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例题)生_第1页
专题十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例题)生_第2页
专题十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例题)生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十六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知识网络】【单元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在沿海滩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高层芦苇茂密,中、低层绿草如茵,大量的禽鸟齐聚其中,水下还分布着大量的文蛤、蟹、虾和鱼等。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芦苇、绿草属于生产者B. 文蛤、蟹、虾和鱼都是第二营养级C. 其生物群落只有垂直结构D.生态系统稳定性与信息传递无关2、下面的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B. 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C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

2、D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贝U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3、稻一一鸭一一萍共作是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 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C. 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D. 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4、关于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离不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 食物网中包含有非

3、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 只有生产者依赖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能量只能用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的个体数量和该生物的平均体重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丙是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B. 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甲和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 若丁的种群数量下降,则会引起乙和丙的数量下降,甲的数量上升D若甲的种群数量下降,则会引起丙和丁的种群数量增加6、2013年夏,四川某地区福寿螺再现稻田。由于福寿螺属于外来物种,并能通过各种渠道蔓延扩散,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它们啮

4、食水稻等水生植物,造成粮食大幅减产,其生存环境的营养结构如图。A. 福寿螺属于第二营养级,它急剧增多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天敌B. 外来入侵物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C. 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占2个营养级的生物只有蛇和青蛙D.图中若每只幼螺从5克长到150克,则至少要消耗水稻725克7、(2013绍兴模拟)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的总能量为a,其中字母代表了能量,贝忡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从麻风树注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aB. c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feC. 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 该图中不包括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a

5、mp;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情况示意图,各代表一定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生产者生产者次皱消费潸初绻消投者I®A. 从能量关系来看二十B. 都属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C. 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D. 代表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BiDiA,9、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7般产者初级消费者A. 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i+Bi+C+A+B2+C2+D2)B. 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WiC. 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D.Wi=Di+D210、在一个阴湿低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

6、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下面有关对阴湿低洼草丛及其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阴湿低洼草丛是一个生态系统B. 阴湿低洼草丛中的生物是一个群落C. 阴湿低洼草丛中的某种蚯蚓是一个种群D.阴湿低洼草丛中的动物是一个群落11、(2013福州模拟)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A. 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 消费者和有机物质C. 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12、研究某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假设是唯一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状况,可先把藻类从已知水体中过滤出来,测定藻类的生物量,并据此推算出该生态系统中藻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在光照强

7、度适宜时,可成倍提高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B. 藻类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比例与水域深度无关C. 藻类固定太阳能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物质循环发生D.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取决于藻类所固定的太阳能13、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分别是()A.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B. 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C.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14、(2013清远调研)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t”表示碳的流动方

8、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B.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加,F减少C. 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D. AtC过程中碳流动形式主要以CO2形式进行,FtB以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15、(2013盐城二调)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 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C. 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

9、-4%D. 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16、(2013届汕头质检)(双选)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循环利用B.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C. 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属于行为信息D硝化细菌能利用氧化氨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17、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不符合上述基本功能的是A.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转换B.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主要原因是每一个营养级都有部分能量未被利用C.

10、任何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除了被下一级同化之外还有其他去向,所以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D. 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往往是双向的18、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下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哪个群落不易受到影响19、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下列四种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T/A. 甲一乙甲f乙丙/甲'丙一丁C. 甲f丙仇乙“T20、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

11、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A. 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B.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 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专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 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 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 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22、下列有关右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 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是b

12、B. 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一般为C. 若M表示生物体内汞的含量,ad表示四种生物,则由它们组成的食物链中,b所处的营养级最高D. 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四个野生生物种群,则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23、“生物入侵”是指在自然或人为的作用下,生物从原分布区扩展到新的地区,在新分布区能够繁殖、扩展形成稳定种群,并对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及人类健康造成一定破坏、带来一定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现象。我国入侵物种数目的历史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关于“生物入侵”这一生态问题的有关分析,以下选项错误的是()中国人侵物种数的历史变化A. 入侵生物

13、会增殖、适应、扩散和爆发,对人类的危害比化学污染更加具有危险性B. 入侵生物是外来物种,外来生物不一定形成入侵物种。引入外来生物应评估、监测C. 图像表明,我国入侵生物种群数量从18世纪后呈典型“J”型增长曲线,形势严峻D. 人类交流的加强,使地理隔离不再是阻碍生物迁移、不同种群基因交流的关键因素24、研究某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假设是唯一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状况,可把藻类从已知水体中过滤出来,测定藻类的生物量并据此推算出该生态系统中藻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在光照强度适宜时,可成倍提高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B藻类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比例与水域深度无关C.藻类固定太阳

14、能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物质循环发生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取决于藻类所固定的太阳能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25、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量与各h产生的CO总量相等B. 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有机物的量C. 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D.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二、非选择题26、如图所示,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S3A圉B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甲、乙、丙三者

15、之间的食物联系是;该生态系统的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此结果产生的原因是(4)图A和图B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为什么?27、下图甲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部分简图,i、n、川代表该生态系统的三个营养级,括号中数值表示一年内的能量转化值(单位:百万千焦/平方米)。图乙表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AF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甲呼毗祁用稍耗b末利用(43.1(1)若要正确表示图甲所示的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图甲中应该补充的能量流动情况是(用图甲中相应的符号和箭头表示)。(2)若图甲所示的湖泊生态系统的总面积为1

16、0000m2,则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是百万千焦。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3) 湖泊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够迅速恢复,这是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实现的。(4) 图乙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碳元素以形式进行循环。请以字母和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5) 图乙中的农作物被重金属污染,图中字母代表的生物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28、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发蓝藻爆发,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控制蓝藻疯长,同时“变废为宝”是减轻“绿包灾害”的有效途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 从细胞结构分析,

17、蓝藻属于生物,很多蓝藻可以同时进行和固氮作用,这在生物界是十分独特的,对整个生物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 蓝藻与其他水生生物构成了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由于某些蓝藻具有气囊,在水域中有趋表聚集的现象,从的角度看,这些蓝藻处于其上层。(3) 下表为某湖泊不同营养状态的各种藻类种群组成情况。营养状态藻类种群组成铜绿微囊藻鱼腥藻斜生栅藻汉氏菱形藻薄甲藻小定鞭金藻重度富营养50%25%14%10%0.5%0.5%中度富营养5%40%42%12%0.5%0.5%轻度富营养025%60514%0.5%0.5%贫营养00.5%10%11.5%10%68%据表分析,检测水中重度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是,在中度富营养化水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