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鸡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鸡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鸡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鸡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鸡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鸡东县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六月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一、主要指标执行情况一、主要指标执行情况1、耕地保有量、耕地保有量鸡东县2005年耕地面积为128530.18公顷,比1996年全县耕地面积97935.3公顷增加30594.88公顷,比上轮规划安排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97499.86公顷多31030.32公顷。耕地保有量指标完成。2、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上轮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82893公顷。2005年鸡东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82915.23公顷,完成了上轮规划确定的指标。 3、新增建设用地及占用耕地、新增建

2、设用地及占用耕地新增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鸡东县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煤炭资源丰富,其新增建设用地主要是城区改造和扩建、国道(省道)建设、煤炭资源开发等项目,尤其是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保持持续强劲态势,新开工建设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项目、民生项目较多,因此建设用地增加较快。鸡东县19972005年新增建设用地236.68公顷,占上一轮规划期内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22.1公顷的32.8%,其中占用耕地82.11公顷,占上一轮规划期内安排占用耕地指标383.8公顷的21.4%。4、生态退耕、生态退耕为改善生态环境,上一轮规划实施期间,实施了生态退耕工程,加快退耕还林、还草。上一轮规划实施以来,通

3、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及建立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等方式提高了森林面积。鸡东县19972005年生态退耕面积为666.67公顷,超过上一轮规划期内批准生态退耕329.9公顷的指标。5、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鸡东县19972005年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50.64公顷,占上一轮规划期内安排补充耕地指标166公顷的30.5%。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状况一、土地利用结构及特点一、土地利用结构及特点(一)土地利用结构(一)土地利用结构2005年鸡东县土地总面积为年鸡东县土地总面积为323335.50公顷(县属公顷(县属290179.17公顷)。其中农用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地

4、面积为299646.86公顷(县属公顷(县属267798.6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2.67%(县属(县属82.82%),建设用地面积为),建设用地面积为14790.30公顷(县属公顷(县属14035.67公顷),占全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县土地总面积的4.57%(县属(县属4.34%),其他土地面积为),其他土地面积为8898.34公顷(县属公顷(县属8344.89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75%(县属(县属2.88%),主要为水域和自),主要为水域和自然保留地。然保留地。在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在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12853

5、0.18 公顷(县属公顷(县属115542.54公顷),占农用地总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面积的42.89%(县属(县属38.56%);园地面积为);园地面积为731.48公顷(县属公顷(县属691.91公顷),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占农用地总面积的0.24%(县属(县属0.23%);林地面积为);林地面积为163222.87 公顷(县属公顷(县属145040.43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54.47%(县属(县属48.40%);其他农用地面);其他农用地面积为积为7162.33公顷(县属公顷(县属6523.73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39%

6、(县属(县属2.18%)。)。在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在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12129.35公顷(县属公顷(县属11411.02公顷),占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2.01%(县属(县属77.15%);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2525.94公顷公顷(县属(县属2493.81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7.08%(县属(县属16.86%);其他建);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设用地面积为135.01公顷(县属公顷(县属130.84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0.91%(县属(县属0.88%)。)。在其他

7、土地中,水域面积在其他土地中,水域面积2851.12公顷(县属公顷(县属2683.48公顷),占其他土地的公顷),占其他土地的32.04%(县属(县属32.16%);自然保留地面积);自然保留地面积6047.22公顷(县属公顷(县属5661.41公顷),公顷),占其他土地的占其他土地的67.96%(县属(县属67.84%)。)。 (二)土地利用特点(二)土地利用特点1、农用地比重大,分布相对集中、农用地比重大,分布相对集中全县共有农用地面积299646.86公顷(县属267798.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2.67%(县属82.82%),以耕地和林地为主。鸡东县自然地理环境非常适合农、林业的

8、发展。近几年在鸡东县政府的领导下,更加重视生态发展建设及农业结构调整。2、建设用地规模不大,农村居民点用地是主要用地类型、建设用地规模不大,农村居民点用地是主要用地类型2005年鸡东县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4790.30公顷,建设用地率为4.57%,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建设用地中农村居民点面积8775.7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59.33%,城镇用地1879.97公顷,仅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2.71%。3、各乡镇土地利用存在较大差异、各乡镇土地利用存在较大差异鸡东县林地绝大部分分布在县域的北部和南部,耕地分布在中部地区,各个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差距较大,耕地和领地在空间上的分布相对集中。二、土地利用存在

9、的问题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鸡东县经过多年开发利用,土地利用水平有所提高,用地结构和布局基本趋于合理,但也存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主城区人口大量增加,建设用地需求量加大,采矿用地与农用地矛盾比较突出,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现象未能杜绝,进一步导致了供需矛盾的加大。三农建设占用耕地,在部分乡镇情况较多,在未来的工作中,应按相关的文件和规定进行调整,控制土地供需矛盾的加大。2、城乡建设用地较为粗放,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城乡建设用地较为粗放,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受传统用地观念的影响,鸡东县部分城乡用地存在粗放利用的现象,城乡建设

10、用地布局较为分散,特别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比较粗放,集约利用程度不高。 第二章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一、土地利用规模调控指标一、土地利用规模调控指标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确定到确定到2010年鸡东县耕地保有量稳定在年鸡东县耕地保有量稳定在109169.30公顷(其中:县属公顷(其中:县属94225.53公顷、农垦公顷、农垦14943.77公公顷),到顷),到2020年鸡东县耕地保有量稳定在年鸡东县耕地保有量稳定在103675.34公顷(其中:县属公顷(其中:县属90730.18公顷、农垦公顷、农垦12945.16公顷)。规划期内确保公顷)。规划期内确保82

11、893.42公顷(县属公顷(县属75080公顷)的基本农田指标落实。公顷)的基本农田指标落实。合理安排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到合理安排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全县建设用地控制在年全县建设用地控制在15530.30公顷(县属公顷(县属14773.57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530.69公顷(县属公顷(县属11670公顷),城镇工矿用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地规模控制在3979.22公顷(县属公顷(县属3812.35公顷),交通水利用地规模控制在公顷),交通水利用地规模控制在2725.94公顷(县属公顷(县

12、属2693.81公顷),其他建设用地控制在公顷),其他建设用地控制在273.67公顷(县属公顷(县属409.76公顷)。公顷)。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和耕地指标。到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和耕地指标。到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规模控制在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规模控制在740.4公顷(县公顷(县属属737.9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511.21公顷(县属公顷(县属476.61公顷)。公顷)。全面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稳定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规划期内,通过实施田、水、全面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稳定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规

13、划期内,通过实施田、水、路、林、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矿废弃地及时进行复垦,后备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到路、林、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矿废弃地及时进行复垦,后备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到2020年,通过土地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新增耕地开发整理复垦新增耕地570公顷。公顷。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控指标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控指标规划期内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稳步增加农用地面积,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减少其他土地面积。到规划期内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稳步增加农用地面积,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减少其他土地面积。到2020年,农用地面积年,农用地面积299834.89公顷(县属公顷(县属267753.62公顷),建设用地面积公顷)

14、,建设用地面积15530.3公顷(县属公顷(县属14773.57公顷),其他土地面积公顷),其他土地面积7970.34公顷(县属公顷(县属7651.98公顷)。与公顷)。与2005年相比,结构比例有年相比,结构比例有92.67:4.57:2.75调整为调整为92.73:4.80:2.47。三、城乡用地布局优化指标三、城乡用地布局优化指标按照统筹城乡用地发展的要求,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大力发展各乡镇建设,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统筹城乡用地发展的要求,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大力发展各乡镇建设,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规划期内城乡用地增减挂面积建设,鼓

15、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规划期内城乡用地增减挂面积293.82公顷公顷(县属(县属215.52公顷)。公顷)。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标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标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严控建设用地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建设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严控建设用地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规划期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指标用地,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规划期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指标2005年为年为113.69平方米平方米/人,到人,到2010年增加到年增加到136.

16、22平方米平方米/人,到人,到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增加到年人均城镇工矿增加到146.83平方米平方米/人。人。五、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指标五、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指标20062010年,使鸡东农业示范区实现良好的生态目标,生态修复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年,使鸡东农业示范区实现良好的生态目标,生态修复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强度减轻,部分地区不再有流失现象的发生,植被覆盖度达到善,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强度减轻,部分地区不再有流失现象的发生,植被覆盖度达到98%以上。社以上。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居环境得到改善。20112020年,使

17、适宜生态修复的地方,得到有效保护和全年,使适宜生态修复的地方,得到有效保护和全面修复,提高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面修复,提高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2020年,鸡东县林地面年,鸡东县林地面积为积为187678公顷(县属公顷(县属169495.49公顷),实现较好的生态建设目标。公顷),实现较好的生态建设目标。 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第一节第一节 农用地结构调整农用地结构调整一、合理调控耕地规模,稳定基本农田一、合理调控耕地规模,稳定基本农田2005年,全县耕地面积为128530.18公顷(县属

18、115542.54公顷),占全县农用地总面积的42.89%(县属38.56%),到2010年,全县耕地面积保持在109169.30公顷(县属94225.53公顷),到2020年,全县耕地面积保持在103675.34公顷(县属90730.18公顷),规划期内耕地面积减少24854.84公顷(县属24812.36公顷)。2005年鸡东县基本农田面积为82915.23公顷,规划期内确保82893.42公顷(县属75080公顷)的基本农田指标落实。二、合理调整园地规模二、合理调整园地规模2005年,全县园地面积为731.48公顷(县属691.91公顷),占全县农用地总面积的0.24% (县属0.23%

19、),到2010年,园地面积保持在486(县属405.07公顷),到2020年,园地面积保持在536(县属437.97公顷),规划期内园地面积减少195.48公顷(其中:县属减少253.94公顷,农垦增加58.46公顷)。三、有效增加林地面积三、有效增加林地面积2005年,全县林地面积为163222.87公顷(县属145040.43 公顷),占全县农用地总面积的54.47%(县属48.40%),到2010年全县林地面积保持在181678公顷(县属165495.49公顷),到2020年,全县林地面积保持在187678公顷(县属169495.49 公顷),规划期内林地面积增加24455.13公顷(县

20、属24455.06公顷)。四、适当增加牧草地面积四、适当增加牧草地面积2005年,全县牧草地面积为0公顷,到2010年全县牧草地面积保持在925公顷(县属749.72公顷),到2020年,全县牧草地面积保持在825公顷(县属668.46公顷),规划期内牧草地面积增加了825公顷(县属668.46公顷)。规划期内应精良增加牧草地面积,增加牧草地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土,涵养水源。五、合理安排其他农用地五、合理安排其他农用地合理安排畜禽养殖等设施农用地,结合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优化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等其他农用地。2005年鸡东县其他农用地面积为7162.33公顷(县属6523.73公顷),

21、到2010年和202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分别为7690.61公顷(7102.47公顷)和7120.55公顷(6421.52公顷),分别减少41.78公顷和102.21公顷。 第二节第二节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建设用地结构调整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鸡东县2005年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4790.30公顷(县属14035.67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4.57%(县属4.34%),到2020年全县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15530.3公顷(县属14773.57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4.80%(县属5.09%)。二、合理安排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二、合理安排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城镇工矿用地合理有序扩展

22、。根据鸡东县城镇村布局调整和鸡东县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序增加城镇工矿用地规模,适当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开展城镇工矿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减少的结构调整工作。2005年全县城镇工矿用地总面积为3353.62公顷(县属3243.35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04%(县属1.00%),到2020年全县城镇工矿用地总面积控制在3979.22公顷(县属3812.35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23%(县属1.18%),规划期内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增加了625.6公顷(县属569公顷)。三、适当缩减农村居民点用地三、适当缩减农村居民点用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逐年减少,结合新农村建设,2005年鸡东县共

23、有农村居民点用地8775.73公顷(县属8167.67公顷),人均用地447.62平方米。规划期内通过逐步实施居民点整理,优化村庄内部用地结构,到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293.82公顷(县属215.52公顷),实现村庄建设用地由粗放式的外延扩张向集约式的内涵挖潜的转变。四、统筹安排交通水利设施用地规模四、统筹安排交通水利设施用地规模根据鸡东县城乡的规模和空间分布,结合县区及周边市县基础设施发展布局,进一步优化县域交通路网配置,保障国家和省重点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用地。保障大中型水库建设及城镇配套基础设施用地需求,防止重复建设,到2010年和2020年,鸡东县交通水利设施用地分别增加到2525

24、.94公顷(县属2493.81公顷)和2725.94公顷(县属2693.81公顷)。五、控制其他建设用地五、控制其他建设用地2005年全县其他建设用地面积135.01公顷(县属130.84公顷),到2020年,鸡东县其他建设用地为273.67公顷(县属409.76公顷)。第三节第三节 其他用地结构调整其他用地结构调整规划期间,到2010年和2020年,鸡东县其他用地面积分别调整为8409.46公顷(县属8062.09公顷)和7970.34公顷(县属7651.98公顷),2020年比2005年减少了928公顷(县属692.91公顷)。 第四章第四章 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第一节

25、第一节 农用地布局农用地布局一、农用地总体布局一、农用地总体布局依据鸡东县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现状的差异,对县域的农用地进行科学布局,对结合各部门规划和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对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进行统筹布局。二、基本农田调整和布局二、基本农田调整和布局根据鸡东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依据基本农田调整范围,全县共调出基本农田989.73公顷,占全县基本农田总面积比例为1.19%。全县调入基本农田808.31公顷,占全县基本农田总面积的0.97%,调整后的基本农田重点保证了粮食重点生产区域内的耕地和基本农田。在全县调整后的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东海镇、向阳镇、下亮子乡和平阳镇等几个乡镇。合理划定基本农田整

26、备区,作为期内基本农田补划和补充的重点区域。重点将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可逐步形成的集中连片、具有良好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集中分布区域划定为基本农田整备区。本规划建立基本农田储备区646公顷(县属200公顷)。规划期内,要加大对整备区的土地整治综合投入,引导区内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逐步退出,形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的粮食生产基地,有重点项目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的时候,在控制面积范围内,可以不用补充。三、林业用地布局三、林业用地布局规划期内以重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为龙头,构筑全县生态林业骨架。一是稳定和保护现有林业资源,保持林业生态功能;二是保证林地面积稳中有增,在县域内三北防护林建设区实施植树造林,同时

27、对超坡耕地实施生态退耕;三是结合侵蚀沟治理,建造侵蚀沟防护林;至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8.04%(县属58.41%)。四、园地布局四、园地布局结合县域发展规划,全县园地主要安排在平阳镇、东海镇、兴农镇等几个乡镇。 第二节第二节 保障基础设施用地保障基础设施用地一、统筹安排交通用地一、统筹安排交通用地二、优化水利设施用地二、优化水利设施用地三、保障能源产业用地三、保障能源产业用地四、保障矿产资源勘察开发用地四、保障矿产资源勘察开发用地第三节第三节 优化安排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安排城乡建设用地优化鸡东县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根据鸡东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保障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用地,推进工业向园区集

28、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提高基础设施运行能力和效益,有效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一、集中配置城镇工矿用地一、集中配置城镇工矿用地根据鸡东县以产业发展带动城乡用地布局优化的城镇化和产业发展战略,保障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用地,按照“产业积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推进工业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中,统筹安排采矿用地,培育形成以鸡东镇为中心发展轴的城镇发展格局。 二、整合规范农村居民点用地二、整合规范农村居民点用地鸡东县2005年农村居民点面积为8775.73公顷(县属8167.67公顷),规划安排到2020年减少农村居民点面积293.82公顷(县属215.52公顷)

29、。结合村镇规划,逐步拆除分散、零星的自然村屯,建立中心村。对农村居民点进行调整,缩减的农村居民点面积用于弥补新增城镇用地指标的不足。同时结合全县新农村建设,通过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调剂做好中心村建设用地安排。规划期内拟调整后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8481.91公顷(县属7952.15公顷)。 第五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保护第一节第一节 落实耕地保护责任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严格保护耕地,从控制耕地减少和加大补充耕地力度两方面强化耕地保护,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上级规划下达指标。规划期内,全县因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减少耕地24854.84公顷,土地整理复垦补充耕地282.06公顷。到2020年,全

30、县耕地保有量为103675.34公顷。第二节第二节 严格控制耕地减少严格控制耕地减少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建设发展应积极挖掘存量用地潜力,非农业建设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到2020年,全县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控制在282.06公顷以内。切实落实国家生态退耕政策。除已纳入生态退耕规划的项目外,规划期内原则上不安排新的生态退耕用地。严防耕地灾毁。加强耕地承包责任制度建设,禁止耕地闲置与荒芜,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合理利用化肥、农药等,严禁耕地重用轻养,提高抵抗自然灾害能力,防止耕地灾毁。适度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引导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协调各

31、行业发展供给与需求,确保不因农业结构调整降低耕地保有量。规划期内,全县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控制在24854.84公顷以内,且不得破坏耕作层。 第三节第三节 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加大补充耕地力度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在占用耕地前先补充与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建立土地开发复垦专项基金,加强对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管理,确保补充耕地质量与数量。到2020年,全县通过土地复垦、整理补充耕地282.06公顷。加强对居民点用地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加强对居民点用地和工矿废弃地复垦。通过对废弃工矿等建设用地整理,关、停、并、转一

32、批规模小、污染重的企业,加大农村居民点整治力度。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第六章 建设用地调控允许建设区:规划期内,全县允许建设区总面积为12530.69公顷(县属11670.00公顷),规划期内共增加478.19公顷(县属475.69公顷)。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工矿、村庄建设发展空间,具体土地利用安排应与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相协调。2、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3

33、、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4、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有条件建设区:规划期内,全县有条件建设区总面积为196.76公顷在鸡东县。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提前完成,经评估确认折旧建设用地复垦到位,存量建设用地达到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区内土地可安排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3、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

34、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限制建设区:全县限制建设区总面积为306074.21公顷。限制建设区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 2、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禁止建设区:规划期内,全县禁止建设区总面积为46512公顷。禁止建设区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除安排国家、省重点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外,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想符的各项建设。2、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第七章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第一节 加强生态用地保

35、护加强生态用地保护一、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一、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二、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二、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第二节第二节 加大土地生态恢复治理加大土地生态恢复治理一、逐步恢复工矿废弃地生态功能一、逐步恢复工矿废弃地生态功能二、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二、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第三节第三节 注重生态用地的建设注重生态用地的建设一、加快城乡生态屏障建设一、加快城乡生态屏障建设加强林地管理和建设加强林地管理和建设 注重其他生态用地的建设注重其他生态用地的建设第四节第四节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主要策略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主要策略第八章 土地整治工程安排 第一节第一节 耕地保护工程耕地保护工程耕地保护工程在重视耕地

36、数量增加的同时,强调耕地质量的提高,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完成的耕地补充任务282.06公顷,规划期末耕地保有量达到103675.34公顷(县属90730.18公顷),保质保量落实82893.42公顷(县属75080公顷)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一、高标准农田建设一、高标准农田建设针对鸡东县集中连片耕地,在已完成土地整理、旱片改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完善现有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和农业机械化体系,将现代化农业技术进行综合组装配套应用,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增强防灾减灾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农业生产达到可持续健康发展要求。规划期间落实平阳镇

37、、东海镇、永和镇、向阳镇、下亮子乡等乡镇共计近五万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二、一般耕地整理二、一般耕地整理耕地整理对象为集中两篇耕地,规划耕地整理项目重点分布在明德乡、鸡林乡和永安镇等乡镇。土地整理工程规模共计6900公顷。第二节第二节 村庄综合整治工程村庄综合整治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造福工程等模式对村庄进行综合整治。规划期间完成293.82公顷(县属215.52公顷)村庄整治。一、城镇化改造一、城镇化改造城镇和城郊结合部的农村居民点,考虑在原有基础上发展,通过适当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进行统筹安排、统一规划,对村庄内部的老宅基地进行“城中村”、“空心村”改造。城镇化改造主要布局在鸡东镇。二、

38、就地整治二、就地整治结合新农村建设试点,造福工程及地在安置点等特殊工程的农村居民点采取就地整治的改造方式,不改变其农村居住形式。对经济基础好,规模较大的村,采取整理改造旧村的方式,充分利用旧宅基地,拆旧建新,让有条件的农民向中心村集聚;对经济基础一般的村,采取以整治为主,拆除危房、改造旧房,重点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就地整治活动,同步建设污水管网、垃圾收集设施等,保持环境整洁,改善村容村貌。第三节第三节 工矿废弃复垦工程工矿废弃复垦工程规划期内拟将废弃的工矿复垦,以增加耕地的面积,主要分布在鸡东镇。 第九章第九章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间,鸡东县基

39、本农田保护面积为85208.58公顷(县属75595.16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为82893.42公顷(县属75080公顷)。 一般农地区:规划安排全县一般农业发展区18466.76公顷(县属15135.02公顷)。 林业用地区:规划期内全县林业用地区面积为133222.87 公顷(县属115040.43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规划期间,鸡东县城镇村建设用地区面积控制在2139.97公顷(县属2110.52公顷)。 独立工矿用地区:规划期间,鸡东县独立工矿用地区面积控制在2144.94公顷(县属2112.41公顷)。 风景旅游用地区:本地区面积135.01公顷(县属130.84公顷)。 自

40、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该区共46512公顷,其中:曙光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9942公顷,保护区类型为野生生物类、野生动物类型;凤凰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6570公顷,是以温带针阔混交林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第十章 中心城区和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第一节第一节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中心城区土地利用一、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一、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一)农用地2005年中心城区农用地面积为10443.21公顷,规划期内调整到8780.59公顷,减少1258.59公顷。其中,耕地减少1546.36公顷,园地减少62.77公顷,林地增加208.94公顷,牧草地

41、增加60.77公顷,其他农用地增加18.06公顷,农用地减少主要为城镇规模的扩张和建设占用。规划期内,中心城区设置基本农田保护区指标为5793.53公顷。(二)建设用地2005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为2278.09公顷。规划期内,到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433.1公顷,新增城镇工矿用地264.6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711.19公顷。(三)其他土地本着生态优先、兼顾发展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未利用地,建设占用、需补充的耕地、林地和园地数量,按照耕地占补平衡原则,合理安排其他土地调控指标。2020年中心城区其他土地面积为276.23公顷,比2005年减少了75.16公顷,主要是占用建设占用荒

42、草地等。二、中心城区用地主要拓展方向规划期内鸡东县土地利用方向为:规划确定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以向东南、西北两个方向放射式发展。三、中心城区内部用地结构优化引导在城市用地总规模控制下,优先安排城市交通、供排水、电力、通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用地,重点保障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城市绿化等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统筹安排居住、办公、商贸、工业、仓储物流等用地,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和利用的整体效益。严格保护区内自然山体、水系、公园、绿地和植被,加强城市内河流水系的疏通和综合整治,稳定并逐步扩大城市绿色空间范围,促进城市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心城区规划布局:根据依托中心、由

43、内向外、由近及远、紧凑成片和留有发展余地原则,将工业按不同性质,将“三废”较为严重的工业置于城南,盛行风向的下方向,与居住区之间设置卫生隔离带,在规划的公路站场两侧预留工业备用地。城市生活居住用地,根据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及大型公共建筑的安排,充分利用商业服务中心,结合总体布局适当均匀分布。城市道路系统是方格、放射、环形混合道路网结构形式,并考虑了小区组织形式,使工业区、居住区、仓库、公园以及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之间都有比较便捷的主次干道联系。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包括道路广场规划、给水工程规划、排水工程规划、供电工程规划、电讯工程规划、园林绿化系统规划六个部分。 四、建设用地空间

44、管制规则中心城区允许建设区 :规划期内安排中心城区鸡东镇允许建设区面积2321.94公顷。中心城区有条件建设区: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鸡东镇有条件建设区面积147.52公顷。中心城区限制建设区 :规划在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之外的其他区域划定了中心城区限制建设区,中心城区划定的限制建设区内除安排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用地外,不准安排新增城市建设用地。 第二节第二节 乡级土地利用指标落实乡级土地利用指标落实 鸡东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279.35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控制在5793.53公顷以上,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2711.19公顷,其中城乡用地规模不突破2321.94公顷,城镇工矿用地不突破1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