B.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C.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D D.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珠江三角

13、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需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7.17.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大多符合()A A.模式 1 1 B.B.模式 2 2 C.C.模式 3 3D D.模式 4 41818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序响I北甫时的肉*所占KtttAA?( )A A.国家中部崛起的需要 B B.地理区位相同C C.当地基础设施完善 D D.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1919.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A

14、 A.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B B.缩小生产规模,加大资金投入20172017 年 5 5 月 1919 日, 中国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全线贯通,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 最长的跨海大桥,连接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对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 岸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 里程碑之作。这是在 一国两制”的方针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基础 设施,读图,完成 20202121 题。TVA-$-7中山江J.丄尹莓- W -喬雜南w2020 在打造 珠三角”地区城市群的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加剧资源、能源短缺城市环境

15、问题突出珠江口咸潮发生频率减少A A.B B. C C. D D.2121 港珠澳大桥建设对促进 珠三角”工业化、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完善港珠澳之间的交通,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物流业发展加强与广西的联系,扩大交流,促进区域分工与合作 带动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增 加就业机会 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A A.B B. C C. D D.2222, (20172017 年湖南学业水平考试真题)20162016 年 1212 月,国务院明确提出以建设长江 中游城市群为代表的 城市群壮大计划”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为中三角城市群, 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力图打造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

16、渤海地区之后 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下图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位置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 题。C.C.降低劳动力报酬,节省成本支出D D.申请破产保护,谋求东山再起(1)(1)试从地理位置、资源、社会经济等方面,简述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为 四极”的优势条件。(2)(2)图示区域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近年来,图示区域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粮食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试从城市化、产业结构、劳动力等方面, 简述其原因。(3)(3)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引发了人们对城市交通的关注和思考。为此,长沙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城市交

17、通拥堵问题的解决办法”为课题进行了探究活动,假如你是该小组的成员,你会提出哪些合理化的解 决办法?2323, (2019(2019 年湖南学业水平考试真题 ) )我国南方地区为传统的水稻种植业区,生产条件优越。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 水稻种植面积小。近年来,能够在沿海滩涂和内陆盐碱地生长的耐盐碱水稻”简称海水稻”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城相关地理事物分布示 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1)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试阐述建设粵港澳大湾区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 的积极意义。(2)(2)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影响。问题:简述种植海水稻

18、”对治理沿海湿地的生态效益。中国经济增长第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问题:简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华北地区盐碱地的J M團创a-*丄砂賀-DnmXffh二竹mi ml曲讯*参考答案1 1D D2 2C C【解析】1 1 . 3D3D 产业属于高技术产业,劳动力对其布局影响不大,A A 错误;美国的人才技术比中国有优势,B B 错误;对 3D3D 产业迁入,中国没有体现优惠政策,C C 错误;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比美国有优势,D D 正确。故选 DbDb2 2. 3D3D 产业在中国已有发展,错误;“民工荒”是指劳动力缺乏,企业的转入,劳动力的 需求会更多,错误;而该产业转入会吸引有

19、关的娱乐服务业集聚,正确;会促进现代服 务业的发展,正确。故选 C C。3 3D D 4 4B B【分析】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和读图分析能力。3 3读图分析可知 19971997 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A A 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图示中时间长三角外贸额还未超过珠三角,B B 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1993 年到 19951995 年下降,19951995 年到19971997 年上升,之后一直下降,C C 错误;图示中的外贸和国际直接投资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 变化有关, D D 正确。故选D D。4 4

20、 .与“长三角比较”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B B 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产业基础良好,A A 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内腹地应为西南和华南地区,中间的南岭起了阻隔作用,腹地较长三角狭小,C C 错误;长三角技术水平较高,D D 错误。故选 B B。5 5C C 6 6D D 【解析】5 5读图可知,该国家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呈不同步增长趋势,该国家城市化进程一直在上升,但是阶段川工业化进程速度下降了,故A A 错误。阶段 I I 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n更慢,故 B B 错误。该国 19701970 年城市化水平为 7474 %,而且阶段川工业

21、化进程速度下降了,有可能高技术产业发达了,因此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 故 C C 正确。应该是阶段 I I 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 而阶段川工业化进程是下降的,故D D 错误。故选 C C。6 6由上题可知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发达国家阶段川工业化进程速度明显下降了,有可能高技术产业发达了, 以及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阶段, 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第三产业, 因此 发达国家的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现代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故选D D。7 7 C C 8 8 C C 9 9 A A【分析】该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形成条件,主要措施,产业转移的原因。7 7珠江三角洲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靠近港澳台,临近东南亚,

22、地理位置优越,又是我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地区,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城镇,C C 对。在劳动力价格、土地租金、人口素质方面没有优势, A A、B B、D D 错。所以选 C C。8 8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智慧城市都能推动珠江 三角洲形成 “知识源导向 ”城镇化发展, C C 对。 扩大城市土地供, 给能促进城市化, 与发展 “知 识源导向 ”城镇关系不大, A A、 B B、 D D 错。所以选 C C。9 9钢铁、化工、造纸、皮革等企业属于污染较重的企业,广州市区的重污染企业转移到周 边农村,主要是保护广州市的环境, A A 对。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劳动力等不是向周

23、边农村 转移的主要因素, B B、 C C、 D D 错。所以选 A A。【点睛】结合材料中信息,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形成、变化的条件,采取的主要措施。珠江三角洲 最初发展外向型城镇化模式, 主要优势条件是地理位置。 大城市产业转移向周边农业的原因主要是保护、治理城市环境。1010 C C 1111B B【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1010利用对外开放的政策, 发展外资企业而发展起来的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为珠三角模式;利用小商品经济, 发展个体私营企业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为浙江模式; 利用丰富 的资源和能源发展传统工业, 进而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 为我国东北模式, 故江

24、苏模式符合 C C 项。1111与珠三角比较,江苏位于长三角,具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较高的科技水平优势。1212 C C 1313C C 1414 B B【解析】1212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A,A 错误;这里平原广阔 , , 但并非是我国三大平原 之一,B B 错误;水热丰沛,河流纵横交错,河流流量大,自然条件优越,C C 正确,D D 错误。故选 C C。1313题干强调“特定国内背景” , 良好的区位条件、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属于珠三角的常规 优势,故 ABAB 错误;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属于国外条件,D D 错误;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实现的,

25、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 特定国内背景,故 C C 正确。故选 C C。14.14.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和出口加工业为主,故正确;珠三角地区旅游业、金融、 服务业并无明显优势,故错误。故选 B B。15.15.B B 1616 . D D解析】15.15.城市化水平为 U,U,工业化水平为 I I,用 I/UI/U 的比值和 0.50.5 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 市化的关系 (滞后/ /协调/ /超前)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 I/UI/U 的比值 0.5,0.5, 城市化滞后工业化。 I/UI/U 的比值 =0.5,=0.5, 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 I/UI/U 的比值

26、0.5,0.5, 城市化超前工业化。从图中可以看出, 山东省 I/UI/U 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但仍大于 0.50.5,表明城市化一直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排除 ACD,ACD,故选 B B。16.16.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非农村地区、 农业活动转化 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非农业活动包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而题分析表明了城市化滞后于 工业化,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 , 故选 D D。17.17.B B 1818. D D 1919. A A【解析】1717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根据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不同, 原料重量大于产品重量, 或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的为原料指向型工业; 产品重量大于原料重量, 或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为市场指向型工业; 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为动力指向型工 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是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技术投入较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