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1)_第1页
初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1)_第2页
初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1)_第3页
初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1)_第4页
初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童趣(历年中考题选)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 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 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 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一、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

2、项为之强 强:(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 (3)捉虾蟆,鞭数十 鞭:(4)徐喷以烟徐二、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2、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三、本文记述了几件什么趣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四、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五.作者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中考题、(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 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为之怡然称快。(乙)当余之从

3、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中?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烽然若 神人;余则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盖。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6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7.甲文“故时有物外之趣”中的“趣”和乙文“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乐”分别具体指什么?结合选文,就如何在生活中获得乐趣谈谈 你得到的启示(回答两点即可)。(4分)1 .本文选自,作者 是代文

4、学家。(3分)2 .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5分)昂首观之,项为之强。()()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3 .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4分)明察秋毫:鹤唳云端:怡然自得:庞然大物:4 .文章所记闲情之趣有多种,请填写:(3分)有想象之趣,比如:有细察之趣,比如:有童稚之趣,比如:5 .各写一个含有下列词的成语:(3分)张( )昂()素()6 .翻译下列句子:(6分)故时有物外之趣。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7、“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

5、什么作用? (4分)8、“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5分)9 .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3分)(3分)10 . “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11 .点明时间的一个词语是。(3分)12 .第二段所记之趣源自于。(3分)13 .第二段中点明所写内容属想象的一个词语是。(3分)14 .文中“昂首观之”的内容有哪些? (4分)15 .说说“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4分)16 .文中的一个被动句是。(3分)17 .与课文首句相呼应的一个句子是。(3分)18 .第四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3分)19 .第二段中“又”的用法应该是()(3

6、分)A.表示重复或继续 B.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C.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D.表示转折,有“可是”的意思20 .第一段与二、三、四段的关系是。(3分)21 .文章叙述了幼时的趣事,体现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 (3分)22 . “双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的意思是。(3分)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 7-11题。(15分)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丙孔子观于周庙,有鼓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鼓,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

7、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鼓。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敲(q i ):倾斜。宥(y力)座:座位右边。“宥”通“右”。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恶( wu):哪里,怎么。7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1)知之为知之()(2)是知也()(3)思而不学则殆()(4)满则覆()8 .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4分)(1 )诲女知之乎?(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9 .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分)10 .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 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

8、 与 应该相结合。(2分)11 .简答(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简要说明。(1分)(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2分)阅读理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注释】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 便辟(piS p i)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 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便佞(pis n ing)善于花

9、言巧语,丽言不符实。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14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 (2)学而不思则罔 罔: (3)可谓好学也已矣好: 15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2)思而不学则殆。16 . (4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则内容的理解。17 .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内容主张第则择师之道第则交益友,拒损友山市练习题及答案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上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

10、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薨,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 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IM;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 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1、山市选自 作者,字留仙,世称“”,代文学家。文中惟危楼一座"中的

11、 危楼字,我们不由地联想到李白在夜宿山寺中的“,"W句诗。2、解释下列句中加黑的词的含义。(1)(3)(5)(7)(9)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逾时,楼渐低 惟危楼一座高插青冥(2)始悟为山市(4)然数年恒不一见(6)窗扉皆洞开(8)或凭或立3、通假字:(1)裁如星点(4、 一词多义:A、然数年恒不一见()尘气莽莽然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C、见宫殿数十所()数至八层,裁如星点()(2) 一切乌有()B、始悟为山市 ()可以为师矣()项为之强()D、又闻有早行者()中有楼若者,堂若者()(10)市肆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 )然数年恒不一见(2)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

12、郭矣。(3)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薨,始悟为山市。(4)忽现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5)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6、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这一句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7、文中有一个成语,把它找出来,并进行解释8、选文第二段写山上的 鬼市”,这在文中有何作用?9、问题探究(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内容:(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3)文中山市蜃景的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课文最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 山市"称为 鬼市”?(6)运用科学知识,请对 山市”这一现

13、象作出解释? 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世说新语(一)课内选段一、2004年大连市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注释:候,拜访,问候。履行,实践,做。绥,安,安抚。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师,学习。9 .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法令,制度;方法,做法;效法,仿效;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只写序号

14、)。(2分)10 .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11 .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2分)译文:12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如两题都答,按第题计分(2分) 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元方所说的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二、2004年恩施市出行守时,交往守礼,乃基本的做人之道,但有时也会有相反的情况发生。请读下面这则故事。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

15、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7 .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的是哪两个人的活动?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18 .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答:故事的起因:故事的发展: 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19 .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别指出于下对错:20 .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五、

16、2008年江汉、油田、仙桃市、潜江市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乙郭彳及 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彳及问:几曹何自远来? ”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及 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 使君何日当还彳及 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彳及 为 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

17、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香洲及 传,略有改动)【注释】郭饭(j I始至行部郭彼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0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11 .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相委而去杂然而前陈者B.计日告之传一乡秀才观之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杨之间 D.其为人若此 安陵君其许寡人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译文:13 .文段理解。(5

18、分)(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 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叙述。(3分)(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六、2008年来宾市(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 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日 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世说新语族太丘

19、与友期)(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司马光资治通鉴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文侯书)【注释】虞(y U人:侍卫。焉之:到哪里。8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B去后乃至(才)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7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足日,饮酒乐,天雨(这)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9 .翻译下面句子。(4分)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译文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10 .(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

20、主题是什么 ?读后你最大的感受是?(4分)主题:感受:七、2007年金华市阮裕焚车阮光禄在刽,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阮( ru M 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炎U ( shdn):地名,在浙江竦县。何 为:干什么。2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意欲借而不敢言借者无不皆给阮后闻之遂焚之25 .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译文:26 .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 (3分)八、2007年嘉兴市锅巴救命吴郡陈某

21、,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陈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注释】铛:铁锅。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伫录:贮藏。遗:赠送。未展:来不及。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母好食铛底焦饭(2)恒装一囊(3)战于沪渎(4)逃走山泽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25、读了这则短文后,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3分)九、2007年淄博市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 1112题。王恭从会

22、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 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艾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一-刘义庆世说新语注会稽:地名。王大:人名。簟 di m:竹席。荐:草垫。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长:旧读 zhang,多余,剩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可以一领及我。以:后大闻之之:12 .成语 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的品德。(3分)十、2008年无锡市芳容至孝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

23、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乃焚香告家庙曰: 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熄(熄:读 yu,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

24、迷,获父骸。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芳容泣而志之(2)药之可以即愈(3)且吾有大事未了(4)闻言色动9 .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2分)A、告之于帝B、贤于材人远矣C、仓鹰击于殿上D、万钟于我何加焉10 .翻译下列句子。(3分)(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1分)(2)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2分)11 .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H一、2008年长春市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5分)汉,郭饭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迎拜于道。问使君何

25、日当还饭,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恨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注释:行部:巡视州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素结恩德()后行部至西河()15 .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郭饭 遂止野亭,候期乃入”的原因? ( 2分)16 .郭恨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阅读本文,说一说郭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分)十二、2008广东汕头市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 贤家君在

26、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称:(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法:2 .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3 .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2分)4 .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4分)参考答案】

27、1、通“僵”,僵硬 被 鞭打2、遇见细小的东西必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事物之外的乐趣。4、这些小事之所以能成为作者幼年时的趣事,是因为作者对这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大胆而富有童心的联想和想象,这启示我们应当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永葆童心,敢于想像联想,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少年。二、1 “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获得方法:学会观察,保持一颗好奇心。热爱生活,善于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展开联想、想象,让平凡的事物变得神奇、有趣。3. (1)观察(2)慢慢地 (3)打(鞭打)4.A5 .果然像鹤在云端鸣叫,为这一景象感到非常愉快。(意思符合即可)6 .富有情

28、趣(可爱),充满想像力。三、7.(1)为:是。(2)是:这。(3)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4)覆:翻倒。8.(1)诲女知之乎:教导你的东西懂得了吗 ?(2)孔子问守庙的人说(或者: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道)9 .一个人要谦虚,不要自满10.态度学思11 . (1)孔子要(想)验证宥座器(鼓器)的特点。(2)有心要。因为孔子虽然听说过,但并没有亲眼见过。验证一下才能够确认。(答:“没有必要”,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得分。例如:没有必要。因为孔子原本就听说过,而且当场又得到守庙者的证实,没有必要去麻烦。)14. (3分)(每小题1分)(1)从:听从 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2)罔:迷惑

29、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3)好:喜爱 或:喜好、喜欢15. . (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 是有好处的。(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殆” 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 )16. (4分)第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第则:择友之道17. (4分)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山市练习卷答案1、填空 (1)聊斋志异蒲松龄 留仙柳泉居士 聊斋先生 清代(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6、排比、夸张突出了山市的繁荣景象7、历历在目 清晰的出现在眼前8.照应开头,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的确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9、问题探究(1

30、)记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2)时间 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3)形成阶段:孤塔、宫殿的出现;发展阶段:城市的出现;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消失(4)照应开头,说明淄川的地方确实可以看到山市这种自然现象(5)因为当时科学不发达,当时的人们不能用科学道理解释这一自然现象(6)由市”与海市”一样,是因折光反射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参考答案:9 . (2分)10 . (2 分)D11 . (2分)对于贫弱的人,用仁义抚尉他们(用仁义安抚贫弱的人)12 . (2分)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参考答案:17. (3分)陈元方、友人;陈元方:不卑不亢、倔强

31、任性;友人:误时无礼、错而能改。18. (2分)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发展:友人日中不至乃去;高潮:元方据理驳斥友人;结局:友人惭而致歉。19. (3分)对:耐心说明;据理反驳;错:入门不顾。20. . (2分)略参考答案10 . A11 . C12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13 . (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 讲信用”之意即可) 郭饭守信(或:郭饭不违信于儿童)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2)答案示例:要有礼貌;要勇于改正错误;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做人要言行一致。参考答案:8. (2 分)B9. (4分)(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2分)(2)现在即使很乐观,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2分)10. (4分)为人一定要讲诚信。(2分) 谈感受(2分。能围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得满分,其余酌情给分。)参考答案:24 .想都(有人)想借车而不敢借这件事车25 .我有了车子却使人不敢来借,还要它干什么?26 .即使是他没有责任的事,只要这事跟他有关,他也要十分严格地要求自己,他容不得自己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