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 15世纪的欧洲,是一个 充满饥渴”的欧洲。这使他们走上发 现新世界之路。这种 饥渴”产生的根源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道C.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D.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2 .哥伦布在西航的过程中,不断用基督教精神砥砺自己和船员。 刚一到达美洲,他即自称是上帝的使者,给处在黑暗之中和死亡笼罩 下的人们带来救世主的消息。这表明哥伦布的远洋航行 ()A.带有较强的宗教热情B.体现了顽强的

2、意志品质C.怀着强烈的寻金欲望D.展现了博大的救人情怀3 .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写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的航海发现时写道: 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他们不仅 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下列有关此次航海叙述正确的是()A.这位航海家是迪亚士8 .此次航海路线是向东横渡太平洋C.此次航海抵达了印度D.此次航海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4 . “149轩,达 伽马在印度获得了建立商埠的许可, 到16世纪 中叶他们已经在西非和东亚之间建立了 50多处贸易商埠。”材料中的 他们”最有可能是()A.葡萄牙人 B.西班牙人C.荷兰人D.英国人5 .据统计,麦哲伦船队的船员来

3、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葡 萄牙人37个,意大利人30个,西班牙人100多个,此外还有佛兰德 尔(今属比利时)人、德国人、英国人等。这表明当时()A.葡萄牙、意大利、法国成为航海活动的领导者B.各国间加强了航海方面的合作C.航海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地圆学说的科学性已得到证实6.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阶层的 贫富分化。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致使西欧 ()A.金银存量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B.丰富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业成本C.西欧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D.人们的商业冒险意识和财富观念增强7 .威尼斯曾是欧洲最富裕和最有活力的城市, 但到了 16世纪中 后期,英国和

4、北尼德兰(荷兰)等地却成了欧洲最有活力的地方。这一 变化()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8 .推动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C.加快了西欧社会的分化转型D.反映了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8. 1618世纪,西班牙、荷兰、英国依次成为世界海上殖民霸 主。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殖民霸权不断转移B.英国国力超过西班牙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资本主义优于封建主义,工业资本优于商业资本9. 1651年,英国政府规定有些北美殖民地的土产,如食糖、 烟草、棉花与靛青等只可供应英国;凡是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 船只或输入地区的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由英国船只运 送。上述规定的目的在于()A.削弱西班牙在

5、北美的势力B.打击荷兰的商业霸主地位C.维护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D.维护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10.17、 18世纪的世界历史以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 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 三国演义”。它们是()A.葡、西、荷B.英、西、荷C.英、法、荷 D.英、法、俄11 .新全球史中写道:欧洲、印度、加勒比海以及北美都在 17561763年发生战事,欧洲人、亚洲人和美洲土著人都卷入了这 场 七年战争因此这场战争也被称为一场帝国大战。这场战争()A.是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开拓市场的表现B.直接导致了法国君主专制统治的结束C.与北美反抗英国统治的战争同步进行D.为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形成打下了基

6、础12 .“176薛,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彼得斯,将其带到海岸,贩卖给了法国奴隶贩子。坐着贩奴船,渡过大西洋来到了法国殖民地 路易斯安那,在此地的蔗糖种植园工作。”上述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A.增加了西欧国家的劳动力B.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C.推动了美洲工业化的进程D.给非洲带来了社会进步13 .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说: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 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7世纪时,政治结构 已经发展到适 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B.海外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C.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D.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

7、技术14 .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与市场的需求密切相关。 1760年, 在英国曼彻斯特,一个机工每天要跑34英里路,找56个纺纱工, 才能收购到一天所用的纱线。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发明有效缓解了这 一问题()A.凯伊B.哈格里夫斯C.卡特莱特D.瓦特15 .英国的 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 在人口稠密 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B.工厂制度的诞生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16 .马克思说: 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具, 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在前一种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 出发,在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

8、动资料的运动。”由此可见,工厂制度区别于工场手工业的本质特点是()A.使用机器大生产B.工人参加集体劳动C.生产资料私有化D.工人的受剥削程度17 .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 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着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18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 北 意大利金融”发展到 荷兰金融”,最后到达 英国金融”和 美国金融”。 其中,从 荷兰金融”发展到 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

9、)A.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B.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C.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治D.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9 .观察19世纪中晚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如图),下列 表述正确的是()A.英国开始确立世界殖民帝国的地位B.西方主要国家完成工业革命C.英国取得 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20 . 19世纪上半期,随着火车的出现,贵族男女同下层百姓同 挤一列车。这种情景,使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A.推动了蒸汽时代的到来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21 . 18世

10、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 工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 天上跌落下来。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 ()A.圈地运动的进行B.蒸汽动力的应用C.石油工业的发达D.电器的广泛使用22 . 1820年前后英国已出现一批专门制造机器的厂家,有专门 的技术工人,生产相同型号的零部件。这主要反映了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B.世界市场基本形成C.内燃机的广泛推广D.垄断组织开始出现23 . 19世纪中期,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1850 年,英国蒸汽机产生的能量占欧洲的一半以上;1848年,英国的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

11、这表明英国()A.成为世界工厂B.建立 日不落”帝国C.成为欧洲经济大国D.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24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19世纪上半期,英国积极倡导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要求降低关税,其最 主要的原因是()A.英国是最早确立民主制度的国家B.英国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海外市场C.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25 . 19世纪中叶,欧洲一位农民的以下这番具有讽刺意味的感 想,在海外的千百万农民中一再引起共鸣: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贤哲告诉我大车行驶不需马拉,富丽堂皇的船只无帆无风也能航行得像箭一样快,神奇的医生能截肢而病人却

12、不叫唤也不痛,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能在一瞬间传遍世界,镰刀自动收割,纺车自行转动,铁犁自动开沟,而我们仍像过去一样渴望得到面包。这反映了当时海外的农民()A.对市场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极为不满B.没有看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C.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现状极为不满D.没有看到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进步26 . 1888年9月12日,一份报纸对一项发明的描述:辆三轮马车在街上行走,前边没有马,也没有辕杆,车上只有一个男人, 马车在自己行走。”也有人称为 散发着臭气的怪物为马车提供动 力的是()A.车上的人B.蒸汽机C.内燃机D.电动机27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被称为科学工业”,这

13、主要反映了()A.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B.企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学管理C.新兴工业对工人要求高D.重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28. 20世纪初,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提出 大规模生产”的新管理概 念,推行流动生产线制度工使制造一部老型汽车的工时从 12小时 零8分钟减少到2小时35分钟。这主要表明()A.管理制度更新提高了生产率B.福特汽车公司产量居世界首位C.垄断组织出现提高了生产率D.工业革命以管理的创新为标志29.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孤立的、分散的局部性世界变成互动的、连成一体的整体性世界。下列因 素对世界一体化起促进作用的是()I垄断公司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14、I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I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I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交流A. I I IB. I I IC. I I ID. I I I30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出现集 中趋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工业生产开始进入大企业时代。对此理 解正确的是()A.仅出现在欧洲主要国家B.促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C.不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D.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31 . 1860年美国轻重工业的比重为 2.4 1,1880年为1.8 1,1900 年为1.2 1。这说明19世纪晚期的美国()A.轻工业获得飞速发展B.轻重工业发展比例逐渐失调C.重工业发展速度超过轻工

15、业D.为发展工业忽视了国计民生32 .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表,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时间项目192819501990煤75% 50%30%水力8%17%14%1石油、天然气17%30%50%A.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C.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D.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33 .在小麦买卖中商人们每天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明尼阿波 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价格,他们到最便宜的 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这样,世界小麦大体上就按照需求和 支付能力来进行供应。对材料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技术革命促进了信息的传播B.世界各地的商

16、业联系加强C.统一的世界市场正初步形成D.推动了经济向全球化发展16世纪的手工工场19世纪的机器工厂34.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 F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是()20世纪的跨国公司A.无法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B.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偶然的C.其产生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D.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35 .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 发展”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 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C.城市化的进程D .社会生活的变迁二、

17、非选择题(30分)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 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英国 走在了最前面,这主要因为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 19 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 数国家畅销无阻,有“日不落帝国”之称。可以说,这时期已形成了 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摘编自吴于廛、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材料三 世界市场的发展和形成与资本主义生产力、 生产关系的 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统一的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大约经历了 400年 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市场迅猛发展的 时期,这一时期整个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 产业资本取代了商业资本 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是世 界市场总体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世界市场垄断资本占主导地 位(1)材料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 一事件出现的原因和参与的西欧国家有哪些?(答出两个国家即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形成了以英国 为核心的世界市场”的原因。(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8分)答案选择题1-5 AAAAC11-15 DBABC21-25 BAACC31-35 CBCDB6-10 A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