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课考试重点_第1页
环境课考试重点_第2页
环境课考试重点_第3页
环境课考试重点_第4页
环境课考试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污染类型污染源/物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12比利时马斯河谷大气污染谷地中工厂密布,烟尘、SO2排放量大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510美国洛杉矶市大气污染光化学污染该市400万辆汽车每天排放烃类1000多吨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10美国多诺拉镇大气污染河谷内工厂密集,排放大量烟尘和SO2伦敦烟雾事件1952.12英国伦敦市大气污染燃煤中含硫量高,排放大量SO2和烟尘水俣(病)事件19531961日本熊本县水俣镇海洋污染汞污染氮肥厂含汞催化剂随废水排入海湾四日事件(哮喘病)1955年以来日本四日市,大气污染工厂大量排放SO2和煤尘,重金属颗粒米糠油事件1968日

2、本爱知县等23个府县食品污染多氯联苯污染米糠油生产中用多氯联苯作热载体,富山事件(骨痛病)19311975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水体污染土壤污染镉污染炼锌厂未处理的含镉废水排入河中1、八大公害事件2、环境,就其义而言,是指周围的事物。 本书所涉及的是人类的环境,即以人类为中心事物,其它生物和非生命物质被视为环境要素,构成人类的生存环境。环境的分类1、按照环境的要素分类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空气、土壤、阳光、生物等构成了自然环境系统。2、按环境范围的大小分类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城市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3、按环境的功能分类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中国的环境问题*1)人口问题(2)水污染问题

3、(3)大气污染问题(4)资源问题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各种各样的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包括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所形成的群落和所产生的各类生态现象。 生物多样性是概括性的术语,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4个层次。3.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通过不断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化,达到动态平衡,形成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单位。二、 生态系统的功能* ¡ 能量流动¡ 物质

4、循环¡ 信息联系三、生态平衡(一)概念*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也就是说,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联系 1.营养信息 通过营养交换的形式,把信息从一个种群传递给另一个种群,或从一个个体传递给另一个个体。2.化学信息 生物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或某个生长发育阶段,分泌出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这些分泌物对生物不是提供营养,而是在生物的个体或种群之间起着某种信息的传递作用,此种物质即成为化学信息素。3.物理信息 通过声音、颜色和光等物理现象传递的信

5、息。4.行为信息 动物可以通过自己的各种行为向同伴们发出识别、威吓、求偶和挑战等信息。二、中国的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 在20世纪60-70年代,由于我国的资源开发和工业生产项目不注意环境保护,恶劣的环境后果已经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水土流失、生物物种多样性锐减、土地沙漠化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近年来,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广泛的共识。国家在许多重要文件中做了明确规定3.生物多样性保护*3.1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地区的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原因与保护1、

6、消失原因1)栖息地的改变、丧失和破碎化2)生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3)环境污染(4)农林业品种的单一化(5)外来物种的入侵.濒危物种等级的确定*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沿用的濒危物种等级系统主要包含了5个等级:灭绝种濒危种易危种稀有种未定种经过多年的不断修订,IUCN于1994年通过了新的濒危物种等级系统(图121),并为各等级重新进行了界定,具体如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1)就地保护(in situ conservation)就地保护以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包括风景名胜区的方式将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生境原地保护起来。(2)迁地保护(ex situco

7、nservation)迁地保护是指将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移到它们的自然生境之外进行保护。主要保护方式为建立动植物园、水族馆、种子库和基因库。我国最早的植物园庐山植物园是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3)回归引种(re-introduction)所谓回归引种是指将一种植物释放到它以前曾生存过但现在已经灭绝的地方并加以管理。n 1大气结构与组成n 1.1大气结构*1、对流层2、平流层3、中间层4、暖层 5、散逸层 n 1.2大气的组成大气是由多种气体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物,由恒定气体、可变气体和不定气体组成。n 恒定气体在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体积分数几乎是不变的;n 可变气体的含量往往随各地季节、天气变化和

8、人类活动的状况而变化的;n 不定气体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原因造成的大气污染物及有毒气体,后者是人类保护大气和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对象。表1 大气组成空气成分恒 定 气 体可 变 气 体氮 气氧 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尘埃和其它气体水蒸气含量(%)78210.90.030.03n 2.1大气污染 *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1SO)作出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污染范围上大气污染可分为四类: 1、局部地区(个体行为) 2、区域性(区域行为) 3、广域性(大区域行为,如酸雨)

9、 4、全球性(跨越国界,如温室效应) 2、气态污染物*? (1)含硫化合物 SO2、SO3和H2S等。 (2)含氮化合物 NO、NO2、NH3等。 (3)碳氧化合物 CO和CO2。 (4)碳氢化合物 有机废气。 (5)卤素化合物 含氯和含氟化合物n 3大气污染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图) 大气污染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对人的伤害 2、危害生物生存和发育(图) 3、物体腐蚀(图) 4、粉尘危害(图) 5、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基本概念)n 1.1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排

10、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生物特性发生不良的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1.2水体污染源*ü 生活污水ü 工业废水ü 畜禽养殖废水ü 大气降水ü 城市垃圾和工业废渣渗滤液ü 交通运输废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根据据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的类别*n 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n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区、仔稚幼鱼的索饵区;n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

11、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n 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一、土壤土壤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因子(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体,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其本质特性是土壤肥力。* 土壤在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一、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基地土壤在植物生长中的特殊作用1. 营养库的作用2. 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3. 雨水涵养作用4. 生物的支撑作用5. 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二、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1. 土壤资源的再生性与质量的可变性治之得宜,地力常新。2. 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土壤资源的

12、破坏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3. 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土壤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厚度*包括地表至母质层以上的垂直深度。土壤的总厚度决定:树木根系的分布和生长土壤水分和养分贮量和供应能力注:土壤厚度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因子我国在人口剧增和农业低投入双重作用下,土地退化和生态平衡失调问题尤为突出,主要形式如下*: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土壤退化水土污染、一、土壤背景值* 土壤背景值: 理论上是土壤在自然成土过程中,构成土壤自身的化学元素的组成和含量。(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和含量)三、土壤环境容量*环境容量:在一定条件下环境对污染物最大容纳量。 *土壤环境容量:

13、“土壤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保证农产品产量和生物学质量、同时也不使环境污染时,土壤所能允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土壤污染:进入土壤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超出土壤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 一、土壤污染的特点* l 隐蔽性和滞后性: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的时间。日本的“骨痛病”l 累积性:污染物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l 不可逆转性:土壤重金属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l 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土壤中的

14、难降解污染物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作用来消除。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往往很难恢复。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的功能和保护目的,将我国土壤划分为三类* :u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它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值;u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u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地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将土壤质量标准分为三级:y一级标准为

15、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y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y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地土壤临界值。 *导致土壤污染人类活动:工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排放,如开矿、冶炼、化工生产、施肥等。人类活动向土壤施加有害物质,是加速土壤污染,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加剧的主要原固体废物:简称废物,又称固体废弃物或固体遗弃物。指人类在生产过程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不再需要或没有“利用价值”而被遗弃的固体或半固体物质。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

16、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危险固体废物:简称危险废物,又称有害废物,一般指具有腐蚀性、毒性、反应性、感染性的固体废物、*固体废物的危害1.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1)侵占土地,污染大气 (2)污染土壤 (3)污染地下水 (4)影响环境卫生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短期的危害性事件,如对人体的毒害和爆炸等(2)长期的危害性事件,如中毒、“三致”作用五、固体废物污染的控制技术固体废物主要分为两大类: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固体废物控制技术指导思想: 过程控制技术(减量化reduce) 处理处置技术(无害化reuse) 回收利用技术(资源化recycle)其中资源化回收利用技

17、术是目前的重点研究内容。下表列出了固体废物污染的控制技术。、*噪声的定义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休息中遇到的不需要的,使人厌烦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噪声特征:环境噪声是感觉性公害;环境噪声是局限性和分散性公害;噪声污染是暂时性的,不具有积累性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若按产生机理来划分,可将噪声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三大类。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光污染的分类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3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可见光污染、红外光

18、污染和紫外光污染 )。1、白亮污染: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2、人工白昼: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3、彩光污染:舞厅、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什么是健康住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并不是单纯地指疾病或病弱"。据此定义,"健康住宅"就是能

19、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的住宅"。具体来说,"健康住宅"的最低要求有以下几点:     1、会引起过敏症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很低。     2、为满足1的要求,尽可能不使用容易散发出化学物质的胶合板、墙体装修材料等。     3、设有性能良好的换气设备,能将室内污染物质排至室外,特别是对高气密性、高隔热性住宅来说,必须采用具有风管的中央换气系统,进行定时换气。     4、在厨房灶具或吸烟处,要设局部排气设备。     5、起居室、卧室、厨房、厕所、走廊、浴室等要全年保持在1727之间。     6、室内的湿度全年保持在40-70之间。      一、自然保护区概念和作用 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自然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