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通史A版总复习同步练习: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_第1页
2020高考历史通史A版总复习同步练习: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2 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时提升训练课时提升训练限时;ni %提升能力编者选题表考点P 八、角度题号罗马法十二铜表法的特点1罗马法体现的人文精神2罗马法发展的原因3罗马法发展历程4罗马法的特点5综合6一、选择题1.(2018 山东临沂月考)下图为十二铜表法的条目。此图可以用( )土地和虞用於家辰权宗教祛白器承利监护*前五衷的追补杏所有权和占有*斤五表的追补B.强调人人平等原则解析:D十二铜表法 基本上是过去习惯法的汇编,与习惯法完全一致说法过于绝对,故 A 项错误;图片中信息不能体现人人平等原则且奴隶制时期的罗马不可能强调人人平等原则,故 B 项错误;从图中来说明十二铜表法A.与习惯法完全

2、一致C.只规定了诉讼程序D.涉及内容广泛全面提供的内容来看不仅规定了诉讼程序 , 还有民法、公法等内容 , 故 C 项 错误 ,D 项正确。2. (2018 湖北百所重点学校联考)早期罗马法规定,债务人不能按期 还债,债权人有权将其拘禁、 变卖为奴或处死。 公元前 3 世纪时 , 罗马 修订法律 , 规定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这一变化 ( )A.旨在维护有产者的利益B.体现了人文意识的增强C.践行了依法治国的理念D.体现保护私有财产原则解析:B 材料表明早期罗马法规定,债务人不能按期还债,债权人有 权将其拘禁、变卖为奴或处死 , 修订之后的罗马法规定债务人“应以 物品

3、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 这一变化, 体现了对债务人权益 的保护, 体现的是对人身自由的尊重 , 这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说明人文 意识的增强,故答案为 B 项。3. (2018 湖南十校协作体调研 )罗马早期的十二铜表法 注重诉讼程序的“正义与不正义”之分 ; 而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问题上。这一变化表明 ()A. 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法律调整B. 帝国法律体系趋于完备C. 皇帝的好恶影响法律的规定D. 国家政体制约法律制定解析:A 材料反映出罗马法从罗马早期注重道德到查士丁尼时期注重权利和财产 , 而与之相对的是罗马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 展,

4、故 A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帝国法律体系趋于完备,故 B 项错误;材料 中虽然出现了皇帝查士丁尼 , 但没有证据说明以他的喜好来制定法律 故 C 项错误;法律愈加注重调解个人及财产关系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 济的发展,故 D项错误。【新知生成】 万民法对公民法的突破发展(1) 在适用范围上 , 打破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的差别 , 对帝国境内的 各民族居民一视同仁。(2) 在适用灵活性上 , 突破原有公民法过于程式化的限制 , 变得简洁、 实用。(3) 在法律条文的某些具体内容上 , 万民法重视调节涉及个人关系和 财产关系的私法方面 , 这样就突破了原有公民法只注重国家行政和诉 讼程序等公法范畴的法律

5、适用局限。4.(2018 云南昆明一模)公元前 454 年,罗马贵族与平民终于达成协议: 立法委员会全部由贵族担任 , 但起草委员和法律须经由贵族和平 民共同组成的百人团大会选举和通过 , 元老院批准 , 才能生效。这一协 议()A. 扩大了公民法的适用范围和对象B. 使平民完全掌控法律的制定大权C. 使平民有机会进入法律创建环节D. 没有触动贵族控制司法的地位解析:C 材料的内容强调平民参与法律创建环节,没有体现出公民法适用范围和对象的扩大 ,A 项错误;“立法委员会全部由贵族担任”说 明平民没有完全掌控法律的制定大权 ,B 项错误 ; “但起草委员和法律 须经由贵族和平民共同组成的百人团大

6、会选举和通过 , 元老院批准 , 才能生效”表明平民经过努力争取有机会参与到法律的创制工作 ,C 项正确 ; “须经由贵族和平民共同组成的百人团大会选举和通过”表 明触动贵族控制司法的地位 ,D 项错误。5. (2018 河北石家庄一模)古罗马法律规定,口头契约必须采用统一的一问一答的形式,即债权人问:“你保证”债务人须回答:“我 允诺”,不采取此种形式的任何协议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这体 现了该时期的法律 ()A. 注重形式程序繁琐B. 重视公法轻视私法C.简洁灵活实用有效D.忽视私有财产保护解析:A 材料“口头契约必须采用统一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不采取此种形式的任何协议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7、说明该时期罗马法律重视 形式 , 程序比较繁琐 ,A 项正确 ; 公法指国家政治层面的法律 , 私法是指 处理私人之间尤其是贸易纠纷的法律 , 材料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口头 契约属于私法范畴 ,B 项错误 ; 由材料可以看出该时期罗马法程序比较 繁琐,C 项错误;D 项与罗马法原则不符。二、非选择题6. 阅读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 , 景帝时规定八 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人应被审讯关押的 , 都不得加械具。平 帝时规定 ,对“从坐”妇女免于拘捕和监禁 , 男子八十以上、七岁以下除非重罪,均可免刑或减刑。刑法中增加了一些新罪名 , 如“阿党”(诸

8、 侯有罪,傅相不举奏 )与“附益” (中央朝臣外附诸侯 ), 均为重罪。武 帝时还制订了酎金律左官律 , 来制裁诸侯在祭祀宗庙时贡金 不合标准、舍弃朝廷而奉事诸侯等行为。在司法判决中, 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 许多经学大师纷纷 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 , 歧见增多,以至于 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注经解律的正统地位。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二 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 , 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 程序方面。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 , 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 跨三洲的大帝国 , 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罗马 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

9、民法 , 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 邦人与外邦人之间关系 , 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 范,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罗马法虽然允许使 用酷刑, 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 , 实施的前提 包括:只针对死刑犯罪 ; 没有其他手段发现真实 ;对犯罪的指控充分和 适当。 20 岁以下与 60 岁以上者、孕妇和育儿母亲免予酷刑。于贵信古代罗马史(1) 根据上述材料 , 概括中国汉代和古罗马各自的法制特点。(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指出两国法制特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 其共同的进步之处。解析: 第(1) 问,第一小问汉代特点 , 根据材料一“汉文帝

10、废除了刻面、 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 , 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 人应被审讯关押的 ,都不得加械具” 得出宽法缓刑 ; 材料一“如阿党 (诸侯有罪 , 傅相不举奏 )与附益 (中央朝臣外附诸侯 ), 均为重罪” 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根据材料一 “在司法判决中 ,盛行以春 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 得出儒家经典开始 影响法律实施 ; 根据材料一“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得出儒家 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 第二小问古罗马特点 , 根据材料二“从 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 , 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 国, 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

11、中。罗马法也由公民法 发展到万民法”得出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 ; 根据材料二“罗马法 虽然允许使用酷刑 , 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 得出对酷刑的限制严格。 第(2) 问, 第一小问汉代背景 , 结合所学知识 , 可以从政治、思想等角度进行作答。第二小问古罗马背景 , 结合所学 知识, 可以从古罗马版图的不断扩张所引发的政治、经济变化的角度 进行作答。第三小问进步之处 , 结合上述材料 , 可以从时代性(适应现 实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 )、人道性( 减少或限制酷刑 , 对老幼及妇女给 予一定照顾 , 体现出人道的一面 ) 两个角度进行作答。答案:(1) 特点:汉代: 宽法缓刑 (或“逐渐废除某些酷刑”“逐渐废除 某些肉刑” ); 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 施; 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 ( 如答“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加 深”之类亦可 ) 。古罗马: 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 或“罗马法逐渐发展完善” ) ; 对酷 刑的限制严格 ( 或“酷刑只是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 ) (2)背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