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一二单元综合测试_第1页
必修2一二单元综合测试_第2页
必修2一二单元综合测试_第3页
必修2一二单元综合测试_第4页
必修2一二单元综合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2第一二单元1欧洲人在评价一一项发明时说:“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于报偿后代的劳动。”这项发明是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计算机2“科学管理之父”泰勒(18561915)认为通过科学管理可以将雇员的高工资和雇主的高利润低成本同时达到。为此,他反对雇主凭经验进行管理、雇员凭经验进行操作的老作法,并于20世纪初期倡导起“科学管理运动”。这一运动出现的主要背景是A工业革命推动企业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B科技革命推动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C企业生产管理实现制度化、科学化 D国家垄断资本主

2、义推动管理创新3观察下图,图中所示耕种方法的先进之处主要表现在A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B减少风沙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C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D扩大了农作物的种植面积4黄仁宇在大历史不会萎缩一书中说:“在中国地图上可以画出一条15英寸等雨线凡线之以南以东,平均每年至少有15英寸之雨量,可堪耕作,线之以北以西,则低于此最少的雨量。而这等雨线也是胡汉之分划和少数民族及多数民族几乙千年长期变兵之处,而尤以气候干旱和人口过剩时为然”。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古代时期,气候条件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几乎具有决定性影响B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会发动对中原地区的战争C15英寸等雨线是一条不可逾越的

3、胡汉分界线D15英寸等雨线以南以东地区农业文明较发达5.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B.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4、    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6.三国志载:“景元元年(260年)蜀领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魏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吴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万。”材料中的史实对三国魏晋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是A.有利于南北方人口的均衡发展        B.奠定了魏晋统一的经济基础C.促进了成都平原和太湖流域的开发    D.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对峙局面7.唐诗有云:“四邻多是老农家,百树维桑半顷麻”“酒姥溪头桑袅袅,春巷摘桑喧姹女”。

5、这些诗句反映出     A.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集贸市场的繁荣 B.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业精耕细作的水平 D.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的显著特点8.1873年1月22日上海县令发出晓谕,通知各制鞋店不得在鞋上用文字标写店号,同年12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知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记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材料反映了        A.官员劝诫百姓敬惜字纸的良苦用心  

6、  B. 工商业者具有了商标品牌意识              C.商品意识对传统伦理意识的挑战 D.工业化推动了社会风尚的变革9.经济史学家奇波拉说:“荷兰人摆脱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早期盛行的传统而奉行一种势必在近代推广的原则。中世纪商人一般都企图从单位商品中谋取最大利润因而他们偏爱高档品。荷兰人从根本上转向大众产品,他们在日趋增多的活动次数中,靠扩大销售数量的办法努力增值利润。”荷兰商人热衷于大众消费品贸易的历史前提是    

7、0; A.荷兰航海业的发达促进了贸易的繁盛   B.资本原始积累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消费群体的扩大 D.荷兰人更加具有面向市场的盈利观念10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11一

8、位非洲学者对近代以来欧、亚、非三州的人口变化作了如下统计(单位:百万人),他制作了如下这张表格主要是为了说明1650年1750年1850年1900年非洲100100100120欧洲103144274423亚洲253437656857A非洲人口长期停滞在一亿人左右 B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C黑奴贸易给非洲人口带来惨重损失 D非洲人口在世界总人口比重下降12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大陆地区也被称作“八年抗战”,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在日本则被称为“日中战争”。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研究者的历史观和阶级立场不同 B全球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的差异 C近代化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使然

9、D研究者立足点或对始发时间看法不同13“禁夜”是古代的一种政策。太平广记载,晚唐诗人温庭筠就曾因“醉而犯夜,为虞侯所系,败面折齿”。宋代解除这一禁令的举措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 C保证了政府的基本财政收入 D引发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14清政府在1684年统一台湾后发布展海令,解除“海禁”;次年又允许各国朝贡船进港,认可民间商船来航通商。材料说明 A清代闭关锁国的传统观点没有依据 B外贸政策调整与清朝政局变化密切相关 C清朝解除“海禁”,但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清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15美国麦迪逊曾说:“共和国无论多小,为了防止少数人结党营私,代表必须达到一定数目

10、;同时,共和国无论多大,为了防止人数过多的混乱,代表必须限于一定数目。”下列说法符合他的主张的是 A既要让公民行使权力又要限制行使权力的范围 B应该采取中庸原则,处事不偏不倚 C应该把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 D代表机构既能体现广泛性又要精干有效16中国、苏联结束30年的论战、隔离、对抗,决定实现关系正常化,但两国最高领导人见面,究竟施行什么礼节,引起世人关注。原来,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领导人见面,总会互相拥抱、甚至亲吻对方的脸颊。结果现在中苏两国领导人的见面礼节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握手”。这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B美苏争霸导致苏联即将解体 C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中苏关系还待进一

11、步改善17李大钊说:“新历史观编成的历史则不然,他教吾人以社会生活的动因,不在赫赫皇矣的天神,不在大澶天纵的圣哲,乃在社会生存的本身。一个智识的发见,技术的发明,乃至把是等发见发明致之予实用,都是像我们一样的社会上的人人劳作的结果”。与李大钊所说的“新历史观”相符的是 A全球化史观 B近代化史观 C文明史观 D社会史观18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A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B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D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义务19孙立群

12、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A B C D20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一书中这样描述:“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

13、国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评论不符合材料意图的是( )A在资本主义为主体的体系下,人类各个文明逐渐被纳入了统一的整体B新航路的开辟给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C新航路开辟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的灾难是作者要强调的主旨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2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

14、大影响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22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 ,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B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D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 23.文献通考记载北宋部分年份的赋税收入,见下表:年份农业两税茶、盐、酒、商等总赋税收人太宗至道末年(公元997年)2 321

15、万贯1 238万贯约3 559万贯真宗天禧末年(公元1021年)2 762万贯2 936万贯约5 723万贯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72年左右)2 162万贯4 911万贯约7 070万贯表中数据说明当时A.人民赋税负担较重B.经济结构趋于合理C.商业地位日 渐突出D.农业生产破坏严重24.非洲塞内加尔境内的戈雷岛遗址有其独特的价值,它见证了1518世纪末西欧诸国与非洲 的贸易,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野蛮的写照。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为了昭示A.工业文明发展给人类环境带来的威胁 B.不平等的市场经济秩序对非洲的影响 C.世界不同类型文明的相互碰撞与交流 D.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殖民主义罪恶25.

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至1763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 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在此,作者强调了 欧洲崛起的A.原料、市场因素B.军事、人口因素C.技术因素D.政治因素26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认为,“产业革命的技术不是出现在结构变迁以前,而是在其之后”。这里的“结构变迁”主要指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资本主义启蒙运动的开展 C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变化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27.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

17、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A较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B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D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28美国1787年宪法充满了高度的政治智慧,它缓解或解决了当时美国社会诸多矛盾与冲突,确保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建立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当时美国社会的矛盾有( ) 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两种经济发展模式 A B C D29.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工业革命 殖民掠夺 奴隶贸易A B C

18、D30.17世纪,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是( )A阿姆斯特丹    B伦敦   C威尼斯      D巴黎31.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国家数量(艘)15001599年16001700年17011800年葡萄牙705371196荷兰6517702950英格兰8111865欧洲合计77031616661安格森麦迪生:世界经济千年史A16世纪以来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

19、增长率高于英格兰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32.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33.(10分)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煤炭在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到18世纪,木材一直是

20、最主要的燃料,巨大的木材消耗使森林锐减,引起木材严重短缺。但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毗邻商业中心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储藏集中以及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煤炭资源的优势支持了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与中国有明显区剐。中国的地理因素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带在西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相距甚远。(据本特利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具体体现,(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炭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没能扮演类似角色的主要原因。(3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

21、英国工业革命中能源变化的表现及在中国未能扮演类似角色的主要原因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表现直接概括:能源替代:替代木材成为工业化的主要能源;对工业发展:推动钢铁制造业的发展;对机器普及: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对运输发展: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第二问原因:交通不便;工业化尚未启动加以归纳。【答案】表现:替代木材成为工业化的主要能源;推动钢铁制造业的发展;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6分)原因:煤炭资源远离经济发达区域,交通不便;当时中国工业化尚未启动。(4分)40(14分)计量史学是指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的史学研究方法

22、,区别于传统史学的定性分析的方法。计量史学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欧美各国,后来又波及了整个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经济统计表时间农渔工矿业商业运输房租万镑%万镑%万镑%万镑%1801年7550325543023440501751220531811年10750357625020850101661720571821年7600261930031946401591790621831年79502341171034459001742200651801年755032554302344050175122053 根据(英)查尔斯技术史绘制 图一: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绘制 图二:根据剑桥中华人民共

23、和国史(19661882)绘制材料二:计量史学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史学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它可以更加直观的反映历史现象,但是计量史学并不能以了解整个历史学的研究而自命它的操作方法限制了研究领域,单凭计量证据几乎肯定不会提供一个全面的答案,但是他很可以提供一个部分的答案,而把这部分的答案视若无睹地丢掉,既是浪费也是不负责任。 弗拉德计量史学方法导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国民生产中的现象。(5分)并指出现象背后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史学研究角度评价计量史学。(3分)(1)现象:国民经济各部门均有较大发展;(2分)农林渔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不断下降;(1分)工

24、矿业和商业运输比例迅速上升;(1分)房租的比例也缓慢上升。(1分)原因:工业革命导致工业发展;贸易发展;城市化程度提高。(6分)(2)图一更真实。(2分)原因:周恩来和邓小平先后主持经济工作,抵制文革左的错误,进行了改革和整顿,产生了积极效应。(6分)(3)优点:创造了史学研究的新方法;直观地反映抽象的历史事物或现象;使模糊的、不够确定的问题数据化;。(2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缺点:计量史学具有一定的研究领域;计量方法不能单独应用,必须同其他的方法相结合;计量史学不可能完全排除历史学家的主观因素。(2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发端于唐宋之际的

25、海洋发展路向,表明我国传统社会的运行轨迹,开始出现了由“头枕三河、面向草原”到“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历史性转折,到宋代出现了“诸蕃惟市舶仅通”的局面,海上对外贸易极其繁盛。东起日本、朝鲜,西到地中海和非洲东部沿线,欧洲、非洲、亚洲50多个国家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宋代中国是亚洲一支最活跃的力量,以中国为中心,与欧洲和非洲连接在一起的亚洲多边贸易网络初具规模。指南针在地中海投入使用,大大促进了地中海交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               

26、                    引自葛金芳两宋社会经济研究  材料二:据明实录载,明太祖朱元璋对中书省说:“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而薄来可也。”又说:“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常禁其往来。”明成祖说:“商税者,国家以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欲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万万矣。”自成化十二年(1476年)正月起至次年三月止,赏赐贡使等项苎丝37558匹,而全国司库每年额造仅257

27、41匹。据皇明世法录载,明政府下令,“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仗一百,物货船车入官。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后又下令,“片板不许下海,禁革双桅大船。”                                   

28、60; 引自丁长清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史材料三:中国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但外部世界却对中国兴趣甚浓。哥伦布航行的目标就是契丹,麦哲伦旅行的主要结果是马尼拉这块中西殖民地的建立,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

29、160;           引自(美)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之际我国外贸路径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世界意义。(6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影响明朝海外贸易的主要因素。(2分)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当时世界形势,评述明朝的外贸政策。(4分)25.(13分)(1)经济重心实行了南移,为发展海上贸易提供了前提;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指南针在航海上的运用,为发展远洋贸易提供了保障;北方战乱频繁导致传统的陆上贸易渐趋衰落等。(3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如回答宋代统治者对发展海上贸易的重视、海上贸易成本较低也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