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高频命题点突破 专题二 西方文明的源头和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第5讲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夕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课件_第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高频命题点突破 专题二 西方文明的源头和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第5讲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夕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课件_第2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高频命题点突破 专题二 西方文明的源头和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第5讲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夕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课件_第3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高频命题点突破 专题二 西方文明的源头和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第5讲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夕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课件_第4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高频命题点突破 专题二 西方文明的源头和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第5讲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夕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5 5讲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讲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新航路开辟到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夕工业革命前夕一、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二、政治上: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三、思想上: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四、科技上: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与经典力学核心目录考向一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玩民扩张考向二 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特点及影响考向三 人文主义发展考向四 世界近代化与社会文明的转型考向目录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前奏期(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至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总体特征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政治英美等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逐步建立起资产阶级

2、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经济伴随西、葡等开辟新航路,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伴随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人类历史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促进了人文主义内涵的丰富与发展,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科技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1.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主观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求;传播天主教的宗教情结。客观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传统商路受阻;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增长,

3、地圆学说的流行。一、经济上一、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3)影响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引起“商业革命”,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引起“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过程1487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荷兰:17世纪时,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商品贸易与殖民扩张并举。(2)英国: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18世纪中期,通过

4、“七年”战争打败法国,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3)影响: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奴,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世界市场得到拓展。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但大量白银流入亚洲,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前提:“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起来。(3)发展:18世纪中期,逐步确立责任内阁制。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着国家的行政权,又通过议会控制立法权。二、政治上二、政治上: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5、(1)背景:美国独立后,建立了一个松散的邦联,政局动荡不安。(2)内容实行联邦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联邦制。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掌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具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特点。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对宪法和选民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3)基本原则:分权制衡;主权在民;联邦制;共和制。(4)影响: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时间1417世纪1617世纪1718世纪背景必要性:天主教神学世界观束缚人的思想可能性: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必要性:

6、罗马天主教会的压榨可能性: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必要性: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尖锐可能性: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自然科学发展斗争目标封建神学天主教会王权、神权、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核心内容肯定人性,反对神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因信称义”“信仰得救”;简化宗教仪式,建立资产阶级化的新教批判专制及教权主义,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历史影响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打击了天主教会神权统治;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派;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欧洲: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是资产阶级建

7、立政权的思想基础;世界:鼓舞了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三、思想上三、思想上: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1.伽利略(1)成就: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2)意义: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科技上四、科技上: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与经典力学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与经典力学2.牛顿(1)成就: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推动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2)意义:人类第一次对自然规律系统概括和综合。 明清内阁近代英国内阁形成条件封建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制度加强资本主义发展

8、;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权力、地位 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咨询顾问机构;其职权和地位的变化完全取决于皇帝国家的法定行政机构;英国内阁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组建,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监督;内阁首相实际上控制行政权、立法权等大权历史影响是中国君主专制强化的重要标志;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明清内阁与近代英国内阁的比较明清内阁与近代英国内阁的比较1.(2018四川成都实验中学高三模拟)1782年,英国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

9、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下面评论正确的是()A.此时国王行政权力仍然很大B.小皮特破坏了民主化的进程C.行政权扩张打破了议会制约D.是责任内阁制下的正当行为答案答案 D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意在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782年是在英国责任内阁制度形成之后,因此A、C两项错误;根据责任内阁制的相关规定可知,小皮特的做法属于正当的行为,B项错误,D项正确。2.(2017福建泉州高考适应性练习)17世纪末,当发动“光荣革命”的辉格党、托利党的领袖们制定权利法案的时候,国王拥有行政权和联盟权,但到了19世纪中期,国王终于沦为很少过问政府事务的偶像。这一变化是由于()A.

10、内阁制和政党政治的发展B.启蒙思想深刻影响了英国C.人民革命力量的不断推动D.工业革命对民主政治的推动答案答案 A解析解析17世纪末,国王拥有行政权和联盟权,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以及政党政治得到发展,国王的权力受到进一步的限制,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国王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A项正确。1.(2018四川雅安高三二诊)16世纪20年代,欧洲的冶金家发展了战舰铸炮技术,铸成的新型大炮在大小、射程、威力等方面均大幅增加。这一技术的应用()A.推动欧洲海外殖民扩张B.改变欧洲海战的性质C.导致欧洲封建制度解体D.促使欧洲新航路的开辟考向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

11、扩张考向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答案答案 A本题主要考查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炮当然是运用于军事,对于军事扩张会起到推动作用,A项正确;海战的性质不会因为武器的改进而改变,B项错误;16世纪的欧洲仍然是封建社会,C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D项错误。全面认识早期的殖民扩张全面认识早期的殖民扩张(1)特点目的:掠夺财富。方式: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贩卖黑奴。殖民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方向:非洲、美洲。(2)影响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

12、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2.(2017北京文综)下图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A REPERTA)。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A.有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扩张D.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C.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答案答案 B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图中的关键信息是美洲大陆地图和航

13、海用的罗盘,由此判断题干中的“新发现”是指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美洲的发现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因此B项符合题意。A项与新航路开辟及发现美洲无关;人文主义思想诞生在新航路开辟之前,排除C项;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了海上霸权,排除D项。3.(2018课标)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答案答案 A 图中信息表明,奴隶贸易中贩运的奴隶数量在1618世纪不断增加。据此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正处于早期资本主义扩张阶段,而奴隶贸易正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之一,故A项

14、正确。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B项错误。“日不落帝国”的产生主要是靠抢占殖民地而非奴隶贸易,故C项错误。奴隶贸易达到极盛是美洲种植园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非白银开采的需要,故D项错误。经济新的高产作物玉米、番薯等传入中国,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也改变了饮食结构和习惯,养活了更多的人口;欧洲人对中国商品的大量购买,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外交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使中国开始了反对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为了维护统治,清政府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丧失了与欧洲充分交流的机会文化罗马传教士来华,在传教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文化,西学东渐出现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

15、响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4.(2017湖北黄冈高三质检)美洲作物引种到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30种。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也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等输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A.新航路开辟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B.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答案答案 C本题主要考查商业革命,意在

16、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的说法太过夸张,A项错误;“美洲作物引种到中国”和“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等输入美洲”体现不出欧洲“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世界物种的交流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生活,故C项正确;D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5.(2018山西榆社中学高三模拟)美国法学家卡尔文达伍德在谈到某国宪政的特点时说:“没有(宪政)传统的支持,一部成文宪法不过是一纸空文,而有了那种传统,一部成文宪法就没有必要了。”这一评价是基于()A.英国宪政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B.近代德国帝国宪法暴露了军国主义传统C.美国成文宪法未能有效贯彻实施D.法兰西第三共和

17、国宪法是各派妥协的结晶考向二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特点及影响考向二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特点及影响答案答案 A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意在考查历史解释素养。材料强调的是宪政传统的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英国革命以后没有颁布宪法,因此该学者应该针对的就是英国宪政,英国由于具有宪政传统,因此没有必要颁布宪法,因此A项正确。英国、美国代议制政体的特点英国、美国代议制政体的特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合为一体的混合物。这种制度保留了国王,作为象征性的君主,享有最高待遇,但权力逐渐转到议会手中。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的最高

18、立法机关。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组阁,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2)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特点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美国联邦政府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平等独立的部门组成,分权制衡,以防止滥用权力;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中央集权原则: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6.(2018河北保定高三一模)在英国乔治一世、乔治二世期间,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内阁只需把讨

19、论情况通知国王,1714年后,国王基本没有否决过议会的议案。这反映了()A.议会监督的对象发生变化B.国王和议会矛盾渐趋缓和C.责任内阁制度不断完善 D.君主立宪体制在逐步确立答案答案 D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意在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材料中“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国王基本没有否决过议会的议案”说明君主立宪制在逐渐形成,D项正确。7.(2017课标)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

20、明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答案答案 C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材料表明,总统亚当斯免除了皮克林内阁成员的职务,这符合总统行使行政权的宪法规定,故C项正确。材料显示了总统对内阁成员行使免职权,总统的行政权并未因此扩大,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总统与内阁之间的权力分配,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皮克林的党派属性,D项错误。正确认识西方民主政治演进中的政治妥协正确认识西方民主政治演进中的政治妥协 (1)政治妥协是一种基本的、常见的政治现象。(2)权力制衡制度催生政治妥协。(3)代议制包容政治妥协。(4)渐进妥协被认为是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最典型的模式之一。

21、(5)一方面有人认为妥协是一种美德,甚至政治的核心就是妥协;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人把妥协与“投降”“背叛”等同起来,认为妥协是可耻的。其实,政治妥协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不结合具体场景很难对其价值进行评判。但可以肯定的是,妥协是现代民主制度内生的一种常见现象,现代民主社会需要的是一颗对待妥协的平常心。8.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引文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美国照搬了英国、法国的民主模式B.美国的民主突出了民权C.政治妥协对实现民主的重要性D

22、.主张继续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变革答案答案 C由“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可知美国民主不是照搬英法民主模式,故A项错误;B项所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说明政治妥协对民主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主张继续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变革”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D项错误。9.(2018广东深圳高三二调)文艺复兴后,高耸入云、冷峻阴沉的哥特式建筑不再流行,建筑师们热衷于重现古希腊的柱式以及古罗马的穹顶拱券,从而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这表明当时()A.建筑的宗教功能和意义被弱化B.几何学发展彻底改变了设计理念C.复古风格成为建筑领域的主流D.市民阶层追求

23、世俗化的生活体验考向三人文主义发展考向三人文主义发展答案答案 D本题主要考查人文主义,意在考查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材料介绍了文艺复兴后建筑样式的变化,由原来中世纪哥特式到恢复古希腊罗马的建筑样式,尤其指出其目的是“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这表明突出人的地位,D项正确;A、B、C三项不能体现材料中的“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的人文主义要求,排除。1.多元史观理解人文精神多元史观理解人文精神(1)唯物史观:将西方人文精神发展与同期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变革结合起来,明确精神层面与经济、政治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2)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关注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及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政治变革之间的比较、联系

24、,形成对欧洲文化、世界文化的整体性认识。(3)革命史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都没有否定宗教,也没有否定上帝的存在,只是批判了封建社会,主张把封建势力从宗教中驱逐出去,特别是力图通过宗教改革建立起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宗教。2.启蒙运动的特点启蒙运动的特点(1)目标明确:启蒙思想家的锋芒十分明确,即反对王权、神权和特权,努力改变旧制度,建立新体制,积极宣传“理性”与科学,始终把主攻目标对准专制王朝与天主教会。强调只有科学才能使人正确认识自然,破除宗教迷信,从而增进人类的福利,渴望建立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2)思想一致:启蒙思想家以怀疑论、自然神论和无神论为指导思想。怀疑论成为启蒙运动准备阶段的思想

25、先导,而自然神论则成为启蒙运动发展阶段的思想家的标记,无神论则把启蒙运动推向更高的成熟阶段。正是这种哲学思想,才使启蒙运动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哲学革命成了政治革命的先导,并使启蒙运动具有明确的行动纲领。(3)态度坚决:启蒙思想家都正视现实,认真思考,联系群众,不畏强暴。他们深入社会,细心观察,对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独立思考,展开无情抨击,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为之进行斗争。10.(2018课标)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A

26、.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答案答案 A材料表明,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知识分子热衷于各种沙龙聚会,谈论的话题广泛,突破了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活跃,这反映出启蒙思想逐渐流行的特征,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思想的活跃,不能说明专制王权已经衰落,也不能说明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C、D两项错误。11.(2018广东茂名高三二模)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宗教主题占主导地位,而世俗主题的绘画也在增加,通常是富人或贵族的肖像画,不过更多的普通人也出现在绘画中。造成绘画主题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

27、B.人们的宗教信仰发生改变C.中世纪传统艺术被抛弃 D.教权被世俗政权所取代考向四世界近代化与社会文明的转型考向四世界近代化与社会文明的转型答案答案 A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引起的社会价值观的转变,意在考查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否定神、肯定人,因而出现材料中“而世俗主题的绘画也在增加,通常是富人或贵族的肖像画,不过更多的普通人也出现在绘画中”的现象,说明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不符合文艺复兴以及材料的表述。世界近代化与社会文明的转型世界近代化与社会文明的转型(1)概述: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被称为“近代化”,近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商品

28、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2)表现经济领域: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打击了封建旧贵族势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成为潮流。早期殖民扩张为西欧准备了资本原始积累。政治领域:随着代议制的确立,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成为时代潮流。文化领域:在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下,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并取得长足发展,哥白尼、伽利略、牛顿、林耐、哈维等分别在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领域取得巨大成果,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向近代化的转变。世界联系:相对隔绝的地区,开始建立直接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12.(2018天

29、津河西高三一模)丘吉尔在英语民族史中谈到英国革命时说:“这场斗争从来不是专制和共和制的斗争,用19世纪德国史学家兰克的话来说,一方维护有君主存在的议会制,另一方维护有议会存在的君主制。”这场斗争的结果是英国( )保留传统并进行制度创新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明确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权力划分A.B.C.D.答案答案 B本题主要考查光荣革命,意在考查唯物史观。英国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而英国的虚君政治形成是在18世纪中期,因此错误,表述正确,B项正确。13.(2018课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英国

30、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

31、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12分)答案答案略解析解析本题涉及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宗教改革等知识。可以从材料中的某一情节入手,如“航海冒险”“贩卖黑奴”“自己阅读圣经”等,联系所学知识,概述并评价该事件,要注意史实正确,逻辑严密,史论结合。(2)科学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科学革命彰显了理性的价值,破除了迷信和盲从,推动了科学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对自然规律的重大发现激起了人们探索社会规律的热情,启蒙运动随之兴起。科学革命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科学革命与社会

32、进步的关系(1)社会进步推动科学革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是近代自然科学创立的社会前提。政治革命为科学革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了近代科技迅速发展。14.(2018河北保定高三一模)有人认为:牛顿学说18世纪通过法国启蒙思想家得到深化,甚至提出了“牛顿主义”,从而把牛顿的自然科学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人文社会领域。这说明牛顿的学说()A.具有的社会影响被夸大B.被用来论证社会现象C.与启蒙运动相互影响 D.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推崇答案答案 C 解读题干材料可知,前半句启蒙思想深化牛顿学说,后半句牛顿学说影响启蒙思想,因此属于双向影响,故C项正确。1.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这一原则( )A.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B.实质是对国王行使权力的限制C.使国王丧失了国家元首地位D.违背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答案答案 B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材料“国王不能为非”是指要使国王永远保持没有政治错误的形象,国王就不能介入国家的政治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