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岳麓二第十四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习题集锦管理员整理一、铁路1、我国近代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唐胥铁路 B、紫光阁铁路 C、京张铁路 D、同蒲铁路2、铁路是近代交通发展的重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铁路运输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主张进行铁路建设清政府反对修路使中国铁路起步晚,也便利了列强侵吞中国路权民国以后,由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铁路建设步入正规A、 B、 C、 D、3、1887年,李鸿章续办津通铁路引发了长达十余年的铁路之争,这说明A、铁路违背历史潮流 B、铁路扰民、夺民生计C、铁路触动了封建落后意识 D、铁路花费太高4、甲午战后铁路兴修猛然增多,下列原因不正确的是A、列
2、强的激烈争夺 B、清朝官员改变观念C、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 D、经济的发展迅速5、铁路在近代中国命运多舛的原因是A、守旧观念B、铁路不利于国计民生C、中国人害怕火车的汽笛声D、中国没有能力修筑二、水运和航运1、下列关于近代水运业发展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 B、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 C、我国轮船运输吸取了西方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D、随着经济发展,火轮船在民国时期已经普及到内陆省份2、1872年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下列与此无关的一项是A.洋务运动 B.李鸿章 C.福州 D.上海3、中国的航空事业真正起步是在A.1918年 B.192
3、0年 C.1949年 D.1909年4、下列发生在1918年的事件有中国开始研制水上飞机 北洋政府拟订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大民航线路 京沪线上京津段试飞成功 航线总里程近8万千米A、B、C、 D、5、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民国时期中国的铁路、邮政等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B、民国成立后,中国航运受列强排挤的境况有了巨大改观C、中国近代水运、铁路、电报事业均开端于洋务运动时期,证明了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 D、民国成立后,航空事业起步,其他近代事业有所发展,说明当时中国出现了又一次近代化的机遇6、下列有关近代中国轮船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轮船逐渐挤占中国航运业B.19世纪60年代
4、,民间商人曾建议买洋船运送江南漕粮C.归国留学生曾上书当局,为设厂造船献计献策,未引起重视D.1872年,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也的诞生7、下列有关近代电讯事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B.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部分收回了中国电信主权C.无线电报创设于1906年D.民国时期,战乱频仍,无线电报难以发展8、中国航空事业真正起步实在 A.1918年 B.1920年C.1949年 D.1909年9、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发展影响的有 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 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D.影响着人们的社
5、会生活三、邮政1、“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铁路运输 B、航运 C、航空 D、电报通讯2、下列对于我国近代邮政发展过程中有关事件排序正确的是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清政府设立邮传部中国“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 外国在华“客邮”一律撤销A、 B、 C、 D、3、下列关于我国近代邮政发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我国近代邮政经历了由列强控制到独立自主发展的过程 B、我国近代邮政发展很不平衡 C、清末我国邮政已初具规模 D、清政府在1896年时宣布裁撤全部驿站,并使邮传正式脱离海关4、下列对于我国近代交通、通
6、讯发展评述正确的是 A、我国近代航运业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B、中国铁路建设起步早,但发展缓慢C、我国航空事业起步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D、中国自办电报的时间早于自办邮政的时间5、近代中国第一条电报线A、修建时间为1906年 B、建设地点在福建C、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D、目的是联系对外贸易6新式交通工具轮船开始进入中国应该发生 A.洋务运动后 B.鸦片战争后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 D.辛亥革命后7标志着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的是 A.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B.福州船政局的成立C.江南制造总局的建立 D.发昌机器厂成立8标志着中国铁路诞生的是 A.京汉铁路的修建 B.沪宁铁路的修建C.唐山到
7、胥各庄铁路的修建 D.东省铁路的修建9你哥哥今年考入铁路系统高等学院,他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就向你介绍新中国关于铁路事业发展的历史,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后,大力改造沿海干道B.八五、九五期间,国家相应减少了铁路资金投入C.20世纪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居世界第一D.机车、铁路技术改造成为发展铁路事业的重要内容10世界上第一条商业性磁浮列车于2003年开通于 A.广州 B.上海 C.天津 D.北京11中国以汽车代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30年代12下列有关中国电讯事业发展的情况,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末,中国电
8、话数量居世界第二位B.20世纪90年代起,传真手段成为电讯事业的重要内容C.20世纪后期,互联网也成为电讯事业的重要内容D.电讯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建国初期13无线电报最初设立时主要用于 A.军舰之间通讯 B.官府通话 C.民用聊天 D.通商贸易四、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修筑铁路8 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修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仅1200公里,占总比率的14。材料二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
9、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的进程。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1911年前中国铁路的投资状况怎样?这种投资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2)列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修筑的铁路干线及主要设计者。(3)据材料二归纳铁路的修建对推动现代化有何积极影响。 答案 (1)以帝国主义直接投资和清政府贷款投资为主,中国人自筹自建铁路仅占很小比例(如摘抄材料原句内容也可)。这说明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加强,中国铁路修筑权大量丧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京张铁路,詹天佑。 (3)促进经济交流,有利于经
10、济繁荣;有利于知识传播和信息流通;促进与铁路交通相关部门的生产和商品流通;有利于中国传统社会的进一步解体。 2、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获得了哪些与航运有关的特权?中国旧式水运的命运说明什么问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为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天津条约又规定增开十口通商,最北面的是营口,最南面的是琼州,长江中游最深入内地的是汉口。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中国的领海、内河航行权受到破坏。 (2)中国旧式水运由一度繁荣到衰落,充分说明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航运业的破坏。同时也说明不仅是中国旧式水运,就是其它旧式的交通、通讯手段,在西方先进文
11、明的冲击下,也必然会走向衰落,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3、以下是轮船招商局初期发展和经营情况。 年度 资本借款船只吨位运费收入付出借款利息18738一74747601230408849171771877878775103819729916232233653 18818827100003537529474188471075188388472000022709330. 378192372242 注:借款主要是官款(官府贷款)请回答:(1)轮船招商局上表所涉时期内的经营状况怎样?(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它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1)经营状况:一直在发展,轮船吨位增多,收入日增,私人资本不断
12、增加,官款膨胀快于私人资本,利息负担加重等。(2)引进了先进交通工具,刺激了私人资本投人,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侵略。 4、(2004·北京文综·40) 铁路是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材料一 1835年德意志仅有铁路6公里,1875年的德国铁路已达27 960公里。有学者认为,那里稠密的铁路网“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材料二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印旱涝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
13、”;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路对当时德国社会发展的作用。(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清统治者当时反对修建铁路说明了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3)根据保路运动发生的原因,分析20世纪初国人对建设铁路认识的转变。答案 (1)促进了德国的统和经济的发展。(2)说明清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影响:中国铁路起步晚,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便于列强侵夺中国铁路路权。(3)反对清政府将铁路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反对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反
14、映出国人对建设铁路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和维护民族权利的坚定决心。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开通之日, “但闻辙轨摩荡声甚属,而人已如电掣飙驰,随之以去矣。乘者、观者一齐笑容可掬,啧啧称叹”。不料未过多久,火车在江湾一带轧死行人,导致民情汹汹。清政府遂以285万两白银赎回淞沪铁路,拆毁并掷入大海。材料二 火车伸向远方的双轨、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欢快的轰鸣,毕竟昭示着新时代的到来。19世纪90年代末,反对之议已波澜不兴。上述两则材料的对比对我们有何启示?提示中国传统的保守落后的思想意识造成了铁路在近代中国的命运多舛。但历史的车轮是向前发展
15、的,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先进事物的传播是不可阻挡的,是不以中国人的好恶为转移的。新时代的到来是不可抗拒的。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本地处海疆,操航业者甚火。通商以前,俱用沙舱,以其形似鲨鱼,故有此名。由南载往花布之类,曰南货;由北载来豆饼之类,曰北货。当时,本邑富商,均以此而获利。道光中,行海运,岁漕百万,由沪至天氏亦借沙船,官商称便。自汽船盛行后,搭客运货,更为便利,而沙船之业遂衰,即海运亦归招商局承办。今之沙船,寥落如晨星矣。黄苇、夏林根编近代上海地方志经济史料选辑材料二 “黄包车”之于上海或许有着特别的典型意义,他在黄浦江边无奈地转动了82年,如一位风霜尽染的老人,于1956年安然退进博物馆。 摘自新华网图一 图二材料三 到20世纪80年代呼啦啦驶出的出租轿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5单元祭十二郎文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
- 行政管理中的战略思维试题及答案指南
- 2025年回迁房买卖合同协议书
- 2025购物中心租赁合同
- 市政学课程设计的创新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量农产品买卖合同标准范本
- 工程项目交付方式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智能安防联网报警监测服务合同
- 2025企业办公场地租赁合同协议
- 行政管理的科学决策工具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内蒙古包头市重点中学高考英语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 《民间艺术之剪纸》课件
-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知识培训
- 拟投入的勘察设计人员、设计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
- CRC如何做好受试者管理
- 高压燃气管道工程定向钻穿越施工方案
- 未成年离异孩子改姓协议书范文(2篇)
- 2024年4月医学装备质量管理情况简报
- 矿井通风模拟设计-冯树鸣
- 耳石症的诊断与治疗
- 企业形象设计(CIS)战略策划及实施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