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检测试题_第1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检测试题_第2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检测试题_第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检测试题_第4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检测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乡镇_ 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 七年级语文检测试题 题 号一二三四总分(一)(二)(一)(二)分 数亲爱的同学们,转眼之间已到了期中,语文课本中美的文章、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是否让你如痴如醉。该掌握的知识掌握了吗?用下面试题检查一下自己,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知识展示平台得分评卷人一、积累及运用(24分)1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汉字或拼音。(3分)(tun) 急 (mò) 然 茅(sè) 顿开 肇 祸 浩淼 履 历2下面的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填入表中,并加以改正。(2分) 潜移默化 威言耸听 摇摇欲坠 走头无路 眼花潦乱 群星荟萃 陈词烂调 无动于衷错别字改

2、正3名句点击(4分)(1)王湾次北国山下一诗中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 。(2)杜牧赤壁中包含“偶然的机遇对历史变迁的重大影响”哲理的诗句是: , 。(3)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天下离人美好心愿的诗句是: , 。(4)写出一句你收集到的古诗词中咏月的千古名句(本册课文除外) , 。4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说出除课文中所写而外的两种传统节日及习俗。(2分) 。 。5请根据所学的“对联”知识,试结合社戏一文拟写对联。(只补全下联)(2分) 上联:月夜行船观社戏 下联: 6走近文学名著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国著名作家 。(2分) (2)请从你了解的中外名著中写出一部包

3、括书名、作者及自己熟悉的一个故事情节和阅读感受。(5分)书 名作 者故事情节阅 读 感 受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快要过40岁生日了,请你打电话给电视台为母亲点播一首歌,祝贺母亲的生日,以表儿女的一片孝心。 电话已接通,你说: 。得分评卷人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社戏一文的有关段落回答文后问题。(16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是戏,但或者也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

4、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1社戏出自 写的小说集 。(2分)2从文段中找出“发散”一词的同义词(1分) 发散( )3“月色便月蒙胧在这水气里”中“朦胧”一词词性属于 词,意思是 4“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之香的夜气里”中“他”指代 。(1分)5这段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说说作者是从哪些不同的感觉角度描写的,写出例句并说说这样具体描写的作用是什么?(1)从 觉方面描写的景物有: (1分)(2)从 觉方面描写的景物有 (1分)(3)从 觉方面描写的景物有 (1分)(4)作用是 (3分)6第二段文字中,“我”的心情是变化的,请在下面的空格

5、内分别用一个词写出变化过程。(2分) 沉静 7结合文段景物描写,练习试从嗅觉的角度写一句描写景物的句子来。(2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13分)忽 略 夕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在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 孩子跪坐在椅子里,痴痴地望着阳台上淋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本来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里,他只顾痴痴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的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到竟会长出瓜苗来。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

6、!”接着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 孩子的母亲见了,走过来,“看什么呢?” 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开心地说:“妈妈,看,花盆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苗,结小西瓜给我吃的。” 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傻瓜,那些瓜苗不要过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来西瓜。”孩子咬了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着眼睛,“会的,小瓜苗会长成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它们的。” 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身后是孩子表现出的坚定和信心。 一天下午,孩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向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地炫耀着。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绿绿的小瓜

7、苗不见了。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之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 “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那些瓜苗长在花盆里,影响紫罗兰的生长,那些个小东西,别管了。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 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瞟,并且想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住它,但终究没拔。这也是个生命呀,孩子想。 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中有一枝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个生命。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啊,真厉害,得

8、了个满分。妈妈待会儿带你上街,给你买冰淇淋。”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 孩子呆呆地望着花,觉得心里空空的。1 母亲和孩子对小瓜苗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 2 文中哪些句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忽略”?(3分) 3 揣摩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短语,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 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着眼睛 4 老师为什么要给孩子满分?母亲又是怎样看待孩子的满分的?她们的区别在哪里? (2分)5 文章最后一句话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情? (2分)6 联系全文的内容说说标题“忽略”有什么含义? (2分)得分评卷

9、人三、文言文阅读。(一)(10分)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所选语段写了两件趣事,第一段写的是 ,第二段写的是 。(2分)2联系上下文理解“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句。 “庞然大物”是指 ,这是相对 而言的。“拔山倒树”中的“山”是指 ,“树”是指 。(2分)3比较并辨析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含义。(4分)(1)其 必细察其纹理( )

10、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 ) (2)为 以丛草为林 (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5你认为作者“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2分) (二)(7分) 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1解释加点的字。(2分)(1)我欲之楚: (2)此数者愈善: 2翻译“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一句。(2分) 3概括出这则寓

11、言的寓意或给你的启示。(3分) 得分评卷人 四、作文。(50分) 节日里,我们可以和家人团聚;节日里,我们可以放松身心出去游玩;请以“过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 体裁不限,题目自拟; 2不少于500字。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1(3分) 湍 蓦 塞 zhào mio l 2. (2分)威危 头投 潦缭 烂滥 3(4分)(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只要课文外即可)4(2分)重阳节登高,外婆家给出嫁的女儿家送糕、柿子等, 元霄节赏灯吃元宵。(只要是除春节、端午节

12、而外的其他传统节日即可)5(2分) 品豆赏景忆乡情 (只要符合对联的要求即可)6(1)(2分) 美 马克·吐温 (2)(5分)(只要符合要求即可)7(4分)(只要符合口语交际,用语文明意思表达简明即可)二、现代文阅读(一)(16分) 1(2分)鲁迅 呐喊 2. (1分)弥散 3(2分)动 朦朦胧胧融为一体 4. (1分)笛声 5(6分)(1)视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2)嗅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3)听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4)表现了“我”对江南农村自然美景的热爱,

13、烘托了我急于看戏的兴奋愉快的心情。6(2分) 兴奋 自失7(2分)言之有理即可(二)(13分)1(2分)母亲认为瓜苗过几天就会死的,孩子则认为它们会长成大苗苗结小西瓜。2(3分)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3(2分)“咯咯”表现出孩子笑声的纯真;“满眼憧憬”写活了孩子充满幻想的神态和心理。“睁大眼睛”表现出孩子的坚定和信心,透出一咱惹人喜爱的稚气。4(2分)老师惊讶于孩子的想法,而母亲只关注“分数”,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她们的区别在于如何对待孩子的想法。5(2分)表现了孩子失望的心情。6(2分)忽略了孩子纯真的童心;忽略了孩子对生命关爱的爱心。三、文言文阅读:(17分)(一)(10分) 1(2分)神游山林 鞭打哈蟆 2(2分)蛤蟆 小虫子 土砾 杂草 3(4分)(1)代词 指藐小微物 代词 指蚊子 (2)动词 当作 介词 被 4(4分)(1)我在土著人墙丛草当中,出神地游玩,心情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