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本必修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同步测试_第1页
2013人教版本必修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同步测试_第2页
2013人教版本必修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同步测试_第3页
2013人教版本必修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同步测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三 第五单元 第14课(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2011·广东佛山)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经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后,画了一幅漫画(见下图)。你认为该小组所画漫画反映的历史时代应该是()A鸦片战争B19世纪40年代C19世纪六七十年代 D19世纪90年代解析:由漫画中“经学难抵洋枪炮”看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故B项合适。答案:B21839年澳门新闻报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林总督相反的行事是指()A抗击英国侵略者 B设立译馆,翻译西学C虎门销烟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

2、料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说明林则徐对外国的政事关心考求,但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他并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B为正确答案。答案:B3(2011·启东高二检测)海国图志序言中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上引言论反映出作者()主张与外国礼尚往来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优长旨在抵御外国侵略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以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思想主张。属于资产阶级的主张,应排除;由题干中“以夷款夷”可知正确;由“师夷长技以制夷”可知正确。答案:C4“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

3、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此评论适用于()A林则徐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B洪仁玕提出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C洋务派开启中国近代化的步伐D维新派第一次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认识和评价。由“模仿西方器物”可知学习西方科技,排除B、D两项,由“以新卫旧”“难以挣脱传统”可知符合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口号,故C项正确。答案:C5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文中的“进门”“落户”是指()A引进西学 B引进先进社会制度C引进技术人才 D引进先进办学理念解析:

4、从材料内容分析,强调“中体西用”,文中的“进门”“落户”是指西学。答案:A6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了一批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主张进行“商战”,发展民族工商业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提倡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提出了维新变法主张A BC D解析:依据教材内容可知,都是早期维新派的观点。答案:A7(2010·浙江教育考试院)梁启超在评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A反对君主制度 B西方的“长技”C介绍研究西学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析:由题干中“18211861

5、年”这一时间信息可知,清代以后的学术内容应是关注和研究西学,C项正确。清代的学术并不反对君主制度(明末清初思想曾反对过君主专制而主张开明君主制),A项错误;B项“长技”的表述太狭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事,且也不属于清代的学术,故本题选C项。答案:C81898年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A康有为不敢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统治B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C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D幻想恢复到近代以前的社会解析:依据康有为的阶级属性判断,D项明显不正确。结合其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可判断A、B、C三项是正确的。答案:D9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

6、“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思想的基本主张。材料的核心意思为反对像法国一样的暴力、流血革命。A、B与题意相反,材料未涉及民主共和内容,故A、B、D均排除。C项的表述与题意一致,故选C。答案:C10梁启超说:“自失香港、烧圆明园之后,感觉有发奋自强之必要”梁启超致力于“发奋自强”事业的方法是()A宣传革命思想

7、 B投身变法运动C创办民主政党 D投笔从戎解析:结合梁启超所代表的阶级及时代特点即可作出正确选择。答案:B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海国图志一书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材料二“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曾文正公全集材料三“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四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林尚书”指谁?列举一件大事说明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2)材料一、二、三、四的主张分别是什么?(3)材料三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材料三在学习外国问题上比材料二有什么进步?(4)材料四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它和材料三中的哪一句意思相同?解析:本题以近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对抵抗派(魏源)、洋务派(曾国藩)、早期维新派(郑观应)和维新派(梁启超)等四个派别的主张、影响等方面的掌握,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四个派别相关史实(主张、实践、影响等)的准确掌握。答案:(1)人物:林则徐;贡献:虎门销烟(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主张: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