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36)_第1页
汽车理论(36)_第2页
汽车理论(36)_第3页
汽车理论(36)_第4页
汽车理论(3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七章汽车的通过性汽车的通过性(越野性)是指它能以足够高的平均汽车的通过性(越野性)是指它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如松软地面、凹凸不平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如松软地面、凹凸不平地面等)及各种障碍(如陡坡、侧坡、壕沟、台阶、灌地面等)及各种障碍(如陡坡、侧坡、壕沟、台阶、灌木丛、水障等)的能力。木丛、水障等)的能力。通过性又分为支承通过性和几何通过性。通过性又分为支承通过性和几何通过性。通过性取决于地面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及汽车的结构通过性取决于地面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及汽车的结构参数和几何参数。参数和几何参数。返回目录返回目录2第一节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第七章 汽车

2、的通过性 本节将主要介绍汽车支承通过性的评价指标本节将主要介绍汽车支承通过性的评价指标和影响通过性的汽车几何参数。和影响通过性的汽车几何参数。返回目录返回目录3一、汽车支承通过性评价指标汽车支承通过性的指标评价:牵引系数、牵引效率及燃汽车支承通过性的指标评价:牵引系数、牵引效率及燃油利用指数。油利用指数。单位车重的挂钩牵引力(净牵引力)。表明汽车在松软单位车重的挂钩牵引力(净牵引力)。表明汽车在松软地面上加速、爬坡及牵引其他车辆的能力。地面上加速、爬坡及牵引其他车辆的能力。汽车的挂钩牵引力;汽车的挂钩牵引力;G汽车重力。汽车重力。第七章 汽车的通过性1.牵引系数牵引系数TCdFd/TCFG4驱

3、动轮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反映了车轮功率传递过驱动轮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反映了车轮功率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程中的能量损失。单位燃油消耗所输出的功,单位燃油消耗所输出的功, 。式中,式中,Qt为单位时间内的燃油消耗量。为单位时间内的燃油消耗量。第一节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wrdawd1TsrFuTFTE2.牵引效率(驱动效率)TE 3.燃油利用指数Ef式中,式中, 为汽车行驶速度;为汽车行驶速度;TW为驱动轮输入转矩;为驱动轮输入转矩;为驱为驱动轮角速度;动轮角速度;r为驱动轮动力半径;为驱动轮动力半径; 为滑转率。为滑转率。tadf/QuFE aurs5二、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

4、间隙失效间隙失效:汽车与:汽车与地面间的间隙不足而地面间的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住,无法通被地面托住,无法通过的情况。过的情况。 顶起失效顶起失效:当车辆中间底部的:当车辆中间底部的零件碰到地面而被顶住的情况。零件碰到地面而被顶住的情况。 触头失效触头失效:当车辆前端触及地:当车辆前端触及地面而不能通过的情况。面而不能通过的情况。 托尾失效托尾失效:当车辆尾部触及地:当车辆尾部触及地面而不能通过的情况。面而不能通过的情况。 与间隙失效有关的汽车整车几何尺寸,称为与间隙失效有关的汽车整车几何尺寸,称为汽车通过性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几何参数,包括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角、接近角、离去包括最小离地间隙、

5、纵向通过角、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弯直径等。角、最小转弯直径等。第一节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6(1)最小离地间隙h 汽车满载、静止时,支承平面与汽车上的中间区汽车满载、静止时,支承平面与汽车上的中间区域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域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它反映了汽车无碰撞地通过地面凸起的能力。它反映了汽车无碰撞地通过地面凸起的能力。第一节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7(2)纵向通过角 汽车满载、静止时,分别通过前、后车轮外缘作汽车满载、静止时,分别通过前、后车轮外缘作垂直于汽车纵向对称平面的切平面,两切平面交于车垂直于汽车纵向对称平面的切平面,两切平面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时所夹的最小锐角。体下部

6、较低部位时所夹的最小锐角。 它表示汽车能够无碰撞地通过小丘、拱桥等障碍它表示汽车能够无碰撞地通过小丘、拱桥等障碍物的轮廓尺寸。物的轮廓尺寸。第一节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8(3)接近角1 汽车满载、静止时,前端突出点向前轮所引切线汽车满载、静止时,前端突出点向前轮所引切线与地面间的夹角。与地面间的夹角。 1越大,越不容易发生触头失效。越大,越不容易发生触头失效。第一节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9(4)离去角2 汽车满载、静止时,后端突出点向后轮所引切线与汽车满载、静止时,后端突出点向后轮所引切线与地面间的夹角。地面间的夹角。 2越大,越不容易发生托尾失效。越大,越不容易发生托尾失效。

7、第一节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10(5)最小转弯直径 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支承平面上滚过的轨迹圆直径。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支承平面上滚过的轨迹圆直径。 它表征了汽车能够通过狭窄弯曲地带或绕过不可越过的障它表征了汽车能够通过狭窄弯曲地带或绕过不可越过的障碍物的能力。碍物的能力。第一节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mind11(6)转弯通道圆 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车体上所有点在支承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圆周以外的最大内车体上所有点在支承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圆周以外的最大内圆,称为圆,称为转弯通道内圆转弯通道内圆;车体上所有点在支承平面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