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课时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教材第48页探索思考(1)回忆录中描述的是我国东北地区。(2)20年前该地区是十分肥沃的新开垦山坡地,四周是成片的树林。到20年后的今天,山坡全被开垦成耕地,当年肥沃的黑土,因连年雨水冲刷流失,已变成贫瘠的沙石地。(3)这充分反映了黑土地开发利用不当而导致的水土流失等问题。a级抓基础由于种植、生产中很少用农药,东北大米堪称“绿色大米”,以其质优而畅销全国。据此,回答12题。1与东北大米质优无密切关系的是()a冬季低温b夏季白昼长c黑土养分丰富 d年温差大2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都是我国产粮“大户”。
2、两区域相比,东北平原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水热条件好 b生产规模大c土壤肥沃 d交通便利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能冻死害虫,故病虫害少;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充足,有利于有机物的合成;再加上黑土养分丰富,大米质量好;年温差的大小对稻米生长影响不大。第2题,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粮食生产规模大,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且当地粮食消费量小,故商品率高。答案:1.d2.b2018年5月以来,东北地区大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多。据此回答34题。3此时东北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的影响是()a延缓播种时间b有利于牧草生长c不利于农作物成熟d对水稻生长有利4关于东北三省的土壤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
3、述,正确的是()a纬度较高,气候严寒,不利于玉米、水稻等喜温作物生长b冬季气候寒冷,冻土深厚,不利于农作物春播c以沙质土壤为主,有利于土豆的生长d土壤湿度较大,对农作物生长有利解析:第3题,注意此时正值农作物播种季节,低温可延缓农作物的播种时间。第4题,东北地区冻土层较厚,不利于农作物的播种与生长。答案:3.a4.bb级提能力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57题。评价类别农作物a农作物b农作物c满足程度热量满足率222216水分满足率798484土壤养分满足率848484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762942资源利用率光合潜力利用率11.34.44.5光温潜力利用率51.020.22
4、9.0气候潜力利用率64.224.134.7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76.428.741.45.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a光照b气温c降水 d土壤6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a气温 b降水c土壤 d社会经济因素7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a农作物a b农作物bc农作物c d农作物b和c解析:从满足程度上看热量满足率最低,故该地发展农业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为气温。从土壤养分满足率来看,其最主要的优势为土壤。从资源利用率可知,该地最适合农作物a的种植。答案:5.b6.c7.a松茸被誉为“菌中之王”“林下的珍馐”。生长在海拔2 9003 800米的山林间,主要靠菌丝吸收松树根系和土
5、壤的养分。我国西藏林芝地区盛产松茸,每年的雨季,松茸便从黝黑的泥土中破土而出,采挖松茸成为山民对生活的希望。下图为林芝地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810题。8林芝地区山民采挖松茸的时间集中在()a13月 b46月c79月 d1012月9林芝地区出优质松茸的优越自然条件是()高山林立,森林密布河谷宽广,地形平坦水汽丰沛,降水丰富光照充足,日温差大a bc d10过度采挖松茸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破坏地表结构,引发水土流失森林锐减,生物物种减少松茸数量减少,生长环境破坏植被破坏,全球气候变化a bc d解析:第8题,由材料分析可知,我国西藏林芝地区盛产松茸,每年的雨季为松茸的生长季节,西藏的林
6、芝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每年的69月,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顺着雅鲁藏布江谷地进入,受地形抬升多降水。故选c。第9题,此题可联系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分析。从气候条件分析,该地区山地多,气候温凉多地形雨,为松茸的生长提供水源条件,错误、正确;高山林立,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病虫害较少,有利于松茸的生长,该地森林密布,松树、栎树多可提供营养支持,故正确;从材料可知,光照条件和昼夜温差大,不是松茸生长的条件,错误。故正确,故选b。第10题,林芝地区地形崎岖,过度采挖松茸会导致地表结构破坏,从而引发水土流失,正确;会导致松茸资源减少,生长环境破坏,生物物种减少,错误、正确;植被破坏会导致区域生态
7、环境的变化,但不至于引起全球气候变化,错误。正确。故选b。答案:8.c9.b10.b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方格状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1112题。1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热量丰富,生长期长地广人稀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a bc d1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劳动力充足机械化程度高市场广大复种指数高交通运输便利a bc d解析:第11题,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因而热量条件相对较差;两地都可以算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这不是有利于玉米生长的自然条件而是商品率高、规模大的主要原因;我国东北玉米带是温
8、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是夏季降水较丰富,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两地都是平原地形、世界黑土分布区,故两地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第12题,两地都是地广人稀,实行农场化经营且机械化程度较高;中美两国本身都是人口、经济大国,则玉米的市场需求量大;两地交通条件都很便利,但由于冬季较冷而复种指数低。答案:11.d12.c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材料二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单位:)等值线分布示意图。(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的生产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多的作物是_,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_;小麦、
9、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空间分布变化的分别是:小麦_;水稻_;玉米_。(2)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_,引起农业生产格局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_。(3)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的优势条件。解析:第(1)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多的作物是水稻,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小麦;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空间分布的变化分别是:小麦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水稻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玉米逐步向北部迁移。第(2)题,黑龙江纬度高,所以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热量,引起农业生产格局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使
10、一直制约黑龙江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第(3)题,考查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条件。a地为三江平原地区,三江平原发展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为人均耕地多;地势平坦,连片分布,利于机械化耕作;黑土广布,土地肥沃;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国家政策的支持。答案:(1)水稻小麦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从原有与玉米混作到东部、南部大面积分布(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逐步向北部迁移(2)热量气候变暖,使一直制约黑龙江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3)人均耕地多;地势平坦,连片分布,利于机械化耕作;黑土广布,土地肥沃;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国家政策的支持。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东北地区简略图。材料二海南火山香米是海南利用本地特有的富锌、富硒土壤资源,联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开发的第一个有机水稻产品,是海南发展精致农业的又一典范。(1)东北与海南相距近30个纬度,可两地都能发展水稻种植业,共同的自然原因是什么?(2)简要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解析:第(1)题,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不难找出两地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共同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固体废物监测员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茶叶加工工前沿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棉花栽培工协同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铲运机司机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快件派送员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6年1月福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物理试卷试题
- 凿岩技术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2024-2025学年济南市高新区七年级下英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 文化传播公司合同付款管理办法
- 公司OA系统维护协议
- 9.18事变防空演练方案3篇2025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
- 2025年充换电站项目建议书
- 成都银行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宠物医疗行业招商策划
- UL484美国房间空调器安全检验规范
- 民法总论讲义大纲4
- 国寿新绿洲团体意外伤害保险(A款)条款
- ARDS患者肺康复训练专家共识解读
- 生物防治技术-免疫接种技术(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中远海运(上海)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