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届高三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蚌埠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学而优则仕”传统之功过说两千余年来,“学而优则仕”作为以学致仕的信条被读书人奉行不渝。尤其是隋唐科举制度形成以后,“学而优则仕”的信条与科举制度融为一体,互为里表,成了士子生活的金科玉律。“学而优则仕”传统在历史演化中对中国社会产生过积极影响。它确立了学问作为政府取吏的标准。以学取士将大部分饱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吸引到官员队伍中,保证了政府运作始终处于接
2、受过儒家道德教训的文吏手中。历代草莽英雄出身的开国皇帝不得不接受叔孙通的名言“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并视之为治国要诀,对书生保有相当的尊重。文吏统治造就了“士”作为无冕之王的优越地位,也促成了“士为四民之首”的观念。三国演义塑造了名士祢衡裸体痛骂曹操而为曹操所宽宥的形象,近代文化名人章太炎以大勋章作扇坠在袁世凯的总统府门前大诟袁氏包藏祸心,而被袁氏所容忍,个中原因固不止一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士子对世道民心的巨大影响,无论是是治世英雄,还是乱世奸雄,都不能不有所忌惮。另一方面,读书人坚守位卑不忘忧国的信条,以天下为己任,希望将平生所学贡献于国家民族,都与学优而仕传统有关。中国历史上,所谓“
3、贵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文化概念,并不是全由血统决定。对社会各等级的人而言,通过以科举制度为体现的“学优而仕”途径跻身于士大夫阶级之后,可以加入孟子所说的“劳心者”之列,由“治于人”而变为“治人”,从而由“贱”入“贵”,成为“贵族”。正是由于学优而仕传统为读书人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出路,整个中国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划分才不像印度种姓制度那般但死。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创造出多少“平等”观念,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信众以信教而为自己争得了平等地成为上帝仆人的权利,而中国的士子们则由学优而仕获得了参与政治的平等权。“学而优则仕”传统对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是源于以“仕”为“学”之鹄的这个既定前提。
4、在“家”“国”一体的宗法专制时代,以“学”而至仕途,最终结局只能是以学问服务于帝王的“家天下”,“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成为士子们的必然归宿。在帝王“家天下”附庸关系的等级网中,主仆关系的确立意味着对主子的物质和精神的依附,于是,以帝王之是非为是非,成为越两千余年不变的通例。被“学而优则仕”信念和科举功名诱入帝王毂中的天下的士子们,在主子面前只能“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在“食君俸禄,为君分忧”的附庸伦理支配下,为帝王的“家天下”的长治久安耗尽心力,以便在等于帝王将相家谱的所谓青史上留取功名,博取“忠”、“贤”、“能”的赞辞。(删改自“学而优则仕”传统之功过说)1.下列对“学而优则仕”
5、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而优则仕”使士子们凭“学优”而跻身士大夫阶层,并得以平等参与政治。B.“学而优则仕”使大部分饱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被吸引到官员队伍中。C.“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历史上读书人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传统。D.“学而优则仕”是封建社会一种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以学取士”的科举制度。2.下列关于“学而优则仕”负面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士子把做官作为自己读书的目的。B.士子被科举功名引诱,在君主面前只能唯唯诺诺。C.形成了宗法制度下的“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D.士子为帝王的“家天下”耗尽心力,以便在相当于帝王将相家谱的所谓青史上留名。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
6、思的一项是()A.历代草莽英雄出身的开国皇帝都将“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视为治国要诀,“士”此成为“四民之首”。B.在帝王“家天下”附庸关系的等级网中,士子们对帝王有物质和精神上的依附,以帝王之是非为是非。C.中国社会等级制度中的“贵族”阶层并不由血统决定,很多读书人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成为“劳心者”“治人者”,改变自己的等级命运。D.三国演义中祢衡痛骂曹操而被宽恕,章太炎大骂袁世凯而被容忍,只是因为“士”阶层有着“无冕之王”的优越地位。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P,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佑举进士,为秘书郎。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宋初,加中
7、书舍人。开宝三年,知贡举。五年,复知贡举。?P之知贡举也,其乡人武济川预选,既而奏对失次,?P坐左迁太常少卿,俄判国子监。明年五月,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时赵普为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P,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太宗即位,加?P户部侍郎,太平兴国中,改文明殿学士。时赵普、宋琪居相位久,求其能继之者,宿旧无逾于?P,遂命参知政事。十一月,普出镇,?P与琪俱拜平章事。未几,加监修国史,复时政记先进御而后付有司,自?P议始也。?P和厚多恕,不念旧恶.在位小心循谨,无赫赫称。好接宾客,江南平,士丈夫归朝者多从之游。雅厚张洎而薄张?兀?及?P罢相
8、,洎草制深攻诋之,而?厮吠?必诣?P。或谓?卦唬骸袄罟?待君素不厚,何数诣之?”?卦唬骸拔椅?廷尉日,李公方秉政,未尝一有请求,此吾所以重之也。?P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谱?P于上,或以告?巳不之信。及入相,太宗言及多逊事,?P颇为解释。帝曰:“多逊居常毁卿一钱不直。”?P始信之。上由此益重?P。?P居中书日,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子弟问其故,日:“用贤,人主之事;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无善辞,取怨之道也。”至道二年,?P陪祀南郊,礼毕入贺,因拜舞仆地,台吏掖之以出,卧疾数日薨,年七十二。
9、赠司徒,谥文正。(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李?P传,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普寻出镇寻:不久B.何敷诣之诣:拜访C.是市私恩也市:买卖,交易D.台吏掖之以出掖:选拔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其乡人武济川预选求其能继之者B.?P之知贡举也洎草制深攻诋之C.此吾所以重之也台吏掖之以出D.为秘书郎我为廷尉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P本来是后汉朝官员,后来由于宰相冯道的推荐,得以和吕端一同在弘文馆当值,做一些修撰的工作。B.李?P在主持贡生考试时,因为受到同乡武济川的牵连
10、,被贬官为太常少卿,后来又恢复到中书舍人一职。C.李?P在担任中书时,对那些前来求官的人一律都严词拒绝,自己绝不会提拔任用官员,而是让皇上定夺。D.李?P为官小心谨慎,不肯轻易说人坏话,也不愿自作主张,因而没有什么显赫的政绩,后因摔倒而去世。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5分)译文:(2)?P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谱?P于上,或以告?巳不之信。(5分)译文: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8分)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淮中晚泊犊头(宋)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
11、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注】滁州西涧作于德宗建中四年,当时诗人正在滁州刺史任上。苏舜钦曾被诬陷,削籍为民,流寓苏州。此诗系诗人回苏州途经淮中时所作。8.简析两首诗中的春草、渡船的形象有什么不同?(4分)9 .两首诗分别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诗作简析。(4分)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李密)(2)潦水尽而寒潭清,。(滕王阁序王勃)(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杜牧)(4),水面清圆,风荷举。(苏幕遮周邦彦)(5)风急天高猿啸哀,。(登高杜甫)(6)忽魂悸以魄动
12、,。(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7),唯有幽人自来去!(夜归鹿门歌孟浩然)(8)岁暮阴阳催短景,。(阁夜杜甫)三、(25分)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1-14题。水汪汪的眼朱以撒对于深度的认识,我不是从书本开始的一一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很难领会数字给予的启蒙,譬如我们身处海平面多少米。家园中曾经有过的三眼汪汪的古井,如同三枚饱满滋润的水印子,铃盖在我敏感的皮肤上。井的出现使我对于深度有了抚摸的可能。间接地通过井绳,与深井接触。平静的水面,随着邻里结伴汲水,三四个小木桶此落彼起,烂银子似地荡漾波光。甚至在早睡的梦里,还能听到大人们借着洁白的夜色浇灌、木桶击水或者桶帮与井壁磕碰的声响。一眼古井,经过漫长
13、时日的打磨,已经泰然与人亲和,不需要后人特意花费心机护理。轻松地享用,减少了人们对古井的牵挂一一人的本性通常如此,譬如那些会讨会要咋呼不休的人,往往得到满足;而斯文缄默者总是被人淡忘。“井底之蛀”,“坐井观天”,贬低的口吻里,分明涉及了井的固有状态,它狭窄如眼,缺乏宏大的格局和开阔的气派。只有与古井为邻的人才知道,古井的周围远比其他地方翠绿和润泽,有一缕草浆汁水的生生气息在井栏边无声漾开。没有人去追问井的来源,对于清亮照人的水和井内黑暗下去的视线,即便不联想纷起,却没有一个人表示贪欲一一共同拥有,人们的心态都平静得如同井内的水。时日在井底下流逝。当年的锋棱锐利已经成为钝拙,曾经崭新的色泽变得泛
14、黄,一些焦黑的苔葬,星星点点地附在井壁上,让人一眼望去发出井已老矣的感叹。冬温夏凉,井水在浑然无声的节候里默契转换。这样的井是苍天幽深的眼神,水汪汪地参透一切天机世相。不能如愿的井让人难堪。当初那位手执罗盘看风水的人已经走远,掘到底才知道一一问题来了。有的井水量涓滴;有的则过于充沛,溢出不止;还有的不可食用。一眼井让人失望了,必然果断填埋。掘出来的土才见到阳光,又匆匆返回潮湿的地下,堆挤压实。这时主人庆幸的是,好似一个出了瓶子的魔鬼,又被计谋引回一一一个生命在瞬间夭折。这样一来,直到现在仍然使用的井,它的生命质量令我们感佩莫名。如果不是有意填埋,一眼井的年龄要远远超过一个人、一个时代。深邃的井
15、让人想起同样长久的大树,一个向下延伸,一个朝上生长。巨大的树干让人联想起浑圆的井口和向下延伸的黑幽幽的井道。如果不是雨水落入井内,或者风掀动树枝,安静是它们的共同语言。干枯的井令人想起干枯的树,意味着生命已经走远,只是残骸遗留。古井的命运比古树更为悲怆,它甚至就成了垃圾倾倒的场地,远远不如枯树在烈焰中焚化快慰。我们看到的是,城市的高楼越来越多,古井必然越来越少。许多高楼底下就是被填埋结实的井,发不出丝毫呜咽。即使是幸存的井,井沿上已很少汲水的印记,人们只需两个手指头轻轻捻动精致的水龙头,水便喷涌而出,一种姿势从此消失。曾经水井密集的村庄,大片大片地迁移走了。时代的变化之一就是人不安地移动。整个
16、村庄搬得彻底干净,车运马驮,手提肩扛,甚至一些破烂用具也因为车厢尚有空隙登上了旅程。在搬不动的物品里,井是最典型的,没有谁能把它移走。是人遗弃了井,还是井背离了人?当人们在新的居所,品着茶,觉出口味不对,才会想起丢在荒村中的井如何甘美,想起曾经过往的日子,想起井沿边的许多故事。不必设置悬念,一口与自己童年、少年每日相伴的古井,那种清新,连同水汪汪的神秘,已经沁入体内,纵使远走高飞,怀乡的主题如新月一般静静升起,也就是从不变的古井开始的吧。爱迁徙的人与移不动的井,如长风之于古树,不能互相厮守是一种必然。只能这么去面对了,当一眼古井孤零零地停留在荒村里,倒映着孤月,它的凄美将使我们更加怜爱。那些对
17、于古井,不,就是对于一般的井也一无所知的少年,和那些曾经享受着绽汲之乐的少年相比,体验中肯定缺失了一个空间。一定会有些人在拨弄着便利的水龙头时,会在自己回眸的角度里,看到地下的潜流正在深处发出渴望的冲动,期待着涌出,重新成为生活的甘霖一一我们所说的美感,一口井也足够赐予我们的了。(选自2002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有删改)11.第二自然段写到井,其中写到人们对井的淡忘和“坐井观天”等对井“贬低的口吻”,这样写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塑造井的形象有什么好处?(6分)12.从艺术表达的角度鉴赏文中两个画线句。(5分)(1)许多高楼底下就是被填埋结实的井,发不出丝毫呜咽。(2分)(2)当一眼古井孤零零
18、地停留在荒村里,倒映着孤月,它的凄美将使我们更加怜爱。(3分)13 .纵观全文,作者以“水汪汪的眼”为题,有哪些隐喻意义?请分条作答。(6分)14 .这篇散文的结尾耐人寻味,试作简要赏析。(8分)第II卷表达题(24分)15.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一项是()(3分)A.葱茏山青水秀碑帖(ti3)疾风劲(jin)草B.抉择好高鹫远潜(qian)力?(xuan)赫一时C.辐射披星带月追溯(sU)绰绰(chu6)有余D.坐落再接再厉悄(qiao)然罄(qing)竹难书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宝集团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巴掌拍不响,董事长李一奎和集团公司领
19、导班子共商计策,共谋发展,创建掌控生物技术大格局。B.面对那些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孩子,政府绝不能虚与委蛇,做表面文章,而应真诚地拿出解决方案。C.5.7级地震给江西瑞昌、九江带来了巨大损失。地震发生时,人们的惊叫声、呼救声,房塌楼倒的轰鸣声,声声振聋发耳贵。D.李明的父母都下岗了,家里十分困难。我们几个好朋友便鼎力相助,帮他凑了新学期的学费,渡过了难关。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近几年,报纸、杂志和电视经常出现语言运用不规范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某些文字工作者本身水平有限却又卖弄学问造成的。B.第一次在美国后院出现的俄罗斯军舰,是对北约派遣舰队进入黑海和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
20、统的一次反击。C、让子弹飞,让物价飞,别让血汗工钱飞!一一这是讨薪8年未果的民工打出的“最潮标语”,他们想以此引起政府和媒体注意,希望能够如愿讨回工钱回家过年。D、年初宫的热播,更是将穿越热推至高潮,引来无数“穿越迷”的大力追捧,连续16天在全国同时段收视称王,收视率至少突破5阳上。18 .按要求重组下面的句子。(可增删个别词语)(4分)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植物学家和园艺师共同努力昙花的开花时间可以延长生长激素和新的栽培技术普遍应用(1)强调“科技人员的努力”(2分)(2)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2分)19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我们的母语汉语,如春之牡丹,夏之芙蓉,秋之海棠,冬之腊梅,令人喜爱、陶醉。尽管今天信息高速公路已将全球连接成一个村庄,尽管你的作品可能进入不同语言,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但即使如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区块链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实践案例
- eovs生产经理总结模版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模版
- 医疗设备技术创新的商业价值与社会影响
- 公务员转正工作总结模版
- 人工智能与区块链在商业金融科技的融合实践
- 个人代办合同范例
- 医学教育中的伦理教育内容与方法
- 决策科学化医疗大数据的潜力和实践
- 保定公积金贷款合同范例
- 2025年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校九年级二诊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4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笔试题库答案分析
- 塑料粒子购销合同协议
-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JGJT46-2024》知识培训
- 2025-2030中国紧急逃生装置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酒厂设计防火规范
- 文化传承-2025年中考语文作文常见十大母题写作技巧与策略
- 铁路工区日常管理制度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2024)解读
-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国际禁毒日禁毒宣传教育31
-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