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三8 寡人之于国也 同步训练含解析_第1页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三8 寡人之于国也 同步训练含解析_第2页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三8 寡人之于国也 同步训练含解析_第3页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三8 寡人之于国也 同步训练含解析_第4页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三8 寡人之于国也 同步训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寡人之于国也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曳兵(yè)鸡豚(tún)数罟(g)洿池(ku)B.宅院(zéi)遗憾(hàn)桑树(sng)家畜(chù)C.庠序(xiáng)孝悌(dì)颁白(bn)移粟(sù)D.狗彘(zhì)饿莩(pio)归顺(gu)虐政(nüè)思路解析A项,“洿”应读“w”;B项,“宅”应读“zhái”;C项,“悌”应读“tì”。答案D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B.

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穿。C.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D.斯天下之民至焉斯:这样。思路解析D项,“斯”,则、那么。答案D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思路解析A项,句末助词,与“焉”“矣”重叠使用,加重语气/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B项,代词,这样/表转折,然而。C项,动词,像/连词,如果。D项,都是连词,那么。答案D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的解释,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王好战,请以战喻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A./B./C./D./思路解析介词,用,拿;介词,按照;介词,因为。答案A二、阅读理解

3、(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弃甲曳兵而走兵:武器。B.养生丧死无憾憾:遗憾。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抢夺。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思路解析C项,“夺”,耽误。答案C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思路解析A项,都用在主谓之

5、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介词,引出动作趋向的对象,到/介词,表比较。C项,介词,凭借/介词,因为。D项,助词,句末表示肯定/助词,句末表示判断。答案A7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惠王认为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已经费尽心力了。因为他在灾年能迁徙灾民,调运粮食,及时救荒。B.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使梁惠王认识到他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与邻国并没有区别。C.孟子投其所好,用作战的故事讲道理,以避免梁惠王产生抵触情绪。D.在使梁惠王明白了自己做法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自己关于民本的终极理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思路解析D项,“终极理想”的说法是错误的,原文说“使

6、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是“王道之始也”。答案D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思路解析在这三句话中,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的用法:“无如”,没有像;“无望”,不要期望;“养生丧死”,供养活着的人,为死了的人办丧事。参考答案(1)看看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2)大王您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期望您的臣民比邻国多了。(3)粮食与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二)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4题。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7、。”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

8、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注梃:木棒。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魏国自称晋国。耨:锄草。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野有饿莩饿莩:饿死的人。B.愿比死者壹洒之比:为,替。C.兄弟妻子离散妻子:指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D.彼陷溺其民陷溺:使陷到井里,淹在水中。思路解析C项,妻子:妻子和儿女。答案C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思路解析D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对。A项,介词,用;介词,按照

9、。B项,发语词;指示代词,那个。C项,助词,表揣测语气;助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答案D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是秦始皇之前君主的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被封为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B.“俑”是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孔子赞成用俑殉葬,“始作俑者”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C.“孝悌”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后来成为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D.“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思路解析B项,“孔子赞成用俑殉葬”错,应该是孔子反对用俑殉葬。答案B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10、正确的一项是()A.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B.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C.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D.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思路解析断句时,注意“焉”“也”等常用于句末的文言虚词。答案C1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惠王再三战败,一心一意只想雪耻复仇,“愿比死者壹洒之”体现了其爱民之心。B.在文中,孟子认为只

11、有法治清明、减轻刑罚,降低税率、藏富于民,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C.孟子提出的“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体现了其“仁政”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教民”。D.孟子通过对“彼夺其民时”一针见血的分析,得出只有“仁者”才会无敌于天下。思路解析A项,报仇雪恨的基础就是动员民众为他打仗,这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百姓的死活的行为;“愿比死者壹洒之”的真实意图是称霸。答案A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2)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参考答案(1)对于使老百姓饿死的,又该怎么办呢?(2)这样即使是手里拿着木棒,也可以跟拥有坚实盔甲和锋利武器的秦、楚军队相对抗。参考译文

12、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指教。”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区别吗?”(梁惠王)说:“没有什么差别。”“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手腕害死人,有什么区别吗?”(梁惠王)说:“没有什么差别。”(孟子又)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厩里有健壮的马,(而)百姓面带饥色,郊野横陈着饿死的尸体,这就(等于)率领着野兽一道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吞噬,人们尚且厌恶它;身为百姓父母官,管理政事,却不免也率领兽类一道吃人,哪里配当百姓的父母官呢?孔仲尼说过:第一个制作土偶陶俑来殉葬的人,恐怕应该断子绝孙吧?正是因为土偶陶俑酷似真人而用它殉葬。对于使老百姓饿死的,又该怎么办呢?”梁惠王说:“(想当年,我

13、们)晋国,天下没有比它更强的国家了,这是您老所深知的。而今到了我当政,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也阵亡了;西边又丧失了河西之地七百里,割让给秦国;南边又(已失掉八个城邑)被楚国所欺侮。我为此感到羞耻,希望能替全体死难者雪耻复仇,您说我该怎么办才好?”孟子回答道:“有纵横百里的土地就可以推行仁政而使天下归服。大王如果肯对百姓施行仁政,减轻刑罚,少收赋税,提倡精耕细作,及时锄草;使健壮的青年利用闲暇时间加强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德修养,(做到)在家能侍奉父兄,外出能尊长敬上,这样即使是手里拿着木棒,也可以跟拥有坚实盔甲和锋利武器的秦、楚军队相对抗。“(因为)他们(指秦、楚)妨碍百姓适时生产,

14、使他们无法耕种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儿女各自逃散。他们坑害得百姓好苦,大王如果兴师前往讨伐他们,有谁能跟大王较量呢?所以说:实行仁政者无敌于天下。请大王不要再犹豫徘徊!”三、表达交流15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作全句的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孟子,性格锐利、强悍。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调整陈述对象后,要注意修饰成分的变换,并保持整个语句结构的完整。参考答案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是性格锐利、强悍的孟子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时爆发出的,它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16阅读下面一则故事,写出它的寓意。鲁哀公对庄子说:“我们鲁国儒士很多,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庄子不以为然地说:“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鲁哀公反问庄子:“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能说鲁国少儒士吗?”庄子说:“我听说在儒士中,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玉玦的,遇事清醒果断。但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发布命令,身穿儒服却没有真才实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