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生物课时作业含解析:课时作业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3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最确切的是()A.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状态B.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温度、pH、渗透压相对稳定的状态C.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D.机体内环境稳态保证了机体细胞能够在各种恶劣条件下正常代谢解析:内环境稳态的研究对象包括两个方而:内环境的成分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血糖、 血脂、血钠、血钾等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内环境的稳态是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既包括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相对稳 定,也包括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故A、B错

2、误,C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一定限度, 当环境变化超过内环境的调节限度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被破坏,机体的代谢就不能正常进 行,故D错误。答案:C2 . (2019年延边高二测试)内环境稳态被打破后,细胞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代谢的正常要求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代谢的正常需要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代谢的正常范围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到严重影响解析:细胞代谢的实质是指生物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内环境稳态被打破后,细胞内复 杂的酶促反应将受到严重影响,导致细胞代谢紊乱。答案:D3 .下列几种细胞中,能在组织液中游走的是()A.红细胞B.脂肪细胞C.白细胞D.精

3、细胞解析:白细胞可以通过变形运动在组织液间游走。答案:C4 .在等量的下列液体中加入等量的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后,pH变化最大的是()A.自来水B.肝匀浆C.马铃薯匀浆D.磷酸缓冲液解析:在溶液中滴加酸或碱会引起溶液pH的变化,变化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量和溶液 对pH的缓冲能力。生物材料中含有多对缓冲物质,如NaHFO/NaMPOi、HoCO/NaHCO: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pH变化较小;自来水没有缓冲能力,pH变化大,故选Au答案:A5 .如下图所示,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BC段变化的原因 ()血液中乳酸浓度时间A.乳酸与NaHFOi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磷

4、酸8 .乳酸与血液中的0:发生氧化反应C.乳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O:D.乳酸与NaHCO,反应生成CO:解析:人的血浆中含有许多对缓冲物质,如HKO/NaHCO,等。机体剧烈运动后,肌肉细 胞中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进入血浆后,与血浆中的NaHCO,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碳酸分解成H:0和CO:, CO二排出体外,乳酸浓度下降。答案:D9 .下列疾病是因内环境稳态被破坏而引起的是()血友病色盲糖尿病尿毒症A. ®®B.C. D.解析:血友病、色盲都是由X染色体上基因突变引起的,属于遗传病:糖尿病是由于胰 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过高引起的,是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引起的疾病:

5、尿毒症是由于尿素 等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导致内环境中尿素等废物含量过高,对细胞产生毒害引起的, 属于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引起的疾病。答案:D7 .当我们的皮肤受到轻微创伤时,受伤部位会出现青紫且局部水肿,如下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破裂,C液外流,B液渗透压升高8 .破裂,A液外流,C液渗透压升高C.破裂,B液外流,C液渗透压升高D.破裂,B液外流,A液渗透压升高解析:当我们的皮肤受到轻微创伤后,受伤部位皮下青紫是因为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 液(含红细胞)外流到组织液,造成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增多,导致局 部组织水肿。答案:B8 .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

6、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对此现象分 析不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9 .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可能遭到破坏C.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D.人到高原地区后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解析: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行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内环境 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有的人到青藏高原后,由于高原空气稀薄,氧的含量低,而引起供氧 不足,脑细胞供氧不足会导致头痛,肌肉细胞供氧不足会导致乏力,为了输送更多氧气,心 跳会加快来加速血液的运输。答案:C10 分别向20 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

7、随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解析: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故滴加少量酸或碱其pH基本不变,但这种调行能力是 有限的,若滴加了过量的酸或碱,则滴加过量碱时,pH会升高,滴加过量酸时,pH会降低, 故选D。答案:D11 . (2019年陕西安康质量调研)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会明显下降B.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解析: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有调出pH的作用,喝醋后,血浆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 化,A项错误;内环境的成分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B项

8、错误:在正常情况下,内环 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并不是保持不变,C项错误:内环境稳态失调,会影 响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D项正确。答案:D11.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雨, 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解析: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但都有一个变化范围,一方而是因为个 体差异,另一方面,同一个体内环境的稳态也是动态的、相对的;医学化验应当高度精确, 血检指标的正常

9、值的变化范用反映的是群体内环境的状态,与化验的“误差”无关。答案:D12. (2019年天水一中高二月考)如图是一生物学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行,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解析:内环境稳态强调通过调节作用,各个器官、系统参与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 相对稳定状态。答案:B13. 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行机制是()A.神经一体液调节B.神经一免

10、疫调节C.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D.神经一激素调节解析: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 故选Co答案:C14. (2019年泰州月考)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 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B. 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占主导地位解析:内环境稳态需要神经一体液一免疫网络的调品内环境渗透压、pH和温度等保 持在适宜范

11、围之内,为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创造了条件,这种稳态遭到破坏后,酶就不能正 常发挥催化作用,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答案:D15. (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二模拟)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简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C.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解析: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中含有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等血 液运送的物质,A项正确:细胞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其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 反应组成,完成这些反应需

12、要各种物质和条件,而维持内环境稳态可以提供反应所需的物质 与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所以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 胁,B项正确: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 质微粒的数目,C项正确:由于血浆中存在的缓冲物质可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因此人 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不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D项错误。答案:D16 .下面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外界环境5料物CC养废循环系统(l)a表示 系统,b表示 系统,c表示 系统,参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还有图中的 系统。(2)C0; 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3

13、)病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 pH,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 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的调节下进行。(5)外界中的d进入红细胞,共穿过层生物膜。解析:(1)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同时借助多个器官、系 统的参与,如呼吸系统吸入0:排出C0:,消化系统消化吸收食物从而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 7泌尿系统排出细胞代谢废物。(2)组织细胞内的CO: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所以CO:不从组织 液进入组织细胞。(3)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

14、碳酸, 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行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 的主要调节机制。(5)外界中的0二进入红细胞,首先需要穿过肺泡壁的1层细胞(2层生物膜), 然后进入毛细血管(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再进入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生物膜), 共5层生物膜。答案:(1)呼吸消化泌尿循环(2)组织细胞内的CO二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浓度(3)降低碳酸氢钠(4)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5)517 .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JffOi、NaH二POi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 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分别加入25

15、 mL实验材料一测pH一滴加0. 1 mol/L的HC1溶液、摇匀一测pH-倒去烧 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一重复实验并记录。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开始时都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其目的是,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符合科学的是组,理由是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 作用,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解析:(D根据探究问题及实验材料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缓冲液是由弱酸强碱盐组成 的,具有缓冲作用,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而探究的问题是“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相对稳 定的功能”,据此可推出该实验中血浆组是实验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是对照组。(2)根据 坐标曲线分析

16、:清水组的实验现象与事实不符,清水中加入HC1溶液后,溶液pH应由7 逐渐下降。血浆组和缓冲液组的曲线走势相同,说明二者的功能相似,都具有维持pH相 对稳定的作用。(3)要证明血浆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实验应补充加入一定浓度的碱 后,测定其pH即可。答案:(1)获得实验前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pH作比较(2)清水 清水中加HC1溶液后,溶液pH下降对照 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这种能力比较强(3)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后,血浆pH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18 . (2019年上海杨浦区质量调研)如下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请回答下列 问题。细胞A血浆

17、/ 、细胞B 淋巴 组织液细胞C(1)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2)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多的是o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 来反映。(3)细胞A中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的细胞是o(4)组织液与细胞C内的渗透压(填“相同”或“不同”)(5)血浆中调节pH相对稳定的物质有 等,当各种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在这些物质的作用及神经和体液的调行下,主要通过(器官)将多余的酸、碱排出体外。解析:(1)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管和血管中,其内环境是淋巴、血浆。淋巴循环为单向 的,只能来自于组织液,回到血浆,故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2) 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多的是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