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过关训练26 *荷塘月色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弥望(m ) 点缀(zhu )i 幽僻(p )i B.倩影(qi n)袅娜(nu )斑驳(b ) C.参差(c 1 )脉脉(mo)名曲(q u ) D.梵婀玲(f n)空隙(k (ng)颤动(ch n) 2 .选出下面的字形有两处错误的一项()A.没精打采参差剑裾和谐B.翁翁郁郁点辍幽僻苍茫C.纤腰束素倩影斑驳酣眠D.迷迷糊糊袅娜渺茫婉然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这是独处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To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着些白花。树缝里也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A.好
2、处盛开漏着 B.妙处点缀透出C.妙处点缀漏着 D.好处盛开透出4 .下面加点词或语素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眠歌(睡眠)弥望(满)B.袅娜(柔美的样子)丰姿(也作“风姿”,风度仪态,一般 指丰满的姿态)C.倩影(美丽)脉月(这里形容水流的声音) D,妖童媛女(艳丽)兼传羽杯(双方) 5.下列哪些景物引发了作者由喜悦而哀愁的情绪变化,正确 的一项是()无边的荷香月色幽僻、阴森的小煤屑路没精打采的路灯光热闹的蛙声、蝉声江南采莲的盛况A.B.C.D.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也像超过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B.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C.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
3、个风流的季节。D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7下列句中修辞特点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相同的句子是 ()A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B.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C (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D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8从下面找出与“颇不宁静”内涵不相符的一项()A 朱自清先生的心境很欢愉,因此写出了如此优雅美好的景色。B 从荷塘月色的美景中,反映出了作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苦恼、彷徨。C 朱自清先生希望在幽静的环境中寻
4、求精神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D.江南采莲旧俗中的欢乐,恰与作者眼下的孤寂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心中那难以排解的缕缕哀愁。9对下面的这个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A 荷塘的“四面”即“四周”, 这句话等于说这荷塘被不少树圈在中间(包围在中间)。B.这句话告诉读者荷塘四面树的两方面情况:一是数量多,二是长得茂盛。C.这是个定语后置句,与常式句不同,采用这种句式是为了突出强调定语“蓊蓊郁郁”。D 这是个变式句,用这种句式,是为了突出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10阅读下面四句诗,完成后面两题。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1)诗体是 ()A
5、.绝句 B.律诗C.散曲 D.古体诗(2)对这几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交代采莲的时间和地点。B.第二句写莲花盛开时出水很高,超过了船上人的头。C.第三句写莲蓬成熟了,压弯了莲茎,因而要低头采摘。D 第四句是说莲子像刚出水一样清亮,“莲子”是双关, “怜子”即爱你之意。 课内精读阅读文章,完成1113题。11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写月色下荷塘的美景,表现了作者高尚的审美情趣、深沉的感慨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B 作者用了许多比喻来描绘荷叶、荷花在朦胧的月色下的情状,加强了描写对象的生动性、形象性。C.文段中叠词的运用匠心独运,如“田田” “亭亭” “
6、脉脉”“曲曲折折”等,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D 文中写荷香、写月色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真是妙不可言。12 作者笔下,月光是“淡淡的”, 如“流水”, 如“牛乳”,如“轻纱”,月光笼罩下的一切都朦朦胧胧。为什么作者说“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答:13 说说第 6 段所写景物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发出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答: 课外迁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又见荷塘月色吴兆民 今晚上,我终于来到了清华园的荷塘。可是来迟了,已不见满塘的荷花荷叶。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寻当年朱自清的足迹,也不能不说是非常惬意的事。 荷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
7、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是对故人的怀念吧。昏黄的路灯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让人觉着塘中漂动着簇簇水草。我的身影则在这水草上滑过。今晚虽不是满月,但它的清辉似乎不减当年,把眼前的荷塘尽情倾洒。 荷塘上虽然不见了荷花,但让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为朱自清已将它牢牢根植于人们的头脑里;我已从想象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看吧,这满塘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不是荷花吗?那层层叠叠铺展在那里的不是荷叶吗?月光正像当时那样流泻在荷花荷叶上。微风在那里吹拂,依然将那清新的荷香弥散。 我沿着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几盏温和的路灯紧贴荷塘小路亮着,倒映水里的显出一束束昏黄,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边一列高高土坡,密植森
8、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荷塘那边,月亮透过摆动着的高大树枝不时瞟我一眼。 眼前的莲桥把狭长的荷塘分成两半,稀疏的残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几许凄凉。走过莲桥,拐过小弯,我走进了近春园遗址深处,置身高高的白杨树下。眼前一片开阔地平展展的,月光轻洒,充满空灵,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叶。前面竖立着一块碑石,记载着近春园历史。后面小土坡上的“ 荷塘月色亭,显得有些静穆。月光在静静地往这里挥洒,近处的一切都给抹上了清灵灵的光彩,我也被其细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给我的身 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样邈远、透亮而圣洁, 让人的心胸霎时跟着坦荡起来。七十五年前那个夜晚,朱自清独自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
9、, 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一生操守在这 里坦白!要清洁,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从;要清苦,不要 奢靡。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有多少人经受不住磨难变节了,经 受不住诱惑苟且了,经受不住清贫颓废了;而你没有。为了民族, 为了家庭,也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严。那个夜晚,你一人在这 里的默想和表白,说不上庄严,充其量只是几天后以瘙辑 荷塘月色瘙 M 艺术地向世人作了昭告;但你此后却真切地用自己的 生命实践。没有哪一个要求你去这样做,也没有哪一个去监督你 这样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觉、意志、风范。你虽没有什么轰轰烈 烈的壮举,却在贫病交加之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援面粉,成了承 载一个民族的气
10、节、尊严和大义的人。也许有人不屑,也确实有 人不屑,但这反而衬托出你的崇高,因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类。这样想着的时候,阵阵清寒和阴森不知从何方向我袭来, 又想到这遗址就是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而殃及近春园使之成为“荒岛”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围的清寒和阴森,只好回转到 有路灯的荷塘边。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我在荷塘边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绿色聚光在不 停旋扫。毕竟是现代文明社会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 残荷,总是不能释怀。社会发展了人还要不要操守?融入现代文明的民族还要不 要气节?现实中的许多人和事都做否定性回答。朱自清虽是旧时 代的知识分子,尚且坚守节操,洁身自好,成为一代楷模。就是
11、这荷塘里的荷花也葆有自我净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作为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作为融入现代文明的民族又岂能不固守气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回到人之为人的本性上来,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不断温习、时时记取七十五年前那份富有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的深情告白,是回复我们人本性的一剂良药。 荷塘上的清风在月光辉映下吹拂着我,不断清理着我的思绪。我下意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虽然不见先人踽踽独行的风采,却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1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
12、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怀着渴望已久的心情来追寻朱自清先生的足迹写起,紧接着勾勒了荷塘月色,最后联系史实,评价先生高洁傲岸的人格。B 第段中,作者描写了眼前所见的月下荷塘的美景:荷花、荷叶和荷香。显得空灵洒脱。C 第段主要运用了呼告的方法,将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营造向故人直接倾诉的氛围,有利于直抒胸臆。D 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既评价了朱自清先生的人格,又结合现实,探求了发人深思的“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15请简单赏析“荷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是对故人的怀念吧”一句。答:16请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分条概述“我
13、望望天上明月, 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中“不能释怀”的内容。答:17 完成下面题目。 (1)为了达到好的语言交际效果,我们对别人提要求时往往需要得体。下列的话,说得不得体 的一项是() A.请你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B.老师,把那份资料给我拿过来。C.我们还是一起陪您打车去吧?D.麻烦问一下,知春路怎么走?(2)下面是毛泽东同志沁园春 雪的初稿和修改稿。请你说 明这样修改好在哪里。初稿:山舞银蛇,原驱腊 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修改稿:山舞银蛇,原驰蜡 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答:18.散文中描写景物,作者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达 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朱自清借恬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抒
14、 发了幻想超脱现实的情感,郁达夫借故都的秋色抒发了悲凉落寞 的情感。请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青山的 文字,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80字左右)答:基础过关训练261 .解析:D项的“梵”读“f n”答案:D2 .解析:A.剑一敛;B.翁一蓊 辍一缀;C.没有错别字;D.婉一 宛。答案:B3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这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辨 析近义词,不能只是孤立地去分析词的义项,一定要结合语境,具体 分析,灵活运用。解答此题我们可以联系课文,抓住“点缀” “漏着” 这两个关键词去分析。如 “点缀”,意思是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 事物更美好。答案:C4 .解析:A.
15、“眠”指催眠;B. “丰姿”指美好的姿态;C. “脉脉” 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答案:D5 .解析: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是这篇文章的动人之处。淡淡的喜 悦、淡淡的哀愁是本文的感情线索。答此题应把握住这两点。反映的是由哀到乐的变化;句仅能反映作者低落的情绪。答案:C6 .解析:A句中“超过”用词不当,应是“超出”;B句中“远 远近近” “高高低低”,粗看似重复啰嗦,实际上写出了荷塘四周树 的错落有致,有立体感;C句中“风流”特指采莲男女不拘礼法表露 爱情;D句是一个比喻句,比喻生动别致。答案:A7 .解析:A句运用了暗喻;B句与C句运用了明喻;D项与例句 均运用了通感这一修辞方法。答
16、案:D8 .解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全文都受 这种低调情绪的影响,表达的感情既有忧愁,又有欣喜,既不热烈也 不过于悲沉。再者,优雅美好的景色,使作者 “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暂得自由而心系于美景。答案:A9 .解析:这是个变式句,采用倒装的形式不是为了突出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而是为了突出“蓊蓊郁郁”。答案:D10 .解析:(1)本诗属南朝乐府诗;(2)本诗写一个青年女子从春到 秋,从早到晚对所爱男子的相思。第三句中“莲子”是双关语,隐喻“怜子”,即爱你之意。第三句是说“低下头来细思量我那爱你之 心”。答案:(1)D (2)C11 .解析:A项,应该是“对自由的向往”。
17、答案:A12 .答案: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难得的片刻喜悦和宁静,难得 的自我陶醉中换来的自由。13 .答案:写树,用“重重围住”写树木的茂盛,更写出作者的 压抑感;“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写色彩的黯淡,更写出作者心情的 黯淡。写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表现的是作者心绪 的低落。“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蛀声”,表现 的是作者那片刻的宁静不复存在,心中烦乱不堪。“但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正是作者无法摆脱烦乱、哀愁的感受。14 .解析:B项,本段所描写的是想象之景,并非眼前所见。答案:B15 .答案: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借杨柳表达了作者对朱自清的 怀念和敬仰之情,充满了人情味。16 .答案:朱自清以自己的生命实践承载了一个民族气节、尊 严和大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种设备岗位试题及答案
- 畜牧发展面试题目及答案
- 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中的视觉传播理念与试题及答案
- 公文作文考试题及答案
- 测试实例面试题目及答案
- 北京中院面试题目及答案
- 图像描摹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创新设计探究试题及答案
- 幼儿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 恙虫病护理的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绘本故事:《小熊不刷牙》
- 中文版IEC62305-3建筑物的实体损害和生命危险
- 中班教育随笔大全《如何对待调皮的学生》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一级上My Noisy Schoolbag教学设计
- 完整版继电保护定值整定计算书
-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课堂PPT)
- 毕业设计粗饲料粉碎机的设计全套CAD图纸
- 云南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 单相半桥逆变电路
- 第5章 瓦斯抽采参数的测定及计算
- 南外加试卷精华.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