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同步训练_第1页
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同步训练_第2页
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同步训练_第3页
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同步训练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第5 课荆轲刺秦王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 时间: 45 分钟积累与运用满分:(12 分)60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荆轲 (k )拜谒 (y è)督亢 (h án)戮没 (l ù)B偏袒 (t n)扼腕 ( è)濡染 (r ú)怯懦 (ru ò)C淬火 (c ù)忤视 (w)铁杵 (w)拊心 (f )D创伤 (chu n)瞋目 (c hn)箕踞 (j )目眩 (xu àn)解析A 项“亢”读kàn;B项“懦”读nuò;C

2、项“淬”读cuì,“杵”读ch。答案D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顾笑武阳A不同,相同B不同,也不相同C相同,相同D相同,不相同解析D 项没有,只是,回头。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不敢兴兵以拒大王使工以药淬之以次进以故荆轲逐秦王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所奉药囊提轲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箕踞以骂曰AB C D 解析为表目的的连词,解释为“来”,为介词,解释为“用、拿、把”等意,意为“按”,介词,介词“因为”,连词“而”。答案B4默写名句。(3 分 )(1) 风

3、萧萧兮易水寒, _ !(2) 前事不忘, _。(3)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_ , _ 。答案(1)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 后事之师(3)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阅读与鉴赏 (48 分 )一、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完成58 题。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愿举国为内臣,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 以次进。 至陛下,

4、 秦武阳色变振恐, 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 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 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 卒起不意, 尽失其度。 而秦法,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秦王方还柱走, 卒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 “

5、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A持千金之资币物币:金币。B唯大王命之唯:希望。C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原谅。D而秦武阳 奉地图匣,以次进次:先后顺序。解析A 项币:礼品。答案A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而乃以手共搏之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乃引其匕首提秦王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嘉为先言于秦王C.使毕使

6、于前自引而起D.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解析A 项均为代词,他,指荆轲。B 项副词,于是,就;副词,才。C 项介词,向,对;介词,在。D 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答案A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2 分)A荆轲顾笑武阳顾野有麦场B既至秦轲既取图奉之C轲自知事不就更互用之,瞬息可就D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佛印绝类弥勒解析D 项断,极。A 项两个“顾”, 回头看。B 项两个“既”, 已经。C 项两个“就”,完成。答案D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5

7、 分 )译文:_(2)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5 分 )译文:_答案(1) 燕王确实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发兵来抵抗大王,愿意将全国上下的人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 臣服秦国的 ) 诸侯的行列里,交纳赋税和听任差遣就像秦国的郡县一样,只要能侍奉守护祖先的宗庙就行了。(2)( 秦王 ) 于是拔出了剑来迎击荆轲,砍断了他的左腿。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文言段落,回答9 14 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8、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襄子如厕, 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 则豫让,内持刀兵, 曰:“欲为智伯报仇! ”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

9、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 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 “臣事范、 中行氏, 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至于智伯, 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 子其自为计, 寡人不复释子! ”使兵围之。 豫让曰: “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

10、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涂:修整。B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数:指责。C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事:侍奉。D赵襄子最怨智伯怨:埋怨。解析D 项怨:痛恨。答案D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

11、深也B.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行乞于市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解析A 项副词,“原来”;连词,“却”。B 项都是介词,“替,给”。C 项介词,“在”;介词,“比”。D 项用在动词前,“ 的情况”;“所以”连在一起,“ 的原因”。答案B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A左右欲诛之B使形状不可知C漆其头以为饮器D士为知己者死解析A 项左右:古,身边的侍卫;今,大约,表概数,表方位。B 项形状:古,形体相貌;今,物体的样子。C 项以为:古,以( 之 ) 为;今,认为。D 项知己:志同道合、互

12、相了解的人。古今义相同。答案D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豫让“义不二心”的一组是()(2 分)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遂伏剑自杀。AB C D 解析是襄子的行为;是襄子称赞豫让的话;是豫让说襄子的话。均不能体现豫让的义。答案C1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豫让以前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两家大臣,没什么名声。但他后来到智伯那里,得到了智伯特别的尊重和宠幸。因此他后来报知遇之恩。B豫让为了刺杀襄子,想

13、尽了一切办法,并不惜把漆涂在自己身上,使肌肤肿烂,吞下炭墨使声音变得嘶哑,从而让自己的形体相貌不可辨认。C豫让的屡次刺杀,使得襄子大怒并列举罪过指责他的行为是违背道义、自相矛盾的,从而导致豫让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只好自杀而死。D豫让虽然没有杀掉襄子,但他自杀的行为还是让人感动。自杀那天,赵国志士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他哭泣。解析C 项“没有脸面活在世上”错,豫让是主动自杀以义报恩的。答案C1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 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4分 )译文:_(2) 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4 分)译

14、文:_(3) 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4 分 )译文:_答案(1) 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2) 可是我选择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3) 这样也就达到我报仇的意愿了,那么,即使我死了也没有遗憾了。【参考译文】豫让, 是晋国人,以前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两家大臣,没什么名声。 他离开那里去侍奉智伯,智伯特别地尊重宠幸他。等到智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和韩、魏合谋灭了智伯;消灭智伯以后, 三家分割了他的土地。赵襄子最痛恨智伯,就把他的头盖骨漆成饮具。豫让潜逃到山中,说:“哎呀!好男儿可以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

15、好女子应该为爱慕自己的人梳妆打扮。 现在智伯知遇我,我一定替他报仇而献出生命,用以报答智伯, 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于是他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身上藏着匕首,想要用它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一悸动,拘问修整厕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别着利刃,豫让说:“我要替智伯报仇!”身边的侍卫要杀掉他。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避开他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最后还是把他放走了过了不久,豫让又把漆涂在身上,使肌肤肿烂,像得了癞疮,吞炭使声音变得嘶哑,使自己的形体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

16、就连他的妻子也辨认不出他了。路上遇见他的朋友,被辨认出来,说:“你不是豫让吗?”回答说:“是我。”朋友为他流着眼泪说:“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事,难道不是很容易吗?何苦自己摧残身体,丑化形貌, 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达到向襄子报仇的目的,不是更困难吗?”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 而且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选择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豫让说完就走了,不久,襄子正赶上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襄子来到桥上,马受惊,襄子说:“这一定是

17、豫让。”派人去查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襄子就列举罪过指责他说: “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 中行氏, 他们都把我当做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做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襄子喟然长叹, 流着泪说: “哎呀,豫让先生!您为智伯报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宽恕你,也足够了。您该自己做个打算,我不能再放过您了! ”命令士兵团团围住他。豫让说: “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理。以前您宽恕了我,普天之

18、下没有谁不称道您的贤明。今天的事, 我本当受死罪,但我希望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几下,这样也就达到我报仇的意愿了,那么,即使我死了也没有遗憾了。 我不敢指望您答应我的要求, 我还是冒昧地说出我的心愿!”于是襄子非常赞赏他的侠义,就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说:“我可以报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于是以剑自杀。自杀那天,赵国有志之士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他哭泣。15 对应考点链接 下面文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具体分析。(200 字左右 )(4分 )天色愈阴暗了, 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 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 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 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 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 一边的还在, 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平和”。 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 ,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