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_第1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_第2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一、填一填。12分1. 0.98比0.59多 ,2.4比3.07少 。2. 两个加数的和是7.3,其中的一个加数是2.85,另一个加数是 。3. 两个数的差是2.4,减数是10.9,被减数是 。4. 6.23-2.8-2.26.23- + = 。5. 21.8+0.82+0.182.221.8+0.82+= 。6. 把35缩小到它的110后,比原数减少了 。7. 两个数的差是12.7,假如被减数减少3.9,减数不变,那么差是 。二、下面各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5分1.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一样,都是把一样数位对齐。 2. 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

2、在小数中不适用。 3. 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来进展有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4. 3元2角+3元3分=6元5角。 5. 2个0.1加上3个0.1就是5个0.1。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 假设甲比乙大5.7,乙比丙大6.8,那么甲比丙 。A. 大12.5 B. 小12.5 C. 大1.12. 两个数相减,假如减数增加0.3,被减数不变,那么差 。A. 增加0.3 B. 减少0.3 C. 不变3. 4.7+6.9+5.3=4.7+5.3+6.9运用了 。A. 加法交换律 B. 加法结合律 C.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 32.5+0.4-32.5+0.4= 。A. 0.8 B. 0

3、 C. 0.45. 将0.58扩大到它的10倍后,比原数增加了 。A. 5.8 B. 5.22 C. 6.38四、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12分2元8角7分+4元6分 1米70厘米+6米35厘米10千克-2千克400克五、算一算。31分1. 口算。5分0.35+0.4= 5.6+1.6= 3.26-0.4= 4.5+4.5=0.7+0.23= 7.25+1.75= 5-2.6= 8-4.27=6.4-2.4= 10-0.1=2. 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8分23.47+6.95= 40-21.83=6.84+0.68= 7.13-4.86=3.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8分7.3+8.9

4、+2.7 18.15-2.87-2.139.87+6.38-5.38 63+1.9+3.1+4711.25+1.9-2.25+8.1 43.68-3.68-2.75六、解决问题。30分1. 一个订书机9.25元,一把剪刀4.75元,小华买了一个订书机和一把剪刀,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元?5分2. 小亮的身高是1.26米,比小红矮0.15米,小乐比小红高0.03米,小乐有多高?5分3. 红星小学五月份领取办公费1025元,其中付水电费用去264.8元,最后结余132.5元,红星小学五月份其他办公费为多少元?6分4. 李师傅用铁丝做了一个等腰三角形框架,假设三角形的腰长为2.5分米,底边长为

5、3.85分米,那么用去的铁丝有多长?接头处忽略不计6分5. 下面是张平家4月份水费、电费、燃气费支出情况统计表。8分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1张平家4月份水费和燃气费的总和比电费少

6、多少元?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拟,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程度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才能,课堂上,我特别重视老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上下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兴趣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才能,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才能,强化了记忆,又开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根底。“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