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百家争鸣局势出现的原因经济原因:铁犁牛耕的出现,促使井田制崩溃政治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大,分封制破坏阶级原因:“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思想原因:学术下移,私学兴起,形成诸子百家2. 代表人物道家:老子和庄子 墨家:墨子 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 法家:商鞅和韩非子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4. 孔子的核心思想 A.仁 a.爱人 b.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B.礼 a.克己复礼 孔子的政治思想:爱惜民力 取信于民 孔子的教育思想:首创私人
2、讲学 有教无类 (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孔子的观念:伦理观 人性论(性相近 人本性相同) *“仁政”不是孔子的思想观念5. 孟子 a.仁政 (亚圣)b.民贵君轻 c.性本善 天性善良6. 荀子 a.仁义 王道 b.君舟民水 c.人之性恶(人的本性是恶)7. 儒家学派发展成为蔚然大宗、同时是民间学派(地位)8. 老子(春秋晚期)道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世界的本原是“道”,一切要顺应自然 政治主张:A.无为而治 与民休养生息 B.小国寡民 哲学思想:世界万物和人类总在不停的变化之中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不断转化 *老子又称道德经9. 庄子:A.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齐物论) B.精神上
3、自由10. 法家:韩非子(战国末期)集大成者11. 墨家:墨子:兼爱 非攻 节俭 尚贤 *墨家思想代表了平民百姓的愿望第二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1.董仲舒(儒家代表)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提出:A.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C.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妇纲 & 仁义礼智信)2. 特点:制度化 神化 3. 儒学成为正统 A.汉朝起用儒学家参政 B.汉武帝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教育为儒学家所垄断 C.兴办太学太学的兴办 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D.建立地方教育系统4. 结果: a.儒家
4、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逐渐成为中观传统文化的主流第三课 宋明理学1. 隋朝:“三教合归儒” “三教合一” 唐朝:“三教并行” 尊道礼佛崇儒2.程朱理学 北宋 程颢程颐 “二程”(不是宋明理学创始人) A.天理是宇宙本原,先有理后有物 B.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C.格物致知 南宋 朱熹集大成者 A.理之源在天理 天理是三纲五常 B.存天理 灭人欲 C.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深化格物致知) 程朱理学影响:A.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四书章句集注成为教科书(作者朱熹) C.形成“朱子学”学派(和朱熹有关) Ps.四书包括论语孟
5、子大学中庸3. 陆王心学 南宋 陆九渊 A.心是万物本源 心是理 B.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 C.穷理不必向外探求 只需反省内心 明朝中期 王阳明 A.“心无外物” “心外无理” B.“致良知” “知行合一” (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第四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 原因:a.封建制度日趋没落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程朱理学 八股取士禁锢思想 2. 明朝后期 李贽 焚书藏书 A.反对以孔子为是非标准(实质:突破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迷信) B.批判存天理 灭人欲(实质:挑战封建正统思想) *评价: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3.明清
6、之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A.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 B.天下为主 君为客 C.限制君权 *评价:a.抨击了君主专制 b.为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推动作用4. 明末清初 顾炎武 (亭林先生)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A.经世致用 *评价: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精神,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5. 王夫之 (船山先生)周易外传读通鉴论等,后汇编为船山遗书 A.唯物思想 B.认识论 C.朴素辩证法 *评价: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意义6. 明清之际儒学的影响 积极性:a.批判继承儒学,使我国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b.冲击了封建思想,是早期的民主思想,给后世以启迪 局限性:没有形成主流思想 未能形
7、成社会转型 影响有限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第五课 西方主义思想的起源1. 人文思想起源于古希腊雅典的原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A.经济原因:工商业经济繁荣 B.政治原因: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人在社会的地位日益突出2. 智者学派:a.人和人类社会的主题 b.强调人的价值 c.反对迷信 强调自由 d.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不应该强求一律 普罗泰格拉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C.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局限性:a.过分强调个人自由和主观感受 b.过分强调人性的不可抗拒 c.忽视道德建设 导致世风日下 道德沦丧2. 苏格拉底(背景:针对雅典社
8、会世风日下 道德沦丧的现象) A.“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 *评价:苏格拉底的学问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3. 柏拉图 理想国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 亚里士多德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 认为整个自然界人类是最高级的第六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 文艺复兴 十四十五世纪 意大利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C.有众多博学多才的学者 D.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性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a. 主张以人为中
9、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b. 追求自由、幸福、物质享受c. 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d. 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文学领域:“文学三杰” 薄伽丘十日谈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 宣传人类平等 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但丁 “跨世纪的诗人” 神曲 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彼特拉克 “人文主义之父” 歌集 “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文艺复兴的意义:A.越来越多的人思想得到解放 B.天主教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为宗、启运动打下基础 C.推动文学艺术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催生近代自然科学2. 宗教改革 开始于16世纪 德意志 原因:A.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压榨 B.文艺复兴的影响 C.教皇出售赎罪券
10、1517年 神学教授 马丁·璐德 “九十五条论纲” 拉开宗教改革序幕提出:a.信仰得救 b.每个基督教徒都可以直接阅读圣经 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解说新教:路德派(德国) 加尔文派(瑞士) 国教(英国)影响:A.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B.解放思想 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性质:是一场掩盖在宗教外表下的反对罗马天主教统治的社会运动第七课 启蒙运动 核心:理性1. 原因:经济原因: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政治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要求摆脱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2. 兴起:17世纪 英国 A.否定一切外在权威 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是人的理性 B.反对专制和愚昧 C.提倡科学 自由 平等3. 法
11、国的启蒙思想家们伏尔泰 “领袖” a.抨击天主教会 b.提倡君主立宪制 c.提倡“天赋人权” d.法律应该以人性为出发点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哲学通信 路易十四时代孟德斯鸠 a.反对君主专制 主张君主立宪制 提出三权分立 b.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论法的精神 波斯人信札 *意义: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 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合法的理论卢梭 a.社会契约论 b.天赋人权 C.人民主权 d.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民主共和制)社会契约论4. 扩展 康德 德意志 纯碎理性批判 a.核心是人应该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b.人不是工具 c.主权属于人民 d.自由即自律5. 影响A. 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进一
12、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 推动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冲击欧洲封建主制统治C. 鼓舞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D. 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6.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A.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延续 着重强调理性主义B. 不仅反教权主义 还反封建专制主义C. 甚至提出了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蓝图D. 比文艺复兴更为彻底 更具鲜明政治色彩7. 对中国近代化影响: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十四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 “开眼看世界”林侧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a. 设立译馆b.编译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13、)各国律例 魏源 a.1842年 海国图志(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b.“师夷长技以制夷”作用: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思想解放有启迪作用2.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之本西学为用: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近代化的开端)3. 维新变法思想王韬 郑观应 (早期维新思想) 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业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制*缺陷: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19世纪90年代初康有为 “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新学伪经考(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者恪
14、守祖训)孔子改制考(借助孔子,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梁启超 变法通议 宣传 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严复 主张 “民主君仆,主权在民”#1898年 戊戌变法*维新变法影响: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第十五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 背景: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政治: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要求民主制度,而袁世凯想要复辟思想:西方启蒙思想影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2.1915年 上海 陈独秀 青年杂志 (后改为新青年)3. 蔡元培 北大校长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15、4. 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鲁迅(把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成为新文学典范)评价(积极性):A. 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 是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C. 中国知识分子受到民主科学的洗礼D.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评价(局限性):对东西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5.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 (率先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1918年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十六课
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1905年 孙中山 (和黄兴、宋教仁等)日本东京 中国同盟会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报·发刊词将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2.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前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局限:没有明确反帝国主义民权主义(核心):创立民国 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局限: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不是普通人的民主民生主义(补充和发展):“平均地权” 主张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局限:没有彻底的革命纲领意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17、是辛亥革命重要理论指导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3. 新三民主义1924年1月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A. 反帝反封建主张B.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C.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有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耕者有其田”*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 反帝反封建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也是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第十七课 毛泽东思想1. 探索A.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
18、民革命时期(1912-1927)发端阶段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B.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初步形成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思想内容:工农武装割据2. 形成A.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时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理论)论联合政府中国革命分两步:第一步:民主主义革命 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B.抗日战争结束前后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C.1945年 中共七大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最终形成的标志)3. 发展A.1949年 七届二中全会任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发表了 论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意义: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论十大关系(195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4. *影响A.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的理论成果B. 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工贫困救助协议书
- 维护电工安全协议书
- 2025授权销售合同范本汇编
- 鼓励考生踏实备战2025年建造师的试题及答案
- 解析高级审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食品购销合同格式
- 提升分数中级会计试题及答案
- 甘南县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 二十七中英语试卷及答案
- 高级会计课程试题与资料分享
- 稀土材料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生理学基础题库(46道)
- GB/T 17395-2024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DB5101-T135-2021城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规范
- 小学生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传承中医文化弘扬国粹精神课件
- 2024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代持存款合同协议书
- 蛋糕店产品与服务方案
- 国开《会计学概论》网核模拟测试答案
- 2023年度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美年健康+中关村美年健康产业研究院
- ASME材料-设计许用应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