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省太原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单选题下列各种生产实践活动中,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是A. 中耕松土、及时排涝冬天在蔬菜大棚内燃烧煤球B.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移栽植物时,去除部分叶片1. 在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时,应从多次切割所得到的薄片中选取最大的-片A. 最整齐的一片最薄的一片B. 颜色最深的一片小丽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看到如图所示状态。其中的、依次是()A. 红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B. 白细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 在“观察蚯蚓”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主要目的是()防止蚯蚓窒息死亡A. 有利于蚯蚓的运动保持蚯蚓身体的柔韧
2、性B. 防止蚯蚓体壁干裂在“观察酵母菌"实验中,用碘液对酵母菌染色是为了更清楚地观察()A. 细胞壁和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膜B. 细胞核和淀粉粒参考答案1. D【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详解】中耕松土、及时排涝,提高了根部的氧气含量,促进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A错误。A. 冬天在蔬菜大棚内燃烧煤球,能够提高大棚里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B错误。B. 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
3、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间作套种是在空间和时间上对农作物进行最优化组合,提高农作物的整体光合作用效率,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C错误。C. 移栽植物时,去除部分叶片,可使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D正确。故选Do【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2. C【分析】制作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多切几次,要选取其中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W【详解】制作临时装片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所以叶片越薄越好,应该选择双面刀片,取两个刀片中间的叶就可以了。用刀片切下的叶的薄片要放入水中,然后用毛笔选取其中最薄的-片,制
4、成临时切片。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的实验步骤。3. B【分析】如图:是红细胞、是白细胞、是血小板、是血浆。1. 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呈双面微凹的圆盘状,无细胞核及细胞器。细胞质内含有大量淡红色的血红蛋白,有运输氧及二氧化碳的功能。2. 白细胞:在血液中呈球形,有细胞核。分为两类:细胞质内有特殊颗粒的称有粒白细胞;无特殊颗粒的称无粒白细胞。白细胞能吞噬病菌,保护机体。3. 血小板:呈双面微凸的圆盘状,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在血液涂片标本中,血小板多成群分布在血细胞之间,其外形不规则,中央部染成紫红色,周围部染成浅蓝色。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有重要作用。4. 血浆:运载血细
5、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详解】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图示中是红细胞、是白细胞、是血小板、是血浆。故选B。【点睛】掌握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关键。4. A【分析】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入体壁,在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详解】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因此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FI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故选Ao【点睛】解此题的关
6、键是知道蚯蚓的呼吸方式。5. C【分析】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详解】由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淀粉遇到碘液会呈现出蓝色。所以,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后,能看到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故选C。【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实验的实验步骤是解题的关键。6. B【分析】本题考查尿液形成的过程。根据图中箭头所示,可判断为出球小动脉,为入球小动脉,为肾小球,为肾小囊。【详解】尿液的形成过程分两步:-、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血液起过滤作用的是肾小球和肾小囊,也就是图中的和。故选B。【点睛】
7、解此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肾单位的结构图。7. C【分析】本题考查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变量即该实验探究的问题。【详解】观察实验装置,甲装置.中防置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乙装置中放置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可看出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把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24小时后,移至光下照射几小时,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检验两装置中的叶片是否遇碘变蓝色,即检验是否产生了淀粉从而判断两组中的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所以同学们探究的问题是: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故选C。【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实验装置,找出变量。8. A【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
8、量的过程,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检验呼吸是不是需要氧气,可用燃烧的蜡烛检验氧气的有无。【详解】由图可知,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吸收瓶内的氧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煮熟的种了已没有生命力,不再进行呼吸作用,瓶内的氧气不会减少;因此将燃烧的蜡烛放在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的瓶子里,蜡烛熄灭,因为该瓶内氧气被种子的呼吸作用利用了;而放在乙瓶装有煮熟的种子的瓶子里,蜡烛不会熄灭,因为该瓶子内的氧气没有减少;因此该实验证明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只要是活细胞就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产生二麻化碳。9. C【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把血液从心
9、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动脉,动脉一般分布较深;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有的分布较浅,有的分布较深;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分布最广。【详解】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市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寻找小动脉最简便而准确的方法是:寻找其中的血液流向分支的血管,故选C。【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小鱼尾鳍内血管类型的判断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0. D【分析】1.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
10、,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 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淀粉)。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氧气和有机物(淀粉);呼吸作用的条件是活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是叶绿体、是线粒体、是二氧化碳和水、是氧气和有机物(淀粉),故选D。【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1. B【分析】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
11、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两种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按-定的方向流动。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详解】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士、下监部眄二氧化碳等物顶右心室主动昧肺动脉体循环组织细胞=悠代细左心室乳肺循环故a是肺动脉,流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b是肺静脉,流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故选【点睛】掌握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及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关键。12
12、. A【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皆小球的滤过作用和宵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前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13. D【分析】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详解】由图可知:气囊,是肺;家鸽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家鸽吸气时,
13、空气由气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家鸽每呼吸-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分析可知,气囊可辅助肺进行呼吸。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鸟类呼吸的特点。14. A【分析】昆虫的外部特征: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两对翅三对足;3.体表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详解
14、】图中入侵物种红火蚊,具有一对触角,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根据其形态特征判断,这应是种昆虫。故选Ao【点睛】掌握昆虫的特征是解题关键。15. C【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该学说认为,在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不定向的变异,定向的自然选择,经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白然选择。【详解】新型农药失效,其原因是:害虫存在遗传和变异,既有不抗药的个体,也有抗药的个体,施加农药后,杀死无抗药性的害虫,有抗药性的害虫存活下来,并将抗药性基因保留下来遗传给后代,使得无抗药性个体淘汰,种群的抗药性增强。这是农药对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
15、择,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C。【点睛】理解抗药性的形成是解题关键,生物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6. 形成层(或“分生组织”)接穗不具有(或“否”、“没有”)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幼虫(答“幼体”或“”)蛹卵(或“受精卵”)若虫(或''幼虫")受精卵(''卵")觑肺("肺和皮肤")抱对(或“鸣叫"、“求偶")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都是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后代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任答两点即可,其他有道理亦可)【分析】图-是嫁接,接硬,砧
16、木;图二是家蚕的发育过程,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是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图三是是蝗虫的发育过程,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不完全变态发育;图四是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过程,属于变态发育。【详解】(I)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不会出现性状的变异,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狄木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若将柿树的枝条作为接穗,黑枣树作为砧木,嫁接成功后将来这个枝条上所结柿了没有黑枣的味道。(2)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
17、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家蚕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幼虫期,满足食物供应,增加其体内的营养物质。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与蝗虫相比,家蚕特有的发育阶段是蛹。(3)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家蚕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4)青蛙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过程,属于变态发育。在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呼吸器官也发生着变化,图中的蝌蚪
18、是用蛆进行呼吸,成蛙主要用肺进行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鸣叫、求偶、抱对等行为有利于其繁衍后代。(5)图一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图二、三、四所示生物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后代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点睛】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注意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17. DNA高茎DDddDd3:1DDDd(后两空可换位)DIId,变异黄色和绿色圆粒和皱粒JW【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
19、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3)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详解】<I)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AN片段。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了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的,所以子代都是高茎,而子二代出现矮茎,所以根据图一中子一代和子
20、二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豌豆的高茎是显性性状。(2) 通过(1)分析可知,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子代一全部为高茎,所以亲代高茎的基因组成是DD,亲代矮茎的基因组成是dd,子一代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下所示:高茎碗豆矮茎豌豆亲本DDdd生殖细胞受精卵子一代性状高茎图一中子一代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下所示:基因组成IKlIXI生殖细胞/基因组成而1X1心子代性状商茎E岛茎疏*图一中子二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例大约是3:1,其中高茎豌豆的两种基因组成分别DD、Ddo(3)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21、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其体细胞内D、d基因属于等位基因,如下图:D.细胞质和细胞壁3. 人体肾单位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对血液起过滤作用的是和A.B. 和C. 和D. 和4. 生物社团同学们把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24小时后,移至光下照射几小时,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检验两装置中的叶片是否遇碘变蓝色(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你认为同学们探究的问题是光合作用()甲乙A. 是否产生了氧气B. 是否需要光C. 是否需要二氧化碳D. 是否分解了有机物5. 在图所示探究种子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甲煮熟的种子乙A. 利用了氧B. 释放了热量C
22、. 生成了水(5)图二中子二代出现了与亲代不同的性状表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了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图二中涉及到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是豌豆的黄色与绿色,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因为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相对性状,变异的概念,基因的概念,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特点。18. 甲丙乙丁新型冠状病毒(或“新冠病毒")遗传物质(或“RNA”、“核糖核酸")细胞抗原抗体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或''抗体具有特异性”、“第三道防线的免疫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只针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quo
23、t;)不良反应禁忌药品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审项;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任答两点均可,其他有道理亦可)【分析】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传播,感染后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流行有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控制传染病的方法针对三个环节分别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详解】(1)资料一中,甲不聚餐不聚集和丙勤洗手为切断传播途径;乙接种疫苗和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是保护易感人群。(2)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靠白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的物质进行繁
24、殖。(3)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由灭活的新型冠状病毒制成,属于抗原。注射入人体后,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它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从而提高机体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对新冠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对预防其他疾病没有作用。(4)在接种疫苗前,阅读资料三中的说明书时,最需要注意的信息是不良反应、禁忌。在使用其他药品时,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还应了解药品说明书上的药品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任答两点均可,其他有道理亦可)等重要信息,以确保用药安全。【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掌握传染病与免疫相关知识并运用。19. 生长情况(
25、或“大小”、“叶片数量其他答案合理亦可)排除非实验变量对实验的影响(或“控制变量”、“保证单一变量”)空气是否通入香烟烟雾(或“通入的气体",答''气体")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有影响(有害)在室内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或"不在室内吸烟"、“吸烟有害健康")进行重复试验(或“设置重复组")放置一盆假的绿萝(“不放置绿萝”、“剪去绿萝的花盆")【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
26、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详解】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骑。每个实验舱内放入一盆同品种且生长情况(或“大小"、“叶片数量"基本一致的绿萝,盖上玻璃盖并密封。(1)某研究小组进行了''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是否有影响"的探究活动,实验的变量是香烟烟雾,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控制实验的单变量,所以用于实验的三盆绿萝需要基本致是因为排除非实验变量对实验的影响(或“
27、控制变量"、"保证单一变量")。(2)某研究小组进行了“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是否有影响”的探究活动,实验的变量是香烟烟雾,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所以C组通入的气体应是空气。(3)某研究小组进行了“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是否有影响"的探究活动,实验的变量是香烟烟雾,所以A组与C组对照,探究的变量是是否通入香烟烟雾(或“通入的气体”,“气体”)。A组多数叶片出现发黄,而C组叶片是少量发黄,实验的初步结论是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有影响(有害)。(4)A组与B组对照,所得实验结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室内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或“不在室内吸烟"、“吸
28、烟有害健康")。(5)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该研究小组的建议是进行重复试验(或“设置重复组"),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6)若研究小组想同时探究“绿萝是否可以吸收香烟烟雾中的PM2.5”,实验的变量是绿萝,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需要增加D组与A组形成对照,并定时测定两个实验舱中PM2.5的浓度。D组玻璃缸中除放置一盆假的绿萝(“不放置绿萝”、“剪去绿萝的花盆”)夕卜,其他实验条件均应与A组相同。【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探究实验的步骤及注意弟项。D. 释放了二氧化碳6. 在显微镜下观察小色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寻找小动脉最简便而准确的方法是A. 寻找血液含氧量高、颜色鲜红的血管B.
29、 寻找其中血液来自心脏的血管C. 寻找其中的血液流向分支的血管D. 寻找血液流速较快的血管7. 如图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概念图,图中、处应依次填写A. 叶绿体、线粒体、有机物和氧气线粒体、叶绿体、有机物和氧气B. 线粒体、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叶绿体、线粒体、二氧化碳和水8. 如图是人体心脏各腔及相连血管示意图,图中血管a的名称及其中流动的血液分别是()上、下腔静脉羊,右心房左心房左心室A. 肺动脉,鲜红色的动脉血肺动脉,暗红色的静脉血B. 肺静脉,鲜红色的动脉血肺静脉,暗红色的静脉血9. 人体内形成尿的过程中,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A. 全部水、大
30、部分葡萄糖和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全部的水和无机盐、大部分葡萄糖被重新吸收B. 全部的葡匐糖、无机盐和水被重新吸收如图为家鸽的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 是气囊,是肺和之间是不相通的B. 和都能进行气体交换可辅助进行呼吸10. 2021年入侵中国12省的红火蚁(如图)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危险入侵物种之一,被咬会有火灼感,严重者可能丧命。下列关于红火蚁的说法正确的是()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属于昆虫A. 用体壁呼吸,属于环节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属于脊椎动物B. 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属于节肢动物研究发现,多数新型农药应用多年后就逐渐失效。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符合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是
31、()农药质量下降,喷洒技术落后A. 害虫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农药选择了具有抗药性变异的害虫存活下来B. 部分害虫可以对农药进行选择性逃避,通过学习行为产生抗药性二、综合题11.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殖发育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图一为植物嫁接示意图,图二、三、四分别为家蚕、蝗虫、青蛙的生殖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填图中序号)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一所示的嫁接过程中,确保成活的关键是使和的紧密结合。若将黑枣树作为砧木,将柿树的枝条作为,将来这个枝条上所结柿子是否具有黑枣的味道?(1) 图二所示家蚕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在家蚕
32、发育的阶段满足食物供应。与蝗虫相比,家蚕特有的发育阶段是口。(2) 图三所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一一成虫。(3) 在图四所示的青蛙生殖发育过程中,由发育成的蝌蚪用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而成蛙的主要呼吸器官是,可以在陆地生活。青蛙的等行为有利于其繁衍后代。(4) 与图一相比,图二、三、四所示生物生殖方式的特点有、等。12. 豌豆的性状遗传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在多年进行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基本定律。以下是孟德尔的两个不同的豌豆杂交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说明:用D和d表示控制豌豆高茎和矮茎的-对基因,“自交”可理解为了一代个体之间的交配)亲代子一代x亲代O(
33、杂交)黄色圆粒I绿色皱粒子-代O(呷黄色圆粒I子一代于一代黄色黄色绿色绿色圆粒皱粒圆粒皱粒图二(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根据图一中子一代和子二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豌豆的是显性性状。(2)图一中子一代全部表现为高茎,清你据此写出以下个体的基因组成:亲代高茎亲代矮茎子一代(3)图-中子二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例大约是,其中高茎豌豆的两种基因组成分别是、。(4)在下面的圆圈中画出图一中子一代豌豆体细胞中的一对染色体,并标明相关基因:(5)图二中子二代出现了与亲代不同的性状表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图二中涉及到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是.三、资料分析题传染病
34、与健康资料一:预防“新冠肺炎”的宣传图片:UM资料二: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人体之后,可以通过检测痰液、鼻(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判断人体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即核糖核酸),这是最核心、最明确也最准确的标志。如果检测到有其核酸,说明的确有新冠病毒。资料三:接种疫苗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措施。目前我国新冠疫苗大规模免费接种工作正在各地有序推进。附:我国一种新冠病毒疫苗说明书(部分)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cro细胞)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性状)应为乳白色混悬液体,可因沉淀而分层,易摇散。(成分)主要活性成分;灭活的新型冠状病毒辅料:磷酸氢二钠、氯化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佐剂。(不良反应)(1)十分常见:注射部位疼痛。(2)常见:发热(轻度,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23-T 3561-2023 城市桥梁自复位拉索减震支座技术规程
- 年产7350吨农用摇臂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汽车水性抗紫外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知识培训课件医院
- AbMole小课堂丨Staurosporine(星孢菌素):广谱激酶抑制剂的作用 机制及其在肿瘤、神经生物学上的研究应用
- DB65T 4100-2018 羊肺丝虫病的诊断与治疗规程
- 防意外伤害自救知识培训课件
- 建材买卖合同2篇
- 2025年信托合同2篇
- 部队军事体能训练教学课件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专用交换机(PBX)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家政产康培训
- 22J403-1楼梯栏杆栏板
- 项目整体回购方案模板(3篇)
- 2025秋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上课课件 第三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 老年人多重用药管理
- 公园的欢乐时光记叙文(10篇)
- 人防机房管理制度
- 2025年乡村教育发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 2025年轴流冷却风扇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自动生成的文档-202504081202-9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