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庄子〉选读》第4课《〈庄子〉选读》之《尊生》课程教学设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庄子〉选读》第4课《〈庄子〉选读》之《尊生》课程教学设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庄子〉选读》第4课《〈庄子〉选读》之《尊生》课程教学设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庄子〉选读》第4课《〈庄子〉选读》之《尊生》课程教学设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庄子〉选读》第4课《〈庄子〉选读》之《尊生》课程教学设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庄子选读之尊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尊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庄子选读第四课。本课选取庄子让王尧舜禅让天下,许由、子州 支父、 子州支伯、善卷不受;狄人攻伐太王亶父强求土地,太王亶父 “不以所用养害所养”而“去之”的故事和庄子人间世栋社树“见梦” 匠石的故事,阐述了“尊生”的意义,表现了一种不把生命沦落为工具的思想,是对第一则选文的补充和深化,生命只有摆脱了工具性,才能更好的珍爱和延续,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维护。在老子选读之后,本单元选取庄子典型的故事与文段,介绍庄子及后学者的思想,是对庄子思想的彰显,也是对道家思想光辉的介绍。学习庄子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境界

2、,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 承。二、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已初步接触庄子 思想, 高中语文必修又学习了逍遥游(节选),庄子选读前三课,学生对庄子的思想内容、语言风格、艺术手法进行了学习,且高二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和鉴赏学习先秦散文的能力,思想上也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虽然学生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但是在分析作品的艺术性,探究作品的思想性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教师的 引导和点拨仍是整个语文课堂必要的环节。三、教学设想从学生、教材、文本的特点出发,我的教学设想如下:1 、学生课前充分预习,反复诵读,在弄清音、形、意的基础上,疏通文章大意,初步理解文章内容;2 、

3、把握先秦诸子选读独特的文化性和文学性,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教学目标的关系,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文本中的文言知识,能翻译重点语句,疏通文意;过程与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分析、探讨庄子 “尊生”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尊生”的思想,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尊重他人的生命;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分析、探讨庄子“尊生”思想;教学难点:思辨儒道互补的关系。五、教学方法课前布置诵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课堂围绕精心设计的问题提纲挈领概括内容与思想,通过点拨、探讨的方法让学生深化对文本的认识。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六、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老师想询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人世间,你觉得什么是最重要 的?学生各抒己见。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引导学生对现实 问题的思索,多元化的认识和答案,既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思想认识, 又引出本课课题。那么,追求逍遥游的庄子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共同学习 尊生(二)授新1、解释重点词语,疏理文意读准下列字词的字音葛余希亶父絮之百围可以为舟者旁十数遂行不辍液横蠹以为舟则沈棺椁橘柚果菰小枝泄措击解释加点字词并翻译语句,辨析句式匠石之齐黎之百围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以为柱则鼠 女将恶乎比于哉自搭击于世俗者奈何哉其相物也冬日衣皮毛圭之以珠玉而不

5、受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因杖策而去之 虽贫贱不以利累形是不材之木也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吾何以天下为逍遥于天地之间通过对字词音、意的疏通,语句的翻译,句式的判断,一方面是检 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为翻译文章打好基础;一方面强化学生掌握重点的 文言知识,实现知识目标。2、学生齐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之上,通过齐声诵读,进一步走进文本,理解文 意,思考并回答设置的问题,在问题的引领之下加深对课文内容及思想 的理解。结合庄子让王选文,完成下列表格,概括主旨(最好用原文回 答)人物许由子州支父子州支伯太王亶父事件尧让天下尧让天下舜让天下舜让天下结果不受不受不受不受原因予无所用天下为!完成表

6、格的过程就是梳理文本的过程,是要求学生对文意有所理 解,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使选文主旨清晰可见、容易理解。结合庄子人间世回答:a、匠石与栋社树各自追求的是什 么?出发点是什么?用原文中的 语句回答。明确:匠石“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寿。”从而可以 看出匠石是从自己的角度一木匠的价值取舍出发看待栋社树。栋社树“欲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b、结合文本,你更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明确:学生谈论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赏析史记汲郑列传赞。太史公日: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郭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阑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

7、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日:“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 *,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阑:充满。署:题写。交态:结交的状况,指交情的真伪深浅。见: 同“现”。显现c、分析栋社树寓言的寓意。明确:不要把生命当成工具。3 、学生合作探究谈一谈“尊生”的现实意义。庄子如此保全生命,是否会妨碍对精神修养的追求和重视?如何处理庄子“尊生”思想与孔孟倡导的“仁、义”思想的关系。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认识,教师作适当点拨。(三)小结尊生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爱惜他人的生命, 更重要的是生活中不要让生命异化,不要让生命成为工具,尚书中说“人是万物的灵长”

8、,是呀,生命多么美好,我们要珍爱生命。“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诗经告诉我们早晨起床,晚上睡下,都要想想我们是否爱惜生命、是否对得起生命。感谢庄子,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宝贵,也让我们获得了生命境界的开阔和提升,正所谓“尊人尊己人间世,天地精神逍遥游”。(四)布置作业阅读柳宗元的螟蜥传,概括你从中得到的认识或启发。螟蜥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 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

9、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九、板书设计尊己尊人尊生不要让生命成为工具十、教学反思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教师对于一节课只有不断地“切”“琢”,再加上“磋”“磨”,“美玉”才会呈现在学生面前,每节课学生都会享受知识的盛宴。对于尊生,抽象的人生哲理只有通过浅显易懂的讲解和具体形象的故事才会让学生读懂并明白,作为教者,我反复阅读文本,体会文意,查阅资料,结合自身的人生经验和知识理解课文,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最终顺利、较好地完成了此次教学任务。经验与教训如下:1 、整个教学过程衔接紧凑,环环相扣。教学环节由浅入深、由知识到能力再到情感,符合学生的认知及教学规律。2、庄子让王文段的理解采用表格的形式,既清晰明了的展现 了课文的内容,也凸显了重点与主旨;庄子人间世文段,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认识寓言的寓意。问题设计。独出心裁,提纲挈领。3 、学生课前充分的预习,清晰的课堂逻辑,使课堂上学生的答案五彩斑斓、绚丽多姿。一节好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备课,更离不开学生扎实的预习,妙笔生花的答案,既是思维的碰撞后的火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