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练习测评:6.1细胞的增殖_第1页
2019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练习测评:6.1细胞的增殖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6 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 1 节细胞的增殖第一课时细胞周期和高等植物的有丝分裂过程课童对点训练KF TJAWG Di JI DIAN XUN L IAN题型一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1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有关B. 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C. 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的物质运输D. 细胞内细胞器种类的限制答案 D解析 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生长 ,A 正确;细胞核是细胞 的控制中心,细胞过大,细胞核的负担增加,B 正确;细胞体积过大,相对表面 积小,物质运输的效率降低,C 正确;D 项不是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D 错误

2、。2.将边长分别为 1 cm、2 cm、3 cm 的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浸入 0.1%的 NaOH 溶液中(NaOH 溶液遇酚酞呈紫红色),10 分钟后取出琼脂块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溶 液,切开后测量紫红色层的厚度,计算出紫红色部分的体积占整个琼脂块体积的 比值分别是 a、b、c,下列对 a、b、c 的大小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a= b = c B.abcC.abbc。3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对外的物质运输效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B. 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C. 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

3、小,物质运输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D. 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答案 A解析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题型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4. 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A. B. C. D.答案 A解析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5. 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增加个体B. 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发育为成体C.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D.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

4、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答案 B解析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繁殖,A 正确; 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成为成体,B 错误;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C 正确;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D 正确。题型三细胞周期的判断和表示方法6右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一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B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C. 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一甲的全过程D. 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一乙的全过程答案 D解析 甲一乙表示分裂期,A 错误;乙一甲表示分裂间期,B 错误

5、;细胞周 期是指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所以是乙一乙,C 错误,D 正确。7.如图厂 d 表示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a 和 b 为一个细胞周期B. c 段结束核 DNA 含量增加一倍C. 核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 d 段D. b 和 c 为一个细胞周期答案 D解析 由题图可知,一个细胞周期可以表示为 a+ b 或 c+ d,A 正确;a 段 或 c段为分裂间期,结束时核 DNA 含量增加一倍,B 正确;核遗传物质的平均 分配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期,即 b 段或 d 段,C 正确;b 为上一个细胞周期的 分裂期,c 为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D 错误。8.下

6、表所示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o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细胞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十二指肠细胞13.51.815.3渐扩展成为细胞壁,从而形成两个子细胞O肿瘤细胞18.00.518.5成纤维细胞19.30.720.0A. 分裂期和细胞周期均最短的是肿瘤细胞B. 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C. 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D. 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答案 C解析从表中分析可知,分裂期最短的是肿瘤细胞,但细胞周期最短的是十 二指肠细胞,只有 15.3 h, A 错误;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肿瘤细 胞,B 错误;三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各不

7、相同,说明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 周期持续时间不同,C 正确;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它们的分 裂也不是同步进行的,D 错误。题型四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9.下图是某植物有丝分裂图像,其中属于后期的是()ABCD答案 A解析 A 表示着丝点分裂,是后期;B 是间期,C 是末期,D 是中期10.在洋葱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板的形成发生在()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答案 D解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逐11 如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A. 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B. 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C.

8、 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消失D. 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答案 C解析 由图可知,该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而且散乱分布在 细胞中,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故细胞处于分裂前期12. 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一般描述为分裂间期、分裂前期、分裂中期、分裂 后期和分裂末期,下列是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示意图, 相应的前后顺序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有丝分裂的特点可知,分别表示有丝分裂的间期、后期、末期、前期和中期。13.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倍增、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在细胞核 中最早显现、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为清晰的时期依次为()分裂间期

9、分裂前期分裂中期分裂后期分裂末期A. B. C. D.答案 B解析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成为 2 个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倍增; 间期染色体复制,结果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单体;染色质在前期螺旋化为染色体; 中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态和数目最为清晰,B 正确。14. 下面相关染色体行为变化与图中有丝分裂的时期相对应的是()染色体呈细丝状,数目加倍染色体散乱排布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移向两极染色体变为染色质丝有维分裂各时期11屈期 耐期 中期 后期 朮期A.B.C. D.答案 A解析 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呈细丝状, 复制后 DNA 分子加倍,

10、但染色体数 目不变,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高度螺旋,形成染色体,并 散乱排布在细胞中,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 上,细胞板在末期出现,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 成染色体,错误;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变为染色质丝,正确。15. 下列是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1)该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图中的方形框代表细胞的_ (结g 丿。(2) A 图中染色体数目为_ 。(3) B 图最主要的变化是 _。(4) 着丝点一分为二的时期是 _(填字母)。(5) 图中有丝分裂的正确顺序是(用图中字母表示)BfD。答案(1)细胞壁(2)8 (3

11、)核膜、核仁消失,纺锤体形成,染色质高度螺旋缩短变粗为染色体(4)A (5)C A解析 图中细胞是植物细胞,方形框代表细胞的细胞壁。A 细胞中,着丝点 分裂,染色体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 8 条染色体;B 细胞中,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 细胞中, 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 细胞中,细胞中 央出现细胞板,处于有丝分裂末期。16. 如图表示同一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据图分析回答: 该图所示细胞为 _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若按分裂时期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_ 。图所示的分裂时期是 _,

12、判断理由是该图中,能表示核DNA 分子数:染色体数二 2 : 1 的时期的是图图_示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图与图中细胞板形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 _ 。答案(1)植物 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2)(4)高尔基体解析 图示细胞没有中心体,但具有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分析题图:细胞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处于前期;细胞中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出 现细胞板,处于末期;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处于后期;细胞中着丝点都排列 在赤道板上,处于中期。(2)题图中,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 2 个 DNA 分子,能表示核 DNA 分子数:染色体数=2:1。(3)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13、此时染色体形态稳定、 数目清晰, 是观察染 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 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4)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易错题型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及图像辨析17.如图所示,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只有 eB. 在 b 时期实现了细胞中的 DNA 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C. 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 ca bdD. 观察和计数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是 e答案 D解析 图示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其中 a 表示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b 表示后期,着丝点

14、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成为染色体;c 表示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d 表示末期,染色体和纺锤体消 失,出现核膜、核仁;e 表示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 的最佳时期 。图中 a、 e 时期均含姐妹染色单体 , A 错误; b 时期染色体数目加 倍,c 时期 DNA数目加倍,B错误;细胞有丝分裂顺序应为 c-a-b-d,C 错误;观察和计数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 ,即 e,D 正确。第二课时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课住对点训练-_对应学生用书阳 5题型一动物细胞有丝分裂1. 人体干细胞可通过增殖分化形成新细胞。在一次分裂过程

15、中细胞内依次发生的变化是()复制的两个 DNA 分子完全分开 出现放射状排列的星射线 中心体 发生倍增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A.- B.-C.- D.-答案 A解析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复制形成的两个 DNA 分子完全分开;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形成纺锤体;有丝分裂 间期,中心体复制,数目倍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C 故依次发生的变化为。2.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裂间期有 DNA 和中心体的复制B. 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C. 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 分裂间期 DNA 含量和

16、染色体数目都加倍答案 A解析 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发生了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 成,同时中心体也发生了复制,A 正确;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后期着丝点 分裂时消失,B 错误;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 错误;分裂 间期 DNA 含量加倍,但是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D 错误题型二区分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3.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的动态变化中,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A. 染色体形成的方式不同B. 染色单体分开时期不同C. 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D. 核膜、核仁解体的时间不同答案 C解析有丝分裂前期,动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由中心 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

17、体,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4.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于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 末期出现赤道板,形成细胞壁C.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D. 高尔基体在末期起着重要作用答案 D解析 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A 错误;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不会出现,B 错误;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 排列在赤道板上,C 错误;植物细胞末期有细胞壁的形成,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 形成有关,因此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起着重要作用,D 正确。5.下列属于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共同特征的是()A.

18、 细胞膜内陷缢裂细胞质B. 中心粒周围发射出星射线C. 染色体经复制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D. 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答案 C解析 动物细胞是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是 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形成细胞板,A 错误;动物细胞是在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构 成纺锤体,高等植物细胞是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B 错误;染色体 经过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共同点,C 正 确;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D 错误。题型三细胞的无丝分裂6. 在无丝分裂时,先后完成的过程依次是()A.核缢裂、细胞缢裂B.细胞缢裂、核缢裂C.纺锤丝消失、细胞缢裂D.染色体消失、核缢裂答案

19、 A解析 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比较简单,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从核的中部向 内凹进,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 子细胞。因为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所以叫无丝分裂。7. 与有丝分裂相比,无丝分裂最主要的特点是()A. 无染色体的变化和纺锤丝的出现B. 无染色体的复制C. 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D. 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大小不同答案 A解析 无丝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这也是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最主要的区别。题型四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8.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通过观察细胞

20、内染色体的行为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B. 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一染色一漂洗一制片C. 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最多D.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呈长方形,细胞会继续分裂答案 A解析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行为不同,所以可以通过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 ,A 正确;“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实验 中,装片的制作过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 错误;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 间处于分裂间期 ,所以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 C 错误;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实验中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呈正方 形,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被杀死 ,所以不可

21、能看见细胞继续分裂 , D 错误。9. 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龙胆紫溶液可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着色B. 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盐酸,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作用C. 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互重叠D. 选取一个细胞就可以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全过程答案 D解析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 ,经过解离、漂洗、染色、 制片过程后细胞已经死亡 ,故只选取一个细胞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10. 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下列操作步骤不正确的是()A. 剪取洋葱根尖 23 mm,放入解离液中 35 minB. 待根尖酥软后,直接将

22、其放在龙胆紫溶液中染色C. 染色 35 min 后,取出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D. 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按压答案 B解析 解离时 ,需要剪取洋葱根尖 23 mm, 放入解离液中 35 min, A 正确;待根尖酥软后 ,需要先用蒸馏水漂洗约 10 分钟,再进行染色 ,若直接染 色,解离液中的盐酸会与碱性染料反应 ,不利于染色, B 错误;制片时 ,取出根 尖,放在载玻片上 ,加一滴清水 ,盖上盖玻片 ,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 ,用 拇指按压 , C、 D 正确题型五有丝分裂图形、曲线分析11 如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质)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3、)A. 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B. 表示染色质螺旋缩短变粗,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C. 过程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D. d 中的两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不同答案 D解析 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A 正确;表示染色 质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B 正确;表示着丝点 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C 正确;d 中两 条染色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因此其形态和大小一般相同,D 错误。12. 如图所示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乙内A. 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

24、中期B. 甲、乙、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 DNA 分子数之比都为 1 :2 : 1C. 甲细胞所处时期最有利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D. 该生物细胞内有中心体,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答案 A解析据图分析,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 正确;乙细胞没有染色单体,B 错误;丙细胞处于有 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C 错误;该 细胞有中心体,但没有细胞壁,应该是高等动物细胞,D 错误。13.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三个阶段,a 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 是核 DNA 分子数,a、b、c 的数量

25、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 B.甲、丙C.乙、丙 D.甲、乙、丙答案 B解析 甲图中染色体数比染色单体数、核 DNA 分子数少一半,应是一条染 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的时期,可表示 G2 期、前期、中期;乙图染色单体数是 染色体数、核 DNA 分子数的一半,在细胞分裂中无此时期;丙图中无染色单体, 染色体数与核DNA 分子数相等,应是 Gi 期、后期、末期。综上所述,选 B。14.如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DNA 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4A2fA. 0a 段内,DNA 完成复制B. bc 段细胞中观察不到核膜和核仁C. cd 段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D. de 段

26、细胞中染色体数:核 DNA 分子数:染色单体数=1 : 1 : 1答案 D细胞内INI育d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0a 段表示分裂间期,ab 段表示前期,bc 段表示中期,cd 段表示后期,de 段表示末期。在分裂间期完成 DNA 的复制和有 关蛋白质的合成,A 正确;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故 bc 段观察不到核膜和核 仁,B 正确;中心粒在间期完成复制,进入分裂后期,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 两极,C 正确;末期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D 错误。15. 如图表示“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请据图回 答:步骤甲的目的是_ 。(2) 步骤丙处理的时间不能太长,防止 _ 。(3) 在步骤丁的

27、操作过程中,将酥软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后,还要进行的操作是_,然后用手指按压。显微观察发现处于_(时期)的细胞数量最多,原因是答案(1)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2)染色过度(或整个细胞都染上颜色)(3)再加盖一片载玻片(4)间期 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16. 如图所示 A、B、C 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D 是细胞内 DNA 含量 变化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_ A 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 _ ,理由是_,_ 。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 _,判断依据是_。该细胞染色体数目有 _条,核 DNA丁眾锻魄察分子有_。该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是形成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有

28、_ 。(2) B 图细胞处于分裂 _ 期,判断依据是_。(3) C 图表示的是_ 田胞的有丝分裂,判断依据是_,该细胞处于分裂_。(4) D 图中 ab 段的变化是由于 _ ,ef 段的变化是由于(5) 在 D 图中能完整地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 _ 。(6) 在 D 图中画出染色体数量的变化。答案(1)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无中心体前期核仁、核膜消失,出现 纺锤体,染色体不规则排列在细胞中6 12 2 6(2) 后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3) 动物 无细胞壁,有中心体后(4) 染色体复制(或 DNA 分子的复制)细胞分裂(5) f k(6) 如右图所示解析(1)A 图细胞有

29、细胞壁、无中心体,应为植物细胞。A 图细胞内染色 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核膜消失,出现纺锤体,染色体不规则排列在细胞 中,所处时期为分裂前期,此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为 6 条,核 DNA 分子为 12 个。该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是形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有6条。(2) B 图细胞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向两极移动,处于分裂后期。(3) C 图所示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细胞通过细胞膜的缢裂分开细胞质,应为动物细胞,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向两极移动,应为分裂后期D 图中 ab 段细胞内 DNA 数量加倍,故发生了 DNA 复制,ef段的变化表示细胞内 DNA 含量减半

30、,原因是细胞分裂(5)个细胞周期应该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 , 在 D 图中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阶段是 fk 段。易错题型混淆有丝分裂相关的类似曲线17.如图为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解析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 DNA 含量,则 c d 过程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由 2 个变成 1 个,但细胞中核DNA 含量不变,A 正确;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 DNA 含量,则 e 点与 a 点 时每条染色体都含有 1 个 DNA,B 正确;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 DNA 的含 量,则 ac 过程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

31、期,该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C 正确;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 DNA 的含量,则 a c 过程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在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 错误。|课融能训练|对用书喰量不变B.若纵坐标表示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与 a 点相同C.若纵坐标表示条染色体中DNAD.若纵坐标表示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 c-d 过程细胞中核 DNA 含的含量,则 e 点时一条染色体中 DNA的含量,则 a c 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的含量,则 a c 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 DNA答案 D1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 用 NaOH 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

32、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 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 为 NaOH 扩散的深度,y 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则()B. x 的值随 y 值的增大而增大3C. NaOH 扩散的体积为(y x)D. y 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答案 D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y 表示立方块大小,x 表示 NaOH 扩散的深度,可反映物质运输的速率,故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y,因 变量为NaOH 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的比值,即y3 (y 2x)3/y3, A 错 误;无论 y 值怎样变化,x 值不变,B 错误;NaOH 扩散的体积为 y3 (y 2x)3,

33、C 错误;从实验的结果来说,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高, D正确。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处于分裂间期比中期的细胞数目少B. 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 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 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答案 B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解析 间期持续时间长,视野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多于处于中期的,A 错 误;赤道板不是细胞中真实存在的结构,无法看到,C 错误;解离时细胞已死亡,不能观察其动态变

34、化,D 错误。3.如图所示,图 1 中,a+ b 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c+ d 表示另一 个细胞周期。图 2 中,按箭头方向,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据图分析下列叙 述不正确的是()A. 图 1 中的 a 图 2 中 BA 区段,细胞可发生 DNA 的复制B. 图 1 中的 b、图 2 中 A B 区段,会出现染色体数目的加倍C. 图 2 中的 A BA 表示一个细胞周期D. 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答案 C解析 根据细胞分裂间期所经历的时间长的特点可判断出图1 中的 a 和 c、图 2 中 BA 属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可进行 DNA 的复制,A 正确;图 1 中的 b 和 d、图

35、2 中 A B 代表分裂期,细胞分裂的后期会出现染色体数目的加倍,B 正确;图 2 中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应是 BA B,C 错误;不同细胞的细胞周 期持续时间不同,D正确。4.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A. 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B. 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C. 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D. 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答案 A解析 菠菜是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体,有丝分裂间期不会进行中心体 的复制,A 符合题意;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 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36、,B 不符合题意;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解体消失, 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C 不符合题意;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 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而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 不符合题意。5.图甲和图乙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不同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川乙A. 图甲可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B. 图乙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为 0C. 与图甲细胞相比,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D. 与图甲细胞相比,图乙细胞中核 DNA 数加倍答案 D解析 图甲细胞具有细胞壁,可表示植物细胞,并且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 正确;图乙细胞中染

37、色体的着 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B 正确;图甲细胞中有 4 条染色体,图乙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C正确;图甲细胞和图乙细胞中均含有 8 个核 DNA 分子,D 错误。6.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几个时期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所处的时期是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B. 细胞和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等C. 细胞含有 4 条染色单体D. 细胞中染色体数:核 DNA 分子数=1 : 1答案 C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 丝分裂中期,细胞分裂中期是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A 正确; 细胞和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等,都

38、是 4 条,B 正确;细胞不含染色单体,C 错误;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核 DNA 分子数=1 1,D 正确7.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目为N,核 DNA 含量为 M,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 含量分别是()A.N 和 M B.N/2 和 M/2C.N 和 M/2D.N/2 和 M答案 C解析 有丝分裂的子细胞和亲本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 数目相同,分裂期时核 DNA 已经经过了间期的复制,含量加倍,由此可推测子细胞中核DNA 含量是 M/2,染色体数是 N,C 正确8.如图甲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变化情况,

39、图乙 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甲中 AB 段形成的原因是 DNA 分子复制B. 图甲中 CD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C. 图乙中细胞处于图甲中的 BC 段D. 图乙中细胞含 8 条染色体、8 个核 DNA 分子、16 条染色单体答案 A解析 图甲中 AB 段表示间期 DNA 分子复制,BC 段表示 G2 期、前期、中 期,含有染色单体,CD 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两姐妹染色单体分乙开。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 8 条染色体、8 个核 DNA 分子,染色单体 数为 0。9. 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

40、是()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 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之比是 1 : 2,则它是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A. B. C. D.答案 D解析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的,因此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不能 观察到纺锤体,错误;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细胞板,赤道板不是客 观存在的结构,错误;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 心粒,错误;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正确; 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 DNA 分

41、子数之比是 1 该细胞可能处于 G2 期、前期、 中期,说明该细胞是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正确。故选 D。10. 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 含量的变化曲线和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有关曲线的分析,错误的是()A. ab 段 DNA 含量上升的原因是 DNA 分子复制B. cd 段核 DNA 含量下降一半的原因是细胞分裂导致 DNA 平均分配到 2 个 子细胞中C. gh 段染色体数量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 fg 段一条染色体含一个 DNA 分子答案 D解析 据图分析,图中 ab 段表示 DNA 分子复制,导致 DNA 含量加倍,A 正确;cd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分裂,

42、 DNA 平均分配到 2 个子细胞中, 导 致 DNA 含量减半,B正确;gh 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细胞中染 色体数量加倍,C正确;fg段一条染色体含两个 DNA 分子,D 错误。11 如图甲是某连续分裂的细胞在不同时期 DNA 含量的测定结果,图乙是具 有 4条染色体的某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甲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 _ 用字母表示),就图乙来说,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的细胞。(2) 图甲中,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在 _,对应于图乙中的_图。(3 )图乙中染色体数目开始加倍发生在图 _示时期,对应于图甲中的_ 。(4) 图甲中

43、ab 段细胞内的主要变化是 _,cd 段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 _。(5) 从图中可见,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中DNA 的含量是稳定的,其意义是答案fI 间 (2)bc 或 hi BA de 或 jk(4)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5) 保持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解析(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即图甲中的 fI 段;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图乙 中的细胞 A、B、C、D 分别处于分裂期的后期、前期、中期、末期,所以还缺 少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2) 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在细胞有丝分

44、裂前期,即图甲中的 b c 或hi 段,对应于图乙中的 B 图。(3) 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即图乙中 A 细胞所在的时期,对 应于图甲中的 de 或 jk 段。(4) 图甲中的 ab 段细胞内 DNA 含量加倍,此时细胞内的主要变化是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d 段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的着 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 图中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中 DNA 的含量是稳定的,说明有丝分裂能保持 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2. 如图是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染色体和DNA 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据曲线回答(未注明时,用实线上的字母表示):(1) 实线 ABCDEF 表示_ 勺变化,虚线 abcde 表示_ 的变化。(2) 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线段:实线是 _,虚线是_。(3) 染色单体在_ 形成,染色单体消失在_。(4) 若要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最好在 _。(5) 若该植物为低等植物,在BC 段细胞中的变化与高等植物不同之处是_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变化发生在_ 和_,在这两个时段中动物细胞发生的变化分别是_(6)_ 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在_ 、_ ;核仁的重建发生在_ 。答案 DNA 含量 染色体数(2)DE cd(3)AB DECD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