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学习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感受作品中大自然 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学习学习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感受作者热爱生 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 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品味作者、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2、学习文章多角度写景、借景抒情等写作手、学习文章多角度写景、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法。3、体会、体会答谢中书
2、书答谢中书书画面布局的巧妙。画面布局的巧妙。4、理解、理解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中中“闲人闲人”的含义。的含义。 学习重难点 “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一种应用性文体,古代书信多记事陈情,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 书(书(shsh)写字;记录;书写。字体。写字;记录;书写。字体。装订成册的著作。书信。文件。装订成册的著作。书信。文件。 给刚才大家所组的词语对号入座。例如:给刚才大家所组的词语对号入座。例如: 书书本本 书书写写 书书信信 楷楷书书 判决判决书书装订成册的著作写字;记录;书写书信字体文件“书”的解释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
3、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陶弘景的安慰,如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都属于此类。这类作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美学价值的精品,有较高的鉴赏意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美学价值的精品,有较高的鉴赏意义。义。写作背景 陶弘景,字陶弘景,字通明通明,自号,自号华阳隐
4、居华阳隐居。南朝齐。南朝齐梁间梁间文学家文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好读书,喜好读书,喜道术。道术。2020岁前曾担任诸王的侍读,岁前曾担任诸王的侍读,3737岁(齐武帝岁(齐武帝永明十年,公元永明十年,公元492492),辞官隐居于句容茅山,),辞官隐居于句容茅山,继续钻研学问,炼丹习道,并遍游名山,寻访仙继续钻研学问,炼丹习道,并遍游名山,寻访仙药。粱武帝萧衍早年曾和他交友,登上帝位以后药。粱武帝萧衍早年曾和他交友,登上帝位以后经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时人谓为经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山中宰相”。著有著有陶隐居集陶隐居集。作者简介 “山中宰相”陶弘景精通阴阳
5、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1、反复朗读课文,划分朗读节奏。2、以同座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 山川山川/ /之美,古来之美,古来/ /共谈,高峰共谈,高峰/ /入云,入云,清流清流/ /见底。两岸见底。两岸/ /石壁,五色石壁,五色/ /交辉。青林交辉。青林/ /翠竹,四时翠竹,四时/ /俱备。晓雾俱备。晓雾/ /将歇,猿鸟将歇,猿鸟/
6、/乱鸣;乱鸣;夕日夕日/ /欲颓,沉鳞欲颓,沉鳞/ /竞跃。实是竞跃。实是/ /欲界之仙都。欲界之仙都。自自/ /康乐康乐/ /以来,未复有以来,未复有/ /能与其奇者。能与其奇者。读准节奏交辉交辉 歇歇夕日欲颓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沉鳞竞跃欲界之仙都欲界之仙都与与( ()交相辉映。消散。太阳将要落山了。颓,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借代)争相跳出水面。 人间仙境。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参与,这里指欣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高峰插入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
7、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高峰入云仰视俯视清流见底 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视角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葱的林木和翠绿的竹子,四季长存。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绘了怎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样的画面?“乱鸣乱鸣”在整个描写场景在整个描写场景中有何作用?中有何作用?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渲染欢欣热闹,增添勃勃生机。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把把“晓雾将歇晓雾将歇”“”“夕日欲颓夕日欲颓”改成改成“晓晓雾将散雾将散”“”“夕日欲坠夕日欲坠”好不好?为什么?好不好?为
8、什么? 不好。不好。 原句的原句的“歇歇”“”“颓颓”把晓雾和夕把晓雾和夕日日拟人化拟人化 了,表现作者对山川了,表现作者对山川喜爱喜爱的情感。的情感。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早晚时间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隐含着什么感情? 带有自豪之感,也有与谢灵运比肩之意。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雅士共同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
9、岸的石壁色彩斑斓,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春。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常春。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译 文本文分三层:本文分三层:第一层(第一句):总领全文。第一层(第一句):总领全
10、文。第二层(第二句到第六句):描绘景色。第二层(第二句到第六句):描绘景色。第三层(第七句):感慨、议论,总括全文。第三层(第七句):感慨、议论,总括全文。整体感知答谢中书书总引山川之美,古今共谈写景四季常景俯视高峰入云俯瞰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一日变景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抒怀欲界之仙都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美 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
11、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伴相映,情味盎然。课文讲解 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春。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
12、将要落山的时候,潜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景。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山水画轴。意境美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澈见底色彩相配之美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夕日欲颓赏析本文的意境美。 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最能体现
13、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主题思想 作者从欣赏景物中发现无穷的乐作者从欣赏景物中发现无穷的乐趣。同时能与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趣。同时能与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有志向道同之处,生发出无比的自豪有志向道同之处,生发出无比的自豪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喜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喜爱之情以及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爱之情以及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且略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且略微有惆怅寂寞之感微有惆怅寂寞之感。 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今仁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今仁人智士用他们脍炙人
14、口的文章写尽了山川草木人智士用他们脍炙人口的文章写尽了山川草木的秀色,让我们去品味,去感怀。其实大自然的秀色,让我们去品味,去感怀。其实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用它那多姿多彩和真切自然的灵无时无刻不在用它那多姿多彩和真切自然的灵性感染着我们,只要我们用明亮的大眼睛,用性感染着我们,只要我们用明亮的大眼睛,用宽广的胸怀去发现,去感悟自然,感受生活。宽广的胸怀去发现,去感悟自然,感受生活。我们的阳光将会变得更加灿烂,我们的生活将我们的阳光将会变得更加灿烂,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无限美好。会变得无限美好。 课堂小结(1 1)两岸石壁,)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五色交辉(2 2)青林翠竹,四)青林翠竹,四时时俱备俱备
15、(3 3)晓雾将)晓雾将歇歇,猿鸟乱鸣,猿鸟乱鸣(4 4)夕日欲)夕日欲颓颓,沉鳞竞跃沉鳞竞跃(5 5)实是)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之仙都(6 6)未)未复复有能有能与与其奇者其奇者 (各种色彩交相辉映 )(季节)(消散)(颓,坠落)(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 )(人间的仙境)(复,再;与,参与,指欣赏)1、解释词语。课堂练习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亮来抒写自己的情怀导入新课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
16、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苏 轼古有一人:古有一人:读书: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工作: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态度: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古难全。娶亲:娶亲: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一生: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猜猜他是谁?猜猜他是谁?苏轼 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字子瞻子瞻,号东坡居号东坡居士士,宋朝眉山人。,宋
17、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与他的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三苏”,均在均在“唐唐宋八大家宋八大家”之列。作品有之列。作品有东坡全集东坡全集东坡东坡乐府乐府。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遭贬。卒后追谥文忠追谥文忠。 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诽谤朝廷,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
18、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苏轼以犯人身份被贬,谪居湖北黄州之苏轼以犯人身份被贬,谪居湖北黄州之时,无薪俸,故租时,无薪俸,故租50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之句。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
19、心寻味。 写作背景 张怀民,张怀民,1083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资料链接承天寺 承天寺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初读课文 念念/ /无与为乐者无与为乐者 遂遂/ /
20、至承天寺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寻张怀民 庭下庭下/ /如积水空明如积水空明 水中水中/ /藻荇交横藻荇交横 盖盖/ /竹柏影也竹柏影也 但但/ /少闲人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如吾两人者耳读准节奏再读课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品味语言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念无与为乐者,无与为乐者,遂至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承天寺寻张怀民。词语解释念,想;遂,于是,便;至,到。想到没有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寻张怀民”
21、,张怀民才是他赏月的相知好友。品味语言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相与相与步于中庭步于中庭 词语解释相与:共同、一起。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心有灵犀,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盖竹柏竹柏影也。影也。 盖,原来。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仿佛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
22、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译 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三读课文 研习课文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
23、素?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地点:承天寺中庭人物:“我”和张怀民事件:月色优美,漫步中庭3、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4、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图有什么特点?绘景绘景修辞修辞 作用作用特点特点月色月色积水空明积水空明竹柏竹柏藻荇交横藻荇交横比喻比喻 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如临其境如临其境皎洁、皎洁、澄清、澄清、透明透明5、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24、竹柏影也。 6、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最后这一句慨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
25、,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7、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闲人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闲人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
26、。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两人者耳。”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的人欣赏它。其次,其次,“闲人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
27、的抱负,但是被一,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个“闲人闲人”呢?赏月呢?赏月“闲人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闲人”的自慰罢了。的自慰罢了。8、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孤独寂寞(解衣欲睡)孤独寂寞(解衣欲睡)欣喜欣喜(见月起行)(见月起行)有点遗憾(无与为乐有点遗憾(无与为乐者)者)急切(遂寻)急切(遂寻)喜悦、心有喜悦、心有灵犀(亦未寝)灵犀(亦未寝)平静、闲适(步于平静、闲适(步于中庭赏月)中庭赏月)慨叹(少闲人)。慨叹(少闲人)。 9、找出文中能看出作者心情变化的语句,细细体味。 10 10、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和和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这两篇短文都写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9课 神奇的图章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青岛版(六三制)
- 高中英语 Unit2 The Olympic Games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5年光伏电站智能运维系统在光伏电站智能运维标准制定与应用报告
- 低空经济2025趋势报告:无人机冲突预警与智能避障技术前沿
- 第一节 楞次定律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沪科版2020
- 2025年公路水运安全员C证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海关风险管理模式优化-洞察与解读
- 特种设备安全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中国消费级固定翼飞机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服务器健康巡检规定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过关试卷附答案(三套)
- 2025年上海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记忆版)
- 2025年农村土地租赁协议(合同样本)
- 2025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试卷
- 铁路礼仪培训课件
- 海上安全培训课课件
-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临床指南
- 铁路客运防寒过冬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