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分层作业 (十一 )(建议用时:40 分钟 )合格基础练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国土面积约为 21.9 万平方千米 , 人口总数约为 1.12 亿人。据此,回答16题。7B.西北高,东南低D 东南高,西北低)B.温带季风气候D 亚热带季风气候)B,湖泊水D 大气降水1京津冀地区地势特点是(A 南高北低C 东高西低2京津冀地区的气候属于(A 温带大陆性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3京津冀地区的主要水源是(A 河流水C 地下水4有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北京发展所带来的人口、交通、就业和环保压力严重,发展周边卫星城,疏导北京城市压力刻不容缓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利用交通先行的优
2、势,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北京、天津为双核心,构建“两核多点”的发展格局 在一体化构建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及防治环境 污染A.B.C D 5下列不是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优势的是()A 空间上相毗邻,利于统筹规划,协同发展B,煤炭、铁矿、海盐、石油等资源丰富C.天然不冻海港众多,海运条件十分便利D 地区间产业分布均衡,产业关联密切6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 判断关于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金融等第三产业为主,其产业与技术向天津、河北扩散B.天津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为主,以先进制造业为发展方向,向 北京输送资源、劳动与产品C.河北以采
3、掘业、重加工工业占优,以动力指向型工业为主,主要工业部 门包括钢铁、化工、能源等D.三地在一体化过程中通过产业转移,形成产业结构相似的经济区域1.B 2.B 3.A 4.D 5.D 6.A 第1题,京津冀地区地势总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特点。第2题,京津冀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第3题,京津 冀地区的水源主要是地下水。第4题,京津冀一体化是国家发展战略,北京、天 津等城市人口、规模过大,城市环境压力过大,亟需疏散城市职能。区域现代交 通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支撑。 在一体化进程中,要注意环 境保护与防治环境污染。第5题,京津冀地区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地区间缺乏 紧密的产业关联
4、。第6题,北京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第三产业发达,其产业与技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向天津、河北扩散。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78题。7.关于图中四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重庆,位于长江干流上游、地势第一阶梯上B.是武汉,位于赣江与长江干流的交汇处C.是南京,位于长江干流下游,江苏省行政中心D.是杭州,位于长江入海口8.关于长江经济带的说法,错误的是()A.长江经济带是利用江河湖海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经济文化优势形成 的B.大力发展航运、开发下游水能资源是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C.长江经济带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城市密集,市场广阔D.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沟通了沿海经
5、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丰富地区7.C 8.B 第7题,读图可知城市分别是重庆、武汉、南京和杭 州。重庆位于地势第二阶梯,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交汇处,杭州位于钱塘江入海 口。第8题,长江下游地势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不丰富。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 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左图为雄县、容城、安新 3县位置图:右图 为雄安新区起步区及其附近地区简图(1)经过本区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
6、程有西电东送和 ;该工程一年四 季中的季调配的资源量最大。(2)目前右图中的主要耕地类型为 ,以后将有近一半的土地面积逐 步转变为用地。(3)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持续推动力是 ,与原地相比,今后新建 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将 (增大/减小)。(4)分析雄安新区能够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区位条件。详细分析第(1)题,除西电东送外,经过本区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还有南水北调。因为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故该工程春季调水量最大。第(2)题,雄安 新区为平原地区,目前主要耕地类型是旱地,随着城市化发展,大部分土地将转 变为城市用地,其中一半为住宅用地。第(3)题,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动 力,随着经济的
7、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大。第(4)题,雄安新区能够成为北京 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与本地的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现状、位置等息息相关。答案(1)南水北调春 (2)旱地住宅建设用地(3)社会经济发展增大(4)本地区的水源较充足,生态环境优良;距北京市较近;现有开发程度较 低,地价相对较低,搬迁成本小;发展空间充裕。能力提升练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 略。读京津冀地区都市图,回答1011题10 .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的优势有()资金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科技、人才A.B.C .D .11 .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方向是()A.利用区位优
8、势,迁入重型工业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C.加快科技产业,赶超京津地区D.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10 .D 11.B 第10题,京、津是我国直辖市,两地都有充足的资金和科技、 人才;两地土地资源有限,环境承载力较小,是两城市的劣势。第11题,在京 津冀圈中,河北省较京、津地区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完善等,今后应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融合,不应盲目迁入重工业;发挥地区的生态 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科技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是 超越京、津地区;河北省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无金融服务的优势,应依托人力 资源,发展适合当地经济的产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
9、,4月北京现代汽车第四工厂在沧州开工建 设。读图,回答1213题12 .与北京相比,沧州发展汽车制造业的优势是 ()A.邻近大中城市,市场需求量大B,拥有货运港口,利于对外贸易C.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支持D,钢铁产量较大,科技水平先进13 .为了防止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沧州应 ()A .加快物流速度,增大环境承载力B.促进人口迁移,实施生态移民C.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城市等级D .推进产业升级,采用清洁生产12.B 13.D 第12题,联系生活和所学可知,北京在市场、劳动力素质及科技水平等方面都比沧州更具优势,但相较于北京,沧州靠近渤海,拥有货运港 口,对外贸易更便利。第13题,推进产业升
10、级,采用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 放,可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问题。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 国家战略。白洋淀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被称为“北国江南”。目 前最大水深仅为3米,水质为劣V类,环境质量改善需求迫切。raw小山版金山峰 河青褫0水域 .二区域京津冀部分地区示意图(1)据图描述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2)分析白洋淀水质差的自然原因。(3)请你提出雄安新区建设中对白洋淀水环境保护的三项措施。详细分析第(1)题,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半球位 置、海陆位置、气候带位置、热量带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第 (2)题,白洋淀水 质差源于湖区的水量少,水流慢,泥沙入湖多,自净能力差。第(3)题,在雄安 新区建设中,对白洋淀水环境保护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 调整产业结构, 限制污染企业;加强全流域水体综合治理等来实现。答案(1)京津冀地区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东临渤海;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北靠燕山山脉,西倚太行山,连接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战略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恒力软管夹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钻机打桩设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年羊绒混纺面料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绿色出行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报告
- 中国机械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租赁厂房续租合同协议
- 种植业施工合同协议
- 硅胶成形厂转让合同协议
- 私家车位占用合同协议
- 商铺递增合同5篇
- 2022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英语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
- 维克多高中英语3500词汇
- 一人有限公司章程(范本)
- 员工惩罚通知单
- GB/T 25742.4-2022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数据处理、通信与表示第4部分:表示
- 特殊感染手术的配合与术后处理
- 萧红《呼兰河传》课件
-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地及其设施设置规范
- 大学生三生教育主题班会
- 2023年宜昌市中医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内部控制建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