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与投资》第九章跨国公司与中国12-19._第1页
《跨国公司与投资》第九章跨国公司与中国12-19.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跨国公司与中国第一节中国吸收跨国公司FDI的总体槪况第二节中国吸引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前最第三节“走出去”的相关概念第四节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况 第五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 第六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第一节 中国吸收跨国公司 FDI 的总体概况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二、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规模和结构分析中国吸引跨国公司对华宜接投资概况中国对外直 接投资概况()规模流量 V分析规模中国连续18年成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03家2007年共吸收外资840亿美元(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47.6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相当于1983年水平的91倍.20

2、09年中田实际使用外资900亿美元.超过英法两国,跃居世界第二位预计2010年全年中国利用外资规摸有可能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规模(四)调整与提高阶段:1996-2001年(五)高水平稳定堆长阶段:2002年至今二、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规模和结构分析()起步阶段,1979-1986年(二)持续发展阶段:1987-1991年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在天津 竝济技水开发区飓词开发 区大*#并类出在全国 各址普遠抬行-祈九通一平” 理念,耳信忌通审场颦. 滋規通配套通渝通 贵会迫.人才通.技术彖. 服务缰和页向21世纪的新理 济平合,中国大骷的投資环 鋭得到圾大改善増冬了外 声投责fir心.j(

3、三)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5年丿待征,K大型跨HI公甸、 开始大对华投9h 2、跨国公词更加看K企业 的控制权:存量规模醤灘臨中国利用外1产业分布”外商投资中国的产业中, 第二产业的比重最大,第 三1产业分布国司华接资结分二跨公对直投的构析2区域分布3投资资金来4外商直接投5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方式产业次之,第一产业的 比重非常小。-截至2006年底在累计实际 使用外资金额中,农林牧 渔业占不到3%,制造业占71%,服务业占约26%;”制造业仍是外商直接投资 主要产业82区域分布外资进入中国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地区倾向性,呈现“东重 西轻”的不平衡格局。截至2006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外

4、商直接投资情况金類(单位:亿美元)地方名称项目数比重休伐用外资金比重总计5944451007039.74100东部地区49348283.025952.9384.56中部地区6403110.77602 188.55西部地区36902 621299.354 25其他300.01185.28263注: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 海南(11省市)中部地区:山西、古林、黑龙江、安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8省市) 酉部地区:内蒙古、广西、四川、重庆、責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新黑、西赢(12省市)7思考题金融危机下,曾经风光的无限电子产业 也遭遇寒冬

5、.长三角、珠三角的劳动力、 土地资源等成本问题成为电子巨头们不 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于是,英特尔. 富士康、冠捷等电子企业纷纷开始了“内迁”(参见2()()09年02月13日每日经济新 闻.金融危机电子企业“内迁”英特 尔富士康领衔)相鑑论齬姜3投资资金来源地结构来华投资的国家或地区超过190个,主要来源于港澳台地区。询十位国家/地区在华投资金额占同期外囲来华直接投资总额的90 %. 2009年这一比例为88.3% 2009年1 12用鋪午时45o4 a.WeQB*“is責OB AB nwax说明*上述国凉/地区对华投资数据包括这些国家/地区通过维尔京、开曼群岛、 萨摩亚毛里求斯和巴巴多斯等自

6、由港对华进行的投资.4外商直接投资经营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前半期,合资经营方式一直占据着支配 地位。自20世纪90年 代中期以来,独资化 倾向十分明显。思考题: 外商在华投资独资化 趋势加剧的原因有哪 些? 提示:应根据独资经营、合资经营的不同特点、加 以分析.(教材p343 )按实济金额il算的外商It接投资经琶方式比重变化保)115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近年来,并购日益成为外资 进入我国的重要方式。It!中国在2001年入世询的外资引进中,以并购方式实现的外资进入数额不足5%.从2002年以来,我国外资并购的 数量开始激增,2004年并购投资 为156.3亿莫元,占当年实际吸

7、收 外资额的40%.2005年以中国企业为目标的并购 交易总值达300亿莫元,占当年 实际吸收外资额的近50%.长期以来,外商对我国 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 以新建投资为主.以 至于我国在整个90年 代引进外资的统计中 是不对并购方式和绿 地投资方式进行分类 统计的。补充:外资并购的行业特点 外资并购集中于以下行业:(一) 能源生产和供应领域eg.英国BP公司收购广东顺 億燃气(二) 基础材料工业领域eg.钢铁、化工原料、水泥行 业(三) 市场前景非常看好、资本密集度和技术含議高、 且行业内已拥有一定数童外资企业的制造业eg(四) 具有巨大生产规模和增长潜力的消费品生产领域eg.啤酒行业(五) 正

8、在逐步兑现入世承诺走向开放的商业和金融服 务业eg.对连锁超市的收购(六)部分高新技术产业eg通讯设备制造、计算机 件.生物工程等思考题并购投资越来越成为外资进入中国的主要方式的原因是什 么?参考答案:我国外资并购政策的逐 步完善是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于2006年8月8日正式实施。第二节中国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前景二.未来跨国公司对 华育接投 资结构的变动趙势1产业变化趋势15-因素(一)外部有利因素1全球有望增长2产业转移机遇3外部K参见:仍是梧糊树,何忧凤来栖 ,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月19H 3(联合国贸发会议2009年 世界投资报告分析.在200

9、8年全球FDI潦入量下 降14%的基础上(1.697万 亿美元)2009年下降色势更加明显.预计全年下 降30%至40%.2010年FDI奇塑缓慢回升.2011年 进-步反弹.基本达到2008年的水平(四内部不利因索(-)外部有利因素(二)内部有利因索(三)外部不利因素一、影响中国未来吸收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因素(-)内部有利因素I硬环境激励(1)劳动力成本优势(2)经济的稳定增长;(3)巨大的市场规模;(4)出色的产业配套能力;(5)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2.软环境激励(1)政治稳定性.一、 影响中国未来吸收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因素(四)内部不利因素1硬环境约束(1)自然资源不足;(2)人

10、力资源约束;(3)中国经济高速增 长的质量问题;(4)出口环境的恶化;2.软环境约束(1)(1)金融环境约束:银 行体系不发达;资本市 场很落后;(2)(2)知识产权保护相对 欠缺;(3)步完善.(2)政策稳定性(利用外资政策逐渐从以税收激 励机制为主的优惠政策转向以公平竞争为主的规则政後)(4)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完善.(三)外部不利因素1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前全 球跨国投资下降趋势明显; 2世界范围内激烈的资本竞争:中国引资的竞争优势正 受到周边国家挑战. 3世界经济衰退背景下中国 的对外经贸环境日益严峻.二、未来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结构的变动趋势1产业变化趋势(1)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 资产

11、业领域进一步扩大:(2)跨国公司投资重点领 域由传统制造业转向奇新 技术产业、服务业;(3)跨国公司会加大技术转 让的力度提升产业水平2区域分布:外资将逐步 打破目前高度集中的格局, 向全国缓慢扩散;3投资方式:独资企业和外资并购会继续增加4对投资环境会有更高要求.(1)对产业基础和产业配姿 能力禹要求;(2 )对城市化的要求;(3)对法制与政策环境的要(4)对政府职能部门工作效 率和服务意识的要求.K扶见:商务邯:世界500E等跨国 公司对华投坟新越势忻要求,2007-03-21 3第三节“走出去”的相关概念跨国经营“走出去”战略及“走出去”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积极参与 国际分工,由国内企业

12、发展为跨国 公司的过程。从广义上说,程,包括外向国际化(Outward)和 内向国际化(Inward)两个方面: 外向国际化的形式:主要指直接或 间接出口、技术转让、对外直接投资(国外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内向国际化活动:主要包括进口、 购买技术专利、三来一补、国内合资合 营.成为外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跨国经营中国企业跨01经营的模式在对外直接投资基础上进行的国外 生产和进出口贸易,以及技术转 让、间接投资等都是企业跨国经 营的活动内容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进行跨国经营 最重要的手段和活动方式.国际化经营推荐阅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TCL国际化 经营(1)Bi内经营T 建立

13、海外 生产子公司)(2)国内经营 T出口-建 立海外生产子公司;(3)国内经营 T出口一设 立海外代理一建立海外生产 子公司:(4)国内经营-出口一设 立海外代理一建立海外销售 子公司-建立海外生产公司.跨国经营是国藜以此为(三)“走出去”战略 “走出去”战略(AgoingglobaPstrategy)是党中 央在2000年明确提出的鼓励国内企业向卜拓展(跨国经营)的一项战略。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国内、国 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走出去”的基本形式包括:对外承包工程、对 外直接投资.对外劳务合作、对外设计咨询.境外 加工贸易等.国内多数学者基本上对“走出去”与跨国经营、对外

14、直接 投资等概念不加以严格区分,把“走出去”与跨国经营理解 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及其相关活动.第四节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况2008年X559.1亿美元.在全球丼名第12位*2002至20(用年7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潦 年均增长速度为65.7%.规一体总模存量规模就至2009年底, 我国1.2万家境内 投责者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按投资 企业1.3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流量规模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JR计 净额2457.5亿美元.居全球第15位和发展中经济体第3位._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责总额为屮 亿 、美元.在全球挣名第仃位2007年为265.1亿矣元j年为565亿关元、金融机构除外)

15、増长速度 1:203 年中对 IM 穫找資况 91aa:caitine itH tm tmIMC IMmt im imMO MCI IMamMMs m oo7 m;i: 1990I2001 * +2002 t200KtlA* fur荒料来源: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5表9 1 1996 2008中国人均GDP.利用外资对外投浪悄况年份人均GDP(美元)外商宜接投 资(亿 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包含金融类直接投乐 亿关元)1996703.13417.262.91997774.45545X572.0199XM20-K6454.632.61999M64.79403.195.92IXM)94

16、9.22407.15532001UM1.6K46K.787.120021135.44527.4320031273.A55J5.O5M320041490.436063055205171532603.2512X620062027.776M.21211.620072491MH741.M265.12MM326K2923.95559.1200936774*6900565思考: 根据表中的数据, 中国吸收外商直接 投资与对外直接投 资的发展足否均衡? 请运用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论加以说 明 1:203 年中对 IM 穫找資况 9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1979-1986年):起步阶段19

17、79年11月,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公司同日本东京九一裔童桃式会在合资古东京异办 了“京和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中国对外 开放以来第一家海外合资企业。(注:北京友谊商业集团1997年9月5日与原北京西 单商场集团正式组建成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 北京西单友谊集团.)这期间典型的对外投资主体包括五矿、中粮、中化 等传统贸易公司,以及中信、中远、国航等国有 企业。27举例1:中信集团在 1984 年中信集团开 始探索直接投资方式的跨国经营, 1986 年以 6200 万加元收购加拿大 塞尔加纸浆厂的 50%股份,以 1 亿 多美元收购澳大利亚波特兰铝厂 的 10%股份。其后,中信集团在 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多

18、次并购,成 为中国第一家跨国公司。中信公司创始人网仁先生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二)第二阶段(1987-1992 年): 较快发展阶段参与海外投资的国内企业类型增加,一批具有相 当技术及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工业企业(如首钢)、商贸物资企业等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对外 直接投资。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三)第三阶段(1993 1998 年):调整发展阶段与1993年开始的经济结构调整相对应,国家对新 的海外投资实行严格控制的审批政策,并对各 部门和各地方已开办的海外企业进行重新登记, 海外投诳的发展开始放慢。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四)第四阶段(1999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自1

19、999年开始,中国政府提出了新的海外投资战略方针:鼓励发展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2000年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想。 由此,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纽的研究, 中圏聂大的500家企业中, 的有60%在20054以前就巳经有各科形式的海外经营活动.一韭S!际化租度较高的 公司,如联想、TCL.华为公司的海外营业额已经规过国内.Huawei Technologies: a global player intelecom equipmentHuawei, a privately owned company established in

20、 198& isthe largest and best known. After rapid developmentsince the mid-1990s. Huaweis global revenue reached$5.6 billion in 2005, with almost half of its sales frominternational markets.The company has established 8 regional headquarters andmore than 85 subsidiaries in the world It has oversea

21、sR&D centres in India, the Russian Federation, Swedenand the United States.lts products are sold in more than100 countries.资料来源:世界投资报告2006pl30 32HUAWEI第五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一)起步晚,发展快起步比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 区晚将近10 20年,但在过 去20多年里,我国海外企 业数量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 年均增长率将近50% 第五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所涉及的行业几乎套括了三大产业的各个领域,从最初 集中在承包工程、

22、饮食、 金融保险、咨询服务等行业, 逐步扩展到商业服 务业.责源开发、批发W*.加工制 造、科技开发、交通运输、医疗卫生. 房产地产、旅游等行业.目前,企业在境外生产性投资主要以 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制造业为主。例如,在2004年55亿美元的对外宜接投资中,釆矿业投资为18亿美元, 高达32.7% ;2006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中流向采矿业的投资额达85.4亿吳元.主要悬石油和天儼气开采业等(二)投资行业多样化丧山屮田对外亘樓投费分产非受化績况(2mu-2wn)恂比曲F业2IMM2IMM2W52UB620f? 2 TM-Z农林牧涌业3血9.3 ”091.010:产w知电4(0327117404

23、m11721 0ntit43to11小骨W鞘32J44.72332( (LM霸务穰务业10011640321421.2159批业BU14址他业3.0IS i4769i$410 2!51打房地产护1.0IS4652合“1676314 2兀它毎业10so432133S 小计2X.0M247.7M.4Z7KJ35第五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截至2008年底,中国12000多家境外企业 共分布在全球174个国家(地区),占全 球国家(地区)的71.9%.其中亚洲和非 洲覆盖垂最高,分别达到91%和81.4%o(参见图9 1)以投窃流最计,2008年, 对亚洲地区的投 资达43

24、5.5亿美元,占77.9%.以投资存量计,截至2008年底,在中国非 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亚洲、拉丁 美洲地区占仍是投资存量最集中的地区. 亚洲投资存量占比为71.4%;拉丁美洲地 区为17 5% (参见图9 2)对投分乏三直区矿外资布图41 2008年末中国境外企业在世界各地区覆盖比率f 171.nH2-KnaTMi7.Mil 01大和1图 9 2 2008 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地区分布情况第五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四对外投资方式以新建合资企业 和绿地投资为主, 但跨国并购增长迅 速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阶段, 由专业外贸公司建立的对外企 业因投资额相对较少,一般都 以独资形

25、式在海外注册。随着 生产性项目的增加,大多采用 与东道国或第三国合资经營的 形式。近年来.跨国并购已成为中田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方 式.2005年, 境外并购类投资占同期对外宜接投资总 额的54.7%;2006年中田并购类投资82 5亿美元.占 当年流童的39% 2005年至2007年.中国并购实现 的对外投资累计达到2 0 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电信. 家电、石油、汽车和负源等领域.参见补充资料_丿过去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是国有企业,大多数是贸易型企业,投资项目也多以贸易公司(五)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目前,国有工业企业和民营企业力量的增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呈现出等元化的发展 趋势。一方

26、面.国内工业行业排头兵在海外生产性投责中发挥了 主力作用,如首钢集团.海尔集团等;另一方面,氏曹企业対来対多地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如著 龙民营企业集团一浙江万向深圳华为寻.第六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X中国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 产业选择导向即重点投资领域二、中国对外投资的区域选择:不同行业的区域选择战略1三、中国对外投资的主体和方式选择*(-)投资主体:应不拘一格*(二)投资方式:1并购投资应当更多地被采用:2.经营方式(股权参与方式:股权投资和非股权投资并靈第六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国投企略中外的战J 对资业四(一)战略基础:巩固国内市场(二)制定明确科学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三)对外投资的方式选择(四)海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五)完善跨国经营管理制度(六)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七)保障对外投资的资金供给第六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第六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过去我国政府对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政策是制 釣大于久进,而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服务 和权益保护,则远不能满足企业业务发展的 需要.(-)从严格管制向有效监管过渡1简化审批手续2变多头管理现状3从行政命令转向科学引导(二)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提供服务和保障1信息服务2完善海外投资立法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