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民贵君轻民贵君轻不愧亚圣,不愧亚圣,性善气正性善气正真乃完人。真乃完人。名言:名言: 1、穷则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 。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以以及及 。 3、 为贵,为贵, 次之,次之, 为轻。为轻。4、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 。 达则兼济天下达则兼济天下幼吾幼幼吾幼人之幼人之幼民民社稷社稷君君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 老老 吾吾 老老 以以 及及 人人 之之 老老 幼幼 吾吾 幼幼 以以 及及 人人 之之 幼幼 恻隐之心,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人皆有之 天天 将将 降降 大大 任任 于于 斯斯 人人 也也 , 必必 先先 苦苦 其其 心心 志志 , 劳劳 其其
2、 筋筋 骨骨 , 饿饿 其其 体体 肤肤 空空 乏乏 其其 身身 ,行行 拂拂 乱乱 其其 所所 为为 , 所所 以以 动动 心心 忍忍 性性 , 增增 益益 其其 所所 不不 能能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孟子孟子(约前约前372前前289 )走近作者走近作者孟子名 ,字 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 并尊称他为 ,孟子是记录孟子 、 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轲轲子舆子舆战国战国孔孟孔孟亚圣亚圣仁政仁政民贵君轻民贵君轻子不学,断机杼。昔孟母,择邻处; 童年童年 孟孟 子子 名名 轲轲 , 邹邹 人(人( 今今 山东山东 邹邹 县县 ),), 三三 岁岁 时时 父父 亲
3、亲 逝逝 世世 ,孟,孟 子子 便便 与与 母母 亲亲 相相 依依 为为 命命 。 孟孟母母 非非 常常 疼疼 爱爱 自自 己己 的的 儿儿 子子 , 曾曾 经经 为为 了了 替替 孟孟 子子 找找 一一 个个 舒舒 适适 的的 学学 习习 环环 境境 而而 三三 次次 搬搬 家家 。 孟孟 子子 自自 小小 便便 受受 严严 格格 的的 管教,管教, 据据 说说 他他 自自 从从 搬搬 家以后家以后 , 便便 十十 分分 认认 真真 读读 书书 , 稍稍 大大 一一 点点 , 孟孟 子子 变变 得得 十十 分分 贪贪 玩玩 。 孟孟 母母 便便 剪剪 断断 织织 机机 上上 的的 麻麻 布布
4、 , 她她 要要 孟孟 子子 勤勤 奋奋 读读 书书 , 要要 不不 然然 将将 会会 像像 那那 块块 麻麻 布布 般般 , 变变 成成 一一 团团 废废 物。物。 孟孟 子子 牢牢 记记 母母 亲的亲的 教教 诲诲 , 立立 志志 成成 材材 。 孟孟 子子 长长 大大 后后 , 被被 孔孔 子子 的的 儒儒 家家 思思 想想 所所 吸吸 引引 , 于于 是是 决决 定定 离离 开开 邹邹 国国 到到 孔孔 子子 的的 家家 乡乡 鲁鲁 国国 深深 造造 , 其其 老老 师师 正正 是是 孔孔 子子 的的 孙孙 子子 子子 思思 的的 徒徒 弟弟 。 通通 过过 学学 习习 , 孟孟 子子
5、 认认 为为 孔孔 子子 是是 有有 人人 类类 以以 来来 最最 伟伟 大大 的人,于的人,于 是是 他他 立立 志志 发发 展展 孔孔 子子 的的 思思 想。想。 孟孟 子子 醉醉 心心 研研 究究 , 终终 于于 名名 声声 大大 噪噪 , 邹邹 国国 和和 鲁鲁 国国 国国 君君 也也 时时 常常 向向 他他 请请 教教 治治 国国 之之 道道 。可。可 惜惜 邹、邹、 鲁鲁 这这 样样 的的 小小 国国 , 很很 难难 实实 施施 孟孟 子子“ 仁仁 政政 ” 的的 抱抱 负负 。 他他 决决 定定 带带 着学着学 生生 到到 东东 方大方大 国国 齐齐 国国 去去 。 但但 是是
6、齐齐 国国 所所 采采 取取 的的 是是 锻锻 炼炼 精精 兵兵 使使 国国 家家 更更 为为 富富 强强 的的 政政 策策 , 对对 孟孟 子子 的的 思思 想想 毫毫 不不 理理 睬睬 。 最最 后后 , 孟孟 子子 来来 到到 膝膝 国国 , 膝膝 国国 太太 子子 对对 孟孟 子子 的的 “ 仁仁 政政 ” 十十 分分 感感 兴兴 趣趣 , 于于 是是 孟孟 子子 便便 在在 膝膝 国国 实实 行行 他他 “ 仁仁 政政 ” 的的 思思 想想 。 遗遗 憾憾 的的 是是 , 膝膝 国国 是是 个个 小小 国国 , 时时 时时 有有 被被 灭灭 亡亡 的的 危危 险险 , 不不 可可 能
7、能 把把 仁仁 政政 推推 行行 天天 下下 。 孟孟 子子 于于 是是 到到 其其 他他 国国 家家 宣宣 扬扬 他他 的的 “ 仁仁 政政 ” 思思 想想 。 可可 是是 没没 有有 一一 位位 君君 主主 愿愿 意意 实实 施施 他他 的的 政政 策策 。 孟孟 子子 放放 弃弃 继继 续续 宣宣 扬扬 仁仁 政政 的的 念念 头头 , 决决 心心 写写 书书 建建 立立 学学 说。说。孟子的思想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孔孟之道”。 a a、性善学说性善学说:“人性之善也,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犹水之就下也;人
8、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有不下”。b b、理想人格理想人格:“人皆可以为尧人皆可以为尧舜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 c、“仁政仁政”思想思想:“民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社稷次之,君为轻。” “” “乐以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也”。 孟子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 ,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语录体著作著作, ,共共7 7篇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
9、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与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与论语论语相相比,初具论说文的特征。比,初具论说文的特征。它篇幅较长它篇幅较长, ,内容也更具体内容也更具体, ,描描绘也更细致。绘也更细致。孟子孟子比喻准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儒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孟子乱世的哲思乱世的哲思南宋南宋朱熹朱熹将将 大学大学、中庸中庸、论语论语、孟子孟子四部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儒家经典合为“四四书书”。孟府孟林亦称亚圣林,位于邹城市东北孟子墓碑孟子墓碑时代背景:时代背景: 孟子是在梁惠王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前年
10、(前335年)应邀来到魏国的。年)应邀来到魏国的。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31年(前年(前339)将首)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盂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盂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寡人甚丑之。叟不远
11、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吾国?”(引自(引自史记史记魏世家魏世家)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 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继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继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朗读课文朗读课文移其移其粟粟( )于河内)于河内申之以孝申之以孝悌悌( )翻译第一段:翻译第一段: 梁惠王曰:梁惠王曰:“寡人寡人之之于于国也,尽心国也,尽心焉焉耳矣耳矣。河内凶河内凶,则,则移其民于河东,移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12、。凶亦然。察察邻国之邻国之政,政,无如无如寡人之用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加少,寡人之民不少,寡人之民不加加多,何也?多,何也?” 于:对于。于:对于。 焉耳矣:语气词连用。焉耳矣:语气词连用。 河内:黄河西部河内:黄河西部 凶:荒年,年成不好凶:荒年,年成不好 察察:观察观察 无如:不如,比不上无如:不如,比不上 加:更加:更翻译第二段:翻译第二段: 孟子对曰:孟子对曰:“王王好战,好战,请请以战以战喻喻。填然填然鼓鼓之之,兵刃,兵刃既接,弃甲既接,弃甲曳曳兵兵而走而走,或或百步而百步而后止,后止,或或五十步五十步而后止。而后止。以以五十五十步笑百步,则步笑百步,则何何如如
13、?” 请:请:请允许我。请允许我。 喻:喻:打比方。打比方。 填然:填然:击鼓声。击鼓声。 鼓:鼓:击鼓,名击鼓,名动。动。 之:之:音节助词。音节助词。 曳曳(y):拖着。拖着。 兵:兵:兵器。兵器。 而:而:修饰连词。修饰连词。 走:走:逃跑。逃跑。 或:或:有的人。有的人。 以:以:凭借。凭借。翻译第三、四段翻译第三、四段 曰:曰:“不可。不可。直直不百步不百步耳耳,是是亦走也。亦走也。” 曰:曰:“王如王如知此,知此,则则无无望望民之多民之多于于邻国也邻国也。 直:只是。直:只是。 耳:罢了,语气耳:罢了,语气助词助词 是:这。是:这。 无:通无:通“毋毋”,译为译为“不要不要” 望:
14、希望望:希望 于:比,介词于:比,介词翻译第五段翻译第五段 不不违违农时,谷不可农时,谷不可胜胜食也。食也。数罟数罟不入不入洿池洿池,鱼鳖不可胜,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食也。斧斤以以时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胜用,是是使民使民养生养生丧死丧死无憾也。无憾也。养生养生丧死丧死无憾,无憾,王道王道之之始也。始也。 违:违:违背,耽误。违背,耽误。 胜:胜:尽,完。尽,完。 数(数(c) :密。密。 罟(罟(g) :网。网。 洿(洿(w)池:池:池塘。池塘。 生:生:活着的人。活着的人。 丧(丧(sng) :埋葬,办埋
15、葬,办丧事。丧事。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事 王道:王道:为王之道,即以为王之道,即以仁义治天下(施行仁仁义治天下(施行仁政),这是儒家的政治政),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主张。翻译第六段翻译第六段“五亩之宅,五亩之宅,树之树之以以桑,桑,五十者可五十者可以以衣帛衣帛矣。鸡矣。鸡豚豚狗狗彘之畜彘之畜,无失无失其时,其时,七十者可以七十者可以食食肉肉矣;矣;:名名动,栽种;动,栽种;:音节助词音节助词: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介词,凭借:介词,凭借:y,穿,名,穿,名动动:丝织品:丝织品;:小猪:小猪; :大猪;:大猪;:代词:代词,复指;复
16、指;:动词:动词,喂养喂养:通:通“毋毋”,不要,不要:错过;:错过;:吃:吃 百亩之田,百亩之田,勿勿夺夺其时,其时,数口之家可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以无饥矣;谨庠序谨庠序之教,之教,申申之以之以孝悌孝悌之之义义,颁颁白白者不者不负戴负戴于于道路矣。道路矣。:耽误:耽误:形:形动,谨慎认真动,谨慎认真从事从事:古代的学校:古代的学校:反复陈述;:反复陈述;:尊敬父母:尊敬父母:敬爱兄长;:敬爱兄长;:道理:道理:状语:状语后置后置:通:通“斑斑”:背着东西;:背着东西;:顶着东西:顶着东西七十者衣七十者衣帛食肉,帛食肉,黎民黎民不饥不饥不寒,不寒,然然而而不不王王者,者,未之有也未之有也。:老
17、百姓:老百姓:这样:这样:表转折,:表转折,却却:wng,名,名动动,为王为王,统一统一天下天下:宾:宾语前置句语前置句翻译第七段翻译第七段“狗彘狗彘人人而不知而不知,有饿有饿而而不知不知。人。人死,死,曰:曰:非我也,非我也,也。也。:第一个为动:第一个为动词,吃;第二个词,吃;第二个名词,食物名词,食物:约束;:约束;:通:通“途途”,道路;道路;:饿死的人:饿死的人:开仓赈济:开仓赈济:年成:年成何何于刺于刺人而杀之,人而杀之,曰:曰:非我非我也,也,也。也。王无王无岁,岁,天下之民天下之民。”:这:这:区别:区别:武器:武器:名:名动,归动,归罪罪:那么,就:那么,就:到,归顺:到,归
18、顺:语气词,了:语气词,了一、一、(1)写梁惠王提出写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民不加多” 疑问。疑问。二、二、(2-4)孟子分析孟子分析“民不加多民不加多”的原因。的原因。三、三、(5-7)孟子阐述孟子阐述“仁政仁政”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即使即使“民加多民加多”的根本措施。的根本措施。文章思路文章思路小结:小结: 课文中阐述的是课文中阐述的是“王道之始王道之始”和和“王道之成王道之成”的道理,强调:的道理,强调:以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民为本、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
19、孝悌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语言现象总结:语言现象总结: 1、通假字通假字 2、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3、特殊句式特殊句式 4、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5、一词多义一词多义(1)颁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2)涂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有饿殍而不知发 (3)则)则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通假字、通假字颁通颁通“斑斑”涂通涂通“途途”无通无通“毋毋”2、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动词(2)动词活用作名词)动词活用作
20、名词(3)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4)使动用法)使动用法(5)意动用法)意动用法 填然填然鼓鼓之之 七十者七十者衣衣帛食肉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王者,未者,未之有也。之有也。(1 1)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动词打鼓打鼓穿穿称王称王(2 2)动词活用作名词)动词活用作名词 请以请以战战喻喻是使民养是使民养生生丧丧死死无憾也。无憾也。战争战争活着的人活着的人死去的人死去的人(3 3)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谨谨庠序之教庠序之教 认真从事认真从事(4 4)使动用法)使动用法 则则移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王无王无罪罪岁岁 (5 5)意动用
21、法)意动用法使使迁移迁移以以为罪为罪3、特殊句式、特殊句式是亦走是亦走也也非我非我也也,兵,兵也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也(1 1)判断句)判断句(2 2)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申之申之以以孝悌之义孝悌之义树之树之以以桑桑则无望民之多则无望民之多于于邻国也邻国也(3 3)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未之有也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直耳 直不百步耳。译为译为“只只罢罢了。了。” 是也 是亦走也。译为译为“这是这是呀呀。” 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译为译为“这同这同有什么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呢?”(4 4)固定句式)固定句式(1)河内凶(谷物
22、收成不好,荒年/常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2)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再,副词/常指增加)(3)或百步而后止(有人,有时/选择连词)(4)兵刃既接(兵器/战士,士兵)(5)弃甲曳兵而走(逃跑/行走)(6)谷不可胜食也(尽/胜利)(7)数罟不入洿池(细、密/数字或者数数)(8)树之以桑(种植,动词/常指较高大的林木)(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凭借/表同意认可)4 4、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1 1)数)数 1、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几、若干 )2、则胜负之数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命运)(命运)3、扶苏以数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shu
23、屡次)屡次) 4、数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c 密、细密密、细密 )5、一词多义 (2 2)直)直1、中通外直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2、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仅、只) 3、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价值) 4、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径直、直接) (3 3)发)发 1、发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征发、派遣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打开)3、野花发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花开) 4、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发其志士之悲哉
24、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发出、抒发)5、有贤士大夫发发五十金 五人墓碑记 (拿出)(拿出) (4 4)兵)兵 1、非我也,兵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兵器)2、穷兵兵黩武 成语 (战争)(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军队)4、草木皆兵兵 成语 (士兵(士兵 ) (5 5)胜)胜 1、驴不胜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承受)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尽 )3、此所谓战胜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胜利) 4、日出江花红胜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超过)(超过)5、予观夫巴陵胜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25、优美的) 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 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作为继孔子之后最伟大的儒学大师,由于时代及学术交流与竞争使然,孟子论辩之术在气势、声威、心理、思想、情感和技巧上,体现出众多高超之处。在本文中有以下特点: 本文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 其一其一,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和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 其二其二,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全书261章,其中93章总共使用比喻159种。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本文第3段的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游戏行业游戏体验与内容创新策略方案
- 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夹河镇中心小学2025年数学四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食品毒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翁牛特旗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六次质量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深圳技术大学《史学概论(含中外史学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融媒体采编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能源职业学院《病原生物与人类健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理工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樟树市重点名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9月摸底英语试题含答案
-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自然灾害与防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如何阅读文献》课件
- 本科《中医美容学》教学大纲
- 2022年俄乌冲突战争PPT
- 机柜间主体施工方案
- 盂兰盆供简易仪轨
- 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高考英语一模试卷
- GB/T 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
- 2022年保德县城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课件
- 社会语言学 语言的性别、年龄变异课件
- 商业银行押品风险排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