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能力训练9-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能力训练9-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能力训练9-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能力训练9-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能力训练9-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中考复习 八年级物理能力训练9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小明将LED灯、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三者中心在 。接着,小明调节LED灯、凸透镜至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2)把焦距10cm的凸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你采取的具体办法是 。(3)小明选择LED灯替代平时常用的蜡烛做实验,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2、如图所示是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它的工作原理的实验。(1)如

2、图甲,在白屏上画一个箭头,放在透明磁带盒的下方,在磁带盒上表面上滴一滴水,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镜。透过这个小水滴,若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则该箭头是 (选填“实”或“虚”)像。在不调整水滴与箭头距离的情况下,把水滴变厚,直至看到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则该箭头是 (选填“实”或“虚”)像,此时如果磁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2)如图乙:制作一个显微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镜(选填“物”或“目”),图中凸透镜的作用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作用类似。3、 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4、 (1

3、)为了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2)当蜡烛位于图中的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家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 cm。(3)紧接着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4)当把蜡烛向右移动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4、小明和小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同一高度,目的 。(2)如图所示,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

4、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移动,像的大小将变 ;(3)如图所示,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在凸透镜前放一个老花镜,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移动(选填“靠近凸透镜”或“远离凸透镜”);(4)小亮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验证小亮的观点 。5、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为了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2)当蜡烛位于图中的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

5、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cm。(3)紧接着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4)当把蜡烛向右移动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6、小明利用如图中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如图所示,是小明实验中的一个情景,此时光屏上已接收到最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向上方。要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该将烛焰_(选填“向上”或“向下”)调整;(2)图中烛焰的位置调整好后,光屏上将接收到烛焰倒立、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

6、像;(3)在上一步实验完成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接收到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4)小明将烛焰移到离凸透镜距离小于其一倍焦距时,再移动光屏找像,却发现光屏上接收不到像,老师告诉他此时烛焰成的是虚像,观察虚像的方法是_。 7、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小明通过图甲的实验操作,确定了该凸透镜的焦距。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2)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3)小明又将蜡烛移至光

7、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若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4)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为了观察此时成像特点,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是: ;小明将蜡烛继续靠近透镜,看到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8、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8、,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蜡烛、光屏和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3)保持蜡烛与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应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 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4)将凸透镜重新移回到如图所示位置,在光具座70cm刻度线处又放置一个相同的凸透镜,取走光屏。在这两个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也可以观察到蜡烛所成的像,生活中的 (填“显微镜”或“望远镜”)利用了这个成

9、像原理。9、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为能清楚观察到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 _ (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2)组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应位于凸透镜的 _ 上。(3)蜡烛距离凸透镜40cm,移动光屏,可找到一个清晰、倒立、_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常用的 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利用此原理工作的。(4)更换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保持图中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_ (选填“能”或“不能”)找到像清晰的位置,原因是 _ 。10、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

10、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图示成像原理与 (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相同。(2)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平行放置一近视眼镜片(图中未画出),需要将光屏向 (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在图示位置时取走光屏,眼睛在 (/)区域向 (左/右)看才能看到像,此时的像是 (实/虚)像。(4)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课下课后,在阳光下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小明的做法是 (正确/不正确)的,理由是 。11、 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如图

11、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光具座上应放有凸透镜、光屏和蜡烛,_应放在其他两种器材之间;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_。(3)当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时,蜡烛的位置应在透镜的_;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_移动,像的大小是逐渐变_;(4)利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若此时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 。A上半部分没有了 B下半部分没有了 C像缩小了 D像变暗了12、某学习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

12、了如下操作:(1)按照图甲安装实验器材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除了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还应调整他们的中心大致在 。(2)通过探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与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是 cm。(3)当蜡烛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调节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工作的。(4)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凸透镜,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该操作可以用来模拟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5)若将透镜的上半部分用不

13、透明的纸板挡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放置蜡烛如图乙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恰能得到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3)蜡烛在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像“A”,再把蜡烛放在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B”,由此可知像“A”_(填“大于”或“小于”)像“B”;(4)根据上述(3)的操作,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之后,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

14、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当把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_透镜,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填“近视眼”“远视眼”或“正常眼”);(5)将凸透镜重新移到图乙所示位置,取走光屏,将蜡烛移到34cm刻度线处,在光具座的90cm刻度线处放另一焦距为8cm凸透镜,在两个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也可观察到蜡烛所成的像,生活中的_(填“显微镜”或“望远镜”)利用了这个原理。答案1、 (1)同一高度;缩小;(2) 把LED灯向凸透镜移动适当距离;(3)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2、 (1)凸透;虚; 实;6mm12mm(或6mmf12mm);(2)物;放大镜。3、 同一高度;10.0; 完整; 放大4、 (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左;小;(3) 靠近凸透镜;(4)沿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动烛焰,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5、 (1)同一高度;(2)10.0;(3)完整;(4)放大。6、 向上 缩小 向左 移去光屏,在原光屏那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烛焰 7、 (2)缩小;(3)远离;投影仪;远离;(4)取走光屏,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看烛焰;变小8、 (1)同一高度;(2) 缩小;照相机;(3)35;放大;(4)望远镜9、 (1)较暗 (2)中心 (3) 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