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李清照词两首、基础运用层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雾浓云愁永,昼永:漫长B 东篱把 酒黄昏后把:举,端起C.怎敢他、晚来风急敌:抵挡D 如今有谁堪 摘堪:忍受答案: D解析: D 项 , “堪 ”是 “能 ”“ 可以 ”的意思。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东篱把清黄昏后B 莫道不销魂C.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D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答案:D解析:D项 , 次第:古义指光景,状况;今义指次序,一个挨一个地。3下列对醉花阴声声慢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 醉花阴写漫长的白日里,词人百无聊赖地独坐在金兽炉旁,注视着那袅袅烟雾。正值重阳,天气
2、已开始变凉,尤其到了夜里,纱帐中、玉枕上, 难以成眠,更觉得凉气袭人!B 醉花阴总体风格朴实、绚丽,词人抓住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独自生活的空虚、无聊,以此表达对丈夫一如既往的相思之情。C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不但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失去丈夫的苦难。并且,在南方辗转逃亡避难的过程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D 声声慢展现出词人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在了解词人生活遭遇的基础上读这首词,人们不禁会对她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正是李清照这首词动人的地方。答案:B解析:B 项 , 醉花阴总体风格含蓄、委婉。4下列有关文学常
3、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 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B “醉花阴 ”与 “声声慢 ”都是词牌名,这两首词都是词人南渡后晚年的作品。C.宋代词坛呈现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尤其秦观的词深婉而疏荡,与周邦彦的富艳精工、李清照的清新跌宕如天际三峰,各超婉约词之顶巅。然而在淡语有味”浅语有致”轻巧尖新"姿态百出”方面,周邦彦是不及秦观、李清照的,故明、清人推秦、李为婉约宗主。D.李清照处于南北宋过渡时期,南渡以后词风由明丽而变为凄清。答案:B解析:醉花阴”这首词是作者早年的作品
4、。5 .菊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请将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答案:在乌江河畔,在群雁往返的地方,李清照,一个比黄花更瘦的女子,在滴雨的季节里愁苦寂寞。红烛摇影,摇出一片晕黄;梧桐低泣,洒落一行清泪;微风低拂,飘落一 地菊花。6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以 我喜欢”开头,再造两个句子,使整个句式形成排比。要 求:符合语境,语意连贯;尽量引用作者的诗文。人生既有烟波江面,又有望穿江面的志士仁人。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 - - L . ",- ! I " - . . . -I- -1 1
5、- 4- - , 人比黄花瘦”,也高歌 不肯过江东”的项羽;答案: 我喜欢悲风掀襟又内怀热肠的辛弃疾, 虽是 如今识尽愁滋味”,也仍然渴望 金 戈铁马”,报效祖国;我喜欢意志豪迈又沉郁悲壮的陆游,虽僵卧孤村"夜阑听雨”,也仍然坚持位卑未敢忘忧国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清照的醉花阴中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之境的佳句是:(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用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 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词句是: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内心世界的句子是:,!,(4
6、)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 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 , ”代之。答案:(1)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3)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题。临江仙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 树 , 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 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 无意思 , 踏雪没心情。【注】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秣(m6)陵:与下文 建康城 ”是同一地方
7、, 即今江苏南京。 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 以祈丰稔, 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8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 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 ”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B 次句“云窗雾阁常扃”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都表现了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C.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D “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
8、怠的女词人的形象。答案:B解析:B 项 , 本词表现“孤寂之心, 忧愤之情”。9前人评李清照临江仙“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人皆以为巧”,这两句词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效果?解析:“春归秣陵树”, 写春天将至;“人老建康城”, 写人之将老。两相对比, 写尽人世感慨。作答时, 由此出发, 分析出作者这种表达产生的艺术效果即可。答案:(示例)这两句运用对比和对偶的手法,用“春归 ”与 “人老 ”形成对比,写出春天又回到了建康,而我却只能在建康终老,再也难以回到北地家乡,创设出令人悲痛欲绝的意境。对偶使词句音韵和谐,便于抒发情感。(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011题。满庭芳残梅李清
9、照小阁藏春, 闲窗锁昼, 画堂无限深幽。篆香 烧尽 , 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 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 寂寥浑似, 何逊 在扬州。从来知韵胜, 难堪雨藉, 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 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 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 良宵淡月, 疏影尚风流。【注】 篆香: 对盘香的喻称。 何逊: 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 有 扬州早梅诗。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首先描写深幽之境,然后抒赏梅之情,发寂寞之感。B 下片转而写风、雨、笛声、冬雪、月夜,已不再着笔于梅花。C.全词写出了作者在冷清寂寞之中所产生的深切感伤之情。D 本词使用“又何必 ”“ 从来 ”“ 尚 ”
10、等虚词,转折达意,呼应传神,跌宕多姿。答案:B解析:B 项 , 词下片由落梅联想到古曲梅花落, 是虚写 , 以此表现落梅引起作者个人的感伤情绪。虽无“梅 ”字 , 却处处在写梅。11 千百年来,梅花精神已被植入中国文化的血脉中。人们赏梅、咏梅、评梅、画梅,用梅花寄托怀抱,陶冶情操。请结合你的文化积累,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心目中的梅花精神。答案:梅花虽不及牡丹的国色天香、荷花的高贵典雅,然而,它那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凌霜傲雪的高贵品格却令我赞叹不已。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季节,只有梅花傲然怒放,有着 “凌寒独自开”的冰心玉骨。梅花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它那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
11、力为世人所称颂。“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梅花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13题。摊破浣溪沙李清照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 , 大 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 , 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 却无情。【注】 彦辅: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 他以个性鲜明和超凡脱俗、高风亮节闻名。大:一作“太 ”。12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词中的 轻”与 重”是相对的,作为黄金无疑是重的,但能揉而破之化为飞入翠叶丛中的万点黄花,不论在事实上还是感觉上都是轻柔的。B 词中的“大鲜明 ”三字是褒扬之词,不论是花中仙品
12、 桂子,还是“人之水镜 ” 彦辅,都有着十分鲜明的个性。C.词的末句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却无情”三字暗含了词人对桂花的抱怨和不 满情绪。D 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进一步写出桂花的高雅,重在随感,带有较为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E.这是一首咏花词,咏花而志不在花,只是借花形、花态、花性以挥发开去,抒引出 词人胸中的万千感慨。答案: CD解析: C 项 , “却无情 ”看似抱怨, 实际上表现了词人对桂花的喜爱;D 项 , “拟人手法有误 , 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对比或反衬”手法。13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请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词中的景物形象。可从色彩、形态、香气三
13、个方面来考虑。答案:有金光灿烂的色彩和碧玉一般的如刀裁似的层层绿叶。有浓郁的香气,沁人心脾。精神气度如魏晋名士一般超凡脱俗,个性鲜明,风度翩翩,节操高尚,令人崇敬 欣赏。(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添字采桑子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 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 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愁损 北人 不惯起来听。【注】 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 叶大、成椭圆形, 开白花 , 果实似香蕉。 霖霪:指雨点绵绵不断, 滴滴嗒嗒不停。 愁损:因发愁而损伤身体和精神。 北人:北宋灭亡,词人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 故称 “北人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
14、确的两项是()A “窗前谁种芭蕉树”的意思是: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人人都栽种芭蕉,以寄托自己的情思。B 词人将“点滴霖霪”组成迭句,不但从音韵上造成连绵悠长的效果,而且烘托了清新明快的气氛。C.词的上片描述芭蕉树的形”与情”,下片写夜听雨打芭蕉声。本词写芭蕉,由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进一步将愁引向深处。D 这首词借吟咏芭蕉抒发了怀恋故国、故土之幽情。上片首句借芭蕉以寄情思,表达 了在失意、无奈与痛苦中煎熬的词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E 这首词将芭蕉与雨联系在一起,就多了几分悲凉凄清。静寂的雨夜,词人辗转难眠,听窗外苦雨,绵长的愁绪,随着雨打芭蕉的声音,更重更深。答案:AB解析:A 项 , “窗前谁种芭蕉树”实际上意思是: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 不知是谁栽种的芭蕉 , 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词句意思被曲解了。B 项 , 词人将 “点滴霖霪”组成迭句, 不但从音韵上造成连绵悠长的效果, 而且烘托了悲凉凄绝的气氛。15有人评论:“下片结句用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煞住,看似平淡,实极深刻。”试结合李清照生平简要分析。解析: 上片描述芭蕉树的“形 ”与 “情 ”。芭蕉树长在窗前, 却能够 “阴满中庭”, 这间接地写出了它树干的高大、枝叶的繁茂、树冠的伸展四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危重病人试题及答案
- 听力音符测试题及答案
- 乡村特岗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老年三区护理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技术及理论知识竞赛试题库(附含参考答案)
- 三级营销员模考试题含答案
-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2024
- 2025年建筑师专业注册资格证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配套教学检测:期末测试题
- 农业与食品行业营销方案
- CBL教学法应用介绍
- 提高肋骨骨折影像学诊断
- 东华临床科研数据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白皮书
- 辽宁省丹东市《教师基本素养及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知识》教师教育
- 2023年全国保密知识竞赛全套复习题库及答案(共460道题)
- (推荐下载)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教学课件
- 水生产企业(自来水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含安全手册)
- 《材料成型装备及自动化》课程大纲
- 临时用电JSA分析表
- 如何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的知晓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