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全册练习题及答案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高考阅读训练】教材古文目录:第10课一、劝学/荀子二、师说/韩愈第16课三、赤壁赋/苏轼四、登泰山记/姚鼐一、劝学/荀子一、课下注释默写:选自 卷一(中华书局1988年版)。有删节。劝,o荀子全书现存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字,赵国人, (朝代)末 期思想家。君子o青,取之于蓝o青,o蓝,O 青于蓝o中绳O 糅】O规O【虽有槁暴】O有,o槁暴,O稿2 O暴,O挺o受绳O 【金】O就砺O就,O砺,O参省乎己O参,o省,o乎,O 【知】O【践】O见
2、者远。疾O彰假o (20)舆马.【利足】 ,致O能水:绝J生非异O生,O物。兴焉O兴,o焉,神明O圣心O蛙步O无以O© 骐骥O © 鸳马十驾O驾,O® 功在不舍O全,O® 锲O ® 镂o © 埃土 O 【黄泉】 O ® 一 O 六月危0© 螫O © 躁O二、重点句子翻译: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君子磔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 .故不积度步,无以至千里; 6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三、阅
3、读训练:阅读下面二段节选目荀子劝学的又字,按要求完成。甲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而动, 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易足以美七尺之躯 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 禽。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 之瀚,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 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 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端而言,而动:意思是说
4、极细微的言行。端,微言;,微动。禽犊:小 的禽兽,古人相见常以小禽兽做礼物。兰槐:一种香料。1、给甲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加上标点。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易足以美七尺之躯哉?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形乎动静形:形状,形体。 B.其渐之滑渐:浸泡。C.游必就士就:接近。D.长而异俗 长:长大成人。3、从“劝学”的目的出发,概括这三段文字的基本观点。甲文:乙文:丙文:4、翻译下面句子。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参考答案】一、课下注释默写:选自荀子集解卷一(中华书局1988年版)。有删节。劝,鼓励。荀
5、子全 书现存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朝代)末期思想家。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草名,叶子 可提取靛青。青于蓝比蓝草颜色深。中绳合乎木匠用来取直的墨线。【敕】同“煤”,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规】圆规。【虽有槁暴】即使又晒干了。有, 【挺】直。受绳经过墨线比量。同“又槁暴,ffl±o稿,枯。暴,®【金】指金制的刀斧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 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 【知】同“智”,见识。接近、靠近。砺,磨刀石。参
6、,检验。省,省察。乎,相当于“于省【跤】踮起脚后跟。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疾】劲疾。【彰】清楚。©【假】触。舆马车马。这里指车子。【利足】善于奔走。【致】到达。能水善于游水。指游泳。【绝】横渡。生非异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同“性",天性。物外物,包括各种客观条件。兴焉在这里兴起。兴,起。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起 神明非凡的智慧。圣心圣人的关怀。跑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出力 跨出两脚为“步无以没有用来的,无从。©【骐骥】骏马。 鸳马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驾,一天的行程。® 功在不舍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全,停止、止息。锲】刻。®【镂】
7、雕刻。 埃土泥土,尘土。 黄泉地下的泉水。【一】专一。 六脆蟹的六条腿。六”应是“八九 ©【螫】蟹钳。© 躁浮躁,不专心。二、重点句子翻译:1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翻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To3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翻译: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4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翻译:君子的天赋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5 .故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翻译: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
8、达到千里之远;6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翻译: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可以 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三、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二段节选目荀子劝学的又字,按要求完成。甲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而动, 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易足以美七尺之躯 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 禽。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 之瀚,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 必就士,
9、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 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端而言,而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端,微言;,微动。禽犊:小 的禽兽,古人相见常以小禽兽做礼物。兰槐:一种香料。1、给甲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加上标点。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易足以美七尺之躯哉?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形乎动静形:形状,形体。B.其渐之滑渐:浸泡。C.游必就士就:接近。D.长而异俗长:长大成人。【解析】A "形”应为动词“表现”。3、从“劝学”的
10、目的出发,概括这三段文字的基本观点。甲文: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乙文: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后天的学习也是这样。丙文:后天的学习可以使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必须给予重视。4、翻译下面句子。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翻译: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地方,交游必须要接近读书人,这是为了防止邪恶的 影响而接近中正的方法。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翻译:出生时的哭声相同,长大之后的习俗却各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他们这样的。二、师说/韩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选自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学者o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 以,O 受,O生而知之O
11、之,0【其为惑也】O【闻】O从而师之O吾师道也。师,O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O无贵无贱O【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J师道O出人O犹且0众人O圣益圣,愚益愚O益,O身0耻师o惑O童子O授之书而习其句读O句 读,句读之不知O或师焉,或不焉O不,O小学而大遗O巫医O乐师O百工O【不耻相师】O【族】O日师日弟子云者】O云者,O【年相若】0©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O 谀,O © 不齿o齿,, 乃O © 欤o ® 常师0【炎B子o® 师襄0® 老聃O 郑子之徒O徒,O 贤O © 不必o ® 贤0©【术业】O【
12、专攻】O攻,O© 李氏子蟠O古文O 六艺经传O六艺指O传,o【通】O不拘于时O时,O嘉O古道o贻0二、重点句子翻译: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己。 8 .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13、:(一)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 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日 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霸者之善 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德翰川如毛,民鲜克举之。”此之谓也。(取材于荀子)注释:胜,超过。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敦比:注重从事。本 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
14、如注重从事小事的。悬:悬挂, 此处意思是存在。川情:分量轻。(二)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 可矣。且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故智士贤 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 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 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 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 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取材于吕氏春秋
15、)注释:【1】且:连词,表示转折。【2】管叔、蔡叔之事:指叛逆之事。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不胜月 时:季节 B.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戚:为悲伤C.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相与:一同、都 D.取其金,则无损于行行:行为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故善日者王B.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王者敬日不可胜日志也 C.此之谓也D.察其秋毫 若白垩之与黑漆其人拜之以牛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事之至也数小事出现得很频繁B.大荒者亡政事很荒疏的国家就会灭亡C.霸者之善著焉霸主的功业很显赫D.赐失之矣赐,你丢失了机会啊4 .将下
16、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德例如毛,民鲜克举之 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5 .以上两则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情。请根据要求作答。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标题字数限定2-5字)【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学者】求学的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 题的人。所以,用来的。受,同“授一传授。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其为惑也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闻】知道,懂得。从而师之跟随他学习,即以他为老师。【吾师道也】我学习的是道。师
17、,奖二。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唐, 表示反问语气。无贵无贱意思是就从师问道来说,没有贵和贱的区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 道,谁就是自己的老师。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出人超出一般人。犹且尚且,还。【众人】一般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身】目& 【耻师】以从师学习为耻。©【惑】糊途。童子未成年的男子。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教给他书木的文字,(帮助他)学习句读。句读,指断 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而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古书没有 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句读之
18、不知不明句读C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此。或师焉,或不焉有的向老师学习,看的不向老师学习。前一个“或”指代 “句读之不知”,后一个“或”指代“惑之不解”。不,同“否”。小学而大遗小的方而要学习,大的方而却放弃了。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耍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乐师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百工泛指各种匚匠。【不耻相师】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族】娄。日师R弟子云者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云者,如此之 类。【年相若】年龄差不多。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者为师,就感到十分耻辱;以官职高者 为师,就觉得是近乎谄媚。谀,馅媚奉承。 不齿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齿,并列、
19、排列。® 乃竟。® 欤语气助词,表示感叹。®【常师】固定的老师。励【郑子】春秋时郑国(今山东郑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的名称。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孔子曾跟他学过琴。老聃即老子,孔子曾向他问过礼。 郑子之徒郑子那些人(指上面说的四个人)。徒,同类的人。【贤】才德优秀。©【不必】不一定。【贤】超过。【术业】学术技艺。专攻专门学习或研究。攻,学习、研究。© 李氏子蟠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即伞蟠,唐德宗贞兀卜九年(803)进士。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 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种经书,其中乐久已失传。传,
20、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通】全面。【不拘于时】不受时俗的限制。时,时俗,指当时I:大夫中耻了从师的不良风 气。【嘉】WEo【古道】指古人从师之道。【贻】赠送。二、重点句子翻译: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翻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的。2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翻译:出生比我早的人,他得知真理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以他 为师;3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翻译:所以,无论高低贵贱,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C4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翻译: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
21、的原因,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 吧?5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翻译:不通晓句读,不解决疑惑,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小的方而学了,大的 方而却丢了,我没有看出他高明的地方或我没有看出他是明智的呢。6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翻译: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这类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 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么!7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翻译: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知道道理有先有后, 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8 .不
22、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不被时俗拘束,向我学习C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 来赠给他。三、课外文言文阅读:(一)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 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 其悬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日 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 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霸者之善 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德
23、辅"如毛,民鲜克举之。”此之谓 也。(取材于荀子)注释:胜,超过。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敦比:注重从事。本 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悬:悬挂, 此处意思是存在。川翰:分量轻。(二)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 可矣。且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故智士贤 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 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 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
24、赎人矣。”取 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 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取材于吕氏春秋)注释:【1】且:连词,表示转折。【2】管叔、蔡叔之事:指叛逆之事。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时不胜月 时:季节 B.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戚:为悲伤C.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相与:一同、都 D.取其金,则无损于行行:行为【解析】D行:品行。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C )A.故善日者王王者敬日 C.此之谓也若白垩之与黑漆B.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不可胜日志也D.察其秋毫其人拜之
25、以牛【解析】C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思;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有争议)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小事之至也数:小事出现得很频繁B.大荒者亡:政事很荒疏的国家就会灭亡C.霸者之善著焉:霸主的功业很显赫D.赐失之矣:赐,你丢失了机会啊【解析】D正确翻译: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4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德例如毛,民鲜克举之 翻译:道德的分量轻得像毛发,民众(却)很少能举动它;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翻译:你不肯拿回赎金,(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同胞 身了。5 .以上两则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情。请根据要求作答。分
26、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答: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 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标题字数限定2-5字)答:积微短文围绕重视积累微小事物,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 最后得出珍惜每一天的君主就能称王天下的结论。察微短文论证了只有明察秋毫,大事才不会出现过失,作为论据的两个 故事,通过“孔子见之以细”,得出“观化远也”的结论。三、赤壁赋/苏轼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选自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壬戌o既望O举酒属客o属,O明月之诗。© 少焉O斗牛O白露O纵一苇之所如O纵,O一苇,
27、如,O【凌万顷之茫然】O凌,O万顷,O茫然,O【冯虚御风】O冯,o虚,。御,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O羽化,O扣舷O桂掉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空明,流光,o渺渺兮予怀O渺渺,O 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客O洞箫O【倚歌】O倚,o【和之】O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O袅 袅,。缕,O【舞幽壑之潜较,泣孤舟之蔑妇】O 幽壑,O蔑妇,o【愀然O危坐O何为其然也?夏口 O武昌O山川相缪,郁乎苍苍O缪,O ©lit O【困)o【周郎】O 0方o ® 破荆州O 荆州,O颔下江陵O 下,O江陵,o ® 触胪O醐酒临江,横槊赋诗O 醐酒,O槊,O© 渔樵于江渚之上O渔樵,O
28、69; 匏樽O匏,O 蜉螃O 粟。【骤】。遗响O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O 未尝往,O盈,O虚,o卒,o消长,O 颔【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O将,。物与我皆无尽O©【是造物者之无尽臧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造物者,适,O更O ® 肴核O狼籍O相与枕藉O既白O白,O二、重点句子翻译:1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2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3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整妇。4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6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
29、虾而友糜鹿,7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嵋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8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9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10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11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2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三、文言文阅读理解: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 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 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
30、张禹、孔 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醋、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 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翳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 以宣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 士大夫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 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郛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 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 友人诗,牧亦坐是废。于时或荐太初
31、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 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实宽良 有治行,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旧制,判、司、 簿、尉四考,无殿负,例为令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 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 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 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前世之 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32、。太初虽贱而天,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 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 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现其望 仙驿记,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选自司马光集)【注】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言必自称曰儒发言:发表意见。 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拘:束缚,拘束”C.牧亦坐是废废:(被)罢免。D.实宽良有治行治行:政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果足以充儒之名乎句读之不知 B.于其外则不光此其志不在小 C.卒于睢阳从
33、径道亡,归璧于赵 D.将犬吠所怪为巡船所物色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对真正的儒者而言,读书不应雕章琢句,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 华丽,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时弊,有益社会的进步。B.颜太初考中进士后,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主簿是县令的属官, 户曹是知府的属官。县令的上级是州牧。C.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 集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D.文章叙议结合。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中,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 深切同情;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
34、分断句。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 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翻译:(2)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天,其文岂必不 传?翻译:【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选自苏轼文集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 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秋冬,苏轼先 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本文是第一篇,又称前赤 壁赋。赤壁之战的地点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武汉市的赤矶山。 苏轼所游是黄州的
35、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宗082)。既望过了望望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FU举酒属客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属,必适。明月之诗和下文的“窈窕之章”分指诗经陈风月出及其诗 句。这首诗的第章有“舒窈纠兮”的句子,所以称为“窈窕之章”。少焉一会儿。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汽。【纵一苇之所如】任凭小船漂去。纵,放任。一苇,指小船(比喻船很 小,像片苇叶)。语出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苇杭(航) 之。”如,tto凌万顷之茫然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凌,越过。万顷,指广阔的江面。 茫然,旷远的样子。冯虚御风凌空驾风而行。冯,同“凭”,乘。虚,御,驾。遗世独立,羽化而
36、登仙脱离人世,升入仙境。羽化,指飞升成仙。【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桂掉兮兰桨桂木做的掉,木兰做的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 逆流而上。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渺渺兮予怀我心里想得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 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边。美人,指所思 慕的人。客指与苏轼同游的人。洞箫管乐器的种。倚歌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倚,循、依。和之(用箫)随I歌声伴奏。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尾声细弱而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袅袅, 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舞幽壑之潜较,泣孤舟之悠妇意思是,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
37、起 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幽壑,途查。蔑妇,宴妇。【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危坐】端坐。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夏口古镇名,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武昌今湖北鄂州。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山水环绕,一片苍翠。缪,同“缭工盘绕、围 绕。【此】这地方。【困)受困。指曹操败于赤壁。©【周郎】周瑜。 ©【方】当。 破荆州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击荆州,当时荆州刺史刘表已死, 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曹操。荆州,在今湖北、湖南一带。© 下江陵刘琮投降曹操以后,曹操又在当阳的长坂击败刘备,进兵江 陵。下,直占。江陵,当时荆州首府。 触胪】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
38、相接的船只。© 醐酒临江,横槊赋诗面对大江斟酒,横执K矛吟诗(曹操所吟的诗 就是短歌行)。醐酒,Mo槊,长丞。©【渔樵于江渚之上】在江边捕鱼砍柴。渔樵,捕鱼砍柴。® 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的种。蜉蟒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 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一菜粒米。© 骤一下了,很轻易地。【遗响I余音,指箫声。O【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流去的(水) 像这样(不断地流去永不复返),而并没有流去;(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 却终究没有增减的变化。未尝往,意思是江水虽然在不断地奔流,但前者
39、去后者来,始终滔滔不绝,如同没有流去。盈,遒。虚,酸。卒,登宛。 消长,消减和增长。【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那变化的面看, 那么天地问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夫都不停止。将,这里 表示假设。物与我皆无尽意思是,万物同我们样都是永恒的。©【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 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造物者,原指“天”,就是现在所说的“自然”。 无尽藏,出自佛家语的“无尽藏海”(像海之能包罗万物)。适,这里有“享 有”的意思。【更】fio【肴核】菜肴和果品。®【狼籍】即“狼藉”,凌乱。【相与枕藉】互相枕与垫若。【既白
40、】型白,明亮。二、重点句子翻译: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翻译: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而,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I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翻译: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 飞离尘世,变成了神仙,登上仙境。3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整妇。翻译:能使潜臧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啜泣。4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翻译: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5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翻译:木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6 .况吾与子渔
41、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翻译: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7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嵋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翻译: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蟒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 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8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翻译:(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 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9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翻译:(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 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10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
42、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 皆无尽也。翻译:耍是从它们变的一而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 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而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恭它们呢!11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翻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12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翻译: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三、文言文阅读理解: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 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 绮组之文
43、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 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醐、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己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 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翳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 以宣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 士大夫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 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郛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 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
44、令善,怜其冤死,作哭 友人诗,牧亦坐是废。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 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实宽良 有治行,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旧制,判、司、 簿、尉四考,无殿负,例为令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 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 时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 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 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
45、记,今集而序之。前世之 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天,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 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 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现其望 仙驿记,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选自司马光集)【注】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发言必自称曰儒发言:发表意见。 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拘:束缚,拘束,。C.牧亦坐是废废:(被)罢免。D.实宽良有治行治行:政绩。 【解析】A。发言:开口。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46、一组是(B )A.果足以充儒之名乎句读之不知 B.于其外则不光此其志不在小 C.卒于睢阳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D.将犬吠所怪为巡船所物色 【解析】B。A.结构助词,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都是代词,他的;C. 介词,在/价词,表方向,到;D.助词,所字结构,“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 助词,表被动。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作者认为,对真正的儒者而言,读书不应雕章琢句,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 华丽,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时弊,有益社会的进步。B.颜太初考中进士后,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主簿是县令的属官, 户曹是知府的属官。县令的上级是州牧。C.
47、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 集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D.文章叙议结合。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中,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 深切同情;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解析】Co C.张冠李戴,“效法康、阮籍”的不是“颜太初”,而是“青州牧”、 “四方士大夫”,原文为“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花康、阮籍之为人,当 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二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 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
48、代汉语。(1)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翻译:(颜太初)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不是仅仅称道它,用来夸大欺骗 世人,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2)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天,其文岂必不 传?翻译: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 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四、登泰山记/姚鼐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选自卷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姚鼐(1732-1815), 字,桐城(今属安徽)人,散文家。阳谷。当其南北分者。以o乘O齐河、长清。限。是月丁未。朱孝纯子颖】磴O环水O【循以入O 道少半O中岭O崖限
49、当道者0限,O云O几O苍山负雪,明烛天南O负,烛,O城郭o徂徐居O戊申晦O晦,五鼓O日观亭O漫O稍O樗蒲O© 极天O © 采o 丹O© 东海O或得日或否O© 绛皓驳色O绛,o皓,O驳,O偻O岱祠O © 碧霞元君O行宫。【显庆】。【漫失】 圈O二、重点句子翻译: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2、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3、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4、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5、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6、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7、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徒如画
50、,而半 山居雾若带然。8、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9、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10、或日,此东海也。1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12、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13、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白演洲五亭记唐白居易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雪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频。梁吴兴守柳辉于此 赋诗云“汀洲采白频”,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 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 焉。旋属灾潦荐至,沼理台圮。后又数十载,委无隙
51、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 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 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漠,跨长汀者,谓之白频亭。介二园、阅百 卉者,谓之集芳亭。而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 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 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查之夕宾及集歌吹作舟徐动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间,复何如哉?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猊缕 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 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
52、也,实柳守激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 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兴 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是 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 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那,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 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 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选自白居易集【注】鞠:皆,尽 荐:连续 猊缕:逐条陈述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 狎:亲近 B.万象迭入迭:重叠C.杨君缄书赍图赍:送D.成胜概概:景象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以为名也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B.作八角亭以游息焉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康之由,革弊兴利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若属皆且为所虏 3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 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B.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蛙”,再跨一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互联网保险产品全国代理销售与服务体系合同
- 跨行业数据保密及合作共赢协议
- 航空货运包机货运代理服务协议
- 海运集装箱租赁与多国海关清关协议
- 海外展览会参展商展品运输保险责任追加合同
- 美容美发产品OEM代工与品牌授权合作协议
- 工业模具真空淬火炉租赁及市场推广合同
- 水上乐园空调系统保养及管道清洗服务合同
- 顶级私人飞机餐车租赁与全球食材供应及全球售后服务协议
- 产权置换房产增值收益调整协议
- 股东出资协议书(公司未成立之前注册股期股回购)
- 21 青蛙卖泥塘(一等奖创新教案)
- 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之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完整版)
- 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样式
- GB/T 36447-2018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要求
- GB/T 14832-2008标准弹性体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
- 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
- SJG 82-2020 政府投资学校建筑室内装修材料空气污染控制标准-高清现行
- 《脂蛋白(a)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关系及临床管理的专家科学建议》(2021)要点汇总
- 2004年武汉房地产市场情况分析报告(共23页)
- 肿瘤化学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