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重心力衰竭——从梦想到现实_第1页
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重心力衰竭——从梦想到现实_第2页
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重心力衰竭——从梦想到现实_第3页
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重心力衰竭——从梦想到现实_第4页
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重心力衰竭——从梦想到现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 心血管领域十大热点新闻里程碑式研究 TCT-STAMITCT-STAMI 2STAR-heart studyREPAIR-AMI研究BOOST研究BALANCE 研究TCT-STAMI TCT-STAMI 上海中山医院葛均波2006年Heart杂志发表 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患者20例 所有患者均于首次PCI术后立即接受治疗 治疗组予自体骨髓干细胞输注 对照组予骨髓上清液输注。 术后观察1周及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 张末容积及心肌灌注缺损指数TCT-STAMI 结果 LVEF LVDdTCT-STAMI 此外心肌灌注缺损指数干细胞移植组由21降为13(P0.01)而在对照组无

2、显著改变(20对17,P0.05)。 结论显示 干细胞注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有效的,并在随访6个月时出现改善心功能、预防心肌重构及增加心肌灌注的作用。TCT-STAMI 2 2008年 Circulation -葛均波 271例初次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 治疗组(137例)患者接受非选择性BMC注射 对照组(134例)患者则接受肝素生理盐水注射 注射时间为PCI术后3小时内 注射部位为梗死相关动脉远端。TCT-STAMI 2 结果6个月时定量冠脉造影显示 BMC组LVEF显著增加(P0.001),其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12个月时增强MRI显示 BMC组LVEF增加了7.7%

3、,心肌梗死面积减小了7.0% 干细胞移植组随访没有发现相关心脏事件,包括室性心律失常等。STAR-heart study Muhammad Y, Christiana MS, Mathias K 2010年8月末欧洲心脏病(ESC)年会公布 391例缺血性心脏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干细胞移植组及对照治疗组 所有均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PCI治疗 所有患者射血分数均小于35% PCI时间到入选本研究平均为8.53.2年 干细胞注射组予冠脉内梗死相关血管注射骨髓干细胞 随访3个月到随访5年。 STAR-heart studySTAR-heart study STAR-heart

4、studySTAR-heart studySTAR-heart studySTAR-heart study 研究提示 干细胞移植短期内可改善慢性心衰及心梗后心衰患者的心功能 干细胞移植对慢性心衰及心梗后心衰治疗的长期有效性 干细胞移植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左心室功能及降低死亡率。REPAIRAMI研究Volker S, Sandra E, Albrecht E ,2006年发表,第一项分析骨髓祖细胞移植治疗AM I效果的双盲、大规模、随机多中心对照研究德国和瑞士17个中心,共204例患者迄今为止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领域样本量最大的研究患者接受移植时间平均为AMI后4 d,采用经冠脉内注

5、射方法REPAIRAMI研究REPAIRAMI研究REPAIRAMI研究REPAIRAMI研究随访4个月,细胞移植组LVEF从48%增至54% ,对照组从47%增至50% ( P = 0.021)亚组分析发现LVEF 49%的患者以及移植时间晚(AM I后5 d)的患者受益更多REPAIRAMI研究REPAIRAMI研究两年随访结果再发心梗: 安慰剂组7%,干细胞组0%(P0.014)复合终点:(死亡、心梗、因心衰再住院) 安慰剂组15%,干细胞组4%(P中位数的患者,在研究期间获益更大; 2.单次注射骨髓干细胞不能持续改善收缩功能相对正常的STEMI患者的LVEF; 3.可能使较大范围心梗患

6、者持续受益。BALANCE 研究 德国的Yousef教授 ,2009年6月9日公布 首个随访时间最长的AMI干细胞移植治疗研究 12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自体骨髓干细胞(BMC)移植治疗组和对照组 梗死后72天将BMC直接注入罪犯血管BALANCE 研究BALANCE 研究 平均死亡率(年)安慰剂组:2.35%(7)干细胞组:0.35%(1)BALANCE 研究 研究提示干细胞移植可改善左室功能BMC移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干细胞移植可以降低死亡率荟 萃 分 析(1) 2007年Abdel-Latif A, Bolli R, Tleyjeh IM, Montori VM发表 共入选18个研究,9

7、99名患者 移植干细胞种类包括骨髓单个核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循环祖细胞。荟 萃 分 析(1)荟 萃 分 析(1)荟 萃 分 析(1) 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提高射血分数LVEF3.66%(P0.001),减少梗死面积5.49%(P=0.003),减小左室收缩末容积4.80ml(P=0.006),减少左室舒张末容积1.92ml(P=0.39) 荟 萃 分 析(2) 2008年Matin-Rendon E,Brunskill SJ,Hyde CJ发表 入选14个临床随机试验,811例患者荟 萃 分 析(2)荟 萃 分 析(2)荟 萃 分 析(2)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细胞治疗组

8、显著提高LVEF2.99%(P=0.0007)左室收缩末容积显著减少4.74ml(P=0.003)心肌梗死面积减少3.51%(P=0.004)。亚组分析,在心梗七天内,干细胞注射为108以上,干细胞移植组LVEF提高最为显著。 与对照组相比,干细胞移植组死亡、卒中及相关临床事件无统计学差异。荟 萃 分 析(3) 2007年,Lipinski MJ, Biondi-Zoccai, Abbate A, Khianey R, Sheiban I,发表 共入选10个研究,698例患者,平均随访6个月荟 萃 分 析(3)荟 萃 分 析(3)荟 萃 分 析(3)荟 萃 分 析(3) 与对照组相比,干细胞治

9、疗组LVEF提高3.0% (P0.001);梗死面积减少5.6%(P3个月 急性心肌梗死从PCI到细胞治疗时间18天 骨髓干细胞(BMCs)移植数量91062.4109荟 萃 分 析(4) 对于LVEF50%的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细胞治疗显著改善LVEF,缩小MI面积,LVEF45%的细胞治疗患者LVEF 2.67% 随访中细胞治疗组终点事件(包括死亡,再发MI,心衰)无差异荟 萃 分 析(5)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张春瑜、葛均波,2010年7月中华心血管杂志 入选符合条件的11项研究,490例患者 其中移植组268例,对照组222例,平均随访6.6个月。荟 萃 分 析(5)荟 萃 分 析(5

10、)荟 萃 分 析(5)荟 萃 分 析(5)荟 萃 分 析(5) 结果显示:治疗组可显著提高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LVEF(4.63%,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腔径(P=0.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腔径(P=0.002),且显著降低死亡率(OR=0.42,95%CI:0.181.01,P=0.05)小结 五个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或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试验荟萃分析公布,得出结论基本相同:骨髓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是安全的;骨髓细胞治疗AMI可轻度提高LVEF 3%4%,并可改善心肌重构,减小左室容积;细胞治疗能降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降低死亡率。总结 干细胞移植治疗是安全的,可以在

11、临床中放心的应用 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为缺血性心肌病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带来长期持续的获益,可降低死亡率 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重度心力衰竭已经从梦想逐渐变为现实。 REPAIRAMI研究Volker S, Sandra E, Albrecht E ,2006年发表,第一项分析骨髓祖细胞移植治疗AM I效果的双盲、大规模、随机多中心对照研究德国和瑞士17个中心,共204例患者迄今为止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领域样本量最大的研究患者接受移植时间平均为AMI后4 d,采用经冠脉内注射方法BOOST研究 Wollert KC, Meyer GP, Lotz J,2004年发布 6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

12、死患者 患者均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5d内)且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干细胞治疗组,平均4.8天于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 主要终点为6、18个月后LVEF改变荟 萃 分 析(2) 2008年Matin-Rendon E,Brunskill SJ,Hyde CJ发表 入选14个临床随机试验,811例患者荟 萃 分 析(3)荟 萃 分 析(3)荟 萃 分 析(4) 对于LVEF50%的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细胞治疗显著改善LVEF,缩小MI面积,LVEF45%的细胞治疗患者LVEF 2.67% 随访中细胞治疗组终点事件(包括死亡,再发MI,心衰)无差异荟 萃 分 析(5) 结果显示:治疗组可显著提高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LVEF(4.63%,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腔径(P=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