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航】山东省高中语文1.2.2《常春藤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名师导航】山东省高中语文1.2.2《常春藤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名师导航】山东省高中语文1.2.2《常春藤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学案一、预习目标1、阅读课文,掌握文本中出现的字音、字形、词语二、预习内容(1)给加点的字注音 数落 挪动 蔓菁 气喘吁吁 砖砌 咆哮 怒号 散落 昵称 窗槛 颤抖 瞥见 瞅见 唠叨 殡仪馆(2)词语积累 凝视 倾泻 蹑手蹑脚 一筹莫展 凄风苦雨 错综复杂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1)学生能体会欧亨利式结局的妙处。 (2)理解小说曲折的情节和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概括并复述小说的情节。 (2)理出时间线索和情节、人物的关系。 (3)从多角度分析人物贝尔曼的形象。 3、情感目标: (1)认识建立精神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2)

2、学习主人公贝尔曼先生“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3)树立“爱”的信念,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二、重点难点1、学生能理出时间线索和情节、人物的关系。 2、从多角度分析人物贝尔曼的形象。 3、理解最后一片叶子的内涵。三、学习探究过程:探究一:请学生按照故事的发展复述小说的情节。 明确:引导学生从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角度进行概括。 探究二:按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分为四个部分。请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开端(第 至 节): 发展(第 至 节): 高潮(第 至 节): 结局(第 至 节): 探究三: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讨论说明原因。探究四:一个希望,一个永逝,都是源于

3、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子。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围绕线索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说说琼珊是怎样活下来的、老贝尔曼是怎样离开人世的。四、当堂检测:欧亨利小说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风格上,结合小说第四、五自然节,让学生来品味鉴赏。 课后练习与提高1、课堂小练习: 为下面一段文字设计结尾,努力达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配带在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片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成的。儿子喜上眉梢,兴奋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嗖嗖地有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使着他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 2、琼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