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诱导用药顺序日期_第1页
全麻诱导用药顺序日期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日期:2009-12-05 19:501.根据药物的【量-效关系】来决定诱导给药的使用先后程序,比较合理。2.2.药物进入人体以后,都有【潜伏期】、【持续期】和【残留期】的过程与规律, 临床诱导需要利用的是药物的【持续期】,最好是【作用高峰期】。3.3.药物效果的出现和消逝过程,又与剂量大小、用药方法(单次静脉快注或慢注, 连续静脉滴注快慢,肌注)、年龄老幼、全身状况好坏、 . 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此即【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较多,并非一成不变的。4.4.快速诱导常用的药物,起效都称快,但持续作用时间还是有明显的长度区别的。5.我觉得从临床角度看, 如何使诱导药物在气管内插管之前, 全部达到 “

2、作用高峰期” 为最理想。从此目的出现,在诱导用药的先后次序上做一些探讨如下:6.【原则:起效快、持续时间短的药物最后用;起效慢、持续时间长的药物最早 用】,诱导用药全部过程掌握在3-5分钟为适宜,没有必要追求更快。7.5.咪达唑仑,舒芬,丙泊酚,阿曲库胺(维库溴胺)的药效学情况,笼统一提,大 致是:8.咪唑安定:起效2-3分钟,持续20-30分钟,如果与异丙酚合用,有协同作用,其 剂量可相应减小,以免循环早早被抑制。9.芬太尼:起效快,持续约30分钟。10.舒芬太尼:起效快,持续约为芬太尼的2倍。11.阿芬太尼:起效快,持续时间短,约10分钟。12.瑞芬太尼:起效快,持续时间比阿芬太尼更短。1

3、3.非去极化肌松药:14.起效较慢,一般需3-5分钟,剂量加大,可缩短起效时间,但可增加不良反应及延 长时效。如果采取“预给药法”,可显着缩短起效时间。例如维库溴铵,起效 时间约3-5分钟,采取预给药法, 即先给1/6-1/10总剂量,隔3-5分钟以后再给余 下剂量,起效时间就可显着缩短。15.异丙酚:起效时间30秒钟,持续时间平均7-9分钟。16. 6.根据以上量-效关系,全麻诱导静脉给药的先后次序可以是:17. 1. 1/6-1/10维库溴铵18. 2.咪唑安定19. 3.芬太尼20. 4.余下的维库溴铵21. 5.异丙酚22. 6.插管23.1、尽可能消除对不良刺激的记忆(包括环境引起的

4、心理紧张焦虑等), 入室开放静脉就用咪唑比较好。24.2、足够的麻醉深度消除插管引起的应激, 芬太尼和丙泊酚适当的量配合。 危重病人用依托更有利于维持循环稳定。25.3、为插管提供条件,必须用肌松药。26.只要满足这三个目的, 结合病情, 什么方法都是合理的。 包括用吸入七氟 烷配合肌松药。27.所以我问的是全麻诱导用药的标准! 目前麻醉在国内医学界没有权威是不 是有这方面因素?中华麻醉论坛也只不过出了10个工作指南,还不能作 为法律依据!做麻醉更多的是依靠经验, 没有定量,定性的指标或者标准。28.29.全身麻醉可大致的分为静吸复合麻醉; 单纯的静脉麻醉诱导; 单纯的吸入 麻醉诱导;上述同仁

5、的提出的观点可能是单纯的静脉麻醉诱导的方式, 在 这里我认为, 单纯的静脉麻醉诱导应该是复合的静脉麻醉诱导的方式, 临 床上全身麻醉多是几种药物的复合应用, 取长补短、 协同作用, 以减少药 物用量,减轻副反应,使麻醉更加安全、平稳。”所以应该综合的运用, 至于具体的患者如何使用多大的剂量,那则需要根据多方面的情况来考 虑,比如:病人的自身情况,手术的部位的不同,手术的长短不同,麻醉医生的喜好 不同,但最根本的是据病人的循环而定。30.咪唑有无副作用.31.据我自己观察,在衰弱病人中应用循环更稳定(相对异丙酚而言),当然 用量是大致的,根据循环反应而定。32.所以回到我的问题。 诱导用药的标准

6、?或者改个问题诱导用药的依据?依 照循环反应吗?临床我们为了保证循环稳定, 利多卡因表麻, 爱司洛尔静 注等等是常用的方法。那么这时候的循环指标是你用药 的依据吗?很可 能深度不够但没有反映。 扩展开来说,如果依照循环反应, 我们在现有条 件下完全有办法在浅麻醉下靠血管活性药的帮助插管而保证循环稳定 (有 没有想过没有麻醉的插管)33.基层医院bis不可能普及包括好多三甲。 体内激素水平更是停留在研究阶 段。现阶段我们麻醉工作还是要靠所谓经验吗?34.单用咪唑,芬太尼,维库当然可以诱导,我想在异丙酚普及之前,咪唑诱 导是主体吧,但异丙酚问世之后, 全国几乎所有的医院都是用它来诱导的, 麻醉在发

7、展,我们为什么不用更好一点的药呢。 异丙酚起效快, 苏醒也快, 这就是它很大的优点, 虽然又呼吸循环的影响, 只要我们掌握得当, 这个 药还是比较安全的。 我们要与时俱进, 接受新事物, 老的观念有时候就得 摒弃。如果你用咪唑诱导,2mg能诱导吗,用量肯定不止2mg,并且能马上让患者嗜睡吗,对于一个虚弱的患者用大量的咪唑诱导更不利于他的苏 醒。35.诱导不管你怎么用药首要满足患者镇静; 无刺激反应;肌松良好,诱导平 稳,在基础上看根据个人习惯可以辅助其他的药物。对于循环差的患者, 不妨试试用依托咪酯诱导,它对循环几乎无影响。36.总之,当前用异丙酚诱导是比较理想的,因为麻醉在进步,用咪唑诱导也

8、 不错。而且我建议作者好好看看异丙酚以及咪唑的药理特性。37.我的想法是麻醉医生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固守所谓“规则“(区别于原则), 那么制定规则的依据真的就那么充分吗?38.理论是一回事,实践当中并不尽然!总的来说,依照异丙酚以及咪唑的药 理特性诱导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你想没想过换种方法会怎样?而且你实 践过吗?39.前阵子应厂家要求做依托咪酯维持麻醉,按照厂家要求水平几乎不能达到 满意麻醉效果。不过他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看法: 异丙酚诱导,病人大致 会先低血压,插管刺激后会升高血压,相当于两次打击;依托咪酯诱导, 血压在插管后升高,只相当于一次打击。40.全麻本身就是在满足麻醉状态后,为了达到更

9、好的效果,或者说是更好的 满足手术,而即以辅助给予消除不良记忆或镇静的咪唑, 还有减少疼痛引 起的应激反应的镇痛类药,还有为了提供一个好的插管条件和为外科医生 好的手术暴露术野的肌松药等等!总之是为了提供一个更好的麻醉效果,不是以上同志所说一种药的就能提供很好的麻醉, 如果哪天能研究出这样 的药的话也可以,不是还没有吗?再说你用药肯定有它的副作用, 就看你 能否较好的权衡它的利弊!全麻诱导是相当重要的!有专家比喻:诱导时,犹如飞机起飞!稍有差错,将会带 来很大麻烦,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我认为术前应该正确评估患者的ASAASA,对于诱导有很大意义!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体重,是不是伴有一些并

10、发症等等。这样我们便可以更好的选择药物和经行相关准备!我们麻醉科对全麻诱导很重视,全麻常规排 2 2 人。诱导简单可分快速诱导和一般诱导。我们常这样:咪唑安定 异丙酚(或依托咪酯 kgkg) + +芬太尼 3-5ug/kg+3-5ug/kg+维库溴铵 6-8mgkg6-8mgkg) iviv需要注意的是:肌松药的作用一定要在病人无知晓情况下使用,否则患者会有窒息 感。全麻诱导过程是易于发生意外的时期之一,因此必须密切观察和监测病人的生 理指标,严格按常规操作。诱导期间一定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和解除任何轻度的呼吸道梗阻,若有分泌物应及时清除。入室: :长托宁、咪达唑仑、芬太尼、2/32/3 丙

11、泊酚、罗库、剩 力月西,芬太尼,异丙酚,司克林,插管后再给仙林诱导给药的顺序不能取决于 喜欢”或 不喜欢”,而要看所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咪唑-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的顺序是符合这几个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的给药顺 序。全麻诱导时各种药物的给药顺序的合理性决定于多方面因素,1 1 安全 2 2 舒适。安全就要平稳,还要迅速;舒适就是患者没有痛苦。所以要先给咪达唑仑2mg2mg,然后缓 慢,记住一定要缓慢给,最好在三通状态下,给芬太尼,然后非去极化肌松药,继 之丙泊酚。维库的最大起效时间 5-65-6 分钟。异丙酚起效时间 15-4515-45 秒,维持 10-1510-15 分钟。芬太尼 3-

12、53-5 分钟达到药物高峰。故用药排序应;异丙酚、维库、芬太尼 先看各个药起效时间与达到效应峰1/1/3 3的丙泊酚。顶效应时间的区别吧药 物 剂量 起效时间 达到效应峰顶时间丙泊酚 kgkg 30-6030-60 秒 9292 秒芬太尼 说明书未明确说明 1 1 分钟 4 4 分钟维库溴铵 1 1 分钟 3-53-5 分钟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可以芬太尼 -维库溴铵丙泊酚。这种方法的使用时,需要注意 芬太尼的注射速度,其速度与发生呛咳及胸壁强直相关。待芬太尼注射完毕后快速 注入维库溴铵,然后注入丙泊酚 (先快后慢,快速注射待病人入睡后减慢注射速度 ), 因为丙泊酚快速注射可引起较明显疼痛, 可在

13、丙泊酚里加入少量利多卡因(20-40mg20-40mg) 可最大程度降低疼痛情况。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在插管的时候各种药物作用均达到 其最大的峰顶效应, 最大程度利用各种药物的作用而避免出现浪费性用药(最大药效与最强刺激不在同一时效上 )。但需要注射诱导药物的人同熟练,操作需要紧凑,不 然可能会出现部分人说的屏死感, 那将是非常恐怖的。 如果有心脑血管基础疾患的 病人则不适用。因为该法对循环影响较大,故需要调整用药各类及顺序 拔管指征1 1、咽喉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完全恢复; 2 2、意识基本恢复:呼唤能睁眼; 3 3、呼吸恢复 VTVT 6ml6ml kgkgRRRR 12301230 bpmbpm4 4、血压、心率、 ECGECG 正常、去氧 SP2SP2 不低于 90%90%;5 5、握力; TOFTOF 肌颤搐恢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