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心爱心专心- 1 -2011-2012学年上学期全国各地高三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汇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人民版必修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8 小题)1.(2012年1月湖州市期末17题)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应当说我们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办法。”下列关于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功劳”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巩固苏维埃政权发挥了积极作用B. 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条件下临时措施C. 列宁认为“战时共
2、产主义政策”为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发挥积极作用D. 上述观点反映了列宁客观地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C2.(2012 年 1 月江门调研 19 题)“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验作出判断”。以下哪一项是属于列宁最早/实验”的内容A .用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B .取消自由贸易C.全盘农业集体化D .按劳分配【答案】B3.(2012 年 1 月宜昌市一模 28 题)1956 年底,毛泽东说:“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
3、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作对这叫新经济政策。我怀疑俄国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只搞了两年退却就转为进政,到觋在社会物资还不充足。”这表明毛泽东认为A .私营经济能保留竞争机制,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B .俄国新经济政策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需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D .发展自由市场、限制国家市场才有益于国计民生【答案】A用心爱心专心- 2 -4.(2012 年 1 月黄冈市期末 28 题)莫斯科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动员令写道:“务使每个被动员者明白,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其原因有三:第一,在临近前线的产粮地带,士兵 有较充足的粮食;第二,运到饥荒省份
4、的粮食将在较少的人数中间进行分配;第三,正 在进行广泛的组织工作,把粮食从临近前线的地区寄给红军家属。 ”这一动员令出现的历 史背景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农业集体化出现失误C.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答案】C 本题考查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由材料中的“一线改善生活”“寄给红军家属”这些信 息可以判断,这是新生政权面临的困难。5 . ( 2012 年 1 月珠海市一模 23 题)某论文把推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放弃一党制、列宁塑像被 推倒、实行私有化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A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B 苏联的解体C .赫鲁晓夫与他的秘密报告D .戈尔巴乔
5、夫改革开始【答案】 B6. (2012 年 1 月商丘市期末 17 题)有学者这样描写一位前苏联领导人: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 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了。他 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材料所描写的“他”是指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烈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答案】 D7 . (2012 年 1 月青岛市期末 23 题)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C. “开垦、开垦、再开垦”D. “建立人道的
6、民主的社会主义”【答案】 C8 . ( 2012 年 1 月莱芜市期末 16 题)1921 年列宁指出了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紧迫性,强调“必用心爱心专心- 3 -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为此苏俄实行了A. 粮食税政策 B. 余粮征集制 C. 没收私人企业 D. 实物配给制用心爱心专心- 4 -答案】 A 9(2012 年 1 月三明市期末 23 题)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 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30 年代 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 90 年代
7、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倡导中国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目D 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答案】 D10. ( 2012 年 1 月潍坊市期末 12 题)列宁提出“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据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A 实行固定粮食税B 实行工业国有化C 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D 允许自由贸易【答案】 C11( 2012 年 1 月杭州市一模 24 题)西方一经济学家认为:国家必须
8、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 无可辩驳的。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须毁 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与这一理念相悖的经济模式是:12(2012 年 1 月黄山市一模 20 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 50%的土地和 10 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B 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生产积极性D 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答案】 B 13(2012 年 1 月潍坊市期末 13 题
9、)斯大林曾经说:“能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就是说,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 工业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上呢?不不能。”为此苏联实行了A 新经济政策 B 社会主义工业化C 农业集体化D 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答案】CA 斯大林模式C.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答案】 AB 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D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 3% 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A 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C 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用心爱心专心- 5 -14. ( 2012 年 1 月济宁质检 29 题)某同学在书店看到一本赫鲁晓夫下台内幕
10、,如果你是该书的推销员,用一句话概括当年赫鲁晓夫下台的直接原因,应是A. 专断的作风在党内引起了严重不满B. 玉米运动的失败引起了农民的广泛不满C. 批判斯大林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反感D. 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答案】A15. ( 2012 年 1 月福州市质检 24 题)根据全俄舆论中心在2011 年戈尔巴乔夫 80 岁生日前夕的调查显示,现今俄罗斯人对于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42%的被调查者认为戈尔巴乔夫起了主要作用,对戈尔巴乔夫最激烈的批评来自俄共,他们一直把戈尔巴乔夫 作为社会主义的背叛者、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以上看法是A .正确的,完全符合历史事实B .片面的,夸大
11、了个人的历史作用C.错误的,叶利钦才是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D .错误的,西方的“和平演变”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答案】B16. ( 2012 年 1 月无锡市期末 17 题)读“ 19531983 年苏联与世界实际 GDP 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 1958、1963、1973、1978 年 GDP 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用心爱心专心- 6 -1953 1983 年苏联与世界实际 GDP 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A 1958 年苏联 GDP 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B 1963 年苏联 GDP 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赫鲁晓夫改革的提前结束C. 1973 年苏联 GD
12、P 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进行D 1978 年苏联 GDP 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答案】C17.( 2012年1月厦门市期末23题) 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地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 主义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 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为此他A 取消一切商品贸易B 允许自由贸易C.实施计划经济D 实行自由放任【答案】B18.( 2012 年 1 月莱芜市期末 17 题)历史学家黄安年在评价苏联经济说到:“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材料中的“他”应
13、是A. 列宁 B. 斯大林 C.赫鲁晓夫D. 勃列日涅夫【答案】C19.(2012 年 1月宁波市期末 24 题)斯大林在苏联执政时期开创的经济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这一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A 用政府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B 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群众监督C.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D .否定价值规律和商品市场关系【答案】D20.( 2012 年 1 月南阳市期末 10 题)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文中“走一段 危险、困难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A 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
14、食”的原则用心爱心专心- 7 -B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C.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D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答案】 C21.( 2012 年 1 月郑州市一模 26 题)20 世纪 20 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 “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A 农民不堪忍受国内革命战争的灾难B 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D 人民怀念沙皇统治时的荣耀【答案】 C22 ( 2012 年 1 月九江市一模 19 题)法、英、德、美的工业生产在1937 年比 191
15、3 年分别增长 1%、10. 4%、19. 4%、54. 3%,而苏联同期工业增长近 750%,至 U 1940 年,苏联成 为欧洲第一工业国,究其原因是A 斯大林模式比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更为先进B 苏联开创了独特的国民经济发展之路C. 1921 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D 政府干预下的西方国家的工业复苏进程缓慢【答案】 B23.( 2012 年 1 月泰安市期末 12 题)1921 年后,苏俄实行粮食税,允许自由贸易,推行按劳 取酬,这一系列做法和 1934 年后斯大林推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中实行的政策最 大的不同是A 政策推行的社会背景不同B 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
16、不同C.政策实行后的结果不同D 政策所涉及的经济体制不同【答案】 D24.( 2012 年 1 月临沂市期末 16 题)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至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 “至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 ”美国人惊讶的问: “他们要飞机干什么 呢?”苏用心爱心专心- 8 -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A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成果B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 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答
17、案】D25.( 2012 年 1 月南阳市期末 11 题)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斯大林的这一思想A 对苏联工业发展影响深远B 是苏联长期“左”的思想的根源C.是赫鲁晓夫进行改革的导火线D 是斯大林体制的集中体现【答案】A26.( 2012 年 1 月郑州市一模 11 题)右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的是 20 世纪三十年 代某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该画讽刺A 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 美国国民经济遭受经济大危机的严重冲击C 中国内战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D .大危机之
18、下的世界经济状况【答案】A27.(2012 年 1 月扬州市期末 11 题)1920 年夏秋,斯摩棱斯克实行了特殊的 “小新经济政策” 据10 月份汇报可知,这里的粮食征收从 9 月 1 日开始,到 10 月 1 日就完成了任务,而其它 地区几乎要拖延一整年时间。这一政策的实施A.为实施新经济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B.说明余粮收集制已经完成历史使命C.为国内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D.说明国家已开始实施新的经济政策【答案】A28.( 2012 年 1 月临沂市期末 18 题)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用心爱心专心- 9 -梏以下史实属这一范畴的是英国圈地运动中国 1952 年
19、底完成土地改革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A .B .c.D .【答案】 B29 . ( 2012 年 1 月马鞍山市一模 20 题)列宁在评价十月革命时说: “犹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 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过去的残物”仅指封建残余B . “过去的残物”仅指资产阶级政权C. “新途径”指的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D “新途径”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 C30. (2012 年 1 月商丘市期末 16 题) 1920 年 6 月,苏俄哈尔科夫省共产党员科尔恰什金给中 央寄去了书信,信中写道: “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
20、夺去粮食的人势 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 ”这主要反映当时A 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反动势力猖獗B 沙俄政府统治下人民生活困苦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人民的不满D 人民不适应刚刚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答案】 C31. ( 2012 年 1 月湛江市一模 22 题)赫鲁晓夫执政后实行经济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下列 反映了其改革内容的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C.“提高集体农庄的物质利益”D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答案】 C 32 . ( 2012 年 1 月福州市质检 20 题)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
21、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作出判断。列宁在夺权后进行的“实验”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农业集体化 建立计划经济A .答案】 DB .C.D .33.(2012 年 1 月商丘市期末用心爱心专心- 10 -14 题) 1921 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开始向农民征收固定的用心爱心专心- 11 -粮食税;1933 年,美国政府作出规定,由政府大量收购农民剩余的农产品。以上两项措施的 相似之处A 加强了宏观调控B 调整了工农关系 C 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D 消除了阶级矛盾【答案】A34.( 2012 年 1 月永州市一模 21 题)下
22、图是苏俄经济发展柱状图,对图表理解正确的是1913 1921 1923 192SA . 1913 至 1921 年粮食产量下降主要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B . 1921 至 1923 年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是国家行政手段的推动C. 1923 年新经济政策的颁布是粮食增长的主要原因D . 1925 年粮食产量超过了一战前的产量【答案】D35.( 2012 年 1 月南京、盐城一模 14 题)图片是历史事件的鲜活体现,对右图1921 年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农民向列宁汇报前线战况B 农民向列宁倾诉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严重不满C.列宁倾听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建议D .列宁听取农民对优
23、先发展重工业的看法【答案】B36.( 2012 年 1 月潮州市期末 23 题)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用心爱心专心- 12 -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A .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D 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答案】D37. ( 2012 年 1 月泰安市期末 15 题)下图为 19501984 年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示意图。导 致后来苏联与中国粮食产量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是A .苏联处于寒温带,中国处于亚热带B .苏联农业集体化效率低下,中国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C.中国与苏联的农业劳动者素质不同D .中国农业机械化
24、水平高于苏联【答案】B38.( 2012 年 1 月宝鸡市一模 32 题)毛泽东对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主要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只抓农业不抓工业C.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D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答案】C39.( 2012 年 1 月泰安市期末 9 题)“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为此,苏俄(联)实施了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加速发展战略D .新经济体制【答案】BB
25、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300200用心爱心专心- 13 -40( 2012 年 1 月惠州调研 22 题)“对于苏俄农民而言, 1920 年的秋天阴云密布, 1921 年的 春天阳光灿烂。 ”这里“阳光灿烂”是因为A 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C.新经济政策实行D 可以加入集体农庄【答案】 C41.( 2012 年 1 月石家庄一模 17 题)1933 年,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 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其中“布 尔什维克的智慧”指的是A .新经济政策B .计划经济体制C.国家资本主义D .民主集中制【答案】 B4
26、2.(2012 年 1 月汕头期末 22 题)前苏联从 20 世纪 20 年代末开始,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 (指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 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 调拨农产 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苏联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主要是A .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B .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C .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化D.增加资金积累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答案】 D43.(2012 年1 月宿州市一模 20 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 1。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
27、的四分之三;私人上地虽然只占总耕地 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 .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 .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D .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答案】 B44.(2012 年 1 月日照市期末 22 题)从 1953 年到 1964 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 3810 万吨增加 为 8500万吨,煤产量从 3. 2 亿吨增加为 5. 5 亿吨,石油产量从 5280 万吨增加为 2. 23 亿 吨, 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 平均月工资从 1955 年的 76. 2 卢布上升到 1965 年的
28、 104. 2 卢布。 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A .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B .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用心爱心专心- 14 -C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D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答案】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45( 2012 年 1 月肇庆期末 39 题)(28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 消灭市场关系,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布哈林谈新经济政策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 在和发展,社会主
29、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 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 世界历史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 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 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 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材料四: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
30、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1) 据材料一,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 分)结合史实说明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积极作用。(12 分)(2) 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观点。(4 分)(3) 该措施体现了“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 分) 它对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有何 影响?( 2 分)(4) 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怎样的观点?(4 分)这种观点与上述三则材 料有何联系?( 2 分)【答案】(1)特点:利用市场关系来恢复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2 分)内容: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31、; (2 分)工业:大企业国有,中小企业允许私营; (2 分)流通:允许自由贸易(2 分)作用:政治:巩固了新政权;(2 分)经济: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 分)用心爱心专心- 15 -思想: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2 分)(2) 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 分);优先发展重工业(2 分)。(3) 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 分)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 分)(4) 观点: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 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 分)联系: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2 分,答到其中一个国家或只写吸取经验教
32、训给1 分)46.( 2012 年 1 月乌鲁木齐市一模 27 题)(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 世纪 30-50 年代,苏联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建成了以“斯大林模式”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不管后人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但在当时它至少解决了横亘在苏联前进道路上的两个最主要问题:一是生存,二是发展。吴恩远关于“苏联解体教训”一些流行观点的反思材料二斯大林模式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置广大人民的实际利益于不顾,甚至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主要是因为斯大林模式导致了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郑易平 龚成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再思考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
33、“斯大林模式”?【答案】要点:斯大林模式迅速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着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8 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7.( 2012 年 1 月惠州调研 38 题)(2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7002015表一:人口数据(百万)国别1700 年1820 年1900 年1950 年2001 年2015 年中国13838140054712751387美国11076152285323世界60310421564252161497154中国占世界比重(%)233726222119表二:GDP (10 亿 1990 年国际元)国别170
34、0 年1820 年1900 年1950 年2001 年2015 年用心爱心专心- 16 -中国83229218240457011463美国0. 5133121456796611426世界3716961973532637148157947中固占世界比重(%)22331151220材料二:前苏联(俄国)和东欧国家年人均G D P增 长 率 表 现 , 1 9 5 0 1 9 9 8国别19501973 年19731990 年19901998 年19982005 年前苏联(俄国)3. 360.746. 86东欧国家合计3.790. 510. 06(注:以上数据来自安格斯麦迪森世界千年经济史 北京大学
35、出版社 2003 年第 1 版)材料三:(前苏联)的单位GDP 所需要的钢铁消耗高达美国的四倍,而单位产出的工业增加值却远低于西方国家。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前苏联在军事和空间方面的支出大约占其 GDP 的 15%,接近美国的 3 倍,西欧的 5 倍。安格斯麦迪森世界千年经济史(1)1700 年到 1820 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人口迅速增长的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 期人口增长的原因.(6 分)(2) 根据材料一中的表二,指出 1820 2001 年中国 GDP 占世界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10 分)(3)1970 年代到 1980 年代,苏
36、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几乎是零增长,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这种状况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 8 分)(4)通过上述问题的探讨, 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2 分)【答案】(1)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耕地面积的扩大;税收政策的调整(摊丁入亩政策);资本主义萌芽(6 分,答其中 3 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6 分)(2)变化:大T小宀大(2 分)原因:大T小是因为 a.近代以来,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内忧外患不断;b.政局动荡、战争频繁;c.资本主义经济在夹缝中艰难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4 分,答两个要点即可)小T大是
37、因为 a.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b. 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c.进行改革开用心爱心专心- 17 -放,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 分,答两 个要点即可)(3)原因:a.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 b .经济效率低下;c. 巨额军费的拖累;d.美苏争霸的影响( 6 分,答 3 个要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给分) 结果: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2 分)( 4)启示:要有忧患意识;要与时俱进;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2 分, 1 个要点给 1 分, 2 个要点以上给 2 分)48.(2012 年 1 月池州市一模 35 题)(24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714 年至 182
38、0 年间, 英国有超过 600 万英亩的土地被圈占。 这意味着严重的混 乱和苦难。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 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英国自耕农被大批大批逐出家园使得关心社会的个别人极为 恐惧,他们直言不讳地起来反对。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令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 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因 此,圈地可看作是英国工业在 19 世纪居首位的一种先决条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为了摆脱危机和保障工业化计划的实现, 1929 年秋天,斯大林选择了加速全盘 农业集体化的道路,希望通过集体化达到增加产量,尤其是保证收购的目的。斯大林提出, 为了保持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度,必须通过“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这是“一 种类似贡款的东西”?从以后的实践看,农业集体化并没有在发展生产、增加产量上取得成 功。而且由于冒进和对农民的粗暴剥夺,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呈现出绝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注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试题
- 材料力学与智能材料性能监测重点基础知识点
- 材料疲劳裂纹萌生机理研究重点基础知识点
- 检修火灾应急演练预案(3篇)
- 化验室初期火灾应急预案(3篇)
- 经济政策与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试题及答案
- 高考数学整体复习安排与试题及答案
- 边防火灾应急预案(3篇)
- 地铁区间火灾的应急预案(3篇)
- 解决代数难题的思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远海运限公司招聘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T-SUCCA 01-2024 营运车辆停运损失鉴定评估规范
- 教育消费行为研究-深度研究
- T-ZSA 232-2024 特种巡逻机器人通.用技术要求
-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台账资料
- 2025年离婚协议书范本(无争议)
- 第12讲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应用 课件中考数学复习
- 2025中国东方航空技术限公司全球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北森行测测评题库2022
- 生物信息学基础讲座课件
- 《ESD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