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TE 0007-202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汽车用燃料氢气中痕量一氧化碳的测定 中红外激光光谱法_第1页
T∕CSTE 0007-202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汽车用燃料氢气中痕量一氧化碳的测定 中红外激光光谱法_第2页
T∕CSTE 0007-202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汽车用燃料氢气中痕量一氧化碳的测定 中红外激光光谱法_第3页
T∕CSTE 0007-202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汽车用燃料氢气中痕量一氧化碳的测定 中红外激光光谱法_第4页
T∕CSTE 0007-202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汽车用燃料氢气中痕量一氧化碳的测定 中红外激光光谱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27.180 F19团体标准T/CSTE 00072020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汽车用燃料氢气中痕量一氧化碳的测定中红外激光光谱法Determination of Trace Carbon Monoxide in Hydrogen Fuel - The Method of Mid-infrared Laser Spectroscopy for PEMFC2020-05-22 发布2020-05-22 实施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发 布IT/CSTE 00072020目次前言II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方法原理1 5 仪器一般要求2 6 试验步骤2 7

2、结果处理2 8 报告2 I T/CSTE 00072020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佛山绿色发展创新研究院、北京佳安氢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起草人:艾斌、吴晟、林翎、杨燕梅、吴平易、李世刚、刘哲男、江风、李想、王志远、赵嘉瑶。本标准为首次发布。II 库七七 标准下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汽车用燃料氢气中痕量一氧化碳的测定中红外激光光谱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中红外激光光谱法测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汽车用燃料氢气中痕量一氧化碳的术

3、语和定义、方法原理、对仪器的一般要求、试验步骤、结果处理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燃料氢气中一氧化碳体积分数含量为1010 -910010 -(6 10 ppb100 ppm)的的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23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GB/T 6681 气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32199-2015 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技术通则 GB/T 37244-201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 氢气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

4、适用于本文件。 3.1 3.1中红外Mid-infrared波长为 3.0m8.0m 的电磁波,本标准对于一氧化碳检测推荐使用对一氧化碳有最强吸收的 4.5 m4.8 m 波段的红外激光。 3.2 吸光度是指光线通过溶液或物质前的入射光强度与光线通过溶液或某一物质后的透射光强度的比值的以10 为底的对数。 4 方法原理采用TDLS激光测量技术对燃料氢气中的一氧化碳进行检测。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 Law) 又称吸收定律,是红外光谱吸收方法对物质浓度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当入射光经过的光程长度为x,经过的吸收层物质的浓度为c时,可得 I ( ) = I0 ( ) e -k

5、( )x c(1)A=log(I0( ) /I( )=k( )xc(2)式中:I0 ( )-入射光强;1I ( )-出射光强;k ( )-吸收截面系数;x-光程长度;c-吸收层物质的浓度。A-吸光度朗伯-比尔定律表明,物质的吸光度与吸收层物质的浓度以及光程长度呈正比关系。5 仪器一般要求5.1 应有空气前处理系统,采用专有催化剂或吸附剂处理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杂质,将一氧化碳处理至低于系统读出浓度值10 ppb,以预处理过后的空气做基线。5.2 设置调节压力和流量的装置。 5.3 仪器应经双光束自我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 5.4 仪器装置应按照防爆等级要求进行设计制造。6 试验步骤6.1 采样

6、6.1.1 采样中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T 3723中的规定。 6.1.2 采样原则及一般规定应符合GB/T 6681规定。6.1.3 应使用无死体积或死体积小的采样阀。6.1.4 采样管线应尽可能短,管径应尽可能小。 6.1.5 采样管路连接完成后应进行泄漏检测,以保证采样系统无泄漏。并应用样品气体对采样管路进行充分吹扫置换。 6.1.6 可采用连续进样方式将样品直接送入光谱仪。 6.1.7 可采用气袋将样品直接送入光谱仪,但需要限定样品袋出气量的流量和排空样品池。6.2 测定6.2.1 测定一氧化碳含量的要求应按照GB/T 32199-2015和GB/T 37244-2018执行。6.2.2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开启仪器,设定仪器各项操作参数。 6.2.3 用符合5.1节要求的去除一氧化碳后的零空气吹扫气路系统,至仪器基线稳定正常。 6.2.4 将仪器设定为测量状态,用待测气体吹扫气路系统。按仪器说明书调节气体压力和流量,测定待测气体。 6.2.5 当仪器稳定时,读取一氧化碳含量值。 7 结果处理当仪器稳定时,读取氢气中一氧化碳含量的体积分数。每隔5秒读平均数值一次,连续读4次以上数值,当4次标准方差小于4%时,取4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分析结果。 此外,可自动连续读取氢气中一氧化碳含量的体积分数,根据设定每分钟可读取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