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选择题1.非洲、美洲I、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 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 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一格局的出现 ( )A.表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B.促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C.使东方落后于西方格局开始出现D.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2. “美洲和东欧生产原料品,非洲提供劳动力,亚洲提供奢侈品,而西欧则在指挥着这些全球性的贸易,并 且越来越集中力量于工业生产。”这里描述的是()A. 16世纪西班牙的殖民帝国B. 18世纪
2、的大规模国际分工C. 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工厂D. 20世纪初的世界贸易体系3. 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文明” “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将国际法 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这反映了()A.西方主导了国际体系C.不同文明间冲突加深4.下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国际规则的逐步完善(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表,关于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阶段英国人击败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B.在阶段殖民扩张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C.在阶段美国成为新崛起的世界殖民大国D.在阶段殖民扩张促使世界体系逐步形成5 据统计,1400年拉丁美洲的人口大约是3 600
3、万,到1600年降到1 000万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B.奴隶贸易的盛行C.第二次工业革命扩展D.工业革命的开展6 18世纪6080年代,印度商人被排斥在收购手工业商品活动的范围之外。东印度公司规定,印度织布工人在未完成公司订货之前,不得为其他人和其他市场工作。这表明印度纺织业()A.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B.得到了东印度公司的支持C.因英国的排挤走向萧条D.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7 1884 年,英、法、德等国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据此推
4、知,此次柏林会议()A.解决了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D.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8 1865 年,非洲只有沿海和内陆几个地区为人们所知晓。到19 世纪后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基本上仍未受欧洲的影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技术进步提升非洲抵御能力B.黑奴贸易导致非洲贫穷落后C.地理障碍阻挡欧洲国家接近D.非洲资源匮乏未能吸引欧洲9有史学家认为,列强对世界的控制有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殖民活动是工业革命
5、的产物B.经济手段是殖民扩张的常用方式C.殖民扩张是亚非拉落后的根源D.帝国主义不以控制殖民地为目标10 1850 年,非洲还是一块神秘的大陆,欧洲人只对埃及及沿海一带有所了解,然而到了1900 年,整个非洲竟都已被欧洲列强测绘、勘探、估计和瓜分。这一变化()A.促进了非洲社会全面快速发展B.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最终完成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D.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非洲的扩展11 1870 年至 1913 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的国际分工更加明确,各国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表明()A.两类国家共同促成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B.世
6、界市场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D.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前提条件12从15 世纪到 19 世纪的 400 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的不同之处,殖民者的手法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法外,还有租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一些独特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人民富于反抗精神C.人口众多地形复杂D.国家众多面积最大二、非选择题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70年以后出现的营建帝国的巨大浪潮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它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表面
7、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殖民地可以作为数量日渐增多的制成品的市场工业革命还产生了剩余资本,剩余资本又致使 各强国寻找殖民地作为其投资场所。在19世纪上半叶,这些海外投资多半是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一一在白人的世界。但是,在 19世纪下半叶,这些海外投资多半是在亚洲和非洲的非白人的、相对不稳固的国家。投资者自然 为其资本的安全而忧虑。他们宁愿在其投资所在的地区出现“文明的”行政管理,而且这种管理最好是由他们各自 的政府来进行。工业革命还引起对供给机器用的原料的需求,这些原料大部分来自世界“未开化的”地区。新帝国 主义的起源还有其他种种因素在起作用。一个因素是,希望得到像在马耳他和新加坡那样的海军
8、战略基地以加强国 家安全;另一因素是,需要获得另外的人力来源,就如法国人在北非所做的那样;再一因素是传教士的影响,这些 传教士一直试图使土著皈依,他们有时受到土著的虐待,甚至被杀死,政府知道,可以利用这类事件作为进行军事 干涉的借口。世一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材料,概括“新帝国主义”起源的因素。 (6分)(2)根据材料,说明帝国主义统治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8分)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代英国殖民非洲的部分史实国家英国殖民史实尼日利亚1851年建领事馆,1885年成立尼日尔地区保护地,1900年英国政府直接进行统治南非1795年和1806年英国从荷兰人手中两次
9、夺得好望角的部分领土,1814年全面吞并好望角,1872年英国直接管辖,1910年合并组成南非联邦,成为自治领肯尼亚1886年英国与德国瓜分东非后获得肯尼亚,1888年将其并入英国东非公司,1895年由英国政府取代东非公司直接管理,1920年成立肯尼亚殖民地摘编自非洲简史材料二 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中国对非洲国家投资累计达62.7亿美元,已与28个非洲国家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与8个非洲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在中非论坛的框架下,中国在 42个非洲国家承担了公路、学 校、医院、体育场馆等 176个成套建设项目。(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殖民非洲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8分)(2)近年
10、来,有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对非洲在搞“新殖民主义”,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述。(6分)答案一、选择题1.非洲、美洲I、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 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 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一格局的出现 ( )A.表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B.促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C.使东方落后于西方格局开始出现D.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解析:选A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当时在全球范围内的商品和贸易发展使得当时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 劳动分工,而且
11、日本也成为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应该是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当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故A项正确。2. “美洲和东欧生产原料品,非洲提供劳动力,亚洲提供奢侈品,而西欧则在指挥着这些全球性的贸易,并 且越来越集中力量于工业生产。”这里描述的是()A. 16世纪西班牙的殖民帝国B. 18世纪的大规模国际分工C. 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工厂D. 20世纪初的世界贸易体系18解析:选B根据题干可知美洲和东欧提供原料,非洲提供劳动力,亚洲提供奢侈品,形成以西欧为中心的 世纪国际分工,故 B项正确。3. 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文明” “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将国际
12、法 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这反映了()A.西方主导了国际体系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C.不同文明间冲突加深D.国际规则的逐步完善解析:选A材料“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体现出的是西方国家对自身的一种认识,国际事务由西方国家所掌 控,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故 A项正确。4. 下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 (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表,关于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阶段英国人击败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B.在阶段殖民扩张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C.在阶段美国成为新崛起的世界殖民大国D.在阶段殖民扩张促使世界体系逐步形成解析:选D依据题干图示,结合所学可知,阶段的两次工业革命使世界体系逐步形成,故D项正确。
13、5.据统计,1400年拉丁美洲的人口大约是3 600万,到1600年降到1 000万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B.奴隶贸易的盛行C.第二次工业革命扩展D.工业革命的开展解析:选A 欧洲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政策,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由于被屠杀、奴役或染上殖民者带来的疾病而死去,造成拉丁美洲人口大幅下降,故A项正确。6 18世纪6080年代,印度商人被排斥在收购手工业商品活动的范围之外。东印度公司规定,印度织布工人在未完成公司订货之前,不得为其他人和其他市场工作。这表明印度纺织业()A.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B.得到了东印度公司的支持C.因英国的排挤走
14、向萧条D.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解析:选D 材料指出印度纺织工人接受东印度公司的订货,又受到了相应的限制,这说明印度纺织业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 项正确。7 1884 年,英、法、德等国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据此推知,此次柏林会议()A.解决了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D.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解析:选B 根据材料“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可知柏林会议主要是为了瓜分非洲,为商
15、品自由流通服务,适应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故B项正确。8 1865 年,非洲只有沿海和内陆几个地区为人们所知晓。到19 世纪后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基本上仍未受欧洲的影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技术进步提升非洲抵御能力B.黑奴贸易导致非洲贫穷落后C.地理障碍阻挡欧洲国家接近D.非洲资源匮乏未能吸引欧洲解析:选C 由材料及所学可知,撒哈拉沙漠对欧洲文明的扩张形成阻碍,故C 项正确。9有史学家认为,列强对世界的控制有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殖民活动是工业革
16、命的产物B.经济手段是殖民扩张的常用方式C.殖民扩张是亚非拉落后的根源D.帝国主义不以控制殖民地为目标解析:选B 根据材料“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从殖民地获利”可知,列强殖民扩张的常用方式是经济手段,故 B项正确;早在工业革命之前西欧国家已经开始殖民扩张,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列强的侵略方式,无法得出殖民扩张是亚非拉落后的根源的结论,排除C 项;材料反映列强殖民扩张的常用方式是经济手段,并不能说明帝国主义不以控制殖民地为目标,排除D 项。10 1850 年,非洲还是一块神秘的大陆,欧洲人只对埃及及沿海一带有所了解,然而到了1900 年,整个非洲竟都已被欧洲列强测绘、勘探、估计和
17、瓜分。这一变化()A.促进了非洲社会全面快速发展B.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最终完成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D.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非洲的扩展解析:选C 从材料中的“然而到了 1900 年,整个非洲竟都已被欧洲列强测绘、勘探、估计和瓜分”来看,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故C 项正确;欧洲列强的掠夺和侵略给非洲带来灾难,排除 A项;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来看,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 B项;D项材料没有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11 1870 年至 1913 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的国际分工更
18、加明确,各国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表明()A.两类国家共同促成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B.世界市场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D.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前提条件解析:选A 由材料可知,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分工明确、相互依赖,共同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故A项正确;B C两项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应当是相辅相成的,故D项错误。12从 15 世纪到 19 世纪的 400 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的不同之处,殖民者的手法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法外,还有租借
19、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一些独特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人民富于反抗精神C.人口众多地形复杂D.国家众多面积最大解析:选A 据材料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手段与在非洲、拉美相比更加多样化,主要原因在于亚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选 A项;各洲的人民都富于反抗精神而不单单是亚洲人民,排除 B项;人口众多地形复杂是次要原因,排除C 项;国家众多面积最大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 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70 年以后出现的营建帝国的巨大浪潮被称为“新帝国主义”, 它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表面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殖民地可以作为数量
20、日渐增多的制成品的市场工业革命还产生了剩余资本,剩余资本又致使各强国寻找殖民地作为其投资场所。在19 世纪上半叶,这些海外投资多半是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在白人的世界。但是,在19 世纪下半叶,这些海外投资多半是在亚洲和非洲的非白人的、相对不稳固的国家。投资者自然为其资本的安全而忧虑。他们宁愿在其投资所在的地区出现“文明的”行政管理,而且这种管理最好是由他们各自的政府来进行。工业革命还引起对供给机器用的原料的需求,这些原料大部分来自世界“未开化的”地区。新帝国主义的起源还有其他种种因素在起作用。一个因素是,希望得到像在马耳他和新加坡那样的海军战略基地以加强国家安全;另一因素是,需要获得另外的人力
21、来源,就如法国人在北非所做的那样;再一因素是传教士的影响,这些传教士一直试图使土著皈依,他们有时受到土著的虐待,甚至被杀死,政府知道,可以利用这类事件作为进行军事 干涉的借口。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材料,概括“新帝国主义”起源的因素。 (6分)(2)根据材料,说明帝国主义统治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8分)解析:第(1)问,可以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回答。第 (2)问,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 析列强侵略的影响。答案:(1)因素:经济上,工业革命后对市场、投资场所、原料和劳动力的强烈需求;政治上,为了占领海军 基地加强国家安全,传教士的影响。(2)积极:促进了殖民地政治的近代化;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组成部分。消极: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 沦为西方强国的附属;市场、资源和劳动力被西方攫取。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代英国殖民非洲的部分史实国家英国殖民史实尼日利亚1851年建领事馆,1885年成立尼日尔地区保护地,1900年英国政府直接进行统治南非1795年和1806年英国从荷兰人手中两次夺得好望角的部分领土,1814年全面吞并好望角,1872年英国直接管辖,1910年合并组成南非联邦,成为自治领肯尼亚1886年英国与德国瓜分东非后获得肯尼亚,1888年将其并入英国东非公司,1895年由英国政府取代东非公司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元宇宙虚拟数字货币兑换与交易服务协议
- 样板间室内外绿化及装修工程施工合同
- 儿童用品电商平台全渠道运营合作协议
- 同声传译租赁合同终止条件补充协议
- 医疗机构废弃药品及生物安全废物回收协议
- 直播平台提词器租赁与直播节目制作服务协议
- 零售商智能电子价签租赁与智能数据分析合同
- 电子商务网站技术维护及安全保障合同
- 企业管理公司创业路径规划
- 影视基地电力设施投资与运营管理合同
- GB/T 15773-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 烧烤类菜单表格
- DB11∕T 583-2022 扣件式和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
-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建设指南
- DB21T 3532-2021 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规程
- 碳酸乙酯(碳酸二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模具保养记录表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说课稿课件
- SAP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 四川大学年《系统解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 博德之门BG+TOSC细节攻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