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荀子·富国篇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这反映出古代农民提高农业产量的主要方法是()A种植五谷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 D男耕女织解析:五谷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农作物,与提高农业产量之间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可以体现出当时人们在土地上认真细致的耕作,符合精耕细作的含义,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提到铁犁和牛耕,故C项错误;男耕女织是古代中国农业的特点,与提高农业产量没有联系,故D项错误。答案:B2右图所示工具名为“桔槔”。庄子载
2、:“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对“桔槔”解读正确的有()桔槔最迟在战国已经出现桔槔是我国较早的灌溉工具与牛耕共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反映了中央集权对农业的重视A BC D解析:根据题干中“反于晋”可知“桔槔”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正确;根据题干中“将为圃畦”可知“桔槔”是用于灌溉种蔬菜的田畦,故正确;从图片中可看出,“桔槔”方便了人们取水灌田,所以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已经出现,故正确;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形成中央集权的政府,故错误,B项符合题意。答案:B3阅读下表,据此无法推论的是()省份时代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甘肃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江西
3、福建广东湖北湖南云南汉1819451114111隋943111242唐321132244151812442029471(注: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朝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A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B从汉代到唐朝疆域不断扩大C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D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治水事业活动的次数与疆域扩大无直接联系,B项据此无法得出,故符合题意。其他三项推论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答案:B4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中国古代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期。其中与“封建时代”对应的土地制度是()A氏族公有制 B井田制C均田制 D私有制解析:
4、根据材料可知,“部落时代”指的是原始社会,对应的土地制度是氏族公有制;“郡县时代”是指封建社会,对应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时代”中的“封建”是指封建邦国,即分封制,对应的是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故B项正确。答案:B5“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解析:材料认为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即小农经济和社会保持稳定,“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自然经
5、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表现出脆弱性,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的小农经济,故B项错误;铁犁技术更新缓慢只是其稳定不变的原因之一,故C项错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及社会结构保持稳定,与欧洲差距拉大,表现出停滞性,故D项正确。答案:D6下面两幅图片的前后变化说明中国古代()A人身依附关系加强B家庭手工业已消失C市场需求不断扩大D机器工业开始出现解析:根据图片中由部分产品进入市场到产品全部进入市场可知,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故C项正确;两幅图片反映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故排除A项;B、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答案:C7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革命的时代,因为北宋时中国的GDP总
6、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中国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人均427美元。据此推断宋代时中国()A封建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B出现了国强民富的繁盛局面C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成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国家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数据可知,北宋时期的封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故A项正确;B、D两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后期,故排除C项。答案:A8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唐代民谚赞誉浙江嘉兴的农业,“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南方正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B宋英宗时,“一岁所用,养兵之费常居六七。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
7、兵”军费成为当时政府的主要财政支出C农政全书记载,松江地区“绫、布二物,衣被天下”“原此中之布,实不如西洋之丽密”手工纺织品的质量不如机器纺织品好D清政府认为“宁波税额较轻,恐将来赴浙之洋船日众,日久生弊”清政府中断了中外贸易解析: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军队不断扩充,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形成了冗兵和冗费的局面,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中材料与结论均不符。答案:B9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B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C棉
8、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D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解析: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棉纺织生产的主要形态是纺织结合、耕织结合的家庭副业形式,棉纺织业是依附于农业的副业,其生产的目的是自给自足,从经营的规模看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这就不能形成大规模的生产,也影响了这一行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答案:B10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以棉纺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A出现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C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D区域经济分工扩大解析:根据材料中“1000多座”可知区
9、域经济分工扩大,故D项正确;材料中看不出新的雇佣关系和生产水平的变化,太湖、苏州、松江和景德镇都在南方,故A、B、C三项均可排除。答案:D11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B农业生产地位降低C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解析:手工工场是存在雇佣关系,但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A项错误;“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说明农业生产在该地占重要地位,故B项错误;从材料“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说明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故C项正
10、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手工业状况,没有体现商业,故D项错误。答案:C12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A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B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C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D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解析:材料中只能说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不能体现其发展水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可知清政府在制止罢工行为和令投别户的行为,说明出现了工匠的群体斗争,故B项正确;材料中政府压制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并没有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
11、说明私营手工业的规模,只强调出现雇佣关系以及政府对“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进行压制,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高祖7年规定,“民产子,复勿事二岁。”(西汉会要卷47)东汉幸帝元和2年下诏,除规定“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外,又“今诸怀妊者,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东汉会要卷28)唐太宗贞观元年正月发布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跨及时诏,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捕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妹,命其好合。刺史县令已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缘寡数少
12、,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阶殿失。”(唐大诏令集卷110)清康熙五十一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斌”。雍正元年又逐步实行“摊丁入亩”,取消了全部人头税。材料二清朝前期人口变化与人均耕地情况表年度年度公元口数(口)每口平均亩数顺治十二年16551403390027.63康熙五十年17112462132128.15雍正十二年17342735546232.54乾隆十八年17531027500006.89乾隆三十一年17342080957963.56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绘制赋材料三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童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
13、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耘,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稿材料四据谭其骤、邹逸麟的研究,秦汉实关中时期,由于黄土高原的大量开垦,黄河每百年的决溢次数平均为5.7次。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利用方式以畜牧业为主,因而河水决溢每百年平均只有1.3次。隋唐五代时期,土地利用方式是半农半枚,河水每百年决溢为10.3次。北宋至明清时期,黄土高原都大量开垦农耕,河水每百年的决溢次数增加到375次张子附论
14、生态环境对古代中国人口分布的作用(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的人口政策。为保证这一政策的落实,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中国古代文明形态,分析古代统治者采取这些政策措施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前期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导致了哪些社会问题?(10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考查对材料一的理解,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的人口政策是鼓励人口增长;第二小问可以结合材料一归纳,说明政府还将人口数量作为官员政绩考核指标,政府鼓励婚嫁;第三小问结合农耕文明的形态,可以从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和封建政府税收、兵役和徭役需要思考。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
15、料二可以看出清朝人口不断增加;第二小问考查对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归纳,材料二图表对比可以看出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田亩数不断减少,材料二“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耘,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说明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秦汉黄河每百年的决溢次数平均为5.7次。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河水决溢每百年平均只有1.3次。隋唐五代时期河水每百年决溢为10.3次。北宋至明清时期河水每百年的决溢次数增加到375次”说明土地过度开垦,导致河水泛滥,破坏农业生产。答案:(1)政策:鼓励人口增长。措施:调整税收政策;国家直接物质奖励;将人口数量作为官员政绩考核指标;鼓励婚嫁。原
16、因:农业(耕)文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的数量多少决定农业盛衰;人口的多少关系到赋税的征收、兵役和徭役的征发,是国家强盛与否的重要标志。(2)特点:人口增长迅速。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与耕地有限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养牛成本提高,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土地过度开垦,导致河水泛滥,破坏农业生产。14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经济相当发达,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南北朝时期,由于劳动人民数百年的辛勤开发,经济地位在恢复中不断提高。山东青州、兖州一带的移民南迁广陵一带,促进了扬州的经济发展。隋唐时期,隋炀帝开通南北大运河,扬州也达到了极盛的巅峰
17、,曾是大唐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唐代的扬州,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在江淮之间“富甲天下”,时有“扬一益二”之称,是中国东南手工业制造中心。扬州是南北粮、草、盐、钱、铁的运输中心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领淮南、江北诸州。在以长安为中心的水陆交通中,扬州始终起着骨干作用。正所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在扬州”。摘编自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材料二“佛山之治遍天下”。明清时期佛山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四大镇之一,主要是冶铁业率先起着主干作用。冶铁业是佛山三大手工业中规模最大、雇佣人数最多、资金最雄厚、产品销售量最大的手工业。“佛山商务以锅业为最”,中等铁矿的雇佣人数亦在千人以上;一炉场有司炉者、掘铁矿者
18、、汲者、烧炭者、陆运驮者、水运载舟者;驮者和载舟者皆有牛马舟船各200以上,日销费用万余两银。2010年9月28日南方周末材料三(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其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这种传习主要是由于手工业市场的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的自卫措施,手工业成品也往往因此而保证了工艺水平。但这种世代传习显然是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的扬州成为“中国东南手工业制造中心”的主要因素。(4分)(2)以佛山铁矿为例分析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发展的新特点。(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出现的手工业世代传习的原因。手工业世代传习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8分)(4)明清时期,阻碍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解析:第(1)问分析扬州成为东南地区手工业制造中心的因素,一要充分提炼材料信息,二要结合所学知识,如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江南的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沂源县三上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生就业方向分析试题及答案
- 规划设计中正确的生活方式
- 燃气中毒的急救
- 礼仪课程设计案例分享
- 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经济法复习及考题情报
- 隧道堵漏安全培训课件
- 临床横纹肌溶解症发病机制治疗护理措施诊断及健康教育急救护理
- 眼科病人护理概述
- 拆桥补偿合同协议
- 8.2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同步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提高盆底康复知识知晓率
- 武汉202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山东烟台中考满分作文《连起来》
- 2025年9种体质考试题及答案
- GB/T 45142-2025海洋溢油污染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
- 傣族文化知识介绍
- 山东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篇(截至2024年)
- 202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化学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2024年09月全国2024厦门国际银行青年银行家(分行市场类)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