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基考核试题及答案1_第1页
中医三基考核试题及答案1_第2页
中医三基考核试题及答案1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三基三严考核(第一季度)考试试卷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1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脏象论D、整体观 E、阴阳的对立学说2. “阳病治阴”的治疗原则适用于()A阴虚阳亢B 阳虚阴胜 C 阳气暴脱 D 阴损及阳 E 阳损及阴3 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所制定的治疗方法是()A扶土抑木 B 益火补土 C 泻南补北 D 培土制水E 佐金平木4中焦的功能特点可概括为()A.如衡 B .如雾 C .如沤 D .如露 E .如渎5. 具有协调气机升降关系的两脏是()A .肺与-肾 B .肾与肝 C .肝与肺 D .肺与脾 E .脾与心6. 指出哪一项是火、暑

2、邪共同的致病特点()A .易致痈疡 B .耗气伤津 C .生风 D .动血 E .易于挟湿7. 水饮停于肠间,属于()A .痰饮 B .悬饮 C .溢饮 D .支饮 E .水湿8. “阳中求阴”之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A .阴阳对立B .阴阳互根 C .阴阳消长D .阴阳转化 E .阴阳交感9. 患者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属于()A .湿温潮热 B .阴虚潮热C .阳明潮热 D .骨蒸潮热 E .气虚发热10. 泄泻兼有表证宜使用的方剂是()A .藿香正气散 B .芍药汤 C .保和丸 D .参苓白术散 E .四神丸11. 六一散中甘草与滑石的用量比例是()A . 1: 2 B . 1: 3 C

3、 . 1: 4 D . 6: I E . 1: 612. 乌梅丸的药物组成不含()A .附子、桂枝 B .黄连、黄柏 C .细辛、干姜 D .当归、人参E.使君子、槟榔13. 越鞠丸中的君药是()A .苍术 B .川芎 C .神曲 D .栀子 E .香附14. 黄芪用量特重的方剂是()D 归脾汤E 防A 玉屏风散 B 补阳还五汤C 补中益气汤己黄芪汤15. 越鞠丸所治六郁有气郁、血郁,但不包括下列()A.火郁 B 痰郁 C 寒郁 D 食郁 E 湿郁16. 具有温阳利水功用的方剂是()A 苓桂术甘汤 B 十枣汤 C 实脾散D 防己黄芪汤E 真武汤17. 下列何项不属于小柴胡汤的主治范围()A 寒

4、热往来 B 酸苦水 C 胸胁苦满 D 目眩 E 口苦咽干 18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五七()A.肾气衰 B 阳明脉衰 C 太冲脉衰 D 任脉衰 E 三阳脉衰19. 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病提纲()A 恶寒B头痛C发热D项强E脉浮20. 白虎加人参汤证与白虎汤证的鉴别要点是前者何项症状更突出()A. 身热B汗出C心烦D口渴E脉洪大21. 治疗热扰胸膈证的主方是()A .大黄黄连泻心汤B .小陷胸汤 C .栀子豉汤D .黄连阿胶汤 E .麻杏石甘汤22. 小建中汤证的主症是()A .心下悸,欲得按 B .心中烦,不得卧 C .心中悸而烦 D .虚烦不得眠E .心动悸,脉结代23. 下列哪项不是胸腔闭

5、式引流的适应症()A .血胸 B .气胸 C .脓胸 D .肺水肿 E .开胸手术后24. 成年人胸外心脏按压,下列哪项正确()A .按压部位在胸骨下段,剑突上 2.5-5cm处B. 按压时以使胸骨下陷2cm为度C .应用冲击或猛压,下压时间与放松时间比为2: 1D .按压频率以30次/分为宜E .放松时手掌根离开胸骨25. 患者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其治法是:()A.散寒止痛B.除湿散寒 C.温中涩脾 D.温胃止泻E .温补脾肾26. 患者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晕心悸,舌苔白腻,脉滑。其证候是()A.饮食停滞 B.痰饮内阻C.气滞痰

6、阻D.食积痰阻 E.气滞食积27. 黄疸患者,身目俱黄,黄色鲜明,恶心欲吐,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腻,脉弦滑。治疗应首选()A.大柴胡汤B. 小柴胡汤 C.麻黄连翘赤小豆汤D.茵陈蒿汤E.甘露消毒丹28. 疟疾患者,热多寒少,汗出不畅,头痛,骨节疫痛,口渴引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应首选()A.柴胡桂枝干姜汤B.柴胡截疟饮C. 截疟七宝饮D.小柴胡汤E.白虎加桂枝汤29. 患者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贝U大便次数增多,食少,脘腹胀闷,面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疗应首选()A.四君子汤B.大建中汤C.参苓白术散D.小建中E.补气运脾汤30.

7、患者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疗应首选()A.半夏白术天麻汤B.加味四物汤C. 大定风珠D.大补元煎E.六君子汤31. 患者午后身热,其热不扬,身重胸闷,苔白腻,脉濡缓,治宜用()A 青蒿鳖甲汤 B 清营汤 C 三仁汤 D 六味地黄汤 E 大补阴丸32. 患者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治宜用()A 导赤散 B 八正散 C 六一散 D 小蓟饮子E 黄土汤33. 国家实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包括()A 麻醉药品 B 精神药品 C 进口药品 D 医疗用毒性药 E 放射 性药品34. 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为()A 布氏杆菌与炭疽B 霍乱与炭疽 C

8、霍乱与鼠疫 D 艾滋病与鼠疫E 麻风与艾滋病35.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可分为()A 二级三等 B 三级九等 C 四级十二等 D 五级十等 E 六级十二等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六淫中属于阴邪的有()A.风邪 B.寒邪C.暑邪 D.湿邪E.火邪2. 奇恒之腑包括()A.脑 B.筋 C.脉D.骨 E.髓3. “气为血之帅”,具体表现为()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4. 下列属于安神定志丸的药物是()A 人参、石菖蒲 B 磁石 C 茯苓、茯神 D 龙齿、远志E 琥珀5. 肺痨四大证指的是()A 消瘦B 咳嗽C 咯血D 潮热E .

9、盗汗6. 黄疸常并见于下列哪些病证()A 胁痛B 胆胀C 鼓胀D 肝癌E 肺痨。7. 治疗血淋的代表方有()A 八正散B 石苇散C 小蓟饮子D 沉香散E 程氏萆解分清饮8. 水肿的基本病机是()A.肺失通调 B 脾失转输C 肾失开合D 膀胱气化不利 E 肝气郁结9. 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症状()A 胃痛隐隐 B 喜温喜按C 心烦易怒D 空腹痛甚得食则缓E.五心烦热10. 风热感冒的主证有()A 身热微恶风寒 B 头痛鼻塞 C 咳嗽痰粘 D 咽干咽痛 E 苔薄 黄,脉浮数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何谓异病同治?2阳水和阴水如何从病机、病位、临床症状鉴别?3. 试述冷哮证的临床表现、病机、

10、治法和代表方?四、病例分析(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 患者,女,28岁,工人。病史:尿频尿急尿痛2天。自诉2天前因朋友相聚,相继喝酒后,出现小便频数,日 解20多次,尿道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伴有恶寒发热,口干口 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平素嗜食煎炒辛辣之品。2. 黄某,男,45岁,2001年10月初诊病史:患者一周前到北京旅游,归来即感身热恶风,微咳,二日后咳嗽加剧,咳 甚胸痛,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时带血丝,鼻燥咽干,舌尖红少津,苔薄,脉细 数。答案1.单选题1-5 DABCC6-10 BABAA

11、11-15 EEEBC15-20 EBBCD21-25 CCDAC26-30 BCECB31-35 CDCCC2多选题1. BD2.ACDE3.ABC4.ACD5.BCDE6.ABCD7.CD8.ABCD9.ABD10.ABCDE三、简答题1.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的法则。2. ( 1)阳水病位在肺脾,病机:肺失宣降通调,脾失运化;阴水病位在脾肾,病机:脾肾亏虚,气化不利。(2)阳水水肿起于眼睑头面,由上及下延及全 身,兼有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属实热表证;阴水水肿多起于下 肢,由下而上渐及全身,兼有神疲气怯,小便少,大便溏泻

12、,属虚寒里证。3. 临床表现: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困难,胸膈满闷如塞,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面青,舌白滑,脉浮紧。病机: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生气阻,肺失宣降。治法:宣寒散肺,化痰平喘。代表方: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四、病案分析1. 诊断:淋证(热淋)分析:因患者嗜食煎炒辛辣之品,加之饮酒之后,酿生湿热,下注膀胱,膀胱 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致小便频数,尿道灼热刺痛,少腹拘急胀痛;湿热之邪于卫阳相搏,则恶寒发热;灼伤津液,则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尿色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盛之征。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方药:八正散加减:木通6g车前子(包煎)15g萹蓄10g瞿麦10g滑石20g大 黄6g 山 栀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