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 运算器组成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运算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了解4位函数运算器74LS181的组合功能,熟悉运算器执行算术和逻辑操作的具体实现过程;3、 验证带进位控制的运算器功能。二、实验设备1、 EL-JY系列计算机组成及系统结构实验系统一套2、排线若干。三、工作原理:算术逻辑单元ALU是运算器的核心。集成电路74LS181是4位运算器,四片74LS181以并串形式构成16位运算器。它可以对两个16位二进制数进行多种算术或逻辑运算,74LS181 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工作方式,高电平方式采用原码输入输出,低电平方式采用反码输入输出,这里采用高电平方式。三态门74LS244作为输出
2、缓冲器由ALU-G信号控制,ALU-G 为“0”时,三态门开通,此时其输出等于其输入;ALU-G 为“1”时,三态门关闭,此时其输出呈高阻。四片74LS273作为两个16数据暂存器,其控制信号分别为LDR1和LDR2,当LDR1和LDR2 为高电平有效时,在T4脉冲的前沿,总线上的数据被送入暂存器保存。 四、实验内容:验证74LS181运算器的逻辑运算功能和算术运算功能。五、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指导说明书连接硬件系统;2、启动实验软件,打开实验课题菜单,选中实验课题打开实验课题参数对话窗口:1)、在数据总线上输入有效数据,按"Ldr1",数据送入暂存器1;2)、在数据总线上
3、输入有效数据,按"Ldr2",数据送入暂存器2;3)、在S3.Ar上输入有效数据组合,按"ALU功能选择端",运算器按规定进行运算,运算结果送入数据缓冲器;4)、按"ALU_G",运算结果送入数据总线。5)、执行完后,按"回放",可对已执行的过程回看。6)、回放结束后,按"继续"(继续按钮在点击回放后出现),进行下次数据输入。六、实验结果LT1LT2S3S2S1S0M=0(算术运算)M=1(逻辑运算)Cn=1(无进位)Cn= 0(有进位)1234H5678H0 0 0 0F=1234HF=123
4、5HF=EDCBH0 0 0 1F=567CHF=567DHF=A983H0 0 1 0F=BBB7HF=BBB8HF=4448H0 0 1 1F=FFFFHF=0000HF=0000H0 1 0 0F=1238HF=1239HF=EDCFH0 1 0 1F=5680HF=5681HF=A987H0 1 1 0F=BBBBHF=BBBCHF=444CH0 1 1 1F=0003HF=0004HF=0004H1 0 0 0F=2464HF=2465HF=FFFBH1 0 0 1F=68ACHF=68ADHF=BBB3H1 0 1 0F=CDE7HF=CDE8HF=5678H1 0 1 1F=12
5、2FHF=1230HF=1230H1 1 0 0F=2468HF=2469HF=FFFFH1 1 0 1F=68B0HF=68B1HF=BBB7H1 1 1 0F=CDEBHF=CDECHF=567CH1 1 1 1F=1233HF=1234HF=1234H八、收获与体会实验二 移位运算试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移位寄存器的功能及工作原理。二、实验设备:1、EL-JY系列计算机组成及系统结构实验系统一套2、排线若干。三、工作原理:功能由S1、S0、M控制,具体功能见表2-2: G-299S1S0MT4功 能000×保持0100循环右移0101带进位循环右移0010循环左移0011带进
6、位循环左移111×置数(进位保持)0110置数(进位清零)0111置数(进位置1) 表2-2 四、实验内容:输入数据,利用移位寄存器进行移位操作。五、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指导说明书连接硬件系统;2、启动实验软件,打开实验课题菜单,选中实验课题打开实验课题参数对话窗口:1)、在数据总线上输入有效数据;2)、在S1S0M299上输入有效数据组合,按"置数",移位寄存器按规定进行置数,“初始值”框显示置数的值。3)、在S1S0M299上输入有效数据组合,按"移位",移位寄存器按规定进行移位,“上一次移位值”框显示每一次移位前的值;“移位结果”框显示
7、每次移位后的值。移位结果送入总线和进位标识。4)、执行完后,按"回放",可对已执行的过程回看。5)、回放结束后,按"继续"(继续按钮在点击回放后出现),进行下次数据输入。六、收获与体会实验三 存储器读写一、实验目的:1、掌握半导体静态随机存储器RAM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二、实验设备:1、EL-JY系列计算机组成及系统结构实验系统一套2、排线若干。三、工作原理:实验中的静态存储器由2片6116(2K×8)构成,其数据线D0D15接到数据总线,地址线A0A7由地址锁存器74LS273(集成于EP1K10内)给出。黄色地址显示灯A7-A0与地址总线相连
8、,显示地址总线的内容。绿色数据显示灯与数据总线相连,显示数据总线的内容。因地址寄存器为8位,接入6116的地址A7-A0,而高三位A8-A10接地,所以其实际容量为28256字节。6116有三个控制线,/CE(片选)、/R(读)、/W(写)。其写时间与T3脉冲宽度一致。当LARI为高时,T3的上升沿将数据总线的低八位打入地址寄存器。当WEI为高时,T3的上升沿使6116进入写状态。四、实验内容:学习静态RAM的存储方式,往RAM的任意地址里存放数据,然后读出并检查结果是否正确。五、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指导说明书连接硬件系统;2、启动实验软件,打开实验课题菜单,选中实验课题打开实验课题参数对话
9、窗口: 写存储器:1)、在数据总线上输入有效数据,按"LAR",数据低八位送入地址总线,选中给定的存储单元;2)、在数据总线上输入有效数据,置"We"为写状态(WE=0),并按"READ/WRITE",数据送入存储部件,存储部件框显示当前写入的值。此处Ce0为系统RAM的片选,Ce1为扩展RAM的片选。在本实验中,Ce0Ce1恒为“01”表示只有系统RAM有效。读存储器:1)、在数据总线上输入有效数据,按"LAR",数据低八位送入地址总线,选中给定的存储单元;2)、置"WeCe"为读状态(WE=
10、1),并按"READ/WRITE",存储部件将数据送入数据总线,并在存储部件框显示当前读出的值。在本实验中,Ce0Ce1恒为“01”表示只有系统RAM有效。回放:1)、执行完后,按"回放",可对已执行的过程回看。2)、回放结束后,按"继续"(继续按钮在点击回放后出现),进行下次数据输入。六、收获与体会实验四 微程序控制器原理试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及工作过程;2、通过若干条微指令的读写实验,理解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1、EL-JY系列计算机组成及系统结构实验系统一套2、连接线若干。三、实验原理1、
11、 写入微指令在写入状态下,K2须为高电平状态,K3须接至脉冲/T1端,否则无法写入。MS1MS24为24位写入微代码,uA5uA0为写入微地址。K1须接低电平使74LS374有效,在脉冲T1时刻,uAJ1的数据被锁存形成微地址,同时写脉冲将24位微代码写入当前微地址中。2、 读出微指令 在写入状态下,图4-1(a)中K2须为低电平状态,K3须接至高电平,K1须接低电平使74LS374有效,在脉冲T1时刻,uAJ1的数据被锁存形成微地址uA5uA0,同时将当前微地址的24位微代码由MS1MS24输出。四、实验内容:往EEPROM里任意写24位微代码,并读出验证其正确性。五、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
12、指导说明书连接硬件系统;2、启动实验软件,打开实验课题菜单,选中实验课题打开实验课题参数对话窗口:微代码写入1)、在6位微地址输入和24位微代码写入上输入有效数据(B表示二进制,H表示十六进制);2)、置"K4.K1"为写状态(K4K3K2K1=0010),并将实验箱上的这4个开关拨至相应的状态(ON为1,OFF为0),然后按"CONTROL",微代码送入微程序控制存储器,并显示当前读入的数据。微代码读出1)、在6位微地址输入上输入有效二进制数据;2)、置"K4.K1"为读状态(K4K3K2K1=0100),并将实验箱上的这4个开关拨
13、至相应的状态(ON为1,OFF为0),然后按"CONTROL",读出的微代码以十六进制格式显示在“微代码读出”数据框中。回放1)、执行完后,按"回放",可对已执行的过程回看。2)、回放结束后,按"继续"(继续按钮在点击回放后出现),进行下次数据输入。六、收获与体会实验五 微程序设计试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及工作过程;2、通过用单步方式执行若干条微指令的实验,理解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1、EL-JY系列计算机组成及系统结构实验系统一套2、连接线若干。三、实验原理1、写入微指令原理同实验4同2、读出微
14、指令原理同实验4同3、运行微指令在运行状态下,K2接低电平,K3接高电平,K1接高电平。使控制存储器2816处于读出状态,74LS374无效因而微地址由微程序内部产生。在脉冲T1时刻,当前地址的微代码由MS1MS24输出;T2时刻将MS24MS7打入18位寄存器中,然后译码输出各种控制信号;在同一时刻MS6MS1被锁存,然后在T3时刻,由指令译码器输出的SA5SA0将其中某几个触发器的输出端强制置位,从而形成新的微地址uA5uA0,这就是将要运行的下一条微代码的地址。当下一个脉冲T1来到时,又重新进行上述操作。四、实验内容: 编写几条可以连续运行的微代码,熟悉本实验系统的微代码设计方式。表52
15、为几条简单的可以连续运行的二进制微代码表。微地址(二进制)微代码(十六进制)000000000001000001000002000010000003000011015FC4000100012FC8001000018E09001001005B50010000005B5501010106F3D8011000FF73D9011001017E00五、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指导说明书连接硬件系统;2、启动实验软件,打开实验课题菜单,选中实验课题打开实验课题参数对话窗口:微代码写入1)、在6位微地址输入和24位微代码写入上输入有效数据(B表示二进制,H表示十六进制);2)、置"K3.K0&quo
16、t;为写状态(K4K3K2K1=0010),并将实验箱上的这4个开关拨至相应的状态(ON为1,OFF为0),然后按"CONTROL",微代码送入微程序控制存储器。微代码读出1)、在6位微地址输入上输入有效二进制数据;2)、置"K3.K0"为读状态(K4K3K2K1=0100),并将实验箱上的这4个开关拨至相应的状态(ON为1,OFF为0),然后按"CONTROL",读出的微代码以十六进制格式显示在“微代码读出”数据框中。微代码单步执行1)、在“下一个微地址”栏上输入“000000”;2)、置"K3.K0"为运行状态
17、(K4K3K2K1=0101),并将实验箱上的这4个开关拨至相应的状态(ON为1,OFF为0),拨动实验箱上的开关“CLR”对微地址清0。然后每按一次"CONTROL",执行一条微代码,同时显示出已执行的微代码、微地址以及下一条微代码的地址。回放1)、执行完后,按"回放",可对已执行的过程回看。2)、回放结束后,按"继续"(继续按钮在点击回放后出现),进行下次数据输入。六、收获与体会 实验六总线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总线的概念及其特性。2、 掌握总线的传输控制特性。二、实验设备: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套,
18、排线若干。三、实验说明1、 总线的基本概念总线是多个系统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公共通路,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骨架。借助总线连接,计算机在系统各部件之间实现传送地址、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操作。因此,所谓总线就是指能为多个功能部件服务的一组公用信息线。2、 实验原理说明 在本实验中,挂接在数据总线上的有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和加法器。为了使它们的输出互不干扰,就需要这些设备都有三态输出控制,且任意两个输出控制信号不能同时有效。四、实验连线按实验内容进行连线五、实验步骤1、 按照上图所示将所有连线接好。2、 总线初始化。关闭所有三态门置控制开关ALU_G=1(加法器控制信号),CA1=1(显示输出),CA2=1(数据输入),CE=1(存储器片选)。其它控制信号为LOAD=0,AR=0,LPC=0,C=1,WE=1,A=1,B=1。3、 将D15D0拨至“”,置CA2=0,LOAD=1,然后置LOAD=0,将“1234H”打入LT1寄存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海市市直卫生健康领域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平邑九年级二模数学试卷
- 朴新教育数学试卷
- 七年起期末数学试卷
- 期中学情分析数学试卷
- 2025年网络文学创作技巧与作品赏析模拟试题
- 二零二五年文化展览翻译及导览服务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夫妻共同财产保全离婚承诺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电商企业客服人员绩效评估合同范本
- 工程变更流程ECN
- LED电子显示屏系统设计方案
- 2024年山东高速投资控股限公司校园招聘9人重点基础提升难、易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大学生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JT-GQB-015-1998公路桥涵标准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洞
- 新质生产力-讲解课件
- 2024年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4年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75%)
- 垃圾分类巡检督导方案
- 乳制品配送服务应急处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